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父母本來是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但歷代封建王朝以忠孝并稱,提倡愚忠愚孝,以維持帝王權(quán)威和封建統(tǒng)治。所以“五四”運動以反帝反封建為主題,打倒孔家店,反對吃人禮教,這對于提倡民主和科學精神,解放生產(chǎn)力,起了促進的作用。
但矯枉未必要過正。對良好的傳統(tǒng)反過頭,便會破壞社會和諧。像“文化大革命”那樣以砸爛舊傳統(tǒng),否定優(yōu)良的中國文化,反封建卻行“造神”運動,逆社會潮流而行,結(jié)果把一切道德標準都搞亂了,至今余毒未清,對下一代的負面影響,我們必須作足夠估計。
今天大中小學的道德教育遠未能令人滿意,社會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倫常慘劇。親人之間互相殘殺,同歸于盡;青少年學生動輒跳樓,服毒輕生;兒女虐待親生父母,見財忘義的家庭官司,見諸報章的還少嗎?
商業(yè)社會中提倡的金錢至上,奢侈風氣下以享用名牌物品為榮;偷、搶、訛、騙并非因民不聊生;賣假貨騙游客罔顧商業(yè)道德的事例并不少見。凡此種種,皆因道德教育在學校中欠缺而社會上也缺乏道德規(guī)范所致。
所以,我們要大聲疾呼,學校加強道德教育,社會加強道德規(guī)范﹐人人從自己做起,社會由家庭做起。首先提倡愛惜生命,孝順父母,遵守公共紀律,發(fā)揚精神文明。
生命是父母賦予,社會培養(yǎng),一個人的成長,要家庭和社會付出多大的心血和財力,怎可以動輒輕生?父母撫育兒女辛苦艱難,怎不值得自己孝順?社會良好秩序,除依靠法治之外,也需要人人自律。至于文明風氣,更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內(nèi)涵和標志。
漢朝王充在《論衡》中說:“德不優(yōu)者,不能懷遠”,就是說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有遠大抱負。同學們不是希望有遠大抱負嗎?不是希望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嗎?那么,除了學好文化知識之外,也應該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老師們也應該以身作則,“師嚴然后道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