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
【題解】
《辨證》門凡兩卷,以考證名物為主。所涉內(nèi)容包括度量單位、語詞、名物、禮儀、詩文、地理、植物、制造、圖卷等。沈括之考證不僅運用上古文獻資料的記載,亦結(jié)合文物之所見,以及親身走訪經(jīng)歷,類似今人所謂“二重證據(jù)法”或“三重證據(jù)法”,增添了其考證的可信度。其中又有討論古代凹面聚光鏡“陽燧”一篇,討論古代鍛鐵法一篇,其認識均達到較為先進的水平,亦有助于我們了解古人對物理、化學(xué)等自然科學(xué)的認識。
卷三
鈞石之石,五權(quán)之名(1),石重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為一石(2),自漢已如此,“飲酒一石不亂”是也。挽蹶弓弩(3),古人以鈞石率之(4);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計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當二人有余。弓有挽三石者,乃古之三十四鈞,比顏高之弓(5),人當五人有余。此皆近歲教養(yǎng)所成。以至擊刺馳射,皆盡夷夏之術(shù),器仗鎧胄,極今古之工巧。武備之盛,前世未有其比。
【注釋】
(1)五權(quán):五種重量的單位,即銖、兩、斤、鈞、石(漢代讀為shí,后改作dàn)。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2)斛(hú):古代量器名,一般十斗為一斛。
(3)蹶(jué):用腳蹬開弓弩。
(4)率:計算。
(5)顏高:古代勇士名?!蹲髠鳌ざü四辍酚小邦伕咧x”。
【譯文】
鈞石的石,是五種重量單位中的名稱,石重一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為一石,從漢代以來就這樣了,所謂“飲酒一石不亂”。拉弓踏弩,古人以鈞石來計算;現(xiàn)在以一斛粳米的重量為一石。每石以九十二斤半為標準,就是漢秤的三百四十一斤?,F(xiàn)在的武士踏弩,有能達到九石重量的,計算所用之力,就是古代二十五石,和魏國的武士相比,一人能當兩人還多。拉弓有能拉三石的,就是古代的三十四鈞,和顏高的弓相比,一人能當五人還多。這都是近年來教習(xí)訓(xùn)練的功效。以至于刺擊、騎射,都掌握了夷狄與華夏的各種技術(shù),武器鎧甲,都極盡古今之工巧。武備的興盛,前世不能相比。
《楚詞·招魂》尾句皆曰“些”,蘇個反(1)。今夔、峽、湖、湘及南、北江獠人(2),凡禁咒句尾皆稱“些”。此乃楚人舊俗,即梵語“薩訶”也(3)。薩,音桑葛反;,無可反;訶,從去聲。三字合言之,即“些”字也。
【注釋】
(1)蘇個反:古代的反切注音法,即取“蘇”的聲母,“個”的韻母和聲調(diào),前后相拼,以注“些”之音。下文“薩訶”亦同。
(2)夔、峽:指長江三峽地區(qū)。湖:洞庭湖。湘:湘水流域。南、北江:湖北江陵以東到洞庭湖一帶。獠(liáo)人:對四川、云貴、廣西、兩湖等地少數(shù)民族的泛稱。
(3)薩(pó)訶(hē):梵語Svāhā,真言之結(jié)句。
【譯文】
《楚辭·招魂》句尾都作“些”,蘇個反。現(xiàn)在夔州、三峽、湖、湘以及江陵、洞庭一帶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的那些禁語、咒語的句尾都稱“些”。這是楚人的舊俗,即梵語的“薩訶”,薩,音桑葛反;,無可反;訶,從去聲。三個字合起來念,就是“些”字。
陽燧照物皆倒(1),中間有礙故也(2)。算家謂之“格術(shù)”,如人搖艫(3),臬為之礙故也(4)。若鳶飛空中(5),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隙所束(6),則影與鳶遂相違: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又如窗隙中樓塔之影,中間為窗所束,亦皆倒垂,與陽燧一也。陽燧面洼(7),以一指迫而照之則正;漸遠則無所見;過此遂倒。其無所見處,正如窗隙、艫臬、腰鼓礙之,本末相格,遂成搖艫之勢。故舉手則影愈下,下手則影愈上,此其可見。陽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內(nèi)。離鏡一二寸,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8),著物則火發(fā),此則腰鼓最細處也。豈特物為然?人亦如是,中間不為物礙者鮮矣。小則利害相易,是非相反;大則以己為物,以物為己。不求去礙而欲見不顛倒,難矣哉!《酉陽雜俎》謂“海翻則塔影倒”(9),此妄說也。影入窗隙則倒,乃其常理。
【注釋】
(1)陽燧:古代用以聚光取火的凹面銅鏡。
(2)礙:實為聚光的焦點。
(3)艫:通“櫓”,船槳。
(4)臬(niè):裝在船側(cè),用來支撐櫓的小木樁。因為臬為支點,所以槳的兩端運動方向相反,這正如下面小孔中鳶、樓塔與其影的運動方向相似,故稱“礙”。同理,兩頭寬、中間細的腰鼓,其“腰”亦似“礙”。
(5)鳶(yuān):鷂鷹。
(6)為窗隙所束:指光線穿過窗上的小孔。
(7)洼:下凹。
(8)麻菽(shū):麻籽和豆粒。
(9)《酉陽雜俎(zǔ)》:唐段成式所撰筆記雜著,二十卷,續(xù)集十卷。
【譯文】
用陽燧照物體,照出來的像都是倒像,這是因為物體與鏡面中間有“礙”的緣故。算術(shù)家稱為“格術(shù)”,如同人搖槳時以臬為“礙”。就像鷂鷹飛在空中,影子隨著鷂鷹移動的方向移動,而如果光照在鷂鷹身上,再穿過窗上的小孔,那么影子運動的方向就會和鷂鷹飛行的方向相反:鷂鷹向東飛,影子就向西,鷂鷹向西飛影子就向東。又如窗縫外面樓塔的影子,光線穿過小孔照進來,樓塔的影子都是倒著的,原理和陽燧一樣。陽燧的鏡面下凹,用一根手指靠近鏡面,就會看到正像;手指逐漸移遠,像就消失了;再遠一點,鏡子里就會出現(xiàn)倒像??床灰娛种傅哪且欢耍拖袷谴吧系目?、船櫓的臬、腰鼓的腰一樣,都是“礙”,物與像兩端的運動方向相反,就如同搖櫓一樣。所以舉起手影子反而向下,放下手而影子就向上,這是可以看到的。陽燧的鏡面下凹,對著太陽照,光線向內(nèi)聚焦。離開鏡面一二寸的位置,光線聚焦為一點,就像麻菽那么大,把物體放到那里就會燃燒,這就是腰鼓最細處的那個“礙”。難道只是物理現(xiàn)象如此嗎?人事其實也是這樣的,人與人之間很少有沒有“礙”的。小則利害更易、是非顛倒;大則以自我為外物,以外物為自我。不追求去除“礙”,還希望見不到顛倒,困難??!《酉陽雜俎》說“海翻則塔影倒”,這是不對的說法。影子通過窗縫就會呈倒像,這是常理。
先儒以日食正陽之月止謂四月,不然也。正、陽乃兩事,正謂四月,陽謂十月,“日月陽止”是也(1)?!对姟酚小罢路彼?sup>(2),“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二者(3),此先王所惡也。蓋四月純陽,不欲為陰所侵;十月純陰,不欲過而干陽也。
【注釋】
(1)日月陽止:“日”原作“歲”,據(jù)《觀堂校識》改,出自《詩經(jīng)·小雅·杕杜》。
(2)正月繁霜:出自《詩經(jīng)·小雅·正月》。
(3)“十月之交”四句:出自《詩經(jīng)·小雅·十月之交》。
【譯文】
先儒認為日食于正陽之月只是指四月,其實不是這樣的?!罢?、“陽”是兩回事,“正”指四月,“陽”指十月,就是《詩經(jīng)》所謂的“日月陽止”?!对娊?jīng)》有“正月繁霜”,“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兩句,是先王所忌惡的。大概四月是純陽,不希望被陰氣侵蝕;十月是純陰,不希望太盛而干擾陽氣。
余為《喪服后傳》,書成,熙寧中欲重定五服敕,而余預(yù)討論。雷、鄭之學(xué)(1),闕謬固多,其間高祖、遠孫一事,尤為無義?!秵史返性纨R衰六月(2),遠曾緦麻三月(3),而無高祖、遠孫服。先儒皆以謂“服同曾祖、曾孫,故不言可推而知”,或曰“經(jīng)之所不言則不服”,皆不然也。曾,重也。由祖而上者皆曾祖也,由孫而下者皆曾孫也,雖百世可也。茍有相逮者,則必為服喪三月,故雖成王之于后稷亦稱曾孫(4)。而祭禮祝文無遠近皆曰曾孫?!抖Y》所謂“以五為九”者,謂傍親之殺也(5)。上殺、下殺至于九,傍殺至于四,而皆謂之族,族昆弟父母、族祖父母、族曾祖父母。過此則非其族也,非其族則為之無服。唯正統(tǒng)不以族名,則是無絕道也。
【注釋】
(1)雷、鄭之學(xué):雷次宗、鄭玄之學(xué)。雷次宗(386—448),字仲倫,豫章南昌(今屬江西)人。南朝劉宋時學(xué)者,通《三禮》《毛詩》。鄭玄(127—200),字康成,高密(今屬山東)人。東漢經(jīng)學(xué)家,貞觀年間得配享孔廟,宋時追封為高密伯。
(2)齊衰(cuī):五服中的第二等,其服以粗疏的麻布制成,衣裳分制,緣邊部分縫緝整齊。
(3)緦(sī)麻:五服中的第五等,其服用較細熟麻布制成。
