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1 謝謝你,愿意做我的孩子

愿你和孩子把日子過成詩 作者:馮塵 著


Chapter 1 謝謝你,愿意做我的孩子

爸爸媽媽,請持證上崗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jīng)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許多人會說,從古至今,為人父母從來都是依靠本能摸著石頭過河就可以了,哪里需要什么考試?可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事例讓我們不得不去正視一個客觀事實:父母整體能力和素質(zhì)的提升,沒能跟得上時代的發(fā)展。

事實上,每一位父母都該進行一次自學和自測,然后為自己頒發(fā)準入證。

如果為人父母需要通過考試獲得準入門檻,會考些什么呢?打分的標準又是怎樣的呢?

客觀地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安全系數(shù)更低,意外指數(shù)更高。社會新聞里被拐賣、被留守、被侵害的孩子,大多出自低收入的家庭。

每次有類似的惡性事件發(fā)生,都會有人質(zhì)問當事人:你那么窮還生孩子干嗎?這種論調(diào)當然很讓人難以接受,就像有網(wǎng)友反駁的一樣,難道只有富豪可以生孩子?

可是人生艱難,最基本的物質(zhì)保障還是要給孩子的。父母的匱乏,不該是孩子需要翻越的第一座高山!

經(jīng)??吹竭@樣的報道,十來歲的小女生,自己還是個孩子,沒有穩(wěn)定的工作,生活沒有任何保障,卻早早地生下了孩子。有些,是靠同樣十來歲的丈夫外出打工支撐家庭,有些則一家三口都要靠原生家庭幫補著過日子。這樣的媽媽,能夠把孩子安全地帶大已經(jīng)是莫大的不易了,她能給孩子的實在有限??墒?,對于孩子來說,其實并不公平,他和別的孩子一樣赤條條地來到人間,卻一出生就要面對物質(zhì)、精神的雙重匱乏。別的孩子的父母,都在拼盡全力以幫助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他,一出生,就輸了。

作為父母,我們都期望孩子可以比我們過得更好,但這種期待不會憑空實現(xiàn),是和父母的實力息息相關的。所以,準備生孩子之前,請一定對自己的經(jīng)濟實力做個評判和預估,如果連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不能給孩子,還是先去努力吧。

人們常說“生養(yǎng)”,生和養(yǎng)是分不開的,我們不僅要生得起,還得養(yǎng)得起,所謂養(yǎng)得起,不僅包括經(jīng)濟實力,還包括身體力行的照顧和陪伴。是否已經(jīng)提前規(guī)劃好,孩子出生后由誰來照顧,誰陪孩子長大?如果在生孩子之前,就已經(jīng)想好讓他成為留守兒童,我認為也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并不是說收入低就不能生孩子。而是,哪怕收入低,也要有能力對孩子做出合理的安排。

我練車的時候,有個陪練特別愛聊天。閑聊中得知,他有個兩歲的女兒,妻子沒工作,他的月收入是6000元。聽了之后,我猜測他的妻子和女兒一定在老家,因為以北京的房租水平,6000元真的太難支撐一家人的開銷了。

可他笑著說:“那不行,一家人必須在一起,我也必須給孩子足夠的父愛!日子苦是苦一些,但是我們很知足,很快樂!”

他的確是一個很快樂的人,任何時候見他,臉上都帶著真誠的笑容。我很欣賞他的心態(tài),也特別佩服他的選擇。錢不多,只要一家人有一起承擔的信心和給孩子最大限度愛意的決心,對于孩子來說,這樣的家庭,就是豐富的饋贈。

時代已經(jīng)進步,生命的意義不該只是傳宗接代的繁衍,而是愛的傳承。

人是什么時候開始真正長大,不再是個孩子?

不是十八歲,也不是孕育生子、成為父母的那一刻,而是能夠清醒地認知自我并且能夠對自己負責的時候。

在決定生孩子之前,每位成年人都應該有一次主動的自我完善。

我們知道,每個人的性格甚至整個生活,都逃不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因此,做父母之前,首先應該去回顧自己的童年,父母做的哪些事讓你現(xiàn)在回憶起來都覺得幸福,哪些事成為了你始終無法擺脫的陰影。

之所以努力去回憶,是因為人總是會不自覺地重復童年時的生活模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說起來很簡單,可事實上,那些曾被父母虐打過的孩子,大概率上會虐打自己的孩子;那些離異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放棄婚姻。

所以,對于我們在原生家庭中經(jīng)歷的一切,我們要有意識地存精去粕。自己所享受的,同樣傳承給孩子,自己所抗拒的,要努力去規(guī)避。

要跳出那些不好的教養(yǎng)方式,最根本的辦法,是先試著理解和原諒當年的父母。其實只要稍微了解一下我們父母那一代的成長環(huán)境、受教育經(jīng)歷,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之所以會用一些不好的教養(yǎng)方式對待孩子,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局限性。

我剛生孩子時,認為自己做得很好,偶爾會在心里發(fā)問,為什么我媽當初不能這樣溫柔地待我?先生也常對我發(fā)出這樣的感慨:“我怎么沒有碰上一個你這么好的媽媽呢?”

