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結論

流行病與文化 作者:詹姆斯·A·特羅斯特


隨著公共衛(wèi)生干預轉而關注人口層面的前因后果和民生問題,社會學 家和流行病學家參與合作的機會俯拾皆是。今天的干預越來越傾向于合作 性:研究課題解決的是共同關心的問題,潛在參與者介入研究設計,而設 計干預戰(zhàn)略的那些人也不太自以為是,期望理應出現的“正確”行為變化 方向。從人類學觀點來看,這些是正面趨向,因為人類學家早就建議,干 預項目必須考慮地方人口和受疾病侵擾的個人。因此,令人欣慰的是,經 過地方專家和居民有機會評論和修正干預規(guī)程之后,許多基于社區(qū)的健康 干預今天終于啟動了。

另一方面,人類學家也會預言,任何改變行為的舉措都必將遭到受益 于現行客觀現實的當事人的反對。筆者在凌晨3點鐘在外國城市收看到的 那些針對吸煙、酗酒和肥胖的電視節(jié)目,盡管是由地方專家學者和居民合 作制作,仍遠遠無法抵擋傍晚時分的香煙、酒水和快餐店廣告所產生的沖 擊力。

本章繼續(xù)論述這一主題——貫穿本書始終——即流行病學假說、技術 和結論反映了社會文化影響。健康干預項目也許是當代流行病學問題最 大、困惑最多的應用研究。干預設計更多地關注環(huán)境干預和立法,其影響 力即刻更為寬泛宏觀。所提議的立法修正和環(huán)境改良,意義更加深遠廣 泛,因而更加可能見仁見智或糾纏不清。公眾可以將有爭議的建議理解為 未定之說,而不是實施之舉,免得使某些干預舉措的效果弱化或復雜化。 這種進退維谷的兩難困境將在下一章予以探討。       

 

      

閱讀參考資料

Hahn R., ed. 1999. Anthropology in Public Healt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ul B. D., ed. 1955. Health, Culture, and Community: Case Stud-ies of Public Reactions to Health Program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Rose G. 1992. The Strateg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medley B. D. and S. L. Syme, eds. 2000. Promoting Health: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rom Social and Behavio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dicin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Sobo E. J. 1995. Choosing Unsafe Sex: AIDS-risk Denial among Disadvantaged Women.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