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南歲時酒話

看書瑣記二集 作者:王稼句


江南歲時酒話

古代中國有“四時七十二候”,即所謂歲時節(jié)令,它是農耕文化的反映,古人就是在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法則中,認識宇宙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江南歲時節(jié)令的飲食活動異常豐富,而酒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雖然酒是日常而普及的飲品,但在歲時節(jié)令的斟酌,體現了酒文化的全民意識,具有特殊的意義。

二十四節(jié)氣,立春為第一,通常在農歷正月初,有時也會在上年臘月。迎春作為最重要的農業(yè)禮儀,乃是具有深厚民俗基礎的國家盛典。立春的節(jié)物,就有春盤、春餅、春酒等。江南的春酒,主要是米酒,與春盤相配,蘇軾《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詩曰:“辛盤得青韭,臘酒是黃柑。”吳存楷《春餅》詩曰:“次第咬春宜酒配,縱橫映于趁燈看。”

大年初一,則飲椒柏酒、屠蘇酒,這種風俗,宗懔的《荊楚歲時記》就有記載,可見是由來已久。春酒和椒柏酒、屠蘇酒都具有驅邪祛病的風俗意義,寄托了人們對健康的追求。據日人青木正兒《節(jié)物雜談》考證,椒柏酒是分別用山椒子實和柏葉浸泡的兩種酒,屠蘇乃是藥草,六朝時浸水為飲,唐以后遂與椒柏酒相結合,稱為屠蘇酒。李時珍《本草綱目》則引陳延之《小品方》,說屠蘇酒乃華陀所創(chuàng),浸以赤木桂心、防風、菝葜、蜀椒、桔梗、大黃、烏頭、赤小豆等,“元旦飲之,辟疫癘一切不正之氣”。元日飲屠蘇酒有特殊的儀式,《本草綱目》稱“舉家東向,從小至長,次第飲之”。嘉慶《松江府志》也記此日清晨“祝家神,參祠堂,然后舉家東向立,自卑而尊飲屠蘇酒”。這一“從小至長”或“自卑而尊”的飲酒儀式,《玉燭寶典》引董勛之語予以解釋,說是“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顧況《歲日作》詩曰:“不覺老將春共至,更悲攜手幾人全。還丹寂寞羞明鏡,手把屠蘇讓少年。”真有幾分遲暮的慨嘆,但那是沒有辦法的事,只能看開一點,方干《元日》就詠道:“才酌屠蘇定年齒,坐中惟笑鬢毛斑。”蘇軾《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也詠道:“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后飲屠蘇。”正是長者們的自我寬慰。

正月初五為財神誕日,要“接路頭”,也有飲酒之俗,光緒《歸安縣志》說:“商賈置酒待客,謂之路頭酒。”光緒《川沙廳志》說:“商賈家接財神,用鮮鯉,曰元寶魚,至暮轟飲,曰財神酒。”民國《六合縣續(xù)志稿》也說:“商家是日開市,飲眾夥酒,謂之財神酒。”這既與財神共樂,又是店鋪新年歇業(yè)的最后一天,一醉之后又要開始忙碌了。袁學瀾的《接路頭》就描繪了那夜宴飲的情景:“終夜有聲鑼鼓沸,一年隨例酒肴陳。杯盤市井歡逢節(jié),燈彩豪家轟達晨。”

自元日起,至上元節(jié)止,家家設宴,你邀我請,飲酒賀節(jié),江南稱為年節(jié)酒。范來宗《留客》詩曰:“登門即去偶登堂,或是知心或遠方。柏酒初開排日飲,辛盤速出隔年藏。老饕饜飫情忘倦,大戶流連態(tài)盡狂。沿襲鄉(xiāng)風最真率,五侯鯖遜一鍋香。”年節(jié)酒屬于禮數應酬,走東家吃西家,要去的地方很多,一般只是稍稍飲幾杯,就告辭出門,當然也有盡醉而歸的。光緒《錫金識小錄》記無錫的情形,“康熙以前,親戚賀歲者多留飲,日下春市中醉人絡繹,側帽斜行,衣服皆沾酒氣,市兒聚觀嘩笑,曰看吃醉人也” ?!督鹆隁q時記》也記道:“新年邀集賓朋安飲,謂之請春酒,以正月半前為盛事。諺云:‘過了正月半,大家尋事干。’言有節(jié)也。洪楊亂后,民風尚樸,多用燒酒、白花,光緒之季,踵事增華,宴飲必以紹酒及汾酒矣。”

