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人們奔波忙碌大多是為了生活,為了滿足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物質(zhì)需求。然而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經(jīng)濟的飛躍發(fā)展,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物質(zhì)層面的需求,開始逐漸把眼光放在物質(zhì)之外的追求上。他們開始注重諸如健康保養(yǎng)、改善生活環(huán)境和提升生活品質(zhì)等各方面。他們開始思考,在為生活奔波忙碌的歲月里,自己的人生是否錯過了些什么。還有一些人,在試圖改掉從前為了生存養(yǎng)成的忙碌習慣時,他們沮喪地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習慣了忙碌的生活狀態(tài),一時間竟然很難從中走出來,去適應新的生活習慣。
有一個朋友是做淘寶的,網(wǎng)店的生意不錯,幾乎每天都很忙。有一天他憂心忡忡地找我聊天,談到最近網(wǎng)上經(jīng)常有關于淘寶店主猝死的消息。他說,有時候想想,人這一輩子,總是在忙忙碌碌,不知道是為了什么。是啊,人這一輩子忙忙碌碌究竟是為了什么呢?我給朋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乾隆下江南,在船上,看到運河上來來去去的舟楫和行人,問跟隨在一旁的和珅:“你說這些人來來去去都在忙些什么呢?”和珅借司馬遷的一句話答:“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
聽完我講的故事,朋友說,這個故事說得好像對,又好像不對。就拿他來說,當初剛開始做淘寶的時候,是為了解決經(jīng)濟拮據(jù)的狀況,于是成天忙前忙后的,就如司馬遷所言“皆為利來”。但是現(xiàn)在,他的生意有了起色,經(jīng)濟上并無什么困難了,忙碌卻好像成了一種習慣,改也改不掉了。
其實在生活中,大多數(shù)人的忙碌即如我這個朋友一樣,一半為了追求,一半源于習慣。在這種難以改變的忙碌中,我們看著時光一天天匆匆而過,自己和親人一天天變老,總會陡然生出絲絲莫名的惆悵。不為生活,不為名利,單為那“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的短暫人生。
人生就如白駒過隙,飛逝無痕,因此一代梟雄曹操感嘆“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而一代文豪朱自清則慨然“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是的,在忙碌間,光陰便從每個人的指縫中間悄悄溜走。人們總想在匆匆消逝的時光里擁抱世間所有的精彩,嘗遍甘甜苦辣,品盡寵辱得失,到頭來,才發(fā)覺那些滿世界的誘惑只是一場虛空。佛說,“三千繁華,彈指剎那,百年過后,不過是一捧黃沙”。的確,就如一首歌里唱的“曾經(jīng)在幽幽暗暗反反復復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當我們平靜下來,看白云在天、流水在地,才會驀然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轟轟烈烈的人生背后,都有著對平淡和從容的渴望。
這本書不是人生指南,我也無意去指導讀者應該過怎樣的生活,只是通過一些例子,一些對比告訴讀者,人生除了忙碌,還有很多種生活方式,還有很多悠閑自在的享受存在。人生的道路很長,每個人都有著屬于自己的追求和人生方向,你可以自由選擇。但是,不管怎樣的生活,你大可以改變自己匆忙的心態(tài),從容走過,去享受人生的過程,這應該就是人生的真正意義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