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想過會寫小說,雖然從小閱讀故事至今依然,從來也沒想過會弄部電影,而且是動畫電影,也從來沒想過會在北京住下來,不小心在北京住的房子已十年了。
日子過得悠悠忽忽的,不去對照它,自己根本沒發(fā)現自己變了多少,世界變了多少。
中年以后才明白,成熟是比較性的形容詞,而非固定的名詞。因為許多年輕時看不清楚的事,到了現在即使依舊找不到十全十美的答案,卻也比較處變不驚能承受罷了。
那些當初面對時因為經驗全無,加上不穩(wěn)定又旺盛的荷爾蒙作祟緣故,反復拿不定主意才欲蓋彌彰的狼狽樣。走到現在心中失措茫然依舊,幸好掩飾的演技已進步到恰好,所以才能在人前若無其事。
其實無論長到怎樣年歲,每天依舊為著不同的事費著心,年紀漸長才隱約明白,生命最基本元素是陽光、空氣、水,而生活里則是陽光、空氣、水和心事,缺一不可、到死方休,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它們都是存在的,并且緊緊地把你圍繞。
中年后最大的好處就是接受了自己,和接受了那些不可能變好的缺點。我不是個悲觀的思考者,只是想放下姿態(tài)過日子,記錄一些感受,和不再錯過經過身邊的機會,就算還沒準備好,也試著做做看,苦一點、窮一點、慢一點也愿意。
《腳趾上的星光》就是這樣完成的。
書寫是再深入了解自己的方法,有許多困惑都是在書寫中才有所得。
情書應該是介于詩與哲學之間的東西。
而愛情與友情有時應該混為一談。
藝術絕不應該跟金錢混為一談。
唱片死了音樂還活著,只是出路還在思考。
北京比你看到的安靜,臺北比你看到的浮躁,臺中是靜止地看到的與實際差別不大。
這是我近十年來每個月北京、臺北兩地居住所看所想,故事則是分飾兩角所構成。靈感來自有一回聽郭臺銘先生所提:“為什么臺灣有好多年輕人,最大夢想是開一間咖啡館呢?”心有感而起。
謝謝很多人,特別是一群三十上下的朋友,心中又默謝了一次。
2012.3
北京飛臺北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