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柴靜:俠骨的柴柔情的靜(1)

有一種基因叫理想 作者:劉楠


采訪是一場抵達(dá),采訪不是用來評判,采訪是用來了解,采訪不是用來改造世界,采訪只是來認(rèn)識世界。媒體的職責(zé)不是提供“熱”而是提供“光”,不需要煽動社會的熱情,媒體是在提供光亮,照向黑暗未知之處。

——柴靜

一、留言

“知道了《社會記錄》和你們現(xiàn)在的一些情況。在這樣一個時期,不要焦慮,伏身讓風(fēng)暴過去。利用這段時間,向后看歷史,向前看大勢。像野草一樣,日曬雨淋,春風(fēng)吹又生?!?/p>

2008年1月15日晚21∶10,我那個小小的博客上出現(xiàn)了一個留言,來自柴靜。

那時,《南方周末》的年終寄語,正寫著:“歲暮天寒,你不得不驚訝,我們剛剛度過了多么傳奇性的一年,而這一年的喧嘩、幽默與彷徨都還余瀾未了?!倍嗝创钆湮耶?dāng)時心情的一段文字。

那時,我所在的《社會記錄》欄目毫無征兆,猝然被撤銷。對于從實習(xí)助編轉(zhuǎn)正為編導(dǎo)一年多的我,鉚足力氣要實現(xiàn)跨越,卻突然喪失了參賽資格。

恍若希臘神話的咒語,西西弗推著一個巨石到山頂,巨石又重新滾落下來。連根拔起,來不及打理心情,來不及告別,失業(yè)的危機(jī)襲來。

柴靜給我的留言,就在這個關(guān)口。大氣而溫暖,抹去心中褶皺?!胺碜岋L(fēng)暴過去”, 是面對現(xiàn)實,對過去既不沉迷,也不回避,“像野草一樣,日曬雨淋,春風(fēng)吹又生”,是動靜隨心,對以后既不停滯,也不彷徨。

柴靜是怎么找到我人氣寥寥、沒用真名的博客,為什么要給我留言?是個謎。對于南院一個新手,我和她的交往不多,之前我的碩士畢業(yè)論文研究她,也只和她有過一些簡單的交流。

后來我尋求到兩個答案。

一個是我《社會記錄》的同事沈亞川(2008年《社會記錄》撤銷后去《南都周刊》做主筆),湖南人士,自我簡介愛寫“良善之輩,虎狼之心,酷愛米飯辣椒肉”的人,和柴靜相熟。那個非常時期,是他,跟柴靜講了我受到的“特別沖擊”。

另一個塵封的答案,被意外開啟是在留言一年后的2009年5月。那時,如柴靜寄言,風(fēng)暴已經(jīng)伏身過去,小草攥緊扎在泥土里,挺了過來。我成了新辦欄目《新聞1+1》的編導(dǎo),幸好,沒有離開南院。

那天是5月4日青年節(jié),北京已是初夏,后海,柳語微醺,輕舟蕩漾,在一家杭州菜館,評論部若干熱血青年,圍坐一團(tuán)“五四座談”。會議由時任評論部主任關(guān)海鷹,部副主任孫克文、張潔主持。

柴靜也來了,藍(lán)布小碎花衣服,配著嬌俏的小荷包。溫婉柔軟,和新聞戰(zhàn)場上的沖鋒姿態(tài),判若兩人。

“青春記憶”的會談主題,是張潔主任提議的。這個前《新聞?wù){(diào)查》制片人,俠肝義膽又感性細(xì)膩的云南男人,朗誦了“恰同學(xué)少年”詩歌做引子,然后讓每個人主題發(fā)言,評出的前三名由主任自掏腰包發(fā)獎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