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搞改革,任何時候都要講兩個理(3)

看法與說法 作者:李瑞環(huán)


群眾不愿辦的,你偏要辦,最終不會有好結果。

要根據群眾的覺悟、需要,決定我們的方針政策,這是個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一條基本原則。這個話里邊,就包括了群眾的一些要求可能是不對的,你的提法是正確的,但也只有這樣。簡單地講什么群眾的承受能力差是不行的,而應該講政策是不是超過了群眾的覺悟水平。這應該是我們確定任何工作任務時的一條原則。天津的物價這幾年能穩(wěn)住,最基本的就在于我們始終堅持凡群眾不愿辦的事就緩辦或不辦這個大原則。群眾不愿辦的,你偏要辦,最終不會有好結果。

《在天津市第七次市長辦公會上的講話》(1987年9月10日)

理順經濟關系、理順各方面的比例關系等等,這都是重要的,而捋一捋群眾與領導的關系、黨群關系,捋一捋群眾的情緒也很重要。

理順經濟關系、理順各方面的比例關系等等,這都是重要的,而捋一捋群眾與領導的關系、黨群關系,捋一捋群眾的情緒也很重要。只有捋順了這個關系,才能比較好地解決其

他關系。實踐證明,要捋順群眾情緒,單純靠經濟的手段,單純靠花錢是不行的,這幾年來錢花得不少,職工手里的錢也不少,為什么還有那么大的氣?我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這幾年對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忽視或者說抓得不夠有力。我毫不否認在經濟體制改革中,講按勞分配,使職工從關心自己的生活,關心自己收入的角度出發(fā)來關心生產,搞好生產,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單靠錢,無論如何是不行的。我講過一句開玩笑的話,我們是共產黨,第一叫沒錢,無產階級;第二,由根上起,就不會玩錢;第三,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鼓搗錢上,確實是用己之短去克服目前困難。這是一層意思,如果再講一層意思,我們究竟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社會?什么樣的國家?我們不是講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搞好改革開放嗎?不是講把改革開放統(tǒng)一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么一個過程之中嗎?不是講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嗎?那么離開思想教育,離開了對人的工作,離開了培養(yǎng)“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人才,怎么能夠建成這樣一個現(xiàn)代化呢?因而我們必須講政治,講思想,講政治思想工作,講培養(yǎng)有政治思想的人。

《在中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第三屆年會上的講話》(1987年4月)

改革舉措對群眾利益影響如何,利弊得失怎樣,要看看多數人的感受,聽聽不同方面群眾的意見。

各級領導干部做各項工作,都要注意多聽聽群眾的意見。之所以強調這個問題,是因為:第一,我們做一切工作從根本上講都是為了群眾,為了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為了使群眾滿意和高興。我們工作的結果如何,是不是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是不是與動機相符合,體會最深刻、最有發(fā)言權的是群眾。第二,改革從一定意義上講是對利益關系的調整,總要涉及這部分人或那部分人的利益,很難使所有的人同時、同等受益,但無論如何必須使多數人受益,必須考慮多數人的承受能力,必須使少數利益受到暫時影響的人生活有保障。改革舉措對群眾利益影響如何,利弊得失怎樣,要看看多數人的感受,聽聽不同方面群眾的意見。由于利益關系的影響,人們對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看法,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只有全面了解,才能夠搞清楚群眾的總體思想狀況,從而準確判斷形勢、選擇適當政策。第三,我們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也碰到了不少困難和問題。有些問題普遍存在,長期得不到解決;有些問題處于兩難境地,處理起來十分棘手。我們承認許多問題是難以避免的,解決起來需要一個過程,需要采取多種措施,但有一條可以肯定,到群眾中去聽聽意見、尋找辦法是根本出路。

《在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天津代表團會議上的發(fā)言》(1999年3月7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