后來讀了一些書,我才開始理解我的父母。在那個年代,父母的局限性其實是很大的,時代背景、周圍環(huán)境、受教育程度決定了他們的認知水平。從結果來看,父母的確給過我們傷害,有些傷害甚至是可怕的、不可逆轉的,可那并不是他們的初心。他們只是在教養(yǎng)孩子這條路上,選了錯的分岔路而已。也許,他們也一直在為自己做過的錯事懊悔、難過呢。所以,我們只需要確定一點:父母愛孩子的心,從來沒變過。

父母曾經(jīng)傷害過我們,那是因為他們能力不足,并非也不可能是出于惡意。原諒這一點,會讓我們更加容易接納父母、接納原生家庭,也接納有傷痕的自己。

接納,才能改善。放下內(nèi)心的戾氣,才能平和淡然地按照自己的期望去養(yǎng)育孩子。

育兒,應當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過程,而不是這一代人,簡單重復上一代人的行為模式。

我認識一位媽媽,生孩子幾乎沒給她的生活增加任何負擔,相反,有了孩子之后,她活得更滋潤了。

孩子出生后,她爸媽過來幫忙帶孩子。于是,她過上了出門去上班,回家有飯吃,逛街、美容兩不耽誤的美好生活。而對孩子,她除了三個月的母乳喂養(yǎng),幾乎沒付出什么。

從孩子出生起,姥姥姥爺就負責起一切雜事。孩子拉了,她會大驚小怪地喊:“媽,孩子拉了!”姥姥跑來換紙尿褲,而她在旁邊捂著鼻子說真臭。孩子開心時,她就陪孩子玩一玩。而孩子哭鬧時,她哄兩句哄不好,就發(fā)著脾氣扔回給父母。

說到上班,她工作清閑,工資也不高。她的父母是拆遷戶,所以經(jīng)常在生活上貼補他們。而她對父母,是一邊依賴一邊嫌棄。嫌媽媽做的飯不好吃,嫌爸爸抱孩子的姿勢不對??傊?,事事有話說。

很顯然,這位媽媽本人還是一個巨嬰。生而不養(yǎng),極其不負責任。雖說孩子在物質(zhì)上得到了富養(yǎng),可從這樣的母親身上,孩子耳濡目染又能學到什么呢?

我一個特別好的朋友,離了婚,現(xiàn)在自己一邊工作一邊帶著兩個孩子。離婚的原因,曾經(jīng)讓所有人跌破眼鏡:前公婆不喜歡她,要前夫在父母和老婆之間做出選擇。

前夫最終選擇了離婚,并在前公婆的攛掇下和她爭奪過孩子的撫養(yǎng)權。最終朋友雖然拿到了撫養(yǎng)權,可自己一個人帶著倆孩子,特別辛苦。而且,前夫沒有穩(wěn)定工作,有時還會拿不出法院判定的撫養(yǎng)費。

婚是離了,朋友也從前夫的房子搬了出來,可前夫偶爾也來幫忙照顧孩子,一家人的狀態(tài)變得特別尷尬。而朋友,不僅要工作、照顧孩子,還常常在和前夫的關系之間糾結搖擺,過得特別讓人心疼。孩子們還小,可也懂得心疼媽媽,老大四歲多就學會了承擔家務、照顧媽媽。兩個孩子的內(nèi)心,估計有很多困惑,是他們現(xiàn)在的語言能力所表達不出的吧。

這位前夫,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做主,被父母推著做出如此荒謬的決定,讓兩個孩子從此生活在畸形的生活環(huán)境中,真的讓人很無語。如果連對孩子負責都做不到,又有什么資格聽孩子叫一聲爸?

每個人都不是生來就會做父母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做好了承擔一個生命的準備。哪怕在內(nèi)心,我們自己都還不夠成熟,甚至還是個孩子,但至少,我們愿意為之努力,為之成長。而不是像個真正的孩子那樣,一遇到事兒,就躲到父母的背后。你選擇了躲到你父母背后,你的孩子呢?

養(yǎng)不教,父之過。

孩子要生,要養(yǎng),也要教。時代的發(fā)展,對新一代家長教養(yǎng)孩子的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過去,能夠把孩子安全地養(yǎng)到成年,就是父母莫大的功勞;后來,能讓孩子考上大學,就算得上光宗耀祖;而現(xiàn)在,孩子要安全,要健康,還要優(yōu)秀。

并且,優(yōu)秀的標準變得很多元,不再局限于經(jīng)濟上的富足或者事業(yè)上的成功,更要孩子獨立、快樂,以及具備尋找幸福的能力。畢竟,他們是未來全新社會環(huán)境的締造者。

許多家長還在固守過去錯誤的、落后的教養(yǎng)方式,用父母的強權控制孩子,用單一的標準衡量孩子,用過時的價值觀要求孩子。試問過時的教養(yǎng)方式,又如何能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標準的優(yōu)秀孩子?

作為新一代的父母,我們都在面臨這樣的考驗:如何用最溫和的方式,傳遞給孩子最堅定的立場,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三觀?

答案只有一個:用心關注孩子,用腦不斷學習。

互聯(lián)網(wǎng)提供給我們的,是前所未有的便利,一鍵下單,想看的書籍第二天就被送到手上;在網(wǎng)絡上輸入一兩個關鍵詞,就會搜出無數(shù)的網(wǎng)頁,輸入自己的問題,也能得到數(shù)不清的回答。信息資源的便利性和豐富性讓我們沒有懶惰的借口,無論什么時候,保持學習的習慣和狀態(tài),永不放棄自我成長,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孩子負責。

需要注意的是,在唾手可得的信息資源中,我們需要有去粕取精的辨別力,更要懂得什么才是最適合自己孩子的。育兒是一件能夠接受別人的建議,卻一定不能被手把手指導的事情。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需要一份量體裁衣的教養(yǎng)計劃。照搬別人的經(jīng)驗和方法,就是在拿孩子做實驗。

所以,請廣泛地學習,有選擇地攝取,科學地糅合,結合孩子的狀況,制定出專屬于自己孩子的教養(yǎng)方法,成為孩子唯一的育兒專家吧。

沒有人生來就會當父母,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學習力,隨時去補課,去精進。

為人父母,的確不需要什么考試,但是每一位父母,都要有自學、自考、持證上崗的自覺性。

因為,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而我們,要做最好的父母,絕不給自己和孩子留遺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