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平靜生活

平靜生活 作者:一夕 著


凡事真誠,凡事盡心,

美不在事相中,而在心相中。

一切鮮活起來

太陽從東方的山巒處升起來了,森林里的生靈也都同太陽一起蘇醒,開始尋找食物。

只有月亮和星星們沉睡去了。

村莊里的女人和小孩,帶著羊、牛、狗、雞一起追隨著太陽的腳步。屋檐下爬滿的綠藤和牽?;ㄒ捕紵狒[起來,蝴蝶、燕子還有蜜蜂都活起來了。

只有房梁的蝙蝠睡去了。

含苞的花朵歡迎早晨升起的太陽,它已經(jīng)耐心地等待了整個夜晚,蜷縮的葉兒,也準(zhǔn)備著伸開腰來,擺弄著潔凈的露珠,一切都活起來了。

只有花間的螢火蟲沉睡去了。

這是一個晚春入夏的早晨,我隨司機(jī)去往加德滿都的城里。山上的風(fēng)兒不分晝夜地吹著,待城市都活起來時,風(fēng)兒就帶著沙塵不分老幼地胡亂涂抹,調(diào)皮極了。更別提街道上那些莽撞的車輛,完全沒有秩序地飄蕩游移,這真是一個活脫脫的野城市,要是在一個秩序嚴(yán)明的國家,恐怕這樣的事情激起的憤恨要從早持續(xù)到晚,無法讓人安寧呢。

我游蕩在向陽的大街上,路過一家一家店鋪,有織布的,有做木工的,有賣果子的,有吆喝著為你擦鞋的,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像是回到祖母曾常常談起的北方老城市。司機(jī)和我已經(jīng)走散,為了得到些許的清涼和歇息,我轉(zhuǎn)身走進(jìn)一座做家具的老房子,里面有竹子編成的家具,有布料和珠寶縫制而成的小物件,也有木頭雕刻的實木家具,琳瑯滿目,堆積得到處都是,也沒有什么規(guī)律可循。這里的家具,粗看和其他家具店的沒有什么不同,可仔細(xì)看,卻發(fā)現(xiàn)有獨特的美感,尤其是竹子編成的椅子,上面的每一條竹片,都顯得素凈,一排一排整齊而有序,竹節(jié)都被磨得光亮,可見他們選擇竹子時,選的都是顏色偏一致的,著實能感覺到編織人的用心。

屋內(nèi)很安靜,仿佛沒有人,剛想離開時,我突然看見客廳的拐角處還有一個小房間,里面屋頂?shù)奶齑盀⒙浣馉N燦的陽光,一個帶著綠色頭巾的女孩出現(xiàn)在我眼前。她,耐心細(xì)致地編織著手中的竹片,專注而溫柔地體會竹片在她手中的節(jié)奏,那一刻,整個環(huán)境和她是如此和諧。

我靜靜走向她的身旁,和她在一起,她沒有被驚擾,依然那樣專注。因為姑娘的用心和愛護(hù),我看到了經(jīng)過我們生命的手作之物都帶著靈性的光輝,就像我們的生命之靈,流淌到了它們的生命之中,物質(zhì)的呈現(xiàn),便展現(xiàn)了我們靈性的品質(zhì)與偏向。我眼前的女子,她的過去,她的曾經(jīng),就像她手中小心翼翼的編織,那一片片竹,都是她生命本來最美麗而真實的反映。

面對用心的手作之物,我一直懷有珍惜和敬意,然而,在這個快速前進(jìn)的時代,我們被卷入了一個巨大的信息旋渦。大家好像已經(jīng)漸漸缺乏了某種默契和感知、內(nèi)省和自律的精神,在快速獲得知識和物品的同時,也快速被消化,很多事物都流于浮華的表面,而沉淀成生命里真正溫暖的東西越來越少。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說:“我對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興、含混的事物沒有信心。我相信緩慢、平和、細(xì)水長流的力量,踏實,冷靜。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設(shè),不努力,可以得到個人或集體的解放?!?/p>

古時候,人們需要點燈,研磨,織布,寫信,走很長的路,夜睹明星來觀察宇宙人生的真相,體會生活里一點一滴的智慧,平凡樸質(zhì),卻深刻真摯。有時候,我們需要給自己一段時間,遺忘這個世界,也讓世界暫時遺忘我們,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又平凡的小事,認(rèn)真下廚,做一頓愛吃的菜,買一束喜歡的鮮花,懶懶地曬一曬太陽,感受細(xì)膩的呼吸穿過腹部與鼻腔。這些看似無用的事情,卻會讓我們一點一滴積累屬于人生的清明。

