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xiàn)在所獲得的都是靠運氣,如果有一天用光了運氣,那我一定是個一無是處的人……”
而正是因為出于這樣的想法,她們比任何人都迫切地需要“無條件的愛和認可”,并通過獲得這樣的情感輸入來反證自己的存在。
所有的自卑,所有的自我貶低和拼了命的作死,不過是想弄清楚一件事。
拋卻了一切光環(huán)和優(yōu)點的,這樣糟糕和不堪的一個我。
你還會愛我嗎?
可是感情卻偏偏是最經(jīng)不得測驗的一件事,它衍生的行為態(tài)度都太過隨機。
這一刻你自怨自艾的時候,他給了你一個溫暖的擁抱,而你改天再說一次的時候,他可能只是漫不經(jīng)心答一聲,“沒的事,你別多想”。今天他對你的作死無條件地包容,而明天可能就只是壓抑著不耐煩地應(yīng)付。
于是她們變得更加悲觀,“我就知道,他其實不是愛我的,他只是喜歡我的容貌/身材/我刻意展現(xiàn)出來的那一面,其實骨子里我是個非常糟糕的人,不會有人會喜歡這樣真正的我?!?/p>
其實比起每個人都有的,那個“較為糟糕”的一面對感情的影響,一次次的試探和懷疑,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也否定他人,才是最傷感情的事。
試想一下,當(dāng)你屢次去證明自己“其實我并不值得被愛”,難道不是在扇心愛你之人的耳光——
你當(dāng)初就是瞎了眼才會愛上我的,你這個沒眼光沒智商的傻瓜。
對于治療尚未達到病態(tài)程度的負擔(dān)綜合癥,電影《蝙蝠俠》里有一句話或許算是不錯的良藥。
It\'s not who you are undern eath, it\'s what you do that defines you.(決定你的不是你是誰,而是你的所作所為)
或許你骨子里真的就是個非常糟糕的人,那也沒關(guān)系,你所表現(xiàn)出的行為態(tài)度,不就是正在把你重塑為一個可以去愛且值得被愛的人嗎?
你之所以成為你,并不是你原本是誰,而是你想成為誰。你可以決定自己是一個糟糕或是很好的人,這或許也是每個人為數(shù)不多的可以自己控制的事。
“如果你無法接受我最壞的一面,你也不配擁有我最好的一面”,不過是一句聽上去解氣又痛快的政治上正確的話。
每一次,當(dāng)你毫不掩飾地展現(xiàn)出自己的壞,好就會少一分再少一分,直到有一天將自己所有的可愛消磨殆盡,然后欲哭無淚地抱怨自己遇上了負心人。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堪的一面,邋遢的懶惰的多疑的矯情的卑劣的歇斯底里的蠻不講理的,它們本應(yīng)該像被拴上粗壯的鐵鏈以防傷人傷己,而不是動輒牽出來遛遛還要強迫別人去無條件地接受。
心有猛虎,請時刻栓鏈,才是一個人自愛,并且去獲取他人之愛的正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