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在線閱讀文學藝術散文隨筆哀痛日記

哀痛日記

哀痛日記
作 者: (法)羅蘭·巴爾特 著,懷宇 譯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版權說明: 經(jīng)版權方授權連載試讀部分章節(jié),全本請購買正版圖書

內(nèi)容簡介

  1977年10月25日,羅蘭?巴爾特的母親在經(jīng)歷了半年疾病折磨之后辭世。母親的故去,使羅蘭?巴爾特陷入了極度悲痛之中。他從母親逝去的翌日就開始寫《哀痛日記》,歷時近兩年。這是一部特別的日記,共330塊紙片,短小而沉痛的話語,記錄下了他的哀痛經(jīng)歷、伴隨著哀痛而起的對母親的思念,以及他對于哀痛這種情感的思考和認識。

作者簡介

  羅蘭·巴爾特,法國著名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家與文化評論家。其一生經(jīng)歷可大致劃分三個階段:媒體文化評論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學期(1962—1976),以及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法國文學思想界前后輝映,并被公認為是蒙田以來法國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羅蘭·巴爾特在法國開創(chuàng)了研究社會、歷史、文化、文學深層意義的結構主義和符號學方法,發(fā)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專著,其豐富的符號學研究成果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性。巴爾特的符號學理論,從嶄新的角度,以敏銳的目光,剖析了時裝、照片、電影、廣告、敘事、汽車、烹飪等各種文化現(xiàn)象的“記號體系”,從而深刻地改變了人們觀察和認識世界及歷史的方式。晚期巴爾特對當代西方文化和文學的思考進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結構主義立場,朝向有關意義基礎、下意識心理、文學本質等后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認識論問題的探討。羅蘭·巴爾特對于西方未來學術和文化的發(fā)展,影響深遠。其學術遺產(chǎn)對于非西方文化思想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也具有極大的啟發(fā)意義。他的思想和研究領域寬廣,其作品適合于關心人文科學各領域、特別是文學理論領域的廣大讀者研讀。

讀書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