當(dāng)我們試著去專注時,任何事物都會變成一種冥想。水果、酸奶、茶器、湯勺、長裙、蘆葦、火爐、泉水……這些微小、細(xì)膩、安靜而克制的事物中,除了簡單輪廓,還藏有深意。記得曾有一位男子,望著潔白美麗的水仙花盛開,發(fā)出這樣的感慨:“生命纖弱美麗,要珍惜?!彼苫ㄖθ~纖細(xì),依水而生長,若非對生命同體的柔軟,心生感動,他何以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平凡耕耘生活

此時的季節(jié),白菊花盛放,木芙蓉、桂花有條不地紊綻出星星點點,屬于春天的花兒卻早已凋零?;ㄆ趯Υ笞匀坏某兄Z,總以這樣井然有序的方式實現(xiàn)。一切的存在都是如此最合時宜,繁盛有時,離落有時,新生有時,衰敗有時……

外面已是黃昏日暮,茶館的人們悠閑地喝著茶,談?wù)撝恍┎淮蟛恍〉拈e事,偶爾哄然大笑,一窩蜂地生動起來,而后又回歸平靜,繼續(xù)著熟人之間才會有的交流。這是一個恬靜又開闊的地方,最熱鬧的也唯有這間茶舍了。

挑了靠近大窗的拐角處坐下,只手推開窗戶讓新鮮空氣進(jìn)來些。茶館在城市的高處,山上的風(fēng)兒格外清涼解熱,靠窗而坐還能更清晰地欣賞到太陽落下的分分秒秒。在眼前不到兩米處,有一棵高大細(xì)長的松柏,夕陽的光將它的影子照了進(jìn)來,絲絲涼意中又有了暖意,那是不屬于身體而體會到的溫暖。我嘗試著向陽光擺擺手,影子也被拉得老長,像舞者,像老人的胡須。我眺望山下的加德滿都,一片灰蒙的金色下,城市之中此刻便是臨近黑夜了。整個茶舍都在暖暖的光亮下和暗藍(lán)又斜長的影子中相生相息。我翻開《耶穌也說禪》一書的折頁,跟隨字句流動思緒,時而輕聲閱讀:“一旦睜開心靈的眼,就會看到貧乏之中的豐盛,饑餓之中的飽足,悲傷之中的喜悅,困頓之中的福祉。一切都在天國里融匯合一……”“嗨!你還需要熱水嗎?”“不需要,謝謝您還關(guān)注著我!”店家突然地詢問,讓我的思緒回到了關(guān)注茶舍周遭群體的狀態(tài)之中。此刻,日已西斜,快進(jìn)入黑暗,我依舊沒有回頭環(huán)顧四周,查看是否有陌生的面孔進(jìn)來或出去,但我能在他們言談的聲音中感受到那些熱牛奶和咖啡的濃濃氣息,其中摻雜著他們忙碌一天之后的愜意。當(dāng)然,還有那位熟悉而親切的僧人普炅每日如期而至點的那份黑茶……

這是一個平凡如昔的傍晚,我卻覺得異常美好。

殘缺之美

深夜拜訪世界茶聯(lián)會長呂禮臻老師,年已花甲的老人,如此親切可愛,一束鵝黃色燈光照在他的臉頰上,照亮了他白色的須發(fā)。呂老雙手一會兒沏著茶,一會兒自然搭在膝蓋上,不見刻意,不失有序,莊重自然。

此時已是凌晨,萬籟俱寂,我半倚在木桌旁邊,茶香裊裊,壺中茶葉是臺灣的凍頂烏龍。偶爾的沉默,使得心越來越靜。茶道是茶人的修行之道,禪的精神與美學(xué)也貫穿其中,從水溫、選茶、器皿、時間、動作……即便是最微小的細(xì)節(jié),也要步驟講究,并將身心充分地浸入。心中要有柔軟的質(zhì)地,對微小的事物都猶如呵護(hù)自己愛人那般細(xì)心,正如日本茶道大師邵鷗曾說:“當(dāng)你放下茶具時,你應(yīng)該要有和愛人分離的心情那般,依依不舍?!?/p>

縷縷茶香之中,我們交談了許多話題,提及殘缺,呂老說:“也許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遇到不盡如人意的事物或人,要學(xué)會接納,感受那份殘缺帶來的美,就如泡茶一樣,沒有對和錯,都只是過程,享受這個過程……曾經(jīng),我父親留給我一片茶園,海拔只有八百米,不能像海拔三千米以上的茶園,雨量充足,空氣好,能吸收山間霧氣帶來的濕潤,因此種出來的茶葉,根據(jù)因緣的不同,也因此質(zhì)地和香味都會不同。但當(dāng)我采摘自己茶園的茶為他人泡的時候,并不會隱藏它的缺失和遺憾,而是將茶葉真實呈現(xiàn),在此基礎(chǔ)上,我會盡力去拿捏水的溫度、浸泡時間,用十分的真心,讓這款八百米海拔種出的茶葉,呈現(xiàn)它最美好的一面,這對我來說,就已經(jīng)足夠了,沒有遺憾?!?/p>

