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需要一樣東西,這樣東西表面看來似乎并不復雜,非常簡單:一個實用的煙囪。然而,這東西過了很久才出現(xiàn),倒不是因為沒有這個愿望,而是由于技術上的難度。大壁爐里的熊熊烈火產(chǎn)生大量熱量,需要牢固的煙道和擋板(用建筑學的術語來說,叫做背壁)。然而,大約在1330年(這時候,“煙囪”首次在英語中有了記載)之前,好的煙道和背壁誰也不知道怎么建造。壁爐已經(jīng)存在,是諾曼人引進到英格蘭的,但并沒有給人深刻印象。諾曼人造壁爐只是把他們城堡厚厚的城墻挖掉一部分,在外墻上捅個洞,把煙放出去。那類壁爐空氣很難進去,因此火燒不太旺,也燒不太熱,也因此在城堡外面不太采用。在木頭房子里使用那類壁爐根本不安全,而當時許多房子就是用木頭蓋的。
最終使這一情況得以改變的,是造出了好的磚頭。磚頭在長時間耐熱方面的性能幾乎超過任何巖石,煙囪也使得改用煤作為燃料成為可能。這個改變正是時候,因為英國的木材供應正迅速減少。煤煙是酸性的,有毒,因此必須控制在壁爐或起初所謂的壁爐臺(以區(qū)別于也稱為壁爐的敞開式火爐)里,火苗和煙可以順著煙道上去。這樣,家里就比較干凈,但外部世界就比較骯臟了。我們將會看到,這對住宅的外觀和設計產(chǎn)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
與此同時,不是每個人都對失去開放式火爐感到很高興的。很多人懷念那飄飄悠悠的煙霧,正如有一位觀察家說的,他們認為自己的身體“在木柴煙霧的熏陶之中”更健康。直到1577年,一位名叫威廉·哈里森的人還堅持說,在使用敞開式火爐的日子里,“我們從來不頭痛”。煙霧積貯在屋頂空間里使鳥雀不敢來筑巢,據(jù)說還能使木架子更牢固。人們尤其抱怨說,屋子里根本不像以前那么暖和。這話沒有錯。由于取暖效果不佳,壁爐就不斷加大。有的壁爐竟然大到里面有凳子,人可以坐在壁爐里,那幾乎是家里唯一可能感到真正暖和的地方。
不管在暖和及舒適方面有多大損失,在空間方面獲得的益處證明是很有吸引力的。因此,發(fā)展壁爐成了室內(nèi)變遷史上一個重大的突破。人們突然之間發(fā)現(xiàn),可以把木板擱在梁上,在樓上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