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新生命
郜元寶講鐵凝《孕婦和?!?/span>
1
這也是一篇關(guān)于生命誕生的故事,但它還沒有寫到實際的分娩,而是集中描寫新生命在母腹中孕育的階段,就已經(jīng)散發(fā)出一股強盛而美好的生命之氣,猶如一股奇異的馨香彌漫全篇。
《孕婦和?!饭适潞芎唵危f一個“俊得少有”的姑娘,從閉塞貧窮的山里嫁到相對開放富裕的平原,做了人見人愛的小媳婦。這小媳婦懷孕之后,丈夫、婆婆乃至全村人更是加倍喜愛她。她高興就到處逛逛,可以什么都不做。
一天下午,小媳婦去鎮(zhèn)上趕完集,牽著自家一頭名叫“黑”的同樣懷孕的母牛,走在回家的路上。小媳婦想著肚子里的孩子就要誕生,心中油然升起對未來的無限憧憬。這樣邊走邊想,畢竟大腹便便,不知不覺走累了,就順勢坐在路邊一塊據(jù)說是清朝某個王爺陵墓的神道碑上。她以前也坐在這碑上休息過,這次卻好像是頭一回看到了石碑上還有“海碗樣的大字”,就小心地挪開屁股,只敢坐在石碑邊沿上。就是說,小媳婦突然產(chǎn)生了類似“敬惜字紙”的那種心理。
不僅如此,她還突發(fā)奇想,向放學(xué)回家的小學(xué)生(一個本家侄兒)“要了一張白紙和一桿鉛筆”,然后蹲在(或趴在)石碑上(作者沒明說),“好像用盡了她畢生的聰慧畢生的力”,硬是一筆一畫,抄下石碑上那十七個“海碗樣的大字”。
等她重新站起來,就感到心里涌動著“一股熱乎乎的東西”。這熱乎乎的東西,“彌漫著她的心房。她很想把這突然的熱乎乎說給什么人聽,她很想對人形容一下她心中這突然的發(fā)熱,她永遠(yuǎn)也形容不出,心中的這一股情緒就叫作感動”。
《孕婦和?!返闹黝}似乎很明確,又似乎很模糊。作者明確指出小媳婦在孕育生命的過程中有了一種“感動”,但這“感動”究竟有哪些具體內(nèi)容,作者還是不肯明說。
從《孕婦和?!?992年發(fā)表至今,鐵凝筆下這位小媳婦的“感動”,不停地感動著一波又一波讀者,而一波又一波讀者又不停地討論著(甚至爭論著)這小媳婦的“感動”究竟是什么,討論著甚至爭論著作者這樣描寫小媳婦的“感動”,尤其是“孕婦抄碑”這件事,究竟符合不符合生活與藝術(shù)的真實。
2
要解答這個問題,還得從那塊石碑以及石碑所屬的陵墓說起。
其實小說中的清朝王爺?shù)牧昴共⒎翘摌?gòu),乃是康熙第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祥(生前被封為怡親王)的陵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石亭鎮(zhèn)東,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石碑上的字也很有來歷。原來雍正皇帝特別器重他這位小弟弟胤祥,曾贈給他御筆親書的八字匾額,叫作“忠敬誠直勤慎廉明”,以示褒獎。怡親王死后,雍正十分悲痛,加封謚號為“賢”,落葬時又追加“和碩”二字,這就有了小媳婦所抄錄的“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和碩怡賢親王神道碑”十七個大字。
生活中的小媳婦可能聽人說過怡親王陵墓、陵墓前方高大的漢白玉牌樓、石碑以及碑文的來歷,但小說故意強調(diào)小媳婦對這一切知之甚少。她曾問丈夫,那都是些什么字。丈夫比她好一點,不完全是文盲,但詳細(xì)情況也不清楚,因他只念過三年小學(xué)。丈夫還說:“知道了有什么用?一個老輩子的東西?!?/p>
既然小媳婦對碑文一無所知,既然她丈夫也對此不屑一顧,那她為何如此看重這十七個字,費那么大功夫,一個一個“描”下來呢?這是否違背了生活的邏輯?作者是否拔高了小媳婦的思想境界,或者把小媳婦寫成一個瘋瘋癲癲“不著調(diào)”的人?
