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傳說中的草鞋(1)

思想門:先秦諸子思想解讀 作者:黃堅


墨子穿草鞋,是他的大眾形象。

魯迅的《故事新編·非攻》這么寫,山東滕州(據(jù)說是墨子老家)火車站的墨子雕像,也是這么塑的。

這是個象征性的形象,但也許,是種真實寫照。

這說法出自《莊子·天下篇》:“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為衣,以跂硚為服?!?/p>

這句話,王先謙的《莊子集解》注釋為:裘褐,粗衣。木曰跂,草曰硚。這注釋太過簡略,沒說明白以跂硚為服,到底是身上系著草繩子,還是腳底穿著木拖鞋。既然你不肯說清楚,那就別怪人大膽想象了。所以,后人直接說墨子本人(那話本是說后世之墨者)穿著草鞋,奔走行天下。

墨子是不是一輩子穿草鞋,這誰也說不準,但墨子在戰(zhàn)火紛飛的諸侯國之間穿梭往來,四處奔走,卻是肯定的。《文子·自然》篇有“孔子無黔突,墨子無煖席”之語?!痘茨献印ば迍?wù)訓(xùn)》一字不改,照這么說。到班固寫《答賓戲》,話改成了“孔席不煖,墨突不黔”,位置調(diào)換,意思還一樣——連在一個固定的地方睡覺、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可見忙到了什么程度。當墨子在山東聽說湖北人要攻打河南人,立即連夜起程,日夜兼程,走了十天十夜,走進楚國的首都。經(jīng)過一番口手并用的較量,制止了一場單邊主義的國際沖突。

這件事,據(jù)梁濤《墨子行年考》考證,是墨子二十九歲那年做的?!駝t連走十天十夜,就有點吃不消,也可能走不快。墨子在這件事上,要體力有體力,要口才有口才,要思想有思想,要精神有精神(日夜不休;足重繭而不休息;腳壞,裂裳裹足;見《墨子閑詁》所引《呂氏春秋》、《淮南子》、《文選》、《世說新語》、《神仙傳》諸書),要計謀有計謀,這五大元素,一齊具備,只能在一個人的黃金歲月,而三十歲,正是一個男人的黃金歲月。

墨子看到楚王打消了進攻宋國的念頭,就趁機送了本書給他。楚惠王(據(jù)推斷)半皺著眉,草草翻了翻,說,書是好書,可對我沒用。這樣吧,墨先生要是愿意留在楚國,我可以包養(yǎng)你。于是墨子二話不說,又走回魯國去了。

梁濤考證,墨子回國后,越王聽說了墨子的義舉,托人來邀請墨子去越國發(fā)展。墨子可能是旅途勞頓,畢竟又走了十天十夜,但更主要是對越王沒什么信心,魯越相去又山長水遠,就說了一番大道理,推謝了越王的隆情盛意,轉(zhuǎn)身去了相鄰不遠、他剛剛給幫了大忙的宋國。

一去就被關(guān)進了大牢。有人訛傳,墨子因此死在了宋國的監(jiān)獄里。好在關(guān)的時間不長,出來后,墨子又回了魯國。墨子是魯國人,魯國既是他的祖國,也是他事業(yè)的后花園,墨子在外面跑累了,或是有什么不順心的事,就回到魯國休整一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墨子從魯國動身去齊國,原因是齊國要攻打魯國。這次行程,相對來說算短途。墨子到齊國后,對齊王說了一番以下的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