(4)后稷:名棄,周人的祖先,姜嫄之子,堯、舜時期的農(nóng)業(yè)之神。
(5)殺(shài):等級,差別。
【譯文】
我寫《喪服后傳》,書寫成之后,熙寧年間想要重新確定五服的法令,而讓我參與了討論。雷次宗、鄭玄之學(xué),闕漏和錯誤本來就很多,其間高祖、遠孫的禮制一事,尤其沒有道理?!秵史分挥性娣R衰六月,曾孫服緦麻三月,而沒有高祖、遠孫服的說法。先儒都說“喪服等同于曾祖、曾孫,所以雖然沒說,但是可以推測而知”,或者說“經(jīng)書里沒說的,就不服喪”,這些都是不對的。曾,是重的意思。在祖父以上的都是曾祖,而在孫以下的都是曾孫,即使過了百世也可以這么叫。假如遇到喪事,就必須服喪三月,所以即使是成王面對后稷也稱曾孫,而祭祀時的祝文無論遠近都稱為曾孫?!抖Y》所謂的“以五為九”,指的是橫向關(guān)系的喪服差等。祖父、子孫的差等數(shù)到九世之內(nèi),橫向的差等數(shù)到四世之內(nèi),都可以稱為親族,族昆弟父母、族祖父母、族曾祖父母。超過這個界限就不是親族了,不是親族就不需要服喪。只有宗室不用族的名稱,則為了顯示綿延不絕。
舊傳黃陵二女(1),堯子舜妃。以二帝化道之盛始于閨房,則二女當具任、姒之德(2)??计淠隁q,帝舜陟方之時(3),二妃之齒已百歲矣。后人詩騷所賦,皆以女子待之,語多瀆慢,皆禮義之罪人也。
【注釋】
(1)黃陵:黃陵廟,其位在湘水以北,黃陵亭以西,黃陵水口。二女:傳說為舜的二妃,娥皇與女英。
(2)任、姒:指太任、太姒。太任為周文王之母,太姒為周武王之母。
(3)陟方:天子巡狩。
【譯文】
舊傳黃陵廟供奉的兩位女子,是堯的女兒、舜的妃子。從堯、舜二帝道德教化的偉績始于閨房來看,那么這兩個女子應(yīng)當具有太任、太姒的品德。考察其年紀,帝舜巡視四方的時候,二妃已經(jīng)百歲了。后人詩騷所賦,都以年輕女子來描寫她們,言語多褻瀆怠慢,都是禮義的罪人。
歷代宮室中有門(1),蓋取張衡《東京賦》“門曲榭”也(2)。說者謂“冰室門”。按《字訓(xùn)》:“,別也。”《東京賦》但言別門耳,故以對曲榭,非有定處也。
【注釋】
(1)(yí)門:宮殿的旁門。
(2)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石橋鎮(zhèn))人。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曾創(chuàng)制世界上最早以水力推動的渾象,并著有《渾儀圖注》等。
【譯文】
歷代宮室中都有門,大概取自張衡《東京賦》的“門曲榭”。有人說是“冰室門”。根據(jù)《字訓(xùn)》的說法:“,別也?!眲t《東京賦》只說是旁門,所以和曲榭相對,并沒有固定位置。
水以“漳”名、“洛”名者最多,今略舉數(shù)處:趙、晉之間有清漳、濁漳,當陽有漳水(1),上有漳水,鄣郡有漳江(2),漳州有漳浦,亳州有漳水,安州有漳水(3)。洛中有洛水,北地郡有洛水(4),沙縣有洛水。此概舉一二耳,其詳不能具載。余考其義,乃清濁相蹂者為漳(5)。章者,文也、別也(6)。漳謂兩物相合有文章且可別也。清漳、濁漳,合于上黨(7)。當陽即沮、漳合流,贛上即漳、合流,漳州余未曾目見,鄣郡即西江合流,亳漳則漳、渦合流(8),云夢即漳、鄖合流(9)。此數(shù)處皆清濁合流,色理如(10),數(shù)十里方混。如璋亦從章,璋,王之左右之臣所執(zhí),《詩》云:“濟濟辟王,左右趣之。濟濟辟王,左右奉璋(11)?!辫?,圭之半體也(12),合之則成圭。王左右之臣,合體一心,趣乎王者也(13)。又諸侯以聘女(14),取其判合也。有事于山川,以其殺宗廟禮之半也(15)。又牙璋以起軍旅(16),先儒謂“有牙之飾于剡側(cè)”(17),不然也。牙璋,判合之器也,當于合處為牙,如今之合契(18)。牙璋,牡契也(19),以起軍旅,則其牝宜在軍中,即虎符之法也。洛與落同義,謂水自上而下,有投流處。今淝水、沱水,天下亦多,先儒皆自有解。
【注釋】
(1)當陽:今屬湖北宜昌。
(2)鄣郡:今江蘇、安徽兩省長江以南、浙江新安江以北、江蘇茅山以西一帶。
(3)安州:今湖北安陸一帶。
(4)北地郡:今甘肅慶陽西南一帶。
(5)蹂(róu):相混合。
(6)文:紋理,紋采。
(7)上黨:今山西長治。
(8)渦:渦水,源自河南開封以西,向東南流入淮河。
(9)鄖:鄖水,源自湖北大洪山,至安陸分流,西入沔水,東南入漢水。
(10)(dì dōng):彩虹。
(11)“濟濟辟王”四句:出自《詩經(jīng)·大雅·棫樸》。
(12)圭:一種玉器,上圓下方。
(13)趣(qū):趨向。
(14)聘女:崇禎本等作“如聘”,互相聘問。
(15)殺(shài):降低,消減。古人祭祖用圭,祭山川用璋。
(16)牙璋:一種兵符,出自《周禮·春官·典瑞》。
(17)(chú)牙:形容物體邊緣像鋸齒一樣不平整。,鋤草翻地的工具。剡(yǎn)側(cè):刀刃的邊緣。
(18)合契:古代兵符剖成兩半,雙方各執(zhí)一半,能相拼合則可生效。
(19)牡契:指凸起的一半牙契,與牝契(下凹的一半)相對。
【譯文】
水流以“漳”、“洛”命名的最多,現(xiàn)在稍微舉幾處:山西、河北一帶有清漳、濁漳,當陽有漳水,上有漳水,鄣郡有漳江,漳州有漳浦,亳州有漳水,安州有漳水。洛中有洛水,北地郡有洛水,沙縣有洛水。這只是大概舉一兩個例子而已,詳細的不能全部記載。我考證其義,以清濁相混合為漳。章,有文與別的意思。漳,指兩物相混合,有紋采并且可以區(qū)分的意思。清漳、濁漳合流于上黨,沮、漳合流于當陽,漳、合流于贛上,漳州我沒有親見,鄣郡的漳江與西江合流,亳州的漳水是漳、渦合流,云夢是漳、鄖合流。這幾處都是清濁合流,色彩紋理如同彩虹,數(shù)十里以后才混雜起來。就像璋的偏旁也從章,璋,是君王左右的大臣所持玉器,《詩經(jīng)》云:“濟濟辟王,左右趣之。濟濟辟王,左右奉璋?!辫笆枪绲囊话?,合在一起就是圭。君王左右的大臣合體一心,趨向君王。又如諸侯之間互相聘問,取其能分合之意。在山川進行祭祀活動用璋,因為要比宗廟祭祖的禮儀降低一半。此外牙璋用以調(diào)動軍隊,先儒認為是刀口鋸齒狀的裝飾,其實不是這樣的。牙璋是能分合的器物,在相合的地方有鋸齒,就像今天的合契。牙璋是凸牙的一半,那么下凹的一半應(yīng)該在軍中,就是虎符的方法。洛和下落同意,意思是水流自上而下流注的地方?,F(xiàn)在名為淝水、沱水的河流也很多,先儒都有解釋。
解州鹽澤(1),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溢,大旱未嘗涸。鹵色正赤(2),在版泉之下(3),俚俗謂之“蚩尤血”(4)。唯中間有一泉,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后可以聚人。其北有堯梢音消。水(5),一謂之巫咸河。大鹵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鹽。唯巫咸水入則鹽不復(fù)結(jié),故人謂之“無咸河”,為鹽澤之患,筑大堤以防之,甚于備寇盜。原其理,蓋巫咸乃濁水,入鹵中,則淤淀鹵脈(6),鹽遂不成,非有他異也。
【注釋】
(1)解州:今山西運城西南一帶。
(2)鹵:鹵水,含鹽的水。據(jù)現(xiàn)代測定,其主要成分當為硫酸鈉(Na2SO4)、硫酸鎂(MgSO4)、氯化鈉(NaCl)等,呈現(xiàn)紅色應(yīng)該是其中含有鐵鹽雜質(zhì)。
(3)版:疑為硝板,由芒硝(Na2SO4·10H2O)、硫苦(MgSO4·7H2O)等結(jié)晶而成,一般有二三尺到一丈多寬,遍布鹽灘之上。
(4)蚩尤:上古時代九黎族首領(lǐng),與黃帝戰(zhàn)于涿鹿,戰(zhàn)敗被殺,一說分尸于解州。
(5)堯梢:又名白沙河,源于今山西中條山巫咸谷。
(6)鹵脈:鹽池的礦脈。造成阻塞是因為濁水中的膠體主要為非金屬氧化物(比如土壤粒子),帶負電荷,遇到鹵水中的陽離子(比如鈉離子),中和了膠體粒子所帶電荷,使膠體粒子間電荷相互排斥的作用力減弱,膠體粒子就會聚集成較大顆粒,形成沉淀,稱為聚沉現(xiàn)象。
【譯文】
解州的鹽池,方圓一百二十里。長時間下雨,四面山上的水都注入其中,從未溢出,大旱時也從未干涸。鹵水的顏色是正紅色,在硝板下面鑿開一個口,鹵水在下面,俗稱“蚩尤血”。只有中間的一眼泉水,才是淡水泉,找到此水人們才能定居。北邊有堯梢音消。水,又稱為巫咸河。濃度高的鹵水如果不能和淡水泉混合,就不能結(jié)晶成鹽。只有巫咸河的水流入鹽池就會使鹽不能再結(jié)晶,所以人們稱之為“無咸河”,是鹽池的一大隱患,因此人們修筑大堤防備此河,比防備盜賊還要嚴密??疾炱湓恚蟾乓驗槲紫毯邮菨崴?,進入鹵水中,就會因為淤積沉淀,造成鹽脈的阻塞,所以就無法曬鹽了,也沒什么別的奇怪的。
《莊子》云:“程生馬(1)?!眹L觀《文字注》:“秦人謂豹曰程?!庇嘀裂又?sup>(2),人至今謂虎豹為“程”,蓋言“蟲”也。方言如此,抑亦舊俗也。
【注釋】
(1)程生馬:出自《莊子·至樂》。
(2)延州:今陜西延安。
【譯文】
《莊子》說:“程生馬?!蔽以?jīng)看《文字注》說:“秦人把豹稱為程?!蔽业窖又萑?,人們至今還把虎豹叫做“程”,大概是想說“蟲”。方言如此,大概也是舊俗。
