中本一邊擺弄棍子,一邊給澤井解釋。棍子的前端有一個金屬鉤,上面有一條橡皮筋固定在一個金屬栓子上,形成一個扳機,扣動扳機,鉤子就會收緊。先將鉤子打開,按住烙鐵頭的脖子后,一扣連著橡皮筋的扳機,啪嚓一聲,鉤子就會緊緊套在烙鐵頭的脖子上,它再厲害也動彈不得了。說完這些,中本又開始解釋電石燈。
“往電石燈里一放水,就會產(chǎn)生可以燃燒的乙炔?;鸬闹車芘?,亮度嘛,你看,很亮是吧?乙炔的火比普通的手電筒要亮,能照到的范圍也大,刮點風,下點小雨都不會熄滅。另外,乙炔發(fā)出的光亮照到烙鐵頭的眼睛時,會反射出光來。而且蛇鱗看起來是藍白色的,馬上就可以知道是烙鐵頭了。捉到的烙鐵頭要放到背簍里的麻袋中去,這時要一只手打開麻袋,另一只手將捕蛇棍伸進袋子里,放開鉤子,馬上把捕蛇棍抽出來。那是千鈞一發(fā),慢一點都不行,很難的?!?/p>
澤井把捕蛇棍拿到手里,一邊擺弄一邊聽。
“原來如此。一條蛇兩百圓啊。昨天聽小野跟我說了采毒的歷史,那么收購的歷史也應該很長了?”
“是呀。不過不知道奄美大島和德之島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烙鐵頭的……但是,作為政府,開始做這件事情是一八六六年,也就是慶應二年的事了,還不到一百年。有些人可能會感覺歷史很長了,實際上戰(zhàn)斗才剛剛開始。慶應二年的時候,活烙鐵頭一條的價格是玄米一升,蛇蛋是玄米三百克。明治八年,活烙鐵頭一條是大米一升,蛇蛋是大米五百克。明治十六年,活烙鐵頭一條十錢,蛇蛋一個五錢,開始用現(xiàn)金交易。明治二十四年,開始消滅烙鐵頭運動,殺掉一條烙鐵頭獎勵一升酒?!?/p>
“那就是說,捉到烙鐵頭后可以喝一杯了?”
“是呀。后來就是兩個時代的交替,美軍統(tǒng)治時代的昭和二十年,不收購蛇蛋,活烙鐵頭一條是當時的貨幣B圓五十圓。到了昭和二十九年,變成了一條一百五十圓,從昭和三十年開始,這筆開支列入政府預算,變成了一條兩百圓?!?/p>
“看來,在慶應時代,烙鐵頭已經(jīng)成了大問題,不得不從行政管理上尋找對策了。”
“看來是這樣?,F(xiàn)在,從治療方面來說,有了抗毒血清,雖不能絕對保證生命,但保證度確實是提高了??墒?,烙鐵頭抗血清是明治三十七年(一九〇四年)開發(fā)出來,第二年的明治三十八年才開始在奄美大島上使用,在那以前是沒有抗毒血清的,那時真的很悲慘。被咬傷了,只能用小刀在火上燒燒,然后把傷處切開,再用燒酒洗一洗。如果是在田里被咬傷,就更慘了,只能用鐮刀、鐵鍬什么的切開局部,然后跳到河里去洗,那時就只有這種島嶼治療法。剛有血清那會兒,聽說也只有名瀨那些地方有,瀨戶內(nèi)、笠利等地方的患者卻得不到這種恩惠。大家都知道,去名瀨就有血清,注射了血清就可以治好。所以,在窮鄉(xiāng)僻壤里被咬傷的患者都連夜往名瀨送,有些就在路上死掉了。有這么一段故事,有一位母親,年幼的兒子被烙鐵頭咬死后,就視烙鐵頭為仇敵,看見烙鐵頭就捉,捉住就殺掉。有一天,她自己也被咬傷了,可是她忍著劇痛,奮力追捕那條烙鐵頭直到斷氣,第二天村民在山中找到了她的尸體。有個叫名越佐源太的人,文政十一年(一九二八年)寫的《南島雜話》是現(xiàn)在能夠確認的最早的蛇咬傷病例報告了。其他古籍很少有關于烙鐵頭的內(nèi)容,原因大概是奄美太偏僻,沒人報告過島上的蛇是什么樣子的。那本書是那個叫名越佐源太的人犯罪后被流放到奄美大島時,對平時觀察到的東西的記錄。書中對烙鐵頭毒作了說明:‘毒性很強,如果咬到人脖子以上的部位,會即刻死亡’。這本書我手邊沒有,不過保健所里有復印本,明天您可以看一看。另外,那本書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有一幅描述被烙鐵頭咬傷后,將自己的腳砍掉的插圖?!?/p>
“砍掉自己的腳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