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鄱陽湖這只巨掌的凹陷,是怎樣形成的呢?
這要追溯到億萬年前的冰川時代。那個時候,人類的胚胎還沒有在上帝的腦海里閃念。
地球自誕生起,氣候一直處于冷與暖的交替變化中。在距今約五億四千萬年至十八億年前的中晚元古代震旦紀——古生代,鄱陽湖所在地屬揚子海槽,被海水覆蓋。到了三疊紀末,約兩億年前的印支運動,海水退去,這里成為一片陸地。
當時光之駒奔跑到一億三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有了燕山運動,這里又斷裂陷落成盆地,下陷深達千米;七千萬年前的新生代來臨時,一次喜馬拉雅運動,盆地又逐漸隆起,經歷風化、剝蝕,這似乎是一個將以往的一切歷史洗白的過程。
進入約二百六十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受到北北、北北東、北西三組斷裂的差異升降活動影響形成鄱陽湖沉降區(qū),沿湖口——新干斷裂,發(fā)育成了古贛江水系,逐漸形成平緩舒展的凹地和與長江相通的斷裂谷地,丘陵起伏的山間盆地勾勒了鄱陽盆地的輪廓。此時,早期人類開始在這些谷地間以狩獵為生。
鄱陽湖地區(qū)形勢圖
鄱陽湖萎縮趨勢圖
鄱陽盆地形成后,首先發(fā)育贛江水系,然后才形成鄱陽湖。中更新世時,隨著新構造運動活動,古贛江開始發(fā)育,至全新世早期,鄱陽盆地為一河網交織的平原洼地,這時的人類也進入到異?;钴S的時期。
距今六千至七千年前發(fā)生了一次海侵,積水成為湖泊,古稱彭蠡澤。長江主泓道與淮陽“山”字形前弧基本一致,由于新構造運動,“山”字形前弧應力場繼續(xù)活動,前弧擠壓帶向南推移,致使古長江南岸地區(qū)下降。三千四百年前發(fā)生第二次海侵,長江自西而東穿越彭蠡湖而過。兩千年前發(fā)生第三次海侵,在地質、氣象、水文多重作用下,彭蠡澤沿贛江向南擴展,湖水越過松門山直抵鄱陽、余干附近,因湖中有鄱陽山,而易名鄱陽湖。距今約一千六百年左右,即公元420年前后,形成了現(xiàn)代鄱陽湖的雛形。
如此看來,古彭蠡澤與現(xiàn)代鄱陽湖是既有密切聯(lián)系,又不完全重疊的兩個湖泊。
從古文獻可知,長江出武穴后,江水呈分汊水系,漫延東流,故典籍中出現(xiàn)“九江孔殷”“禹疏九江”等語,其實就是對這些分汊河道進行疏導整治。
彭蠡澤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長江和贛江兩大水系交匯所致。彭蠡澤為江水所匯,其范圍約為當今長江北岸鄂東的源湖,皖西的龍感湖、大官湖及泊湖等濱江諸湖區(qū)以及相連接的湖口和今天的鄱陽湖入江水道。
古人有時將彭蠡澤視作長江拓寬的河段,而忽略了它作為湖泊的真實記錄。一些古文獻中,只有云夢澤、太湖,而缺彭蠡湖,這是一種地理的尷尬還是人文的尷尬,今人已無法為古人辯誣。但可以說明的是,彭蠡澤有著水陸相間、草木叢生、江流縱橫、候鳥翩飛的廣闊盆地環(huán)境。古長江由西向東穿澤而過,古贛江由南向北交匯于此,形成壯闊無比、浩渺無邊的江湖世界。
在人間,我們也許能體會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滄桑之變,但對于大自然,只能用百年、千年之久來演繹它的蓋世之變,人類只能從史冊中捕風捉影,湊起它的細枝末節(jié)。
鄱陽湖這只手掌就是在這樣的語境下變化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