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橘黃色的燈光,灑落在呂碧城年輕而清純的臉上。
她讀著自己發(fā)表在《大公報》上的文章,心中油然掠過一陣收獲的喜悅,她仿佛擺脫了生活中的困苦與煩惱,精神上得到從未有過的愉悅。她凝視著國家的困厄和婦女的命運,甩掉思想上的桎梏,寫出了二萬萬被奴役者的心聲。
呂碧城從塘沽回到報館,本來是要告辭的,卻被英斂之夫婦婉言留了下來。她的初衷是從事教育事業(yè),啟民智,開新風,救同胞于水深火熱之中,并不想在報館以文字為業(yè)。父親一生讀書,從事教育,她從小耳濡目染,這也許是她心靈底部早已埋下的種子。然而,命運把她推向了生命的彼岸,而現實,卻成為她壯志難酬的一塊心結。盡管英斂之夫婦溫厚善良,待她親如兄妹,此種職業(yè)能否與自己的性情契合,這也是她心中的隱憂。
她的目光落在自己的名字和文章的標題上。那《論提倡女學之宗旨》的字跡,仿佛在她瞳孔里放大了許多倍,就連自己也有些懷疑起來,這是我寫成的文字嗎?她一行行讀下去,一個個方塊漢字在她的瞳孔里閃出了光亮:
今頑謬之鄙夫,聞興女學、倡女權、破夫綱等說,必蹙額而告曰:“是殆欲放蕩跅馳,脫我之羈軛,而爭我之權力也。”殊不知女權之興,歸宿愛國,非釋放于禮法之范圍,實欲釋放其幽囚束縛之虐權。且非欲其勢力勝過男子,實欲使平等自由,得與男子同趨于文明教化之途,同習有用之學,同具強毅之氣。使四百兆人合為一大群,合力以爭于列強,合力以保全我四百兆之種族,合力以保全我二萬里之疆土。使四百兆人,無一非完全之人;合完全之人,以成完全之家;合完全之家,以成完全之國。其志固在與全球爭也,非與同族同室之男子爭也?!?/p>
近日日本盲啞兒童之入學者,約萬余人;英國婦人復有聾瞽學堂之設。彼本殘疾之人,尚不舍為棄材,豈中國二百兆完體之人,反舍之為棄材乎?……
夫君之于民、男之于女,有如輔車唇齒之相依。君之愚弱其民,即以自弱其國也;男之愚弱其女,即以自弱其家也。自剪其爪牙,自斷其羽翼,故強者虎視眈眈,欲肆其擒搏手段焉。國勢至此,再不覺悟,更待何時?惟愿此后,合君民男女,皆發(fā)深省,協(xié)力以圖自強。自強之道,須以開女智、興女權為根本。蓋欲強國者,必以教育人材為首務?!?/p>
《大公報》主筆劉孟揚在《書碧城女史論提倡女學之宗旨后》感慨地說:“以女子論女學,故親切有味,耐人深思。至理名言,非同膚泛。最可佩者,以二旬之弱女子,竟能言人之所不能言,發(fā)人之所不能發(fā)。其詞旨之條達,文氣之充暢,直如急湍猛浪之奔流。而且不假思索,振筆直書,水到渠成,不事雕琢。此固目所親見,而絕非假論者。吾因之不禁喜中國女界之有人,將來女學之興當未可限量。吾敬碧城女史,因而不敢輕視中國之二萬萬女子焉。果有聞女史之言而興起者,則女學昌明,女權大振,家庭中有好教育,國民中自有大英雄,尚慮國家不能強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