在泡茶、品茶的過程中,觀察自己的心念,在有相,有形,能觸的外境上,保持心境澄明,進(jìn)而能悟到無相無形的妙明真心,即便沒有最好的茶葉、茶具和茶水,我們也能為他人獻(xiàn)上一杯最溫暖人心的茶。凡事真誠,凡事盡心,美不在事相上,而在心相中。

蘇軾說:“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笨輼渲腥谟袀?,怪石中蘊含著春天,正是那些不完美的地方顫動著“生命之光”。因為對于完美的追求,使得我們陷入美丑的幻象,超越概念的束縛,方能發(fā)現(xiàn)天地間真正的大美。

眼前依然茶香繚繞,可心靜好似太古。呂老用了兩個小時的陪伴,向我這個年輕人講述海闊天空的胸懷,講述茶道的精微妙智,同時,他也在用自己的人生閱歷,給予我生命成長的啟發(fā)。除了中華茶文化的傳承,我更看到了人的擔(dān)當(dāng)與大愛,茶之沁香,在于心之真誠。

聽香

霜落蒹葭水國寒,浪花云影上漁竿。畫成未擬將人去,茶熟香溫且自看。

——〔明〕李日華

自己愛花,也喜歡品香,無論走到哪里,隨身都會帶著用布袋裹好的香。一支好香好比一顆靈珠,集聚了天地群芳之髓,可以養(yǎng)心、養(yǎng)身,更可以養(yǎng)德、養(yǎng)性。如果說香以載道,那如呼吸一般自然的感知,就是自然之道,它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有形無色,歸于本心,湛然空寂。

這幾日,清晨出門獨自走在山間,采摘了很多紫色的野花,供在圣像前面,看著很美麗,房間仿佛多了一些鮮活生機(jī),拉開簾布,等待陽光進(jìn)來,灑落窗臺。早晨帶露折花,夕陽時花香猶在,臺桌上的花從盛放到枯萎,再到凋零,都會散發(fā)淡淡的香味,尤其越臨近枯萎,越花香四溢,會充滿整個房間。

每日朝陽初升時,頭腦是最清醒的,于室內(nèi)靜坐,心游物外,配以暖香一炷,便能從這清明之中,理清很多內(nèi)心的繁雜。我尤其喜歡觀香,那通紅閃耀的火引,孕育出無形無常的縹緲,始終在變化,暗喻了這虛幻的世界。點“香”,也許就是讓我們成為一個純?nèi)坏挠^察者,在香影的無形中,喚醒出一個不可動搖的清明世界。其實古人在談香時,并不是一支具體的香,而是借有形的自然物來代表我們無形的心香。因此有“自從去年一握手,至今猶覺兩袖香”“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這樣的詞句。

談到香,其實我們仔細(xì)觀察一下生活的點滴,就會發(fā)現(xiàn):香,無處不在。

窗臺上的那束花的花香

走在雨淋小路上散發(fā)的泥草香

秋天落葉飄零的風(fēng)香

冬日陽光的暖香

掀開鍋蓋時的米飯香

客人相聚時的茶香

彬彬有禮的書香

莫扎特演奏的音香

熱情善良的心香

……

這些被我們忽略的生活細(xì)節(jié),卻可以演繹出如此香美的人生。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遭遇不同程度的苦與樂,在人間的悲喜劇場里,我們或錘煉出金子般的品質(zhì),或在物欲橫流中墮落,或像溫水里浸泡的青蛙。無論如何,組成生命的每一個瞬間都好比香料,我們搗得愈碎,磨得愈細(xì),就香得愈濃烈。用心去過每一天,用心對待每一件事,用心善待每一個人,讓每一個微不足道的瞬間,都變成香,我們的人生,就會演繹為一支最沁人的香,即使歲月無情地燃燒著我們,也留給了世界最香美的啟發(fā)。生活因為有了香,才有了靈;有了香,才有了味;有了香,才構(gòu)成了和諧又獨特的宇宙人生。小王子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見的”,而香,就是一種看不見的珍寶,它透露著無盡的美好能量,它是覺醒人生的味道。

獨處,一個人的榮光

記得一次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獨自圍繞佛塔轉(zhuǎn)了四個多小時,心里很明晰,眼淚無緣由地流了下來,不是悲傷,是寧靜地放松。此后,我回憶了生命中所有的老師,他們好像就在眼前,心頭便升起暖暖的溫?zé)崤c感激,我想到,在無?,F(xiàn)實的涌流中,還有很多美好,值得我們傾其所有,用一生去領(lǐng)悟。

真正的孤獨,是寂寞的享受,穿透時空的壁壘,超越世間情欲恩愛,達(dá)到永恒的空靈和靜默。心靈的安寧、平和、淡泊,讓一切變得簡單而自然,一日有如兩日,甚至片刻就是萬年……

