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負能量”到“正能量”很簡單,只需要一個明確的自下而上的轉(zhuǎn)折,讓從前的消極和悲慘都成為鋪墊,讓故事的結(jié)尾充滿希望。
所以,一帆風順的人很難給人“正能量”,他們沒經(jīng)歷波折,會讓人覺得一切都太容易了,不夠親切。尤其沒辦法讓身處逆境中的人們感同身受。所以小市民的逆襲總是為普羅大眾所喜聞樂見的?;蛘?,越是經(jīng)歷過大風大浪大波折,且最終大圓滿的,大家最是津津樂道。因為別人比他們經(jīng)歷過更多的不如意,曾經(jīng)比他們陷落得更低,現(xiàn)在卻爬得更高,給了他們更大的希望。
這種“希望”就像孟子說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們之所以稱頌這句話,因為后面有個轉(zhuǎn)折:“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使這句話變得“正能量”。
如果你只是“苦了心志,勞了筋骨,餓了體膚,空乏你身,行拂亂你所為”,但沒有“動心忍性,增益你所不能”,就像祥林嫂那樣,天資不夠,后天又不努力,還整日抱怨哀嘆,白白浪費了老天爺?shù)囊环{(diào)教,誰要聽你的負面故事?
一只老毛驢,失足掉到枯井里,農(nóng)夫懶得花力氣把毛驢救上來,剛好要填枯井,就把驢子活埋了,毛驢在慘叫哭喊中死去。這故事你要聽嗎?你不要聽。你要聽的,是毛驢不慌不忙,鎮(zhèn)靜自若,抖抖身上的泥土,踩在腳下,踩踏實了,從容不迫地從枯井里爬出來,昂首挺胸,踏著歡快的腳步從眾人面前走過。你需要的是一個正能量的轉(zhuǎn)折,一個能給你的未來帶來無盡希望的結(jié)局。
要拯救一個人,有兩種方式,第一,告訴他們有人比他們境遇更不好,活得更悲慘,于是他們沾沾自喜,覺得比上不足、不下有余。很多人沉迷于此,整日找人比慘,哪怕是虛假故事,只能要安慰他就好。這種方式有點自欺欺人。
第二,兜售未來,販賣希望。告訴他們,你也經(jīng)歷過黑暗,但現(xiàn)在景況好多了。要相信一切都有好轉(zhuǎn)的機會,未來要靠自己改變。
負能量,只是看好戲,正能量,是販賣希望。好戲一場看完接著看下一場,不過是圖個樂子。“希望”會在你心里播下一個種子,但至于是腐爛發(fā)臭掉,還是生根發(fā)芽,還是要看個人。
當然,還有第三種方式,把血淋淋的真相完全撕毀給大家看:這就是你們可能走到的下場!醒醒吧!不要再看戲了!逼著麻木不仁的人們不得不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境遇。
魯迅用的這招。夠狠!夠辛辣!可惜啊,吶喊的人吶喊了那么多年,麻木的人還是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