這是對《孕婦和?!纷钪饕馁|(zhì)疑。
其次還有人說,一個從來沒拿過筆的文盲,不可能“描”下那十七個字。強有力的旁證,就是魯迅寫阿Q被人強逼著畫圓圈。阿Q用盡吃奶的勁,“使出洪荒之力”吧,也才畫出瓜子樣的圓圈。就算小媳婦心靈手巧,她也不可能完成這個抄碑文的工作,畢竟寫字跟畫圈,有著天壤之別。
還有人指出,小媳婦借來的小學(xué)生鉛筆,通常要么削得馬馬虎虎,要么削得尖尖細(xì)細(xì),初次捏筆的小媳婦肯定無法控制用筆的力度,因此除非那塊碑石非常光滑,除非小媳婦無師自通,第一次就掌握了用筆的力度,否則鉛筆尖很快就會寫禿掉。而且小說只強調(diào)小媳婦如何用力,如何耗時甚久,沒說她是否反復(fù)涂改。給人印象,好像是一氣呵成,抄下了這十七個字。這怎么可能呢?
再者,怡親王神道碑文是滿漢兩種文字并列。小媳婦肯定分不清,她很可能一口氣描下緊挨著的滿漢兩種文字。這難度就更大了,更加不可能了。
3
上述問題并非近年才提出。
早在1993年,也就是小說發(fā)表的第二年,非常欣賞鐵凝的老作家汪曾祺就聽到過類似意見。汪老的回答是:“鐵凝愿意叫小媳婦描下來,為她肚子里的孩子描下來,她硬是描下來了,你管得著嗎?”汪老好像生氣了,其實不然。他所謂“為她肚子里的孩子”,這其實已經(jīng)點出了鐵凝為何敢那么寫的根據(jù)。
要知道,趕集回家的路上,小媳婦一開始并沒想到要去抄碑文。為何不遲不早,偏偏在那一天發(fā)生了抄碑文的想法,并且想到就做到了呢?
很簡單,因為那天不比往日,小媳婦肚子里的胎兒更大了。
小說寫道,“她的肚子已經(jīng)很明顯地隆起,把碎花薄棉襖的前襟支起來老高”。這正是母性意識越來越強烈、越來越自覺的時候,所以她才意識到家里的母牛也懷孕了,“她和它各自懷著一個小生命,仿佛有點兒同命相憐,又有點兒共同的自豪感”。一路上,平常對母牛并無好感的小媳婦,這一回竟然特別愛惜母牛,不僅舍不得騎它(婆婆把母牛牽出來就是給她騎的),還一個勁地跟母牛說話,幾乎把它當(dāng)作貼心貼肺的閨蜜了。
小媳婦母性意識的覺醒與強烈,還表現(xiàn)在她看到一群小學(xué)生放學(xué)時的遐想。她想將來她的孩子“無疑”要加入這上學(xué)、放學(xué)的隊伍,“無疑”要識很多字,“無疑”要問她許多問題,“無疑”也要問起這石碑上的字。作者連用四個“無疑”,表達(dá)的是小媳婦對孩子的將來極其熱切的憧憬,也是對尚未出世的孩子深深的母愛。
正是在這種母性意識和母愛的驅(qū)使下,小媳婦才毅然決定把這些字抄在紙上,帶回村里,“請教識字的先生那字的名稱,請教那些名稱的含義”。她不只是抄下這些文字,還打算好好學(xué)習(xí)呢!
為什么?
