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這本集子很難被稱為一本書,它只是可以寫成一本書的素材。我喜歡旅行,因而周游列國。我喜歡旅行帶來的那種無拘無束的自由感覺。時間從來沒有像在旅行中那樣寬裕,也許你有一份龐大的計劃但僅僅完成了一部分,你仍然會覺得有空閑可以做任何事情。你有大量的時間可以盡情揮霍,而不必感嘆光陰似箭或遺憾未能珍惜時光。雖然我認(rèn)為有條件卻不去享受旅行的閑適是件傻事,但我也樂意去體驗艱辛。我喜歡美味佳肴,也不介意難吃的甚至單調(diào)的飯菜。在南太平洋時,我每天吃的都是牛肉漢堡,但胃口一點不受影響(不過我得承認(rèn)當(dāng)我回到舊金山,見到牛肉漢堡就反胃)。另一次在馬來群島的一個島上,因為找不到別的食物,我一日三餐全靠吃香蕉果腹。自那以后,我對香蕉再未提起過興致。我喜歡每天能在不同的地方過夜,環(huán)境好壞并不重要。我曾在西薩摩亞的薩瓦伊島的一戶人家打地鋪睡了一夜,也在中國一條江上的敞篷小船里過了一夜,睡得都挺舒服。我還在一條小艇里的干椰子袋上睡覺,再也沒有比那更難受的了,但我仍然樂在其中。那些夜晚的星光是多么燦爛!我喜歡結(jié)識各種各樣的人,包括那些我不愿再見面的人。當(dāng)你知道這輩子你們只會見上一面的時候,沒有人會讓你厭煩。揣摩一下你新認(rèn)識的那個人究竟屬于哪一類人,并將他與你所認(rèn)識的同類人相比較,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多數(shù)情況下,人們都將自己簡單地歸入某一類中,而識別出那些你所設(shè)想的特點和習(xí)性則會妙趣橫生。就像你經(jīng)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找到你所見過的某一幅畫作的意境,你也會遇到和你讀過的某部小說中人物類似的人。比如那些吉卜林[1]筆下的人物,就常能在東方遇到。我不知道這些人物究竟是四十年前吉卜林先生在印度描述過的那些男男女女的后代,還是在反復(fù)閱讀過那些精彩故事后逐漸變成這樣的。聽他在說話中用上那些著名的詞語,或是看他似乎自然地抱有那種已落伍的處世態(tài)度,這往往令人覺得滑稽有趣。有時,自然是偶爾,你會遇見一個與你過去認(rèn)識的完全不同的人,這種令人興奮的經(jīng)歷無疑十分難得。你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碰上他:一艘沿海岸航行的汽輪上,西藏邊境一座高墻圍繞的小城中,或是印尼阿魯島的一座可可種植園里。孤獨和不尋常的人生使他自成一格,而不像蕓蕓大眾,因為受到我們西方文明至少是表面的影響(外界對人的內(nèi)心生活有多大的作用?。。┒チ藗€性。這個人也許不很聰明,他甚至?xí)@得有些瘋狂。他也許是邪惡、虛偽、粗魯、低俗或者野蠻的,但他是獨一無二的!他簡直就不屬于我們這個群體。如果你愛研究人性,你會為此興奮異常,你覺得與他交談會給你和聆聽偉大音樂作品同樣的愉悅感。在他們身上有一種令人振奮的特質(zhì)。因為在我看來,正是借助自然之力,他們使自己脫離了那引導(dǎo)世界的潮流而變得與眾不同,而大自然是用來塑造他們獨特個性的工具。
我于1920年前往中國游歷。我并沒有一部日記,因為自十歲以后我就不記日記了,但每當(dāng)遇見能激起我興致的人或地方,我都會一一記錄下來。我約莫覺得它們或許能成為創(chuàng)作一部小說有用的素材。隨著素材的越積越多,我冒出一個想法,打算將它們連綴成一組中國之行的敘事。一回國,我就開始工作,但要把它們弄得井然有序并不容易,因為只有很少的部分是用鋼筆寫的,大部分文稿都是用鉛筆在路邊買的黃草紙上匆匆寫就的。那些時候,我或是走累了坐在轎子里,或是在一條舢板上。但當(dāng)我把它們排列好,我從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鮮感,那些文字是在我記憶鮮活的時候記下來的,而如果我將它們精心加工成一個故事,這種感覺就會不復(fù)存在。我覺得我只需要將因匆忙造成的隨意和馬虎之處刪去,使文稿變得更簡潔些就夠了。我希望這些文字可以給讀者提供我所看到的中國的一幅真實而生動的圖畫,并有助于他們自己對中國的想象。
[1] 吉卜林(J. R. Kipling,1865—1936),英國小說家,曾獲1907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