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不能等 不能怕 不能悔 作者:阿色益西降錯


我們要善待這顆初心,也要善加利用,因為世間最寶貴的,就是這樣一顆蘊含著覺性和光明的初心了。

有一次我在成都的大街上,看到一對夫妻在路邊吵架。吵架的起因很簡單,是為了吃飯,男的說要去吃火鍋,女的說要去吃干鍋。由于雙方均不肯讓步,最后他們兩個什么都沒吃就回去了。本來吃飯的初衷是為了填飽肚子,結果由于煩惱的因素變成餓著肚子回家。任何事情,如果忘記了初衷,都會變質(zhì)。

《華嚴經(jīng)》中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意思是說不要忘記自己最初的那顆本心,那是一顆至真至純的心,它與生俱來就是無邪而純凈的,那是一顆慈悲善良的心。我們要善待這顆初心,也要善加利用,因為世間最寶貴的,就是這樣一顆蘊含著覺性和光明的初心了。

蘋果公司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曾經(jīng)說,創(chuàng)造的秘密在于保持初學者的心態(tài)。在創(chuàng)業(yè)時是這樣,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真正有意義的人生不在于你走了多遠的路,做了多少的事,而是在你的 一生中有多少時間保持著最初的那顆心,是否與當初的自己漸行漸遠。

佛陀曾經(jīng)與我們一樣,也是一個心中有煩惱的人。他在覺悟之后并沒有忘記自己最初的誓愿,從未背離過自己的那顆心。懷抱著一顆初心,始終把自己當作初學者,同時也不要忘記做每一件事情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當初的那個自己,曾經(jīng)躊躇滿志,滿心全是對美好人生的展望,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對未來保持一顆期待的心,這是一種積極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若想永不背離自己的初心,我們就要以佛法中所說的 “八正道”來要求自己的生活。我們越早地步入正道,聞聽正法,便越不會背離自己的初心。所以說修行要趁早,如果等到我們年老時才修學正法,那么我們便更難尋回自己的初心了。

當我們距離真實的自己越遠,心中便越是茫然。修學正法不能等,因為它能隨時讓我們回歸到真實的本心。

我們在這塵世間經(jīng)歷的事情越多,便越容易與當初的自己漸行漸遠,忘記了本原的初心。最初的我們,純真質(zhì)樸,心性明凈,可是后來我們漸漸變得自私自利,冷漠世故,毫無同情心。難怪有人經(jīng)常說,自己經(jīng)歷得越多,便越不認識現(xiàn)在的自己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