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資治通鑒》是一部什么書(2)

部級領導干部歷史文化講座:傳統(tǒng)文化中的治國理政智慧 作者:國家圖書館


(一)關于《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究竟是一部什么樣的史書?為什么毛澤東、周恩來這些杰出領導人如此重視呢?《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該書以時間為經(jīng),事件為緯,接續(xù)《左傳》(《左傳》的記載截至公元前403年),記載了從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到公元959年五代終結(jié)長達1362年的興亡史。全書計294卷300多萬字。這一點與司馬遷的紀傳體史書《史記》從遠古一直寫到“今上”(漢武帝)有所不同。

編年體就是按照年代來編寫的,如某年某月某日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這種書編起來更不容易,因為容易寫成流水賬。但是《資治通鑒》讀起來并沒有這種感覺。它既有歷史的發(fā)展脈絡,對史實也交待得很清楚,這是司馬光的高明之處。

司馬光(1019—1086),今山西人。他在給宋神宗趙頊的信中,談到編寫宗旨時說:“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使先后有倫,精粗不雜?!弊运抉R遷《史記》、班固《漢書》以來,史書之文字繁多,布衣之士都無法遍讀。何況人主日理萬機,更無暇周覽。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就是考慮到人君政務繁忙,渴望了解歷史知識又無法通覽現(xiàn)有史書的需求,因此刪繁撮要,以編年的方式,編纂一部內(nèi)容條貫、敘事清晰的簡明通史;其內(nèi)容與國家興衰、民生休戚相關,其目的是為了借鑒歷史上治理國家過程中興衰成敗的經(jīng)驗教訓。宋神宗非常欣賞司馬光編纂的這部史書,慨然為之作序。該書本名《通志》,神宗改賜佳名《資治通鑒》,取“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之意。這符合古代人治國和治學的宗旨。治學就是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司馬光說,我現(xiàn)在“骸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為,旋踵遺忘”。他對自己描述得很清楚,說我現(xiàn)在老了,眼睛看不清了,牙齒也沒幾顆了,精神也不太好,剛剛做的事情轉(zhuǎn)過腳就忘了。但是他強調(diào),“臣之精力,盡于此書”,即我的精力都用在這本書上了。他希望皇帝能夠有時間賜覽,以“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得舍非”。司馬光是希望給領導提供借鑒,所以《資治通鑒》就問世了。

《資治通鑒》(以下簡稱《通鑒》)出來以后影響非常大,《通鑒》成了一家族?!锻ㄨb》本身是模仿春秋《左傳》的寫作方式?!独m(xù)資治通鑒》也是如此,此后還有《明通鑒》《清通鑒》,所以成了《通鑒》的一個系列。朱熹及其以后的學者覺得《通鑒》內(nèi)容太多,又編成《通鑒綱目》《通鑒輯覽》,都是按照《通鑒》的模式編的。《通鑒》家族的一個偏支就是《通鑒紀事本末》。《通鑒》是按照年代編的,但是按照年代編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安史之亂”八年,這八年記載了很多事是交叉在一起的。袁樞把《通鑒》重新編寫,把《通鑒》的內(nèi)容分成239個事目,只是按照事件的發(fā)生時間重新抄寫了一遍,抄成了《通鑒紀事本末》。這本書非常好,因為讀者按照事件來閱讀,對于事件的歷史發(fā)展脈絡看得非常清楚。這又成了一個系列,有《宋史紀事本末》《元史紀事本末》《明史紀事本末》。1926年,《京報》請梁啟超先生給大家推薦一些人文基本閱讀書目,他當時推薦的就包括《資治通鑒》和《通鑒紀事本末》??傊?,《通鑒》成書以后,成為皇家教育的必備教材之一。張居正曾專門給萬歷皇帝講《通鑒》?,F(xiàn)在也出版了《資治通鑒皇家讀本》。

為什么毛澤東讀《通鑒》17遍?因為他確實覺得《通鑒》有利于他借鑒歷史經(jīng)驗。有時候他讀著讀著就忘了吃飯,忘了彈煙灰,真的是入迷了。這本書讀進去以后,就能讀出文字背后的智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