我們行走在森林、荒野或草原,感受風(fēng)輕輕吹過臉龐,陽光穿過樹林落在我們的肌膚上,頭頂飛過的鳥兒和對面那山頭的鳥兒相互啼唱。我們脫下鞋子,蹚過溪水,感受輕柔從腳腕處流過,也許你還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有很多小魚兒,穿行在你的腳丫旁。

你不用說話或者唱歌,就這樣靜靜地體會,自己和萬物的流動,就很清澈、很安寧,大自然就是有這樣的魔力。在城市之中,我們習(xí)慣被外在的事物牽著走,被各種形式的娛樂、聚會填滿生命的空白。當(dāng)我們獨處時,感覺到更多的是寂寞無聊而不是孤獨的自由。其實,我們靜靜思考一下,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很奇妙的現(xiàn)象。

在英文中,孤獨不止有Loneliness這一個單詞,Solitude也表達(dá)了孤獨的含義。但Solitude和中文里“孤獨”所傳遞的情感色彩有所差異:Loneliness傳達(dá)了孤身一人感受寂寞的痛苦,而Solitude則傳達(dá)了孤身一人體會自由的榮光。Loneliness expresses the pain of being alone and solitude expresses the glory of being along.(Paul Tillich)

獨處時,我們發(fā)現(xiàn)了寂寞無聊的煩惱,想拿起手機(jī)、打開電腦,回到社交群體之中。試想,如果有一天,我們認(rèn)為可以維持的外部連接,一旦沒有達(dá)到預(yù)期或失聯(lián),我們將面對種種焦慮不安,遭受不愉快的體驗。外部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無法掌控,我們唯一可以控制的,只有我們的內(nèi)心。而獨處,是回歸內(nèi)在力量的唯一道路。羅素說,要受得住百無聊賴的狀態(tài),因為這種能力是“過上快樂生活的要素”。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fēng)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rèn)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边@段楊絳先生的感言,是活了一百多歲的老人,一生最后的沉淀,如此平靜平和。

也許只有等到生命終結(jié)的那一天,我們才能覺知,孤獨是我們生命的本質(zhì),它伴隨著出生一直存在,而我們一直沒有學(xué)會接納和享受它。愿我能嘗試著每天給自己一個獨處的機(jī)會,接受生命的本來面貌。

剝開思維的繭

在夢中認(rèn)識花,在現(xiàn)實中認(rèn)出夢。

——題記

在旅途中,我用印有繡花的豆綠色布料,做了件中袖上衣,帶回杭州后,因為和這個城市格格不入,僅穿過一次,好看的花紋和精致的繡工,只能自己欣賞。

家鄉(xiāng),是一朵帶刺的花。每當(dāng)回到家中,與親人相聚,總脫離不開世俗層面的種種話題,家庭、婚姻、孩子、工作……人們很少談?wù)摾硐?、愛、國家和群眾,更無法意識到整體生命的生老病死、成住壞空。這些宏大的生命課題,在小巷街坊很難聽到,人們活在一個溫水之中構(gòu)建起的不愿改變的思維牢籠中,狹窄,局促。不知道會在何時,才能剝開這層思維的繭,超越長期建立起來的習(xí)俗。不是所有人都能勇于踏出這一步,離開自己的舒適區(qū),意識到還有更廣闊的天地。

游學(xué)行走是一個能開闊胸懷、理解不同價值觀的好方法,它能讓我們看到世界的多個面向和組合,那些不同的語言包含著同樣的智慧,生活的藝術(shù)在形形色色的人文中展現(xiàn)魅力。每當(dāng)我去往陌生的城市,都是獨自而行,然后在那里至少居住一個月,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山中、特定的靈修地或寺院,與世俗人群接觸得少,卻和附近居住的少許人及他們的家庭有緊密的相處,這讓我能看到在他們身上折射出來的習(xí)俗面貌,因小見大,進(jìn)而理解到不同的人生。最重要的是靜心、開放、感受、融入,給自己一些時間去學(xué)習(xí)和體驗不同的價值觀,這會讓我發(fā)現(xiàn)更廣大的心的空間。

聽,母親湖的聲音

拉薩,凌晨四點,醒來,拉開窗簾,月光灑落。獨自靜坐,看著窗外的大樹、山脈、經(jīng)幡,萬籟俱寂,不知道為何,藏地的月光總是如此皎潔明亮,含有太陽的遍照,又清涼溫柔。萬物經(jīng)過它折射,呈現(xiàn)的光,褪去了色彩的華麗外衣,格外樸質(zhì)、深邃、悠長……我看見“萬物”,也看見“萬物”身上折射出我自己的影子。白天的世界太過熱鬧,各種因緣相滅相生,讓妄念此起彼伏,我們需要讓自己多一些獨處時間,在寧靜與放松中,用微細(xì)的覺知,清理這些業(yè)的種子,盡力使之重歸秩序和善意。

