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琳瑯滿目的展品中,別具另番風采的是《仕女圖》。那是充和女士閨中的處女作。
“欲知心斷絕,應看膝上弦。”
《仕女圖》畫卷下端中央,繪的是位懷抱琵琶的仕女,極富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特征,既有雍容華貴之氣,又具典雅賢淑之美,發(fā)髻蓬松,娥眉淡掃,杏眼微斂,秀潤鼻翼,櫻桃紅唇,大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之姿。只是琵琶在懷,泣怨在胸?!稗D(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绷钊速p心悅目之余,不免頓生憐香惜玉之情。“為誰合眼想平生”,畫家的題詠已點名題旨。且不談此作的藝術(shù)成就,其價值還體現(xiàn)在章士釗、沈尹默、汪東、喬大壯、潘伯鷹諸名家的題跋上,各具特色,自有風情。
早聞此畫“畫中藏話”,有故事,但大多語焉不詳。筆者素喜探幽,畫展后專程拜訪充和先生及其親屬,始知原委。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充和女士輾轉(zhuǎn)抵達昆明,供職于教育部。那時北大、清華和南開也西遷昆明,組成西南聯(lián)大。昆明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中心,充和遂與學術(shù)、文藝界和科技界人士多有翰墨之誼。
1940年,她遷往重慶。當時許多淪陷區(qū)的文化名流聚集于此,重慶成為抗戰(zhàn)時期后方文化中心。那時,日本人的飛機如過江之鯽常來狂轟濫炸,人們不得不提心吊膽躲警報。即使在那朝夕不保的艱難危境中,達觀的張充和仍臨池練字。
要談此畫典故,須先從沈尹默的題詞說起:“充和素不解畫,因見余小詩遂發(fā)愿作此圖,閑靜而有致,信知能者固無所不能也?!?/p>
1944年6月4日,張充和到歌樂山拜訪沈尹默先生,偶見他的七絕:
四弦撥盡情難盡,意足無聲勝有聲。
今古悲歡終了了,為誰合眼想平生。
之后,她到上清寺看望戰(zhàn)時水利工程實驗處負責人鄭肇經(jīng)(1894—1989,字權(quán)伯,號泉白)先生。他們亦師亦友,都愛好書畫。鄭先生是我國第一個留德學水利的,是著名的水利專家。因他的一只小腿是假肢,跑警報困難,上司就把他的辦公室設(shè)在防空洞的進口處。張充和去時,鄭先生不在,但辦公桌上筆墨俱全。她便琢磨尹默的那首詩,忽來靈感,想以此詩意畫一位仕女。她先畫眼線,再加眉鼻口,此時鄭權(quán)伯進來。張充和從沒畫過人物,害羞,欲把畫作扔進紙簍。鄭權(quán)伯忙止住,展讀畫后,既贊譽沈尹默的詩,又欣賞張充和未竟的《仕女圖》。鄭權(quán)伯攤開畫稿,讓充和補畫仕女的身體和琵琶,又“強迫”張充和抄上沈尹默的詩及上下款才作罷。過了些時日,張充和再去玩時,鄭權(quán)伯已將畫裱好,把她過去寫的牡丹亭中《拾畫》一段文字也裱上,并請沈尹默、汪東、喬大壯、潘伯鷹題詞。次年,在畫的綾邊上又加上章士釗等人的題詞。鄭權(quán)伯將此畫翻拍成照片回贈張充和作紀念。
抗戰(zhàn)勝利后,鄭權(quán)伯回南京,將此畫掛在書房中。因張充和于1948年去美,直到1981年他們才開始恢復通信。鄭權(quán)伯痛心地告訴張充和,她的《仕女圖》等一大批字畫在十年動亂中遭劫,同時希望張充和能將當年他翻拍的《仕女圖》照片,再復制一份送他,并請她在復制的照片上題詞留念。
張充和念舊,特作小令三首與復制的《仕女圖》一并回贈鄭權(quán)伯。張充和有詞句云:
茫茫夜色今方旦,萬里魚箋來此岸。
墨花艷艷泛春風,人與霜毫同雅健。
(玉樓春)
1983年秋張充和到南京,特地拜訪鄭權(quán)伯,其夫人已去世,世事滄桑,鄭權(quán)伯感慨良多,取出《仕女圖》照片,悲哀地說:“這上面的人物,只剩下我們兩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