《唐六典》述五行(1),有“祿”、“命”、“驛馬”、“湴河”之目(2),人多不曉“湴河”之義。余在鄜延,見安南行營諸將閱兵馬籍(3),有稱“過范河損失”。問其何謂“范河”?乃越人謂“淖沙”為“范河”(4),北人謂之“活沙”。余嘗過無定河(5),度活沙,人馬履之,百步之外皆動,然如人行幕上(6)。其下足處雖甚堅,若遇其一陷,則人馬駝車,應(yīng)時皆沒,至有數(shù)百人平陷無孑遺者?;蛑^此即“流沙”也,又謂沙隨風流,謂之“流沙”。湴,字書亦作“埿”。蒲濫反。按古文,埿,深泥也。術(shù)書有“湴河”者,蓋謂陷運,如今之“空亡”也。
【注釋】
(1)《唐六典》:唐玄宗時期所修官書,記載唐代官制。
(2)湴(bàn):爛泥,深泥。
(3)安南行營: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交趾侵入邕州,以郭逵為安南行營經(jīng)略招討使出兵擊之。營中或有來自北邊者,故沈括得見其軍籍冊。
(4)淖(nào)沙:如泥淖般易陷的泥沙。
(5)無定河:在今陜西省北部,源于橫山,匯入黃河。
(6)(hòng)然:空洞、沉悶而持續(xù)不斷的響聲。
【譯文】
《唐六典》記述五行,有“祿”、“命”、“驛馬”、“湴河”的條目,人們大多不了解“湴河”的意思。我在鄜延時,看到安南行營諸將閱覽軍籍冊,有“過范河損失”的內(nèi)容。我問什么是“范河”?回答說“范河”就是南方人說的“淖沙”,北方人說的“活沙”。我曾經(jīng)到過無定河,穿越活沙,人馬走在上面,百步之外都會動,響聲沉悶而不絕,就像人走在簾幕上。下腳的地方雖然很堅實,如果遇到一處塌陷,就會人馬駝車當時全部陷沒,以至于有數(shù)百人陷入無一生還的情況。有人稱此為“流沙”,又說沙子隨著風而流動,所以稱為“流沙”。湴,字書上也寫作“埿”。蒲濫反。按照古文,埿是指深泥。占卜的書上也有“湴河”,大概是說厄運,就像現(xiàn)在說的“空亡”。
古人藏書辟蠹用蕓(1)。蕓,香草也,今人謂之七里香者是也。葉類豌豆,作小叢生,其葉極芬香,秋后葉間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驗。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余判昭文館時(2),曾得數(shù)株于潞公家(3),移植秘閣后,今不復(fù)有存者。香草之類,大率多異名,所謂蘭蓀,蓀,即今菖蒲是也(4);蕙,今零陵香是也(5);茝(6),今白芷是也。
【注釋】
(1)辟蠹(dù):防蟲。蕓: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下部為木質(zhì),又稱蕓香樹。夏季開花,香氣濃郁,可入藥,具有驅(qū)蟲、驅(qū)風、通經(jīng)之用。
(2)余判昭文館:北宋昭文館以上相為大學(xué)士,監(jiān)修國史,直館以京朝官充任,掌書籍校勘之事。沈括于治平三年(1066)任判昭文館。
(3)潞公:即文彥博(1006—1097),字寬夫,汾州介休(今屬山西)人。仁宗時進士,累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潞國公,以太師致仕,謚忠烈。著有《潞公集》?!端问贰肪砣蝗袀鳌?/p>
(4)菖蒲: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葉狹長,有香氣,初夏開花??商崛》枷阌汀⒌矸鄣?,根莖可入藥。
(5)零陵香:多年生草本植物,報春花科,可入藥。
(6)茝(zhǐ):即白芷(zhǐ),多年生草本植物,傘形科,夏季開傘形白花,根可入藥,有鎮(zhèn)痛之用,其葉為香料。
【譯文】
古人藏書防蟲用蕓。蕓是一種香草,就是現(xiàn)在人們說的七里香。葉子類似豌豆,呈小叢狀生長,葉子極其芬芳,秋后的葉子間微微發(fā)白,就像白粉污染過,拿來驅(qū)蟲很有效。南方人采集后放在席子下面,能去除跳蚤和虱子。我擔任昭文館判官時,曾經(jīng)在文潞公家得到幾株,移植到秘閣之后,現(xiàn)在不再有了。香草一類的東西,大多有很多別名,比如所謂的蘭蓀,蓀就是現(xiàn)在的菖蒲;蕙,就是現(xiàn)在的零陵香;茝,就是現(xiàn)在的白芷。
祭禮有腥、、熟三獻(1)。舊說以謂腥、備大古、中古之禮(2),余以為不然。先王之于死者,以之為無知則不仁,以之為有知則不智。薦可食之熟,所以為仁;不可食之腥、,所以為智。又一說:腥、以鬼道接之,饋食以人道接之,致疑也?;蛑^鬼神嗜腥、。此雖出于異說,圣人知鬼神之情狀,或有此理,未可致詰。
【注釋】
(1)腥:祭禮上用的生肉。(xún):祭禮上煮得半熟的肉。熟:祭禮上用的熟肉。獻:獻祭品。
(2)大:同“太”。
【譯文】
祭禮有腥、、熟三種祭品。以前的說法,認為腥、具備太古、中古的禮儀,我認為不是這樣的。先王對于死者的判斷,如果認為他們無知,那就是不仁,認為他們有知,那就是不智。所以獻祭可以直接食用的熟肉以表示仁,獻祭不可直接食用的腥、以表示智。又有一種說法,認為腥、以鬼神的方式對待他們,熟食以人的方式對待他們,我對此表示懷疑。有人說鬼神喜歡腥、。這雖然是出于經(jīng)義之外的說法,但是圣人了解鬼神的情況,或許有這樣的道理,不能隨意否定。
世以玄為淺黑色,為赭玉,皆不然也。玄乃赤黑色,燕羽是也,故謂之玄鳥。熙寧中,京師貴人戚里多衣深紫色,謂之黑紫,與皂相亂(1),幾不可分,乃所謂玄也。,赭色也,“毳衣如(2)。音門。”稷之色者謂之穈。穈字音門,以其色命之也?!对姟罚骸坝蟹`有芑(3)?!苯袂厝艘舴`,聲之訛也。穈色在朱黃之間,似乎赭,極光瑩,掬之粲澤,熠熠如赤珠。此自是一色,似赭非赭。蓋所謂“”,色名也,而從玉,以其赭而澤,故以諭之也。猶“”以色名而從鳥(4),以鳥色諭之也。
【注釋】
(1)皂:黑色。
(2)毳(cuì)衣如:出自《詩經(jīng)·王風·大車》。毳衣,古代一種上衣彩繪、下裳刺繡的禮服。
(3)有穈有芑:出自《詩經(jīng)·大雅·生民》,原作“維穈維芑”。
(4)(biǎn):一種蒼鷹,青黃色。
【譯文】
世人認為玄是淺黑色,為赭色的玉,這都不對。玄是赤黑色,就像燕子的羽毛,所以稱燕子為玄鳥。熙寧年間,京城的貴人和皇親國戚大多穿深紫色衣服,稱為黑紫,和皂相混,幾乎分不清楚,這也是所謂的玄。是赭色,《詩經(jīng)》中說:“毳衣如音門。”稷如果是色的就稱為穈。穈字音門,是用顏色來命名的?!对娊?jīng)》中說:“有穈有芑?!爆F(xiàn)在秦人念成穈,是聲音的訛變現(xiàn)象。穈色在紅黃之間,和赭色很像,晶瑩有光澤,捧起來鮮亮有光澤,熠熠如赤色的寶珠。這自是一種顏色,像赭非赭。所謂的“”是一種顏色名,偏旁從玉,因為近于赭色而且有光澤,所以得名。就像“”是顏色名稱但是從鳥部,是用鳥的顏色比喻的。
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1),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亦謂之“灌鋼”。此乃偽鋼耳,暫假生鐵以為堅,二三煉則生鐵自熟,仍是柔鐵,然而天下莫以為非者,蓋未識真鋼耳。余出使至磁州鍛坊(2),觀煉鐵,方識真鋼。凡鐵之有鋼者,如面中有筋,濯盡柔面(3),則面筋乃見。煉鋼亦然,但取精鐵鍛之百余火,每鍛稱之,一鍛一輕,至累鍛而斤兩不減,則純鋼也,雖百煉不耗矣。此乃鐵之精純者,其色清明,磨瑩之,則黯黯然青且黑,與常鐵迥異。亦有煉之至盡而全無鋼者,皆系地之所產(chǎn)。
【注釋】
(1)鋼鐵:在現(xiàn)代化學(xué)標準下,鋼與鐵的區(qū)別在于含碳量的多少,含碳量為0.03%—2%的鐵碳合金為鋼,含碳量2%—4.3%的鐵碳合金為生鐵。隨含碳量增加,鋼的硬度增加、韌性下降。沈括以為鋼為鐵中之一部分,故而百煉之后只剩純鋼,其實這里說的“一鍛一輕”去除的是熟鐵中的雜質(zhì)。
(2)磁州:沈括于熙寧八年(1075)任河北西路訪察使。
(3)濯(zhuó):洗。
【譯文】
世間煉鐵所謂的“鋼鐵”,是用“柔鐵”盤曲起來,再把“生鐵”陷入其中,用泥封好來煉,煉好后再鍛打使其混到一起,稱為“團鋼”,也稱為“灌鋼”。這是假鋼,只是暫時借助生鐵使其堅硬,煉過兩三次生鐵就變成熟鐵,但仍然是柔鐵,然而天下都不以為非,大概是沒見過真鋼。我出使北方的時候路過磁州鍛鐵坊,觀察他們煉鐵才知道什么是真鋼。大凡鐵中有鋼,就像面中有面筋,把柔面洗盡,面筋就出來了。煉鋼也是這樣,只取精鐵經(jīng)過百余次煅燒,每次煅燒稱一次,每煅燒一次就輕一次,至于多次煅燒而重量不減,就是純鋼了,即使再經(jīng)過百煉也不會有損耗。這才是鐵中精純的部分,其顏色清澈明亮,打磨后則色澤暗淡呈青黑色,和一般的鐵差別很大。也有煉到最后全部煉盡而完全沒有鋼的情況,這都和鐵的產(chǎn)地有關(guān)。
《詩》:“芄蘭之支,童子佩觿(1)?!庇?,解結(jié)錐也。芄蘭生莢支,出于葉間,垂之正如解結(jié)錐。所謂“佩”者(2),疑古人為之制,亦當與芄蘭之葉相似,但今不復(fù)見耳。
【注釋】
(1)“芄(wán)蘭之支”二句:出自《詩經(jīng)·衛(wèi)風·芄蘭》。芄蘭,又名蘿藦,草本植物,莢實倒垂如錐形。觿(xī),古代解結(jié)的錐子。
(2)(shè):據(jù)文意亦當與觿相似。