讀誦經(jīng)文,思考經(jīng)意,安坐呼吸,覺知身心……斗轉(zhuǎn)星移,漸漸日出東方,閉目靜坐的我和朝陽、萬物一起蘇醒,和世界一起回歸塵勞,清洗、換衣、早餐,待朋友到來。朋友說今天會帶我們前往一個不知名的寺院,游客很少知道,卻是很莊嚴(yán)正氣之地。從拉薩,驅(qū)車一個小時,到達(dá)這個圣地。聽聞是當(dāng)年蓮花生大士開創(chuàng)的圣湖。初見,便傾心于此,這片湖清澈見底,猶如湖底能傳出音樂一般,鼓動著漣漪。

叮咚,叮咚咚……

一圈一圈漣漪相互碰觸,蔓延,大大小小靈活地舞動在綠色的湖面,像交響樂,時而讓人狂舞,時而讓人靜默。每一個漣漪都像能量在生命體內(nèi)波動,各自影響、相遇、交織、衍生、變化、蔓延,最后又回歸平靜。好像從未發(fā)生過什么。我對這樣自然出現(xiàn)又消失的漣漪之美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它們并不來自外在,而是湖底一股無形的力量,毫無動機(jī)地呈現(xiàn),優(yōu)雅地鼓動,它們呈現(xiàn)出來的美,有形無聲,有影無色,來自空無,又回歸空無。

我一直以為,只有外在的世界和生命能展露真實,像花開了花又謝,草綠了草又枯,它們能被看到,能經(jīng)由時間的陪伴使我們?nèi)ヮI(lǐng)悟生命的本來??墒沁@綠湖交織的漣漪,就像一場場精彩的戲劇,如夢之舞,告訴我們超越有形力量的靈,存在萬物之內(nèi),給我啟迪。

在漣漪消失,一切回歸平靜之后。綠湖的世界又成了一片純真的世界,清晰可見,它映照著樹木、草葉、花朵、巖石和天空。魚兒在里面游,水草從淤泥中生長出來,陽光透過樹林草葉撫摸湖面,白云在湖里飛翔,萬物都在湖里呈現(xiàn)、顫動、舞蹈……鏡中花,水中月,而湖水只是寧靜的存在,它沒有自我,不選擇,不判斷,沒有目的,只是靜默地觀照一切發(fā)生,仿佛那片超然無我的品質(zhì)下面,有著無限神秘又古老的智慧,供行人去領(lǐng)納,去深思。

如果每一個生命,能如此這般,回歸自己的生命之湖,心地干凈、清朗、純澈又溫柔,不存有多余的妄念,也不顛倒任何自然實相,一眼便能望到底,是多么無價的幸事。

眼前的湖,仿佛就是永不枯竭的源泉,指引人們發(fā)現(xiàn)自心的光明,那一刻的清澈和喜悅,就是不再饑渴的活水之源。過往,我們習(xí)慣于在他人的井里打水來飲,我們心田澆灌的是他人的甘泉,而當(dāng)我們蘇醒了內(nèi)在的不死之泉,生命便不再向外界祈求。蘇軾有云:“君看古井水,萬象自往還?!碑?dāng)我們的心完美了,世界就此完美,猶如一滴水融入海洋,一朵雪花融入大地,陽光從東方升起,自我就此消融,成為存在本身,當(dāng)下就是天堂,就是極樂。

傾聽,為了理解,而不是能回應(yīng)

午夜十二點,她獨自穿行在這已經(jīng)寂靜的城市,寒風(fēng)凜冽,吹在行人的眼眸里,澀澀地發(fā)熱。她聽見了風(fēng)聲,聽見了呼吸,聽見了心跳,遠(yuǎn)處的車燈劃破了黑夜。她走向布達(dá)拉宮,望著宮墻上閃爍的光芒,純凈溫暖,她輕輕閉上雙眼,默念了祈愿文,傾聽,感知,與黑夜一起,融進(jìn)那莊嚴(yán)的光中……

保持覺照,猶如一面鏡子,過著真實感受的生活,傾聽外在的聲音:風(fēng)聲、鳥語、人流、車喧、蟲鳴、葉動、旗展……傾聽內(nèi)在的聲音:平靜、喜悅、寒冷、焦急、不安、懷疑、嫉妒、期待、憤怒……讓一切聲音的種子,跟隨因緣自然生長,自然消融?!坝^音”之名符合哥倫比亞的Kogi原住民的部落箴言:to learn is to listen。學(xué)習(xí)就是去傾聽,傾聽用耳,也用心。

