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用草書寫毛詩,看易實難,是辛苦的結果。沈尹默在書法論作中,將其半個世紀的研究經(jīng)驗,傳之于世。趙樸初知道,對于一般人來說,掌握書法的要訣還不夠,最重要的是平常多練習,才能有悟性,做到下筆時行止一致。
八年后,1972年春節(jié)期間,趙樸初收到上海的老朋友張重威的信,附有沈尹默贈送給他的六言詩墨跡。遺憾的是,沈老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去世了。放下張重威的信件,趙樸初走進小院,滿懷感情,吟了和沈尹默六言詩韻二首:
妙趣天真爛漫,筆歌墨舞當時。
陳跡又成陳跡,須眉別夢依稀。
滄海三成綠圃,神州始展藍圖。
拭目一新北大,尋聲無復南無。③
“尋聲無復南無”,是指當年的北大教授沈尹默的聲音,已經(jīng)聽不到了。在趙樸初眼里,像沈尹默這樣的書法家,是值得后人尊敬的。
趙樸初的老鄉(xiāng)陳獨秀曾在辛亥革命前說沈尹默的書法“俗入骨”,促使沈尹默下工夫練習書法??谷諔?zhàn)爭時期,陳獨秀在給朋友的信中,仍然說沈尹默的書法骨力不夠,這里,或許有了成見。因為1919年春天,蔡元培撤除陳獨秀北大文科學長的職務,沈尹默是“謀臣”(胡適語)之一。趙樸初盛贊沈尹默的書法,無意間為老鄉(xiāng)陳獨秀的話打了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