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的忍讓,不是怯懦,而是另一種形式的勇敢;被動的沖動,不是勇敢,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怯懦。將別人的主動忍讓當作懼怕,從而變本加厲,往往會自取其辱;將自己的沖動看成一種威風,不能適可而止,其結果注定威風掃地。世上哪有什么天下第一的老子,到處是好惹事卻沒本事收場的孫子。
其實你不成熟,但給人成熟的感覺,那是天在助你,能讓你擁有比別人更多的機會,要珍惜;其實你不世故,卻給人世故的印象,這對你并不利好,因為被提防,你的路走得會艱辛一些。在你還不能左右別人的時候,要試圖調整一下自己。年輕人最大的好處就是可塑性大,我本如此不是拒絕改變的理由。
什么是超脫?超脫就是不在乎,得之不喜,失之不憂。這世上本就沒有什么誰該得的東西,你這么想,就不會怕失去什么,因為本來就沒有失去什么,也沒有什么可失去。我這不是阿Q精神,說的是人生事實,事實就擺在那兒,你不承認它也存在,非要和它對著來,也是你自己的事情,誰也沒有辦法左右你。
爭取不重復別人,更不要重復自己。拾人牙慧,不僅要被人恥笑,自己尤其惡心;老調重彈,浪費自己的時間事小,萬一耽誤了別人的精力則事大。藝術的價值在于獨創(chuàng),人生的快慰來自今我對昨我的超越。
不想做的事偏讓你做,想做的事總是沒有時間去做,也沒興趣去做,多少人為此糾結。其實大可不必,不妨換個角度,換種方法,帶著喜歡的心態(tài)去做不想做的事。還有一種最高的境界,就是把不喜歡的事做成喜歡的事。譬如你喜歡微博,不喜歡寫官樣文章,為什么不可以拿微博當稿紙呢?
以為自己深沉,實際上還非常淺?。灰詾樽约汉裰?,實際上還很輕飄。多數(shù)時候,我們在錯覺中生活,以為很了解自己,其實不然。這個世界上,了解自己比了解別人更難,你以為自己對自己很熟悉,其實常常面對的卻是陌生的自己。人生修煉的目的不是洞悉外界,而是一層層揭開自己內心的面紗。
你和不同的人交流,認真傾聽他們的談話,仔細觀察他們的神態(tài),就會漸漸發(fā)現(xiàn),幾乎每個人的語言中都有閃光的東西,每個人的思想都有你不及之處,每個人的面容都有你缺少的瞬間生動。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你變得平和,更能客觀地看待自己。于是你不由自主地記錄了他們,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
有些你認為對的事情,默默去做就好,不要想做了以后會怎么樣。報答也好,漠視也好,甚至誤解也罷,都是別人的事情,與你的本意無關。在這一點上,我們要學習陽光和雨露,陽光普照大地原本出于無私,雨露滋潤萬物從來不求回報,無論被歌頌還是詛咒,都不能改變陽光雨露的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