【譯文】
《詩經(jīng)》中有“芄蘭之支,童子佩觿?!庇勈墙饨Y(jié)用的錐子。芄蘭從葉子中間長出莢實,下垂的樣子就像解結(jié)用的錐子。所謂“佩”,懷疑是古人的形制,也應(yīng)當和芄蘭的葉子相似,但是現(xiàn)在看不到了。
江南有小栗,謂之“茅栗”(1)。茅音草茅之茅。以余觀之,此正所謂芧也。則《莊子》所謂“狙公賦芧”者(2),芧音序。此文相近之誤也。
【注釋】
(1)茅栗:山毛櫸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矩橢圓形或倒卵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
(2)狙公賦芧:出自《莊子·齊物論》,即熟知的朝三暮四故事。司馬彪注“芧,橡子也”,其說是。橡樹即今之櫟樹。沈括判斷似有誤。
【譯文】
江南有小栗子,稱為“茅栗”。茅音草茅之茅。在我看來,這正是所謂的芧。就是《莊子》所謂的“狙公賦芧”,芧音序。這是因為文字相近產(chǎn)生的訛誤。
余家有閻博陵畫唐秦府十八學(xué)士(1),各有真贊,亦唐人書,多與舊史不同(2)。姚柬字思廉,舊史姚思廉字簡之。蘇臺、陸元明、薛莊(3),《唐書》皆以字為名。李玄道、蓋文達、于志寧、許敬宗、劉孝孫、蔡允恭(4),《唐書》皆不書字。房玄齡字喬年(5),《唐書》乃房喬字玄齡??追f達字穎達(6),《唐書》字仲達。蘇典簽名從日從九(7),《唐書》乃從日從助。許敬宗、薛莊官皆直記室,《唐書》乃攝記室。蓋《唐書》成于后人之手,所傳容有訛謬,此乃當時所記也。以舊史考之,魏鄭公對太宗云(8):“目如懸鈴者佳?!眲t玄齡果名,非字也。然蘇世長,太宗召對真武門(9),問云:“卿何名長意短?”后乃為學(xué)士,似為學(xué)士時,方更名耳。
【注釋】
(1)閻博陵:即閻立本(約601—673),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官工部尚書,總章元年(668)拜右相,封博陵縣公。善書畫。秦府: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前的王府。十八學(xué)士:武德四年(621),秦王李世民開文學(xué)館,命十八人為學(xué)士,包括杜如晦、房玄齡、于志寧、蘇世長、薛收、褚亮、姚察、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勗(xù)。薛收卒,則補以劉孝孫入館。武德九年(626),命閻立本畫像,褚亮題贊。
(2)舊史:指《舊唐書》,五代劉昫領(lǐng)銜纂修。
(3)蘇臺:疑當作蘇壹,字世長,雍州武功(今屬陜西)人。任陜州長史,天策府軍諮祭酒。陸元明:疑當作陸元朗(約550—630),字德明,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以經(jīng)學(xué)著名,貞觀初,為國子博士。薛莊:即薛元敬,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人。任秘書郎、太子舍人。
(4)李玄道(?—629):河南鄭州人。累遷給事中,封姑臧縣男,出任幽州長史、常州刺史等。蓋文達(578—644):字藝成,冀州信都(今河北冀縣)人。由文學(xué)殿學(xué)士升諫議大夫,拜崇賢學(xué)士。于志寧(588—665):字仲謐,雍州高陵(今屬陜西)人。任侍中、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封燕國公,因得罪武則天,貶為榮州刺史,遷華州刺史,謚號定。許敬宗(592—672):字延族,杭州新城(今屬浙江)人。貞觀八年(634)任著作郎、監(jiān)修國史,遷中書舍人,后任給事中、檢校黃門侍郎、檢校右庶子、檢校禮部尚書等,封高陽縣男。因支持武則天,擢禮部尚書、太子賓客等。顯慶元年(656)升侍中,次年封高洋郡公,中書令,龍朔二年(662)拜右相,加光祿大夫,次年任太子少師、加同東西臺三品,謚號恭。劉孝孫(?—632):荊州江陵(今屬湖北)人。任著作郎,遷太子洗馬。蔡允恭(約561—約628):字克讓,荊州江陵(今屬湖北)人。為弘文館大學(xué)士。
(5)房玄齡(579—648):名喬,字玄齡,齊州(今山東濟南)人。累官中書令、尚書左仆射、司空,封梁國公,謚文昭。
(6)孔穎達(574—648):冀州衡水(今屬河北)人,孔子三十一世孫,通經(jīng)學(xué),任國子監(jiān)祭酒。奉太宗之命編《五經(jīng)正義》。
(7)蘇典簽:即蘇勗,字慎行,雍州武功(今屬陜西)人。尚南康公主,拜駙馬都尉。
(8)魏鄭公:即魏徵(580—643),字玄成,鉅鹿郡(治今河北邢臺巨鹿)人。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謚文貞。
(9)真武門:當為“玄武門”,避“玄”字諱而改。
【譯文】
我家有閻立本畫的唐秦府十八學(xué)士圖,各有贊語,也是唐人所書,和《舊唐書》多有不同。比如:姚柬字思廉,《舊唐書》寫姚思廉字簡之。蘇臺、陸元明、薛莊,《舊唐書》多以字為名。李玄道、蓋文達、于志寧、許敬宗、劉孝孫、蔡允恭,《舊唐書》都不記他們的字。房玄齡字喬年,《舊唐書》稱房喬字玄齡??追f達字穎達,《舊唐書》稱字仲達。蘇典簽名旭,《舊唐書》稱名勗。許敬宗、薛莊的官都是直記室,《舊唐書》作攝記室。大概是因為《舊唐書》成于后人之手,據(jù)傳言而成,不免有訛謬,而這幅圖贊是當時記載的。用舊史考證,魏徵曾對唐太宗說:“目如懸鈴者佳?!蹦敲葱g顯然是名,不是字。然而蘇世長,唐太宗在玄武門召見他,問道:“您為什么名長而意短?”之后才成為學(xué)士,可能當學(xué)士時,才改的名字。
唐貞觀中,敕下度支求杜若,省郎以謝朓詩云“芳洲采杜若”(1),乃責坊州貢之(2),當時以為嗤笑。至如唐故事,中書省中植紫薇花(3),何異坊州貢杜若,然歷世循之,不以為非。至今舍人院紫微閣前植紫薇花,用唐故事也。
【注釋】
(1)謝脁:南朝詩人。芳州采杜若:出自《懷故人》詩。
(2)坊州:今陜西黃陵東南,因其音近“芳洲”,故以度支使責坊州進貢。
(3)紫薇花: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改中書省為紫薇省,于省中種紫薇花。后改回中書省,而種花之俗被沿襲。
【譯文】
唐貞觀年間,下令度支司訪求杜若,度支郎根據(jù)謝朓的詩“芳洲采杜若”要求坊州上貢,當時傳為笑柄。至于一些唐代故事,比如中書省中種植紫薇花,和坊州進貢杜若有什么不同呢?但是歷代因循,不以為不對。到現(xiàn)在中書舍人院的紫薇閣前面還種植有紫薇花,這是用唐代的舊例。
漢人有飲酒一石不亂,余以制酒法較之,每粗米二斛,釀成酒六斛六斗。今酒之至醨者(1),每秫一斛(2),不過成酒一斛五斗,若如漢法,則粗有酒氣而已。能飲者飲多不亂,宜無足怪。然漢之一斛,亦是今之二斗七升,人之腹中,亦何容置二斗七升水邪?或謂:“石乃鈞石之石,百二十斤?!币越癯佑嬛斎?,亦今之三斗酒也。于定國食酒數(shù)石不亂(3),疑無此理。
【注釋】
(1)醨(lí):薄酒。
(2)秫(shú):高粱。
(3)于定國(?—前41):字曼倩,東海郯縣(今山東郯城西南)人。漢宣帝時丞相,封西平侯。
【譯文】
漢代有飲酒一石不亂的說法,我用造酒法考較,每二斛粗米能釀成六斛六斗酒?,F(xiàn)在最薄的酒,用一斛高粱米,不過能釀成一斛五斗酒,如果用漢代的方法,那就不過稍微有些酒氣而已。酒量大的人喝多了不亂,也沒什么可奇怪的。但是漢代的一斛應(yīng)該是現(xiàn)在的二斗七升,人的肚子又怎么能容得下二斗七升水呢?有人說:“石是鈞石的石,即一百二十斤?!庇矛F(xiàn)在的秤來計算,應(yīng)當有三十二斤,也是現(xiàn)在的三斗酒。于定國能飲酒數(shù)石不亂,恐怕沒這道理。
古說濟水伏流地中,今歷下凡發(fā)地皆是流水(1),世傳濟水經(jīng)過其下。東阿亦濟水所經(jīng)(2),取井水煮膠,謂之“阿膠”(3)。用攪濁水則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4),皆取濟水性趨下、清而重,故以治淤濁及逆上之疾(5)。今醫(yī)方不載此意。
【注釋】
(1)歷下:今屬山東濟南市區(qū)。
(2)東阿:今山東東平西北,傍東平湖。
(3)阿膠:用驢皮熬制而成。醫(yī)用為滋陰、補血、潤燥、止血。
(4)下膈(gé):指疏通食氣,即治療不思飲食之病。
(5)淤濁及逆上之疾:積食、脹氣、嘔吐等不能通下之病。
【譯文】
古代說濟水消失后是地下潛流,現(xiàn)在歷下一帶掘地都是流水,世人相傳就是濟水經(jīng)過其地下。東阿也是濟水經(jīng)過之處,取井水煮膠,稱為阿膠。將阿膠放在濁水里攪拌,水就會變清。人服下,可以疏通食氣、化痰、止吐,都是取濟水趨下的性質(zhì),水清而不滯,重而不濁,因此可以治療積食、脹氣、嘔吐的病?,F(xiàn)在的醫(yī)方不記載這層意思。
余見人為文章多言“前榮”,榮者(1),夏屋東西序之外屋翼也,謂之東榮、西榮。四注屋則謂之東霤、西霤(2)。未知前榮安在?