空氣中充滿快要下雨的味道,森林的樹木,在陰雨天里顯出別樣的美感。幽柔而堅強(qiáng),靜默而內(nèi)斂。晚間,我與友人一起供養(yǎng)幾位僧人晚餐,聊到教育,友人談及傳統(tǒng)教育應(yīng)該如何與時俱進(jìn)的話題。一位僧人回答:“傳統(tǒng)教育方式有其智慧所在,并且在傳承上遵從嚴(yán)謹(jǐn)才能長遠(yuǎn),不能一味地追求改革?!迸笥训挠⑽牟皇呛芎?,卻很熱情,喜歡表達(dá)自己的觀點,談話期間,他總不能完好地表達(dá)自己想說的意思,其他人聽了都很費力地去理解。餐桌上,一位年老的僧人始終保持傾聽,很專注,很放松,回答的話語也很簡潔,卻總是很精準(zhǔn)到位,很契合友人想要的答案。老僧人完全理解了友人所有不平整的陳述。

晚餐過后,我和僧人并肩慢行,我問他如何才能真正理解一個人的談話和內(nèi)心。他告訴我:心靈的敞開會帶來全然的理解、關(guān)懷和愛。這些和是否使用同一種語言沒有關(guān)系,和認(rèn)識多久也沒有關(guān)系,和心靈的開放關(guān)系密切。當(dāng)你全然地傾聽,完全放下自我和擋在理解前的細(xì)微情緒時,你就能真正愛一個人,理解他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起身邊的朋友,在談戀愛或交友時,常常會出現(xiàn)溝通問題,因為不能理解對方而爭吵、誤解,甚至咄咄逼人,最后陷入冷戰(zhàn)。究其根源,是我們還沒有學(xué)會如何去愛,并智慧地傾聽。擋在誤解前面的往往都是自我利益的得失,倘若我們能放下所有的偏執(zhí),也許恰恰可以讓對方的心柔軟下來,反過來傾聽彼此的心聲,促成和諧有效的交流,這不是我們都想要的結(jié)局嗎?

初心

我穿上干凈潔白的上衣,前往拜見一位尊敬的老師,約好的司機(jī)早早在樓下等候。清晨天色才微微亮,我們穿過幾條崎嶇的山路。平日里,每次出門,幽默的司機(jī)都會和我交談,或生活,或家庭,或問答,可是這個清晨,他很沉默。我想,也許是萬物還未蘇醒,太陽還未升高的緣故。

打開車窗,任由風(fēng)輕輕吹響在耳旁,山里到處都是褐綠色交織的針葉,過了大約半小時,我們到達(dá)了這個有瑜伽士嚴(yán)謹(jǐn)傳承的寺院。司機(jī)沒有下車,躺在座椅上閉著眼休息。我拿著要帶的物品,走上臺階,前往老師的住所,行走的過程中,我調(diào)整心念使之趨向?qū)Wⅰ⑵胶团c清凈。侍者在樓下,看到我到來,寒暄幾句,讓我在客廳稍作等候,隨后他端來了一杯自己泡的熱咖啡,還有一些曲奇餅干。山間的松柏在窗戶外蔥翠挺立,空氣中彌漫著柏枝燃燒的芳香,這是吉祥的味道。

一位負(fù)責(zé)清潔房屋的印度女人路過身旁,對我微微一笑,眼神清澈明亮。吃完早餐,我脫下鞋,緩緩走上樓梯。老師已經(jīng)在屋內(nèi)等我了,見到我來很開心,按照心意我為他行了三個禮拜,便坐下聊了聊,都是很平常的話。老師是位非常靜默的人,話自然不多,他的雙手放在兩膝上,身上散發(fā)出沉穩(wěn)、平靜、愛和清凈,讓人深深地感受到,他并沒有其他虛妄的念想,完全與當(dāng)下的人和空間融為一體。

期間,他拿出一個紅色小盒,里面裝有菩提樹形狀的金色胸針,按照老師所畫的圖案而設(shè)計。因為自己平日都會作畫,看著老師的畫,像極了兒童作的簡筆畫,能感覺他作畫時意念之清澈、心境之單純,也象征著悲心、寂靜和調(diào)柔。老師把它送給我,也許他想用這樣的方式,告訴我:不忘初心。

過去古人寫詩作畫,都包含兩重境界:“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萬物,萬事萬物都包含了“我”的色彩,因此有《紅樓夢》中湘云的“寒塘渡鶴影”、黛玉的“冷月葬花魂”,帶來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體會?!盁o我之境”:以物觀物,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物我兩忘,消融于當(dāng)下。我想起一句話:“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粗蠋煯嫷钠刑針洌木硡s在有無之間,似有若無,好像隨時都可以融化在萬事萬物之中。

生命在交織

有一位女子,來自日本,是一位高級營養(yǎng)師,為護(hù)送丈夫出家來到印度。初見她時面容有些辛勞,但妝容顯示出她是位講究的女子,短發(fā),衣著簡單又透露著優(yōu)雅。我們在寺院相識,她丈夫在剃度前,和我住在同一個靜修中心,每日女子都會來靜修中心為丈夫做飯,而我就在鄰屋學(xué)習(xí)佛經(jīng),完成老師交代的功課。因為初來乍到,她多次敲門向我求助一些基本的生活問題:去哪里買菜,如何出行最方便,司機(jī)電話,等等。時日長了,我和她也漸漸熟悉起來,能如此護(hù)送、支持丈夫走進(jìn)戒律嚴(yán)明的出家生活,這不是普通女子能有的智慧和胸懷。夕陽時分,我常常出門繞塔,會遇見她的丈夫獨自拿著佛珠專注地繞行,后來她丈夫正式剃度受戒,成為僧人,我也由衷地尊敬。