二月初二是土地神誕日,例作春社,因田事將興,特祀五土五谷之神,以祈農祥。春社之酒,稱為社酒,陸游《社酒》詩曰:“社甕雖草草,酒味亦醇釅。”人們飲罷社酒,再去看春臺戲,馬元勛《鄉(xiāng)村觀劇》有“攜稚來觀多父老,日斜桑徑醉扶筇”的描寫,大概因為社酒喝得太多,醉眼朦朧,只能扶杖而回了。建德也是如此,民國《建德縣志》稱“父老中時有飲至杯盤狼籍,扶醉而歸者”。蘇州民間相傳,那天飲社酒,能治耳聾,其他地方則沒有這個說法。

二月初,酒釀上市了,在街巷間喚賣。袁學瀾《吳郡歲華紀麗》記道:“二月初旬,市人蒸糯米,制以曲藥,造成酒釀,味甜逾蜜,色浮淺碧。擔夫爭投店肆貿販,雙櫑肩挑,吹螺喚賣,趕趁春場,巡行巷陌。兒童游客,投錢爭買,解渴充腸,潤齊甘露。茶坊酒肆亦磁缸滿貯,小杓分售,以供游衍,至立夏節(jié)方停釀造。俗亦稱為酒娘,蓋制成數日味老,醖為糟粕,即成白酒。”酒釀乃是帶糟的甜米酒,謔稱“酒娘”,《牡丹亭·诇藥》中陳最良唱詞就有“翦裁寸方,燒灰酒娘,敲開齒縫把些兒放”。《揚州畫舫錄》記橋西跨虹閣釀酒諸品,就說:“其燒酒未蒸者,為酒娘兒,飲之鮮美,以泉水燒酒和之,則成燒蜜酒,夢香詞云‘鶯聲巷陌酒娘兒’是也。”酒釀的酒味極淡,但不善飲的少女吃多了,也會“酒暈無端上玉肌”的。

三月初三為上巳,古人有禊飲之俗,即在郊外水濱作野餐。至晉代出現曲水流觴的禊飲方法,以流杯為趣,賦詩為樂,王羲之《蘭亭集序》記的就是如此風雅的詩酒徵逐。由于禊飲近水,以舟楫作冶游最適合其意,花船畫舫就是這一風俗演進的結果,船菜也就在花船畫舫上誕生了,袁學瀾《吳門畫舫游記》就有“畫舫在前,酒船在后,篙櫓相應,放乎中流”的描述。三月里,暖風爛熳,菜花盛開,遍地黃金,蘇州風俗有“南北園看菜花”,到處酒爐茶幔,款留游客,也有像沈三白那樣自攜爐擔而往的,在田野間坐而大嚼,“杯盤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臥,或歌或嘯”,真乃春游勝事。至谷雨,蘇州風俗又有“谷雨三朝看牡丹”,入夜穹幕懸燈,壺觴勸酬,迭為賓主,稱為看花局。據周密《武林舊事》記載,寒食、清明之際,杭州“南北兩山之間,車馬紛然,而野祭者尤多,如大昭慶、九曲等處,婦人淡裝素服,提攜兒女,酒壺肴罍,村居小家分馂,游息至暮,則花柳土宜隨車而歸” 。三月五日俗傳大禹生辰,紹興人家紛紛前往禹廟,萬歷《紹興府志》記道:“士民皆乘畫舫,丹堊鮮明,酒樽食具甚盛,無貧富貴賤,前設歌舞。小民尤相矜尚,雖非富饒,亦終歲儲蓄以為下湖之行。”

四月時,柳絮飄飛,櫻桃紅熟,落花流水春去也,江南人家都作餞春筵或送春會,乃是與春天的告別儀式,最遲在立夏那天舉行。顧祿《清嘉錄》記道:“立夏日,家設櫻桃、青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