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式購物狂(2)

富世繪——中國新富階層的活法與看法 作者:張小軍


杜女盡管在出國前有購買計劃,但遠遠沒有8個這么多,她發(fā)現(xiàn)當她走進商店,看到人們和同行成員瘋狂選購,她也“情不自禁”了,擁有購買力讓她感覺到快樂和滿足。

這讓我想到多巴胺,人腦分泌的這種物質會讓我們感到快樂,據(jù)說這種物質在戀愛和購物時會大量分泌。也許杜女是受此刺激。

中國私人財富經過過去大約30年的積累,的確成長了一批富裕人群,不過對奢侈品的瘋狂追逐,不僅擁有主觀的揮霍色彩,而且就像《有閑階級論》說的那樣,“把錢花在添置衣物上是非常值得的投資,因為我們習慣了以貌取人,在初次見面時我們習慣打量對方的衣著,判斷對方的實力與所屬階層,因而服飾成為最為直接的判斷標準與證據(jù)”。

在高價奢侈正被相當多的人等同于有品位的刺激下,“中國式購物狂”幾乎是中國新富人群必經的需求階段。奢侈品圈子里傳說,郭美美事件后,愛馬仕銷售量上升了7-10%。是否傳奇?

中國人對購物,尤其是購買奢侈品的踴躍,當然不是從這個冬天才開始“井噴”。如果那個奢侈品巨頭到今天依然不重視中國,那他一定是腦子出來毛病,你能說出這個增長最快的奢侈品市場還沒有俘獲哪家大牌的心嗎?

記得第五大道上某家大牌的門店掛著一個極不相襯的紙牌子,牌子上手寫著7個歪歪倒倒的漢字:“我們可以講中文”。

它附近的COACH和CHANEL的會講中文的店員可能會笑話這家店,那些字真得難看。不過這個牛皮癬廣告效果很好,那家大牌店排隊埋單的中國人非常多。

題記:越來越多的錢進入藝術品收藏圈,這個圈子里中最耀眼的人顯然是富人。這些富人還有一個共性:越貴越買,越買越貴。隨著市場價格的提高,這個圈子也在不斷提高門檻,將缺乏財富支配能力的人趕到圈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