因為“她不能夠?qū)⒆诱f不知道,她不愿意對不起她的孩子”。所以等到她千辛萬苦,終于把描下那十七個字的白紙揣進(jìn)懷里時,“她似乎才獲得了一種資格,她似乎才真的俊秀起來,她似乎才敢與她未來的孩子謀面。那是她提前的準(zhǔn)備,她要給她的孩子一個滿意的回答。”
很顯然,鐵凝不是寫別的,而是寫小媳婦日益覺醒的母愛,寫她在母愛的驅(qū)使下,做了一件別人以為不可能的事,所以汪曾祺才說,她“為她肚子里的孩子描下來(那些字)……你管得著嗎?”作者通過“孕婦抄碑”這件事,贊美了母愛的偉大與美好。誠如汪曾祺所說:“這是一篇快樂的小說,溫暖的小說,為這個世界祝福的小說?!?/p>
4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鐵凝為何不給這篇小說起名叫《孕婦抄碑》,而偏偏叫《孕婦和?!纺??上面提到小媳婦認(rèn)為自己跟懷孕的母牛同命相憐,此外懷孕的母牛還有什么別的寓意嗎?
我想,小說之所以在“孕婦抄碑”的同時頻頻寫到“孕牛”,主要是“孕婦”找不到別人做傾訴的對象。她對石碑上的“字”發(fā)生那種感情和想象,乃是一種無法跟周圍人交流的“感動”,所以小媳婦“充滿著羞澀的欣喜”。之所以“羞澀”,是因為小媳婦知道,這樣的感動不但自己說不清,也很難與人分享。但既然是感動,就想有個交流的對象。找不到適合的人一訴衷腸,她丈夫只讀了小學(xué)三年級,只知道下苦力干重活,肯定也不能理解,那么將同樣懷孕的母牛想象成貼心貼肺的閨蜜,也就順理成章了。
有人把“?!钡牡匚惶У锰?,像小媳婦那樣賦予母牛某種善解人意的靈性,這未必妥當(dāng)。小媳婦可以這樣做,但讀者不能。小媳婦選擇母牛為傾訴對象,乃是不得已。如果她能找到適當(dāng)?shù)娜藘A訴心中的感動,她就不會跟母牛說話了。
小媳婦只能與母牛交流母愛,她預(yù)感到,周圍人不會理解她表達(dá)母愛的具體行為——為肚子里的孩子抄碑文。不僅不理解,還會譏笑,嘲弄。他們會說,這小媳婦俊是俊,可就是有點傻,有點癡嘛!
小媳婦為何會有這種預(yù)感?因為這平原地帶雖然比她山里的娘家富裕開放,卻并不是一個愛惜文字的地方。那刻著文字的石碑,早就被無數(shù)的“屁股們”磨得很光滑。小媳婦先前也是不假思索,就那么坐下去的。
再上溯到多年前,當(dāng)?shù)剡€有過破壞文物古跡的瘋狂行為。那高高的漢白玉牌樓,若非婆婆的爹領(lǐng)著村里人集體下跪,差點就被城里來的年輕人用炸藥給炸了。婆婆的爹保住了牌樓,卻未能保住石碑。石碑本來由石龜馱著,那伙年輕人硬是把它推倒,讓它常年躺臥在地上。瘋狂的年代過去了,后果卻很嚴(yán)重。比如小媳婦的丈夫就只念到小學(xué)三年級,他對文物古跡不屑一顧,無法理解妻子的想法。
其實對怡親王陵墓的破壞還不止20世紀(jì)60年代中期那一次。早在1925年和1935年,以及日本侵略者侵占時期,就有過三次嚴(yán)重的破壞。一連串的破壞消滅了人們對文物古跡的敬畏和愛惜之心。當(dāng)然在小說中,陵墓、牌樓和石碑也不僅僅是文物,而是小媳婦朦朧認(rèn)識到的文化的象征。但是在那樣的文化環(huán)境中,小媳婦描下碑文給將來的孩子看的這個想法,就只能跟冥頑不靈的母牛傾訴了。
所以,母愛不僅讓小媳婦做了一件大家認(rèn)為不可能的事,母愛也讓小媳婦頂著壓力,做了一件她只能跟母牛交流的事。這樣看來,那正在孕育新生命的母愛,或者說那正在孕育、還未誕生的新生命本身所發(fā)出的馨香之氣,是多么強盛,多么美好。
小說《孕婦和?!匪獋鬟_(dá)的,就是新生命孕育之時所特有的那股強盛而美好的馨香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