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伍庸伯先生傳略(2)

誰從我的世界路過? 作者:梁漱溟


據(jù)我們所聞,伍先生早曾一度對軍人生活起過疑問:一個人究竟應(yīng)該不應(yīng)該做軍人?此一疑問起于何時,是在陸大學(xué)習(xí)時,抑或在陸大擔任教官時,現(xiàn)在不易查清楚。但其辭去陸大教官,確先于辭科長一年余。即是辭教官在1915年春,辭科長在1916年秋。所有職位先后辭脫,一家人生計斷絕來源,這是何等事?這勇氣不是平常人所有。平常人迫于謀生,在世俗種種需求上忙個不了,就把一切看作當然的,不起疑問,順流走去,沒有什么不安于心。偶然受到刺激,引起反省,萌露反感,亦如電光一閃,在環(huán)境壓迫下,難得持續(xù)思索,追求究竟。人們一生大都這樣混過去。然而求真之心、好善之心明且強的人——如伍先生——卻每每疑悶不解,縈繞胸際,不容自昧;當其積悶成痗,便真有活不下去之苦,那只有擺脫眼前束縛,屏除百事,在維持此命不絕之前提下,專心致力于尋求真理功夫,務(wù)必得一安心立命所在?!磺幸磺幸约河辛税残牧⒚幵僬f。

他正是在世俗所求都不成問題后,內(nèi)心才開出空隙來,大大透露了對人生意義的根本懷疑尋問。質(zhì)言之,伍先生之棄官求學(xué)頗有似于釋迦牟尼當初舍棄其正宮太子的生活而入山求道,要都從其對人生有絕大感觸,不得自安而來。

據(jù)伍夫人黃敬如女士談,伍先生棄官求學(xué)之意萌露很早,早在他們結(jié)婚之前。當其懷有棄官之念,原亦不打算結(jié)婚。那時他已經(jīng)各處求師訪友而尤多親近廣濟寺清一老和尚(此老為禪宗大德,湖南人方表曾為作傳,蔣維喬的《中國佛教史》亦敘述及之。)據(jù)說其結(jié)婚還是聽從老和尚之勸的,惜乎不知其詳。當他以辭官征求伍夫人意見,伍夫人表示一切聽他自己決定,她不會因為怕吃苦而妨礙著他。這又是很難得的。

當他辭官之先,亦曾和朋友知交討論過,朋友中初無一人贊成其事。但辭官之后卻因朋友們資助得以度日。這就是張孟新(國元)、馮竹賢、李任潮(濟深)或尚有馮祝萬等幾位先生,每人每月各出銀幣五元。他們原都是班次稍后的陸大同學(xué),又都是廣東同鄉(xiāng)(李雖為梧州人,其實何異于廣東同鄉(xiāng)),又都任職陸大教官,而且同住于禮路胡同陸軍大學(xué)宿舍的。他們平素都欽服伍先生,其后又都常聽伍先生談學(xué)的。(詳后)

辭官后便不能再居住公家宿舍,且須緊縮用度,夫婦一遷再遷,末后遷至伍夫人的母家同住西直門內(nèi)火藥局七號,一直住到1921年8月伍先生摯眷回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