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繼承和發(fā)揚佛教優(yōu)良傳統(tǒng) 3

步步蓮花 作者:朱洪


“很好,唯一的矛盾就是老百姓要砍樹,我們要護樹。有棵很大很大的樹,老百姓要砍,許多僧人用身體把樹圍起來,把那棵樹保護下來了。”應慈法師說。

趙樸初很高興,吟詩贊揚他們“同心戮力務工農(nóng),真見勤勞養(yǎng)道風”。這個思想,在后來幾十年的時間里,逐漸形成了趙樸初人間佛教思想的一部分。

9月下旬,圓瑛大師在天童寺圓寂,世壽76歲。在《佛教常識答問》一書中,趙樸初這樣評價自己的入門老師:

圓瑛是一位宗說兼通,禪凈雙修,精研《楞嚴》的大德,他熱愛祖國、熱愛佛教,一生講經(jīng)、建寺、興辦各種福利事業(yè),獎掖引導后學,不遺余力。①

1954年年初,趙樸初因住會辦公,自上海遷到北京大拐棒胡同17號定居。

離開上海前,兩袖清風的趙樸初突然感到資金緊張了。想來想去,趙樸初帶了一套珍貴的線裝書,到老朋友吳企堯居士家借錢。

在趙樸初的朋友中,他可以張口向?qū)Ψ揭之嫷牟簧?,隨意可以借錢的卻不多。吳企堯居士,大小算個資方代理人,曾多次向難民捐款,并經(jīng)趙樸初介紹加入了中國民主促進會。其人很忠厚,有多余的錢,趙樸初便想到了他。

聽說趙樸初要錢,吳企堯呵呵樂了,還沒有聽說菩薩借錢的呢!這可是積德的事啊!他二話沒說,開了一張幾百萬元(相當于現(xiàn)在幾千元)的支票給趙樸初。

趙樸初帶了一套珍貴的線裝書,意思是把它作為信押。吳企堯說:“這是你的心愛之物,我怎么能要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