【注釋】
(1)榮:這里指房屋的側(cè)翼。
(2)四注屋:指屋宇四邊有檐,可使頂上的水從四面流下。霤(liù):屋檐。
【譯文】
我看見人們寫文章,多寫“前榮”,榮是大屋子?xùn)|西墻外側(cè)的兩端,稱為東榮、西榮。四邊有檐的屋子就稱為東霤、西霤。不知道“前榮”在哪?
宗廟之祭西向者,室中之祭也。藏主于西壁,以其生者之處奧也。即主祏而求之(1),所以西向而祭。至三獻則尸出于室(2),坐于戶西南面,此堂上之祭也。戶西謂之扆(3),設(shè)扆于此。左戶、右牖,戶、牖之間謂之扆。坐于戶西,即當扆而坐也。上堂設(shè)位而亦東向者,設(shè)用室中之禮也。
【注釋】
(1)祏(shí):古代宗廟里藏神主的石匣。
(2)三獻:古代祭祀時獻酒三次。尸: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3)扆(yǐ):古代廟堂戶牖之間繡有斧形的屏風。
【譯文】
宗廟祭祀時要向西面行禮,這是室內(nèi)的祭祀。把神主收藏在西面的墻壁內(nèi),因為那是活人居住的地方。對著藏神主的石匣而祈禱,所以是向西面行禮。三獻之后神尸從屋里出來,坐在門戶的西南面,這是堂上的祭祀。門戶的西邊叫做扆,因為扆設(shè)置在那。左邊是門,右邊是窗,門窗之間稱為扆。坐在門的西邊,就是當扆而坐。到堂上設(shè)置位次也要向東,這是用室內(nèi)祭祀的禮節(jié)。
“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1)。”《周南》《召南》,樂名也?!榜愎摹赌稀贰?sup>(2),“以《雅》以《南》”是也(3)。《關(guān)雎》《鵲巢》,“二南”之詩,而已有樂有舞焉。學(xué)者之事,其始也學(xué)《周南》《召南》,末至于舞《大夏》《大武》(4)。所謂為《周南》《召南》者,不獨誦其詩而已。
【注釋】
(1)“人而不為《周南》《召(shào)南》”二句:出自《論語·陽貨》。
(2)胥鼓《南》:“南”字原缺,據(jù)王國維《觀堂校識》補。出自《禮記·文王世子》。胥,古代樂官。
(3)以《雅》以《南》:出自《詩經(jīng)·小雅·鐘鼓》?!堆拧窞闃犯?,說明并列的《南》也為樂歌。
(4)《大夏》:相傳為夏禹之樂?!洞笪洹罚合鄠鳛橹芪渫踔畼?。
【譯文】
《論語》說“為人而不學(xué)《周南》《召南》,就像面向墻壁而立,什么也看不見。”《周南》《召南》是樂曲的名稱,所以有“胥鼓《南》”和“以《雅》以《南》”的說法?!蛾P(guān)雎》《鵲巢》以下是“二南”的詩,說明“二南”是樂舞合一的。對學(xué)習(xí)者來說,先要學(xué)《周南》《召南》,最后是舞《大夏》《大武》。所謂的學(xué)《周南》《召南》,不只是誦讀其詩而已。
《莊子》言:“野馬也,塵埃也(1)?!蹦耸莾晌铩9湃思粗^野馬為塵埃,如吳融云(2):“動梁間之野馬?!庇猪n偓云(3):“窗里日光飛野馬?!苯砸詨m為野馬,恐不然也。野馬乃田野間浮氣耳,遠望如群馬,又如水波,佛書謂“如熱時野馬陽焰”,即此物也。
【注釋】
(1)野馬也,塵埃也:出自《莊子·逍遙游》。
(2)吳融(850—903):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官至侍御史,貶荊南,復(fù)任禮部郎中,充翰林學(xué)士、中書舍人,天復(fù)三年(903),遷翰林承旨。
(3)韓偓(約842—約923):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龍紀元年(889)進士,累官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xué)士。
【譯文】
《莊子》里有“野馬也,塵埃也”的話,這是兩種東西。古人說野馬就是塵埃,比如吳融說:“動梁間之野馬?!庇秩珥n偓說:“窗里日光飛野馬?!倍家詨m埃為野馬,恐怕不是這樣的。野馬是田野間浮起來的氣息,遠望去就像群馬,又像水波,佛經(jīng)說的“如熱時野馬陽焰”就是這種東西。
蒲蘆,說者以為蜾蠃(1),疑不然。蒲蘆,即蒲葦耳。故曰“人道敏政,地道敏藝”(2),夫政猶蒲蘆也,人之為政,猶地之藝蒲葦,遂之而已,亦行其所無事也。
【注釋】
(1)蜾蠃(guǒ luǒ):郭璞以為即細腰蜂。
(2)人道敏政,地道敏藝:出自《中庸》,《中庸》“藝”作“樹”。敏,勤勉。
【譯文】
有人說蒲蘆就是蜾蠃,我懷疑不是這樣的。蒲蘆,應(yīng)該是香蒲和蘆葦。所以說“治人之道在于勤勉施政,治地之道在于勤勉種樹”,為政就像蒲蘆,人們?yōu)檎拖翊蟮厣L香蒲和蘆葦,只是順從其成長而已,這也是無為而治的意思。
余考樂律及受詔改鑄渾儀,求秦漢以前度量斗升,計六斗當今一斗七升九合,秤三斤當今十三兩,一斤當今四兩三分兩之一,一兩當今六銖半。為升中方(1),古尺二寸五分十分分之三,今尺一寸八分百分分之四十五強。
【注釋】
(1)為升中方:并非指量具中間方形,而是以方為計算標準,先確定一個一尺見方的方形,然后畫一個外接圓,以此為標準衡量容積。
【譯文】
我考證樂律以及受詔改鑄渾天儀的時候,推算秦漢以前的度量衡,當時的六斗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一斗七升九合,重量三斤相當于現(xiàn)在的十三兩,一斤相當于現(xiàn)在的四又三分之一兩,一兩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六銖半。當時容量單位升的中間是古尺二寸五分三見方,現(xiàn)在的尺是一寸八分四五多一些。
十神太一(1):一曰太一,次曰五福太一,三曰天一太一,四曰地太一,五曰君基太一,六曰臣基太一,七曰民基太一,八曰大游太一,九曰九氣太一,十曰十神太一。唯太一最尊,更無別名,止謂之太一。三年一移。后人以其別無名,遂對大游而謂之小游太一,此出于后人誤加之。京師東西太一宮(2),正殿祠五福,而太一乃在廊廡,甚為失序。熙寧中,初營中太一宮,下太史考定神位。余時領(lǐng)太史,預(yù)其議論。今前殿祠五福,而太一別為后殿,各全其尊,深為得禮。然君基、臣基、民基,避唐明帝諱改為“棋”,至今仍襲舊名,未曾改正。
【注釋】
(1)太一:天神名,鄭玄以為北辰神名,下行八卦之宮。
(2)東西太一宮:宋太宗時建東太一宮于城東蘇村,五福太一、君基太一處前殿。仁宗天圣中,建西太一宮,五福太一、君基太一、大游太一處前殿。中太一宮建于神宗熙寧五年(1072)。
【譯文】
十位太一神是:一名太一,次名五福太一,三名天一太一,四名地太一,五名君基太一,六名臣基太一,七名民基太一,八名大游太一,九名九氣太一,十名十神太一。只有太一最為尊貴,更沒有別的名字,所以只稱太一。太一神三年移動一宮。后人因為它沒有別名,所以和大游太一相對而稱為小游太一,這是出于后人誤加的名字。京城東、西有太一宮,正殿供奉五福太一,而把太一神放在偏殿,很不恰當。熙寧年間,開始營建中太一宮,命令太史考定神位。我當時擔任太史,參與了討論。現(xiàn)在前殿供奉五福太一,而太一別建后殿,這樣都保全了它們的尊貴,非常合乎禮儀。然而君基太一、臣基太一、民基太一為了避唐明帝的諱而改為“基”為“棋”,至今還延續(xù)舊的名字,未曾改正。
余嘉祐中客宣州寧國縣,縣人有方玙者,其高祖方虔,為楊行密守將(1),總兵戍寧國,以備兩浙。虔后為吳人所擒,其子從訓(xùn)代守寧國,故子孫至今為寧國人。玙有楊溥與方虔、方從訓(xùn)手教數(shù)十紙(2),紙扎皆精善。教稱“委曲”書,押處稱“使”,或稱“吳王”。內(nèi)一紙報方虔云:“錢镠此月內(nèi)已亡歿(3)?!奔埼矔罢露湃??!卑础段宕贰峰X镠以后唐長興二年卒(4),楊溥天成四年已僭即偽位,豈得長興二年尚稱“吳王”?溥手教所指揮事甚詳,翰墨印記,極有次序,悉是當時親跡。今按,天成四年歲庚寅(5),長興二年歲壬辰,計差二年。溥手教,予得其四紙,至今家藏。
【注釋】
(1)楊行密(852—905):字化源,廬州合肥(今安徽元豐)人。唐乾寧二年(895),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弘農(nóng)郡王。天復(fù)二年(902),進中書令、封吳王。為五代吳國的奠基人。
(2)楊溥(900—938):五代南吳國君主,楊行密四子。公元927—937年在位。手教:即手書的尊稱。
(3)錢镠(liú,852—932):字具美,杭州臨安(今屬浙江)人。五代吳越國創(chuàng)建者。錢镠卒于長興三年(932)壬辰,非二年(931),沈括蓋誤記,而干支紀年未錯。
(4)長興二年:公元931年。
(5)天成四年:公元929年。
【譯文】
