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司馬遷筆下的明君賢臣(4)

部級領導干部歷史文化講座:傳統(tǒng)文化中的治國理政智慧 作者:國家圖書館


三、司馬遷開明的政治理想

司馬遷生活的時代是秦漢大一統(tǒng)盛世。這個新時代來之不易。歷經春秋戰(zhàn)國500多年的戰(zhàn)亂,秦國從秦孝公變法起,經過六代人的努力才完成了統(tǒng)一。秦始皇認為戰(zhàn)亂是諸侯造成的,廢分封,行郡縣,要傳之萬世,結果二世亡國。西漢統(tǒng)一雖然只經過五年,可是死了幾百萬上千萬的人,血流成河,人民付出的代價太沉重。西漢能長治久安嗎?怎樣才能長治久安?這是統(tǒng)治者要解決、要思考的問題,也是全國老百姓要思考并期盼的問題,更是先進思想家要思考、要解決的問題。

司馬遷的回答是“述往事,思來者”,又稱之為“志古自鏡”,在總結歷史經驗中塑造明君賢臣的典型,并把構想的政治藍圖寓于敘事之中。

司馬遷的政治思想是為秦漢大一統(tǒng)政治服務,他擁護皇帝集權制度,但主張皇帝權力要為人民辦事,要有制度約束,統(tǒng)稱為開明的政治思想。古代的開明,與今天的民主有很大的差別。開明是自律透明,民主是制度透明。但兩者有一個共通點,以國家服務于民生為最高原則,所以司馬遷講的古代歷史,是可以“志古自鏡”的。

司馬遷的開明政治思想,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評說。

(一)司馬遷開明政治思想的內容

主要有三個方面:

1.主張大一統(tǒng),頌揚秦始皇漢武帝之功。《秦始皇本紀贊》云:“自繆公以來,稍蠶食諸侯,竟成始皇?!薄读鶉瓯硇颉贩Q贊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短饭孕颉房隙h武帝的功業(yè),說:“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修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蔽鳚h人不承認秦王朝,說它充其量只是一個閏統(tǒng),司馬遷批評這些人是“耳食之儒”。秦朝國運短祚是亡于暴政,而不是秦始皇所建立的制度。司馬遷不遺余力宣揚大一統(tǒng),構建了民族共同心理的歷史哲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