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女人,本來實在不愿意提她名字的,不過她的文字倒也給我們提供了許多關(guān)于張愛玲的鮮明性格的輔證,算是可殺中的可恕。
她曾于40年代與70年代兩次寫過關(guān)于張愛玲的文章,文中說:“張愛玲的自標高格,不要說鮮花,就是清風明月,她覺得好像也不足以陪襯她似的。”她是想諷刺,然而我看著,卻只當作是一種贊揚,并且想起《紅樓夢》里形容黛玉的兩個詞:孤高自許,目無下塵。張愛玲,便是這樣的尊貴清傲。
這個酸溜溜的女人叫作潘柳黛,也是在舊上海寫字為生的女人,然而總不肯老老實實地寫字,總想著鬧出些什么事故來使人注意她,可又不能夠,于是便嫉妒別的比她更引人注意的女性,比如張愛玲。
她與張愛玲的相識,當是由蘇青介紹,所以她后來會顛三倒四地記成“張愛玲的被發(fā)掘.是蘇青辦《天地月刊》的時候,她投了一篇稿子給蘇青。蘇青一見此人文筆不錯,于是便函約晤談,從此變成了朋友,而且把她拉進文壇,大力推薦,以為得力的左右手。果然張愛玲也感恩知進,不負所望,邁進文壇以后,接連寫了幾篇文章,一時好評潮涌,所載有聲,不久就大紅大紫起來。”
不過這女人慣會東拉西扯,夾七夾八,究竟是孤陋寡聞,此前不知張愛玲的作品與文名;還是故意把張愛玲的成名寫成是蘇青抬舉,從而抹煞她從前的成績,可就不得而知了。
倒是她的文章中提到的幾件小事很值得我們玩味——
比方與人約會,如果她(張愛玲)和你約定的是下午三點鐘到她家里來,不巧你若時間沒有把握準確,兩點三刻就到了的話,那么即使她來為你應(yīng)門,還是照樣會把臉一板,對你說:“張愛玲小姐現(xiàn)在不會客。”然后把門嘭的一聲關(guān)上,就請你暫時嘗一嘗閉門羹的滋味。萬一你遲到了,三點一刻才去呢,那她更會振振有詞的告訴你說;“張愛玲小組已經(jīng)出去了。”她的時間觀念,是比飛機開航還要準確的。不能早一點,也不能晚一點,早晚都不會被她通融。所以雖然她是中國人,卻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標準的外國人脾氣。
張愛玲喜歡奇裝異服,旗袍外邊罩件短襖,就是她發(fā)明的奇裝異服之一。有一次,我和蘇青打個電話和她約好,到她赫德路的公寓去看她,見她穿著一件檸檬黃袒胸露臂的晚禮服,渾身香氣襲人,手鐲項鏈,滿頭珠翠,使人一望而知她是在盛妝打扮中。
我和蘇青不禁為之一怔,問她是不是要上街?她說:“不是上街,是等朋友到家里來吃茶.”當時蘇青與我的衣飾都很隨便,相形之下,覺得很窘,怕她有什么重要客人要來,以為我們在場,也許不太方便,使交換了一下眼色,非常識相地說:“既然你有朋友要來,我們就走了,改日再來也是一樣。”誰知張愛玲卻慢條斯理地道:“我的朋友已經(jīng)來了,就是你們兩人呀!”這時我們才知道原來她的盛妝正是款待我們的,弄得我們兩人感到更窘,好像一點禮貌也不懂的野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