我在嘉祐年間客居宣州寧國縣,縣里有個人叫方玙,他的高祖方虔是楊行密的守將,任總兵官戍守寧國縣,以防備兩浙來犯。方虔后來被吳越之人擒獲,他的兒子方從訓(xùn)代他守備寧國縣,所以方氏子孫至今都是寧國人。方玙有楊溥與方虔、方從訓(xùn)的手書數(shù)十張,紙張都很精美。都稱“委曲”,簽押處稱“使”或者稱“吳王”。其中一張紙告知方虔說:“錢镠此月內(nèi)已經(jīng)亡故?!奔埖哪┪矊懀骸罢露湃铡!备鶕?jù)《五代史》的記載,錢镠在后唐長興二年去世,而楊溥在天成四年已經(jīng)僭越稱帝,怎么會長興二年還自稱“吳王”呢?楊溥手書中所寫指揮處置的事情很詳細,書寫和印章都極有次序,應(yīng)該都是當時的真跡?,F(xiàn)在考證,天成四年歲庚寅,長興二年歲壬辰,之間相差兩年。楊溥的手書,我得到其中的四份,現(xiàn)在還收藏在家里。
卷四
司馬相如《上林賦》敘上林諸水曰(1):“丹水,紫淵,灞、浐、涇、渭(2),”“八川分流(3),相背而異態(tài)?!薄盀疁蠕暄?sup>(4),東注太湖”。八川自入大河(5),大河去太湖數(shù)千里,中間隔太山及淮、濟、大江,何緣與太湖相涉?郭璞《江賦》云(6):“注五湖以漫漭(7),灌三江而漰沛(8)?!薄赌印吩唬骸坝碇翁煜?,南為江、漢、淮、汝,東流注之五湖?!笨装矅?sup>(9):“自彭蠡(10),江分為三,入于震澤后(11),為北江而入于海?!贝私晕磭L詳考地理。江、漢至五湖自隔山,其末乃繞出五湖之下流,徑入于海,何緣入于五湖?淮、汝徑自徐州入海,全無交涉?!队碡暋吩疲骸芭眢患蠕?sup>(12),陽鳥攸居(13)。三江既入,震澤底定?!币詫ξ难?,則彭蠡水之所潴,三江水之所入,非入于震澤也。震澤上源,皆山環(huán)之,了無大川。震澤之委(14),乃多大川,亦莫知孰為三江者。蓋三江之水無所入,則震澤壅而為害;三江之水有所入,然后震澤底定。此水之理也。
【注釋】
(1)司馬相如(約前179—前118):字長卿,巴郡安漢(今四川南充蓬安)人,一說蜀郡(今四川成都)人。漢景帝時為武騎常侍,以病免。后為漢武帝賞識,被封為郎。以辭賦著稱,著有《子虛賦》《上林賦》等。上林:指漢代的上林苑,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2)丹水:源出今陜西商縣,流入漢水。紫淵:源出今山西離石縣。灞(bà):即灞水,源出今陜西藍田,流入渭水。浐(chǎn):即浐水,源出今陜西藍田,匯灞水而入渭水。涇:即涇水,源出今寧夏六盤山,流入渭水。渭:即渭水,源出今甘肅渭源,流入黃河。
(3)八川:灞、浐、涇、渭、酆(fēng)、鎬(hào)、潦(láo)、潏(jué)八條河流的總稱。
(4)灝溔(hào yǎo):水無邊貌。
(5)大河:即黃河,下面“大江”指長江。
(6)郭璞(276—324):字景純,河?xùn)|聞喜(今屬山西)人。晉元帝拜著作佐郎,后為王敦記室參軍,因阻止王敦謀反被殺,追贈弘農(nóng)太守。
(7)五湖:韋昭注為太湖。漫漭(mǎng):水勢廣遠無際貌。
(8)漰沛(pēng pèi):水流聲。
(9)孔安國(前156—前74):字子國,孔子十世孫。武帝時,官諫大夫,臨淮太守。傳有《古文尚書》。
(10)彭蠡:鄱陽湖的古稱。
(11)震澤:即太湖。底定:風平浪靜。
(12)潴(zhū):水積聚。
(13)陽鳥:鄭玄、孔穎達等皆以為鴻雁之屬。
(14)委:與“源”相對,這里指下游。
【譯文】
司馬相如《上林賦》敘述上林苑各條水系稱:“丹水,紫淵,灞、浐、涇、渭,”“八川分流,相互呼應(yīng)而形態(tài)各異。”“水流蕩漾無涯,向東流入太湖。”從八川流入黃河,黃河距離太湖數(shù)千里,中間隔著泰山、淮水、濟水、長江,怎么會與太湖相關(guān)呢?郭璞的《江賦》云:“水流入太湖,水勢廣遠而無際,灌注三江,水聲很大?!薄赌印氛f:“大禹治天下,南為長江、漢水、淮水、汝水,東流注入太湖?!笨装矅f:“從彭蠡開始,長江分為三,流入震澤后,經(jīng)北江而流入大海。”這些說法都沒有詳細考察地理情況。長江、漢水到太湖自有山嶺隔絕,其下游則繞過太湖而向下流去,徑直流入大海,為么會流到太湖呢?淮水、汝水徑自從徐州入海,和太湖完全沒有關(guān)系?!队碡暋氛f:“水匯聚在彭蠡,鴻雁一類的候鳥在這里棲息。流入三江,太湖于是風平浪靜?!睆奈淖值膶?yīng)關(guān)系來說,則彭蠡是水積聚的地方,三江是水流入的地方,并非流入太湖。太湖的上源都是群山環(huán)繞,根本沒有大川。太湖的下游,才有很多大川,也不知道什么是三江。大概三江的水沒有去處,太湖就會壅塞而成災(zāi);而如果三江的水有去處,然后太湖就會風平浪靜。這是水的本性。
海州東??h西北有二古墓(1),《圖志》謂之“黃兒墓”。有一石碑,已漫滅不可讀,莫知黃兒者何人。石延年通判海州(2),因行縣見之(3),曰:“漢二疏(4),東海人,此必其墓也?!彼熘^之“二疏墓”,刻碑于其傍,后人又收入《圖經(jīng)》。余按,疏廣,東海蘭陵人,蘭陵今屬沂州承縣,今東??h乃漢之贛榆(5),自屬瑯琊郡(6),非古之東海也。今承縣東四十里自有疏廣墓,其東又二里有疏受墓。延年不講地志,但見今謂之東??h,遂以“二疏”名之,極為乖誤(7)。大凡地名如此者至多,無足紀者。此乃余初仕為沭陽主簿日(8),始見《圖經(jīng)》中增此事,后世不知其因,往往以為實錄,謾志于此(9),以見天下地書皆不可堅信。其北又有“孝女?!?sup>(10),廟貌甚盛,著在祀典。孝女亦東海人,贛榆既非東海故境,則孝女冢廟,亦后人附會縣名為之耳。
【注釋】
(1)海州東??h:在今江蘇連云港東南。
(2)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宋城(今河南商丘)人。真宗時為三班奉職。歷大理寺丞,遷太子中允,同判登聞鼓院?!端问贰肪硭乃亩袀鳌?/p>
(3)行縣:在縣內(nèi)巡行。
(4)二疏:指疏廣、疏受二人。疏廣(?—前45),字仲翁,號黃老,東海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西南)人。征為博士、太中大夫、太子太傅。疏受,疏廣之侄,任太子太傅、太子少傅。
(5)贛榆:今江蘇贛榆以北一帶,宋代則在今江蘇贛榆之南偏東,故胡道靜認為沈括所論不恰。
(6)瑯琊郡:今山東諸城一帶。
(7)乖誤:錯誤。
(8)沭陽:今屬江蘇。沈括任沭陽主簿事約在仁宗至和元年(1054)。
(9)謾(màn):隨意地。
(10)冢(zhǒng):墳?zāi)埂?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1/02/15/00410914814440.jpg" />
【譯文】
海州東??h西北有兩座古墓,《圖志》稱為“黃兒墓”。有一塊石碑,上面的字已經(jīng)漫滅不可識讀了,不知道所謂的黃兒是誰。石延年通判海州的時候,因為在縣內(nèi)巡行看到此碑,說:“漢代的疏廣、疏受是東海人,這必定是他們的墓?!庇谑欠Q為“二疏墓”,在旁邊刻了一座碑,后人又收入《圖經(jīng)》。據(jù)我考證,疏廣是東海蘭陵人,蘭陵今屬沂州承縣,現(xiàn)在的東??h乃是漢代的贛榆,本來屬于瑯琊郡,不是古人所謂的東海?,F(xiàn)在承縣東四十里自有疏廣墓,往東又二里有疏受墓。石延年不講地理文獻,只看到現(xiàn)在稱東海縣,就用“二疏”命名,極為錯誤。大凡地名像這種情況的有很多,舉不勝舉。這是我初次擔任沭陽主簿的時候,第一次看到《圖經(jīng)》中增加此事,后世之人不知道原因,往往以為是實錄,因而隨手記錄于此,由此可見天下的地理書都不能完全相信。古墓的北邊又有孝女墓和廟,非常壯觀,屬于官府祭祀的廟宇。孝女也是東海人,現(xiàn)在的東海既然不是以前的東海,那么孝女的墓和廟也是后人附會縣名而成的。
《楊文公談苑》記江南后主患清暑閣前草生(1),徐鍇令以桂屑布磚縫中(2),宿草盡死(3)。謂《呂氏春秋》云“桂枝之下無雜木”,蓋桂枝味辛螫故也(4)。然桂之殺草木,自是其性,不為辛螫也?!独坠谥苏摗吩?sup>(5):“以桂為丁,以釘木中,其木即死。”一丁至微,未必能螫大木,自其性相制耳。
【注釋】
(1)《楊文公談苑》:記載北宋名臣楊億言論的著作,黃鑒筆錄、宋庠整理而成,今佚?!墩f郛》有輯文存世。江南后主:即李煜(937—978),公元961—975年在位。
(2)徐鍇(921—975):字楚金,江蘇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徐鉉之弟。為南唐內(nèi)史舍人,善小學(xué),有《說文解字系傳》《說文解字韻譜》?!端问贰肪硭乃囊挥袀鳌?/p>
(3)宿草:隔年生的草。
(4)辛螫(shì):毒蟲刺蜇人。
(5)《雷公炮炙論》:古代醫(yī)方書,南朝劉宋雷敩撰,為我國最早的中藥炮制學(xué)專著。
【譯文】
