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單腿跳”
繼續(xù)觀察“步行運動”者。
重點注意他們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的舉手投足,尤其是伸腿的動作。上邊講過,有“單腿跳”毛病的人大都有一個習慣:不受力一側的步子邁得較大,受力一側的步伐則很小。而且,邁步小的一側小腿肚容易抽筋兒。
了解這個事實之后,我們來做接下來的實驗:
雙腳平行并列,自然站立。
然后,將左腳的腳尖兒和右腳的腳跟同時抬起,右膝自然彎曲。
這時,左小腳趾根部會無意識地上翹,腳跟則穩(wěn)站在地上。
當然,站不穩(wěn),因為腳下不平衡。
注意,腳不要挪動。一般來說,腰部或腿腳乏力的人,要保持這樣的平衡,是一件苦差事。同時,我們會“感到”肩膀和手指尖也仿佛憋上了一股勁兒。
接下來,將左右腳換位重復做一遍。時間上盡量一致,兩三分鐘就可以。
做完后,閉上眼睛,在身體深處,內(nèi)觀前后兩次實驗的差異,以確認哪一次更容易保持平衡。凡有“單腿跳”習慣的人,一定有一次是比較不易平衡的。
“單腿跳”的實質,乃是身體內(nèi)部結構嚴重失衡的標志,兩者幾乎就是同義語。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看到了什么?
原來,它正在把我們平時走路的姿勢回放到“靜止畫面”,展示給我們。
當然,對于“單腿跳患者”(我知道,沒有一個人會承認自己是患者)而言,身體的左右之間還可能有另一個差別,也要注意。譬如,骨盆間凸出的骨節(jié),步幅大的一側骨盆略微前傾,步幅小的一側骨盆,則向后側傾斜,等等。
不管怎樣,當習慣于“單腿跳”的人,一個小腿肚經(jīng)常抽筋兒的“步行運動”者,能通過觀察,內(nèi)觀到我所提示的這些細節(jié),那么,我相信,你已經(jīng)找到健康生活的對策了——
腰痛以及內(nèi)臟功能衰弱等病癥的原因,竟僅僅出在脊椎骨的細微扭曲上,而且,在找到原因的同時,也找到了治法:反“單腿跳”、腿肚抽筋等習慣做法而行之,就好了。
健康生活的對策,總是充滿智慧,而且,永遠是出乎意料的簡單。
“單腿跳”很危險
前邊說到“單腿跳”的治法。
現(xiàn)在,我們來落實——
首先,面朝上平臥床(地)上,兩膝彎起來。
這是基本姿勢。保持這樣的姿勢,然后,收膝向腹部,雙腳自然抬起,大腿與身體呈九十度垂直狀。
定住。然后,觀察左右膝蓋的高低,見圖“單腿跳治療(一)”。
這個高低差,有大有小,有些人只有幾毫米,有些人則達幾厘米。發(fā)現(xiàn)差異之后,再返回基本姿勢。
假如在此前的比較中,我們的左膝比右膝低,則說明在日常生活里,我們左邊的腿肚更容易抽筋兒,也就是說,受力較強的左腳,更可能有“單腿跳”的習慣。
這時,我們可以先保持基本姿勢。然后,在左側骨盆下墊一個厚墊子,如蒲團等,見圖“單腿跳治療(二)”。再后,利用腰間扭力,抬起屁股,“啪噠”,自由落下,見圖“單腿跳治療(三)”。
由于左邊的厚墊子較高,所以,左側骨盆將被托住,于是,便只有這一側受到?jīng)_擊力,而另一側幾乎毫不受力。這個沖擊,將矯正我們骨盆的毛病。堅持一段時間之后,兩膝高度將取得一致,我們將不再“單腿跳”。
這個矯正方法對長期腰痛、坐骨神經(jīng)痛患者也有效。這種種病癥,都可能在受到“沖擊”的那一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樣拔高就低的“簡單”做法,目的就是要恢復左右平衡,這一點一定要把握住。
還有,就是對骨骼的沖擊不能過度,必須自然、自由、慎重,否則,則可能欲速而不達。初時,我們可以輕柔一些,逐漸地加大沖擊力度。每周可以做兩次,切記不可過頻。
這類調整都很細微,屬于雞毛蒜皮的那類細節(jié),所以,很容易被忽略,但其實際危害并不如此簡單。
比如,一些對“單腿跳”毫無自覺的人在走山坡路時,完全可能因此而滑倒喪命,而過后將被診斷為“意外死亡”。是意外嗎?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