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納山的血 5(2)

西藏的戰(zhàn)爭 作者:楊志軍


霞瑪汝本三天前就得到了歐珠甲本的告急和求援,遲遲不來增援的原因是,他率兵駐防的崗巴宗也出現(xiàn)了英國人。

來到崗巴宗的英國人是一個牧師和一隊護送牧師的軍人。牧師是個彬彬有禮的青年,隔老遠就讓英國軍隊原地等待,自己丟開坐騎,一個人來到藏軍陣地前,和善地用藏語說:“我是馬翁牧師,很榮幸來到這里,想跟你們的長官談一談。”

霞瑪想:野牛的臉上看不出兇惡,該頂人的時候照樣頂。冬天的天氣雖好,可就是越晴越冷。他哼一聲,告訴一身黑衣、高挑瘦長的馬翁牧師:“西藏的山一座比一座高,我們的長官一個比一個大。我是個蟣子大的長官,要說談一談呢,沒有資格。我的任務就是不讓你們走過邊境線。”

馬翁牧師笑著問:“邊境線在哪里,我怎么沒看見?”

霞瑪說:“你等著,我馬上就畫。”立刻命令士兵用短刀在牧師身后畫出了一道線。

馬翁牧師扭頭看著,吃驚道:“啊,為什么在這里?”

后來馬翁牧師說,根據(jù)他掌握的知識,他和護送他的軍人其實已經(jīng)深入西藏邊界十幾公里,沒想到西藏邊防軍居然就這樣隨隨便便把十幾公里劃給了外國。其實這也不能怪罪霞瑪汝本。緊鄰西藏的哲孟雄和布魯克巴當時都是西藏的藩屬,每年都要派遣使者向達賴喇嘛、攝政王、噶廈政府和駐藏大臣貢獻方物,恭賀新年。作為回報,西藏方面有責任在哲孟雄和布魯克巴內(nèi)部發(fā)生糾紛時,派高僧和俗官前往調(diào)停。上層的關系如此密切,來往頻繁,誰的腳踏上了誰的地就無關緊要了。加上兩邊都是藏族,有著同一種信仰和生活方式,通婚通商,來來往往,這邊是叔叔,那邊是舅舅,邊境線早就是馬馬虎虎的了。霞瑪汝本的錯誤在于,他沒有意識到,世界第一號殖民主義強國的英國在經(jīng)營印度的同時,已經(jīng)基本控制了哲孟雄和布魯克巴,邊境線在哪里,就不能像以往那樣漫不經(jīng)心地這里畫一道那里畫一道了。

霞瑪汝本畫了邊境線,擺手道:“回去吧,你已經(jīng)踏入西藏的土地了。”

馬翁牧師后退兩步,站到線外說:“忠于職守的軍人,如果你覺得不方便談話,就讓我過去,見見你們的地方宗本。”

霞瑪說:“你不能過來,要談要見也是在這里。”

崗巴宗既是西藏的一個宗(縣),又是后藏扎什倫布寺的莊園。霞瑪汝本當即派出了兩個人,一個去了宗本住所,請宗本到場;一個去了管理莊園的崗巴寺,請他們派人向扎什倫布寺報告。本來他更應該派人報告自己的頂頭上司阿達尼瑪代本(團長),可他壓根不知道阿達尼瑪代本在哪里駐防,從來就不知道。

兩個時辰后,宗本才派宗本府的管家來到這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