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退思園,又去了另一個姐妹園林:靜思園。它在退思園后一百多年才修建,以收藏奇石精品而聞名。太湖靈璧石有幾點特殊的品質(zhì):瘦、漏、皺、透、清、奇、怪。據(jù)說園子主人當(dāng)年曾數(shù)十次去往靈璧石的產(chǎn)地,收集了3000多塊石頭,其中精品有100多塊,分布在靜思園中,并且特意開辟了奇石院、奇石山莊、奇石館,用以收藏這些心愛的石頭。
園中景點一一尋覓而去,有鶴亭橋、計成亭、水飛虹、龐山草堂、詠石詩廊,雖然是新建不久,卻也不失江南古典園林獨到精致之美。
不知不覺,時間已至午時,園中的游客涌入不少,人影在風(fēng)景中穿梭如織。我感到腹中饑餓,便退出了園林,回去了古鎮(zhèn)街道。
同里老街分別以街、圩、埭、弄命名,較有名的是竹行街、魚行街、陸家埭等,原是賣竹器賣魚的街市。
回來啦,現(xiàn)在卻一掃清晨時漫游的安寧,變得熱鬧非凡。
明清街上人來人往,小攤位上出售的商品主要有四類:工藝品、名人字畫、土特產(chǎn)和特色小吃。我擠入人群中,緩步向前,看著店家忙著招徠顧客的豐富表情,聽著各地游客夾著鄉(xiāng)音的討價還價,又是另一種樂趣悠在心間。
雖然手中捧著青團(tuán)、閔餅、還有茨寶糕,這些都是同里當(dāng)?shù)靥赜械男〕?,但仍然擋不住店主的勸說,以及對美食的貪婪,被拉進(jìn)一家飯館,品嘗湖鮮名菜。
我守在廚師身邊,見他以雞蛋白調(diào)勻后加入米粉、蝦仁,入鍋油氽,制成了名菜“糕里蝦仁”。而另一道菜“香油鱔湖”則費些功夫,要用炒鱔絲與火腿腸、雞絲、蝦仁等配制一起,加入姜絲、酥油、蒜泥等佐料,用沸油澆面而成。
慢慢地品嘗著當(dāng)?shù)氐娜绱嗣牢叮易杂X更貼近同里人的生活了。
酒足飯飽,滿意地伸個懶腰。
飯館老板來收錢時,很友好地問我,“吃好了嗎?”
“特色菜很好吃?!?/p>
“那就好。喜歡就好?!?/p>
我聽他的口音不像當(dāng)?shù)厝?,就問他,“你是哪兒人呢??/p>
“我是河南人,在安徽開了幾年餐館,后來聽說同里退思園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成功了,就趕緊到這兒來開餐館。現(xiàn)在這兒也住了好多年了,也算是半個同里人啦!哪兒能掙錢,在哪兒生活都行!”
他說的話,是每個地方生意人的常態(tài),家的感受,只與金錢掛鉤在一起。
身體感覺有些疲倦了,不想多語,就問他,“在哪兒可以休息一會兒呢?”
他告訴我,“南園茶樓?!?/p>
順著他指的路行去不遠(yuǎn),便看見了茶樓。
南園茶樓始建于清末,坐落于同里史上前八景之一的“南市曉煙”景致之中,堪稱“江南第一茶樓”。由于來此喝茶歇腳的漁人很多,故又被稱作“漁人碼頭”。
茶樓底層的人比較多,有的在喝茶聊天,也有些人在吃點心。我直接上了二樓,看見有陳去病與柳亞子對弈的蠟像雕塑,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與二老相對。
眺望窗外,只見小船在河道內(nèi)穿梭往來,不為誰而停留,卻滿載著幸福與活力,帶給觀者淡淡的欣喜。船頭的鸕鶿,在水面上下來回的撲騰,黑色羽毛亮麗地舒展,不時銜上一頭魚,忠心耿耿地為漁人服務(wù)。而隨了街道曲折迂回的河堤岸,斑駁的石塊刻滿了歲月的滄桑,讓人深深感慨歷史變遷的同時,眼神也變得更加深邃,更加迷茫,劉長卿的一句詩便浮上心頭,“憐君何事到天涯”。詩句到底傷感了些,轉(zhuǎn)念一想:古樹、飛鳥、小橋、漁女,……這些平時只能在畫中感受的風(fēng)景,如今都生動地展現(xiàn)在眼前,我又何苦自哀自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