她與我相識投緣,得知我是素食者,平常吃食又比較隨意,便有意教會我?guī)椎篮喴撞?,希望能幫我更好地照料身體。她買好了食材在廚房,一手切著菜,一邊為我示范。胡蘿卜切成片,清炒后加入葡萄干,少量水,干燜幾分鐘,很補(bǔ)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生姜少許加入水中煮沸,而后用檸檬汁調(diào)味,幾勺蜂蜜下去,中午之前喝上一杯,去感冒,也能溫身暖胃……

這樣的善意,也許是出于她職業(yè)的天性,也許是因為愛護(hù)自己的丈夫而自然地學(xué)會了愛護(hù)其他人。我想起日本歌手中島美雪在她的作品《線》中寫過這樣的歌詞:“縱向的線是你,橫向的線是我,相互交織成布,有一天也許有人因為它感到溫暖呢?!睈墼谙嗷ソ豢?,也在流淌,在蔓延。

有所相信,有所犧牲

下完課,聽說最近山林有一處清涼的瀑布,從山頂流到山下,泉水很漂亮。于是,我隨友人,穿過街道,前往那座山,我們邊走,邊一路回顧上課時尊者的言語:我們一定要愛別人,勝過愛自己……說著說著,就行至瀑布前。這是條細(xì)長潔白的瀑布,像吉祥哈達(dá)一般從山頂鋪展到了山腳,那裸露著的清澈見底的流水,看得心里都變得晶瑩起來。

我們商量著,爬上半山腰,可以赤裸著腳丫蹚水,可以在石頭上休息。這是一條充滿靈性的河流,人們追求心靈成長,從不同的國家來到這個圣地:靜坐、冥想、祈禱、生活,也在這行走之際,心念逐步凈化,與這里的草木形成了無言的交流、能量的互通。于是,這里的草木便滋養(yǎng)了人們的性靈,而人們也把真愛的心念回饋給了草木石流。

在朝圣途中,我時常會住在寺院里學(xué)習(xí),有段時間,我喜歡上一個離寺院不遠(yuǎn)的山洞,每日坐在山洞的草墊上看書。在我的前面,有一雙黝黑色出繭的大腳,在跪拜和起身之間,是一位女子的背影,自然而熟練,穿著黑色亞麻質(zhì)長裙和紅色上衣,面對的只是洞穴的墻壁,那里什么也沒有,甚至連一幅圣者的照片都沒有,可她卻如此專注。地面上,堆積了許多灰塵,只有些許人過來又離開,我就在她身后的草墊上靜靜坐著,看她赤裸著雙腳,雙手合十,傾注身心而后撲向地面,有著一種樸質(zhì)而獨特的優(yōu)雅。她所相信的,就存在她心里,不需要多余的媒介去感通信仰,她就能如此虔誠。我想,那洞穴里時而飛起的鴿子,悠然燃燒的酥油燈,山石草木和巖壁上的每一粒灰塵,在她眼里,是不是都明亮而干凈,充滿光明。

這是西藏偉大的成就者蓮花生大士曾經(jīng)修行的山洞,來之前,我向洞口外的一位尼泊爾女人買了三盞酥油燈。她不會英文,用手勢向我只要了三十盧幣,我感激她的淳樸真誠。洞穴外還有兩位修習(xí)印度教的苦行僧,一塊長白布包裹著腰部和下面,幾乎算是赤裸,他們就盤腿坐在外面,隨身的只有一些晚上睡覺的薄毯子。其中一位在非常專注地修法,手勢一動不動,好像延續(xù)了三千多年前的某種精神信念,時空是靜止的。另一位則看著我笑了笑,在黑色肌膚下,牙齒顯得潔白,純真燦爛。物質(zhì)生活發(fā)展到了今天,在這個古樸的農(nóng)業(yè)國家,人們看似貧窮、緩慢、思維懈怠,但另一面,他們其中很多人,依舊在追求著依靠人類身心的最高努力到達(dá)精神的最高點。這不也是另一種美嗎?有所相信,有所犧牲,才能跨越。

生活在這個物質(zhì)優(yōu)越發(fā)達(dá)的時代,我們都缺少這樣一份虔敬心,對自然,對生命,對父母,對知識,對信仰。

城市一角

地鐵穿過幽暗的隧道,她手握著銀灰色的柱子,等待紅燈亮起。車門緩緩打開,她走下車,停了一會兒,沉默了一會兒,等車開始重新前往下一站,啟動時帶來了一股風(fēng),吹在她的臉頰上。她如往常那樣,在五號線地鐵口的地方,向那個每日賣花的阿姨詢問花的價錢,最終她買下了一束紫色的還未開放的睡蓮。回家路上,睡蓮就握持在胸前,在這空氣不新鮮的城市,花香成了唯一可以摘下口罩的理由。

