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醒比努力更重要(2)

自醒:從被動努力到主動進步的轉變 作者:鳳紅邪


當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在不斷地朝著目標前進,那努力對于你而言應該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愉悅的付出,你會在努力時體會到一種全神貫注的狀態(tài),不會糾結和焦慮,也不會在努力時有被剝奪感。

你選擇用來努力的時間原本可以用在打游戲、逛街、吃零食等這些“享受”的地方,但這絕對不意味著犧牲,也不意味著就放棄了享受。你選擇努力是自己的主動選擇,努力在你的認知里就成了比打游戲、吃零食等更為高級且收益更大的享受。

由于我們對努力的錯誤理解,我們將努力視為一種犧牲,所以我們在付出行動時心總會覺得有些不情愿,我們感覺努力要付出“放棄享受”的代價,我們想要努力的意愿會不斷和“止損”的意愿做抗爭,這就導致我們在努力的時候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努力的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久而久之,我們就會不再信任努力,因為在潛意識里,努力是一種既要犧牲和付出又得不到多大回報的負收益投資,所以我們就不愿再努力。

如果你能轉變這種思維觀念,將努力視為一種主動選擇的愉悅,那么你不僅能夠更好地努力,而且努力的效果也會大大提升,你不會在努力的時候再做無意義的自我消耗之事。努力可以成為一種享受,前提是努力是你主觀意愿上做的選擇。

對努力錯誤理解的第二點,是沒有將想要達到的目標與主觀意志上做出努力的選擇聯(lián)系在一起。

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自己想要通過努力到達怎樣的層次、達到什么目的。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要努力的理念,社會、家長和生活環(huán)境告訴我們,努力讀書將來才會有好出路,努力工作才能獲得體面的生活,然而這些理念不具體,導致大多數(shù)人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同時,媒體總在宣傳和美化一些勵志故事,譬如:被多家企業(yè)拒絕的小張最終成為億萬富翁,不服老的王大爺在晚年創(chuàng)造了一項世界紀錄……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以及成長的環(huán)境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巨大的誤區(qū):我們總是在追逐別人告訴我們應該去追逐的目標,我們的努力是為了達到在別人眼里看來很好、別人都推崇的狀態(tài)。我們被社會和他人捆綁著前進,我們總是為了別人而活。

實際上,你的內心深處并不一定想要個大房子,不一定想結婚,你也不在乎是否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可現(xiàn)實的壓力和思維的慣性一直在強迫我們去追尋我們本身并不想要的東西,強迫我們?yōu)榱艘粋€自己并不想達成的目標而努力。

那些通過自身的努力而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身價百萬的富翁、指點江山的風云人物的人的確是很厲害,普通人都對這些人崇拜有加,甚至視其為偶像。但是無論這些人多么厲害,如果他們達到的成就并不是你想要達到的,你根本沒有任何必要去羨慕這些人,因為他們和你并不在一個頻率上,他們的成就和光環(huán)對你而言并沒有多少值得參考和借鑒的價值。

馬云的確是通過努力才做成了阿里巴巴商業(yè)帝國,許多人都在分析他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將他說的一些話奉為金句,仿佛能從馬云身上學到些努力的經驗就能像馬云一樣成功了。馬云之所以會努力去做阿里巴巴,那是因為他熱愛自己的事業(yè),他所做的是他真正喜歡的、真正想做的事,如果讓馬云去唱歌、去演戲,讓他做著并不喜歡做的事,他就可能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成功了?

許多人總是試圖追逐那些光鮮亮麗的目標,但他們的內心深處卻又在不斷地提醒著自己:“我并不想當個律師”“我根本不喜歡學英語”“我討厭做產品經理”……在這種情況下,你根本不可能做出真正有效的努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