《楊文公談苑》記載江南后主憂慮清暑閣前雜草叢生,徐鍇命人把桂樹的碎屑密布在磚縫中,結(jié)果隔年生的草都死了。說《呂氏春秋》講“桂枝之下無雜木?!贝蟾攀枪鹬π晾敝潞Φ脑颉H欢鹬δ軞⑺啦菽?,自是其本性,并非其辛辣致害?!独坠谥苏摗氛f:“用桂木為丁,釘入木中,木就會死?!币欢∧敲葱?,未必能傷害大木,自是它的本性與其他草木相克造成的。
天下地名錯亂乖謬,率難考信。如楚章華臺,亳州城父縣、陳州商水縣、荊州江陵、長林、監(jiān)利縣皆有之(1)。乾溪亦有數(shù)處。據(jù)《左傳》,楚靈王七年(2),“成章華之臺,與諸侯落之”。杜預(yù)注(3):“章華臺,在華容城中?!比A容即今之監(jiān)利縣,非岳州之華容也(4)。至今有章華故臺,在縣郭中(5),與杜預(yù)之說相符。亳州城父縣有乾溪,其側(cè)亦有章華臺,故臺基下往往得人骨,云楚靈王戰(zhàn)死于此。商水縣章華之側(cè),亦有乾溪。薛綜注張衡《東京賦》引《左氏傳》乃云(6):“楚子成章華之臺于乾溪?!苯哉`說也,《左傳》實無此文。章華與乾溪,元非一處。楚靈王十二年(7),王狩于州來,使蕩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帥師圍徐以懼吳(8),王次于乾溪,此則城父之乾溪,靈王八年許遷于夷者(9),乃此地。十三年,公子比為亂(10),使觀從從師于乾溪,王眾潰,靈王亡,不知所在。平王即位,殺囚,衣之王服,而流諸漢(11),乃取葬之,以靖國人,而赴以乾溪。靈王實縊于芊尹申亥氏(12),他年申亥以王柩告,乃改葬之,而非死于乾溪也。昭王二十七年(13),吳伐陳,王帥師救陳,次于城父,將戰(zhàn),王卒于城父。而《春秋》又云:“弒其君于乾溪?!眲t后世謂靈王實死于是,理不足怪也。
【注釋】
(1)城父縣:今安徽渦陽東北。陳州:今河南淮陽一帶。商水縣:今河南周口南偏西。長林:今湖北荊門。監(jiān)利縣:今屬湖北荊州。
(2)楚靈王七年:公元前534年。
(3)杜預(yù)(222—285):字元凱,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人。任曹魏尚書郎、西晉河南尹、安西軍司、秦州刺史、度支尚書、鎮(zhèn)南大將軍,官至司隸校尉,卒后追贈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成侯。著有《春秋左傳集解》。
(4)岳州:今湖南岳陽一帶。
(5)郭:城外圍著的墻。
(6)薛綜(?—243):字敬文,沛郡竹邑(今安徽濉溪)人。任孫吳五官中郎將,出任合浦、交阯太守,升尚書仆射,太子少傅。著有《五宗圖述》《二京解》。按:據(jù)胡道靜等說,非薛綜注誤,乃沈括誤讀所致。
(7)楚靈王十二年:按《左傳》記載,事當在昭公十二年(前530),即楚靈王十一年(前530)。
(8)蕩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皆為楚國將領(lǐng),事見《史記·楚世家》。
(9)靈王八年:公元前527年。許遷:《左傳》作“遷許”。
(10)公子比:楚靈王之弟,與觀起、棄疾、子晳聯(lián)合發(fā)動政變。后發(fā)生內(nèi)亂,公子比、子晳自殺,棄疾即位,為楚平王。
(11)漢:即漢水,源出今陜西寧強北蟠冢山,流入長江。
(12)芊尹:楚國官名。
(13)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89年。事見《左傳·哀公六年》及《史記·楚世家》。
【譯文】
天下地名的錯亂,大都難以考信。比如楚國的章華臺,在亳州城父縣、陳州商水縣、荊州江陵、長林、監(jiān)利縣都有。乾溪也有多處。根據(jù)《左傳》記載,楚靈王七年“建成章華臺,與諸侯一起參與落成禮”。杜預(yù)注:“章華臺,在華容城中?!比A容即今之監(jiān)利縣,并非岳州的華容。監(jiān)利縣的城墻中至今有章華故臺,與杜預(yù)的說法相符。亳州城父縣有乾溪,它旁邊也有章華臺,因此臺基下面往往會挖出人骨,傳說楚靈王戰(zhàn)死于此。商水縣的章華臺旁,也有乾溪。薛綜注張衡的《東京賦》引《左傳》說:“楚王在乾溪旁邊建成章華臺。”都是錯誤的說法,《左傳》實無此文。章華臺與乾溪,原來就不在一處。楚靈王十二年,王到州來巡狩,命令蕩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率領(lǐng)軍隊圍攻徐地以威嚇吳國,楚王駐扎在乾溪,這是城父縣的乾溪,靈王八年把許國遷到夷的,就是此地。靈王十三年,公子比作亂,命觀從跟隨部隊駐扎在乾溪,靈王的部隊潰敗,靈王逃亡,不知所在。楚平王即位,殺了一名囚犯,讓他穿上靈王的衣服,讓尸體漂在漢水上,于是撈上來安葬,以此安定國人,并把靈柩安葬在乾溪。靈王其實是縊死在芊尹申亥氏那里,幾年后申亥把靈王的靈柩告訴了平王,于是改葬了靈王,靈王并非死于乾溪。楚昭王二十七年,吳國討伐陳國,昭王率領(lǐng)軍隊援救陳國,駐扎在城父,將要開戰(zhàn)時,昭王死在了城父縣。而《春秋》又說:“在乾溪殺死了君主?!庇谑呛笫勒f靈王其實死在這里,也就不足為怪了。
今人守郡謂之“建麾”(1),蓋用顏延年詩(2):“一麾乃出守(3)。”此誤也。延年謂“一麾”者,乃指麾之麾,如武王“右秉白旄以麾”之麾,非旌麾之麾也。延年《阮始平》詩云“屢薦不入官,一麾乃出守”者,謂山濤薦咸為吏部郎(4),三上武帝,不用,后為荀勖一擠(5),遂出始平,故有此句。延年被擯,以此自托耳。自杜牧為《登樂游原》詩云(6):“擬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笔贾囉靡击猓源怂鞛楣适?。
【注釋】
(1)麾(huī):古代供指揮用的旌旗。
(2)顏延年:即顏延之(384—456),字延年,瑯琊臨沂(今屬山東)人。元嘉三年(426)任中書侍郎,領(lǐng)步兵校尉,后出為永嘉太守,官至金紫光祿大夫。
(3)麾:這里同“揮”。
(4)山濤(205—283):字巨源,河內(nèi)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入晉為侍中,遷吏部尚書、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謚號康?!爸窳制哔t”之一。咸,指阮咸,字仲容,陳留尉氏(今屬河南開封)人,阮籍之侄。歷官散騎侍郎,補始平太守?!爸窳制哔t”之一。
(5)荀勖(xù,?—289):字公曾,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入晉封濟北郡侯。后拜中書監(jiān)、加侍中,累遷光祿大夫、儀同三司,守尚書令。卒贈司徒,謚號成。
(6)杜牧(803—約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828)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任黃州、池州、睦州刺史。
【譯文】
今人出任地方郡縣長官稱為“建麾”,大概是用了顏延年詩“一麾乃出守”的典故,這是錯誤的。顏延年說的“一麾”指的是指麾的“麾”,比如武王右手拿著白旄指揮的“麾”,不是旌旗的“麾”。顏延年《阮始平》詩云“屢薦不入官,一麾乃出守”,說的是山濤推薦阮咸為吏部郎,三次上書魏武帝,卻不被任用,后來遭到荀勖排擠,就出任始平太守了,所以有這句詩。顏延年因為被朝廷擯棄,所以作詩自托。自從杜牧《登樂游原》詩云:“擬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遍_始就用錯了“一麾”一詞的意思,從此就成了慣用典故。
除拜官職謂除其舊籍(1),不然也。“除”猶“易”也,以新易舊曰“除”,如新舊歲之交謂之“歲除”,《易》:“除戎器,戒不虞(2)?!币孕乱妆祝詡洳挥菀?。階謂之“除”者,自下而上,亦更易之義。
【注釋】
(1)舊籍:指其原有官職。
(2)除戎器,戒不虞:出自《易·萃·象》。戎,兵戎。
【譯文】
把“除拜官職”說成是解除原來的職務(wù),這是錯誤的。“除”的意思就如同“更易”的意思,以新的換掉舊的叫做“除”,比如新舊年之交叫做“歲除”,《易經(jīng)》說:“除戎器,戒不虞?!币馑际且孕碌谋鲹Q掉舊的,以備意外情況。臺階也可以稱為“除”,是因為它是自下而上攀登的,也有變更、更換的意思。
世人畫韓退之(1),小面而美髯,著紗帽。此乃江南韓熙載耳(2),尚有當時所畫(3),題志甚明。熙載謚文靖,江南人謂之韓文公,因此遂謬以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元豐中,以退之從享文宣王廟(4),郡縣所畫,皆是熙載。后世不復(fù)可辨(5),退之遂為熙載矣。
【注釋】
(1)韓退之:即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州)人,世稱昌黎先生。貞元八年(792)進士,累遷監(jiān)察御史、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元和十二年(817),從裴度平淮西之亂。晚年官至吏部尚書,謚號文。著有《韓昌黎集》等。
(2)韓熙載(902—970):字叔言,濰州北海(今山東濰坊)人。后唐同光四年(926)進士,入南唐任秘書郎、虞部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侍郎、光政殿學(xué)士承旨等,卒贈右仆射、同平章事,謚文靖?!端问贰肪硭钠甙擞袀?。
(3)當時所畫:當為五代顧閎中所畫《韓熙載夜宴圖》。
(4)文宣王廟:即孔廟,孔子被尊為文宣王。元豐七年(1084)五月壬戌,以孟子配享孔廟,封荀子、揚雄、韓愈為伯,一并從享。
(5)辨:辨別。
【譯文】
世人畫的韓愈像,面目較小并且有漂亮的胡須,帶著紗帽。這是南唐韓熙載的形象,現(xiàn)在還有當時所畫韓熙載像,題詞非常明確。韓熙載謚號文靖,南唐人因此稱他為韓文公,因此就被誤以為是韓愈。韓愈臉比較胖并且胡子少。元豐年間,韓愈獲準從享孔廟,郡縣畫的韓愈像,都是韓熙載。后世就無法辨別,韓愈就變成了韓熙載的模樣。
今之數(shù)錢,百錢謂之陌者,借“陌”字用之,其實只是佰字,如什與伍耳。唐自皇甫镈為墊錢法(1),至昭宗末,乃定八十為百。漢隱帝時,三司使王章每出官錢(2),又減三錢,以七十七為百,輸官仍用八十。至今輸官錢有用八十陌者。
【注釋】
(1)皇甫镈(bó):貞元間進士,為監(jiān)察御史,遷吏部員外郎、判度支,改戶部侍郎,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因進憲宗藥致憲宗崩,被貶為崖州司戶參軍。墊錢法:實際開支不足百錢時,仍當百錢計,稱為“墊陌”,宋時稱“省陌”。
(2)王章(?—950):大名南樂(今河南濮陽)人。于后漢任三司使、檢校太傅,隱帝時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
【譯文】
現(xiàn)在數(shù)錢,一百文錢稱作“陌”,這是借“陌”這個字使用而已,其實只是“佰”字,就像什與伍。唐代從皇甫镈開始發(fā)明了“墊錢法”,到唐昭宗末期,就約定八十文為一百。后漢隱帝時,三司使王章每次支付官府經(jīng)費,又減少三錢,以七十七錢為一百,但是交納國庫的時候還是以八十錢為一百。至今上繳國庫還是以八十錢為一百。
《唐書》:“開元錢重二銖四參?!苯袷窨ひ嘁允畢橐汇彙⒛斯胖t字(1),恐相傳之誤耳。
【注釋】
(1)絫(lěi):古代重量單位,十黍為絫,十絫為一銖。
【譯文】
《舊唐書》記載,開元時期的錢重二銖四參,現(xiàn)在蜀郡也以十參為一銖。參就是古代的“絫”字,恐怕是因字形相近而在流傳中形成的錯誤。
前史稱嚴武為劍南節(jié)度使(1),放肆不法,李白為之作《蜀道難》(2)。按孟棨所記(3),白初至京師,賀知章聞其名(4),首詣之,白出《蜀道難》,讀未畢,稱嘆數(shù)四。時乃天寶初也,此時白已作《蜀道難》。嚴武為劍南,乃在至德以后肅宗時(5),年代甚遠。蓋小說所記,各得于一時見聞,本末不相知,率多舛誤,皆此文之類。李白集中稱“刺章仇兼瓊”(6),與《唐書》所載不同,此《唐書》誤也。
【注釋】
(1)嚴武(726—765):字季鷹,華州華陰(今陜西渭南)人。至德二年(757),任給事中,后出為綿州刺史,遷東川節(jié)度使。乾元二年(761),出為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充劍南節(jié)度使。后回京任太子賓客,遷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廣德二年(764)又出為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
(2)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昌?。ń袼拇ń停┤?。天寶二年(743),受玉真公主推薦而入為翰林待詔,后被玄宗賜金放還。安史之亂,入永王幕府,兵敗被貶夜郎,遇赦而歸。
(3)孟棨(qǐ):字初中。乾符二年(875)進士,官司勛郎中。著有《本事詩》。
(4)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證圣元年(795)進士,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禮部侍郎、秘書監(jiān)、太子賓客等。
(5)至德:唐肅宗年號,公元756—757年。
(6)章仇兼瓊(?—750):魯郡任城縣(今山東嘉祥)人,歷官益州長史、劍南節(jié)度使兼西川采訪使,官至戶部尚書、殿中監(jiān)。
【譯文】
前代史書說嚴武任劍南節(jié)度使時,放肆而不守法,李白因此作《蜀道難》。按照孟棨的記載,李白初次來到京城,賀知章聽聞其名,首先去拜訪他,李白拿出《蜀道難》,賀知章還沒讀完就已經(jīng)多次稱贊。這時是天寶初年,可見此時李白已經(jīng)寫了《蜀道難》。嚴武為劍南節(jié)度使是在唐肅宗至德年間以后,年代相距甚遠。大概是小說家所記,都出于自己的一時見聞,不清楚事情的本末,就有很多錯誤,就像李白的這種情況。李白的集子中稱《蜀道難》是諷刺章仇兼瓊的,和《唐書》的記載不同,應(yīng)該是《唐書》記載有誤。
舊《尚書·禹貢》云:“云夢土作(1)?!碧诨实蹠r,得古本《尚書》,作“云土夢作”,詔改《禹貢》從古本。余按,孔安國注:“云夢之澤在江南?!辈蝗灰病?jù)《左傳》:“吳人入郢(2),楚子涉雎濟江,入于云中。王寢,盜攻之,以戈擊王,王奔鄖(3)?!背幼咱髯呱骣?sup>(4),則當出于江南,其后涉江入于云中,遂奔鄖,鄖則今之安陸州。涉江而后至云,入云然后至鄖,則云在江北也。《左傳》曰:“鄭伯如楚,王以田江南之夢(5)?!倍蓬A(yù)注云:“楚之云、夢,跨江南北?!痹弧敖现畨簟?,則云在江北明矣。元豐中,余自隨州道安陸(6),于入漢口,有景陵主簿郭思者,能言漢、沔間地理(7),亦以謂江南為夢,江北為云。余以《左傳》驗之,思之說信然。江南則今之公安、石首、建寧等縣(8),江北則玉沙、監(jiān)利、景陵等縣(9),乃水之所委(10),其地最下。江南二浙(11),水出稍高,云方土而夢已作矣,此古本之為允。
【注釋】
(1)云夢:古代的澤藪名,具體地點不詳。土作:一般解釋為云夢澤中有部分高地的土露出了水面,可以耕作。
(2)郢:楚國都城,今湖北江陵。
(3)鄖:此“鄖”及下二“鄖”字,原作“郢”,但與文意不合。弘治本等作“鄖”,據(jù)改。此句出自《左傳·定公四年》。鄖,今湖北安陸以北。
(4)雎:今湖北西部的沮水。
(5)田:田獵,狩獵。此句出自《左傳·昭公三年》。
(6)余自隨州道安陸:元豐五年(1082),沈括被貶為均州團練副使,隨州安置。
(7)沔(miǎn):疑為漢水。
(8)建寧:今湖北監(jiān)利西南。
(9)玉沙:今湖北沔陽東南。景陵:今湖北天門一帶。
(10)委:合流匯集。
(11)二浙: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引作“上淅”,一說當為“之漸”之誤,一說當為“上漸”之誤,整句話意為江南的地勢稍微高一些。
【譯文】
舊本《尚書·禹貢》有“云夢土作”的句子,太宗皇帝時,得到一古本《尚書》,寫作“云土夢作”,于是下詔改《禹貢》篇以從古本。據(jù)我考證,孔安國注稱:“云夢之澤在江南?!逼鋵嵅皇沁@樣的。據(jù)《左傳》說:“吳國人入侵郢,楚王渡過雎水和長江,逃入云澤。楚王睡覺的時候遭到人攻擊,用戈攻擊楚王,楚王出奔到鄖?!背鯊嫩鞒鲎?,渡過雎水,那么應(yīng)該出于江南,其后渡江到云澤,于是出奔鄖,這樣鄖應(yīng)該是現(xiàn)在的安陸州。渡過長江然后才到云澤,進入云澤然后到鄖,那么云澤的位置應(yīng)該在江北?!蹲髠鳌氛f:“鄭伯來到楚國,楚王和他一起在江南的夢澤打獵。”杜預(yù)注說:“楚國的云、夢二澤,跨越了長江南北?!狈Q“江南的夢澤”,那么云澤很明顯就在江北了。元豐年間,我從隨州取道安陸,到達漢口,有一位名叫郭思的景陵主簿,通曉漢水一帶的地理,也說江南的是夢澤,江北的是云澤。我用《左傳》征驗,覺得他說的是對的。江南是現(xiàn)在的公安、石首、建寧等縣,江北是玉沙、監(jiān)利、景陵等縣。這一代是各條河流匯集的地方,地勢最低。江南的地勢稍微高一些,云澤才露出一些土地,而夢澤已經(jīng)能耕作了,所以古本《尚書》的記載比較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