黃昏有一些涼意,北京的秋天早早地開始落葉,仿佛是被催促著進(jìn)入冬天。

看著這個充滿記憶的城市,她告訴自己終究是要離開的。她開始珍惜在城市的每一個時刻和每一種事物,斑馬線、紅燈、路人、自行車、高樓、雄渾爽直的口音、道旁的清潔工。北京,這個彌漫著理想的城市,這個有著巨大包容性的城市,這個充滿吸引力的城市,這個熱鬧又孤單的城市,強(qiáng)烈地吸引著她,但她告訴自己,終究是要離開的,自己只是一個流浪的旅人。

回到家,她認(rèn)真地把買來的花插到瓶中,裝入潔凈的清水,合十祈愿了許久。已經(jīng)凌晨了,她拿著換洗的衣物,走向浴室,她喜歡溫水澆灌全身的感覺,覺得自己的心靈因為水的傾瀉,也會變得更干凈一些。然后回到房間,用棉被包裹自己,關(guān)上燈,看著窗外,已經(jīng)分不清是月亮的光輝還是城市的燈光照進(jìn)房間,潔白、幽冷、寂靜??傊?,她喜歡這樣的夜晚。

山寺

有一家寺院,叫龍泉寺。那時,還沒有多少人發(fā)現(xiàn)它的美,發(fā)現(xiàn)繁忙的都市郊外還能有這樣的清涼之地。幾乎每月我都會搭車四個小時到龍泉寺,住上一周至半月,這樣連續(xù)下來,也有一年半載的時間。北方的冬天尤為冷清,到了夜里,空氣便是極涼的,呼出的氣,大團(tuán)大團(tuán)的白,在空中久久不能消散。

那時的龍泉寺,不像如今這樣有名,鳳凰嶺也不像如今這樣熱鬧。那時,常住在寺里的居士不多,但大家都常照面,相互都很熟悉。

冬天的夜晚,我常常獨自站在見行堂前,聽著朗朗誦經(jīng)聲,看著北京城下燈火通明,天空中還飄著雪,我?guī)缀鮾龅脹]有了任何知覺,但心里很溫暖,那種溫暖,沒有悲歡,只有寧靜。時常也會有披著黃色棉大衣的僧人,手里拿著燈,踩著雪,咯吱咯吱從雪里經(jīng)過,那幅畫面,安靜而美麗,令人難忘。

凌晨四點,掀開圍簾,雙手捧在嘴前,用呼出的氣息暖和雙手的涼。忽然抬頭,看見皎白月光之下,黑色的樹影,孤獨而鮮活,而天上的星星格外清亮。我突然明白,原來生命還可以這樣感受。

往后的一年多里,陸陸續(xù)續(xù)來了很多人,形形色色,也走了很多人,他們就像春夢一樣了無痕跡。但在這里種下夢想的人,我相信,都會更好地走到生命最后。

印度

終有一天,我也開始想念那個飄滿灰塵的,混亂又古老、深邃的國度。

在印度的時候,我住在一個靜修中心,每日晨起,會出門行走,繞白塔,而后采摘一些潔凈美麗的花朵,帶回房間,供在佛臺。早餐后學(xué)習(xí),完成一次又一次重復(fù)而無新意的功課。時日長了,與世隔絕,便漸漸覺得這種生活就是自己想要過一輩子的生活,沒有多余的妄想,沒有牽掛,也不被他人牽掛,有的,只是當(dāng)下的知足、安樂。

每日夕陽會灑落在晾衣臺,我會在那里,端一杯茶,靠墻靜靜站著,感受呼吸、陽光和萬物的存在。臺下是一小塊階梯狀的麥地,雜草叢生,一個印度女人,裹著綠色花紋的頭巾,紅色的長裙挽起在膝蓋處打了一個結(jié),上身的衣服嚴(yán)實得足以保護(hù)肌膚不被雜草割傷,每日從朝至暮,在田地里收割雜草,從不見她說話或娛樂,只是獨自蹲下、切割、起身、堆放,不斷地重復(fù),在這小小的方寸田地,用人工割地,方式原始,卻顯得勤懇樸素、緩慢平和。我想,用原始的勞作方式去織布、縫紉、制作食物、耕種,雖然效率不高,卻保護(hù)了一顆樸質(zhì)的心,與大自然的造物親密接觸,經(jīng)過身體、肌膚,人不會感到急迫,也沒有機(jī)會滋長憤怒、焦急、侵略性的意識,因而性格也會平和、踏實許多。某種程度來說,這會不會是他們另一種的福報?

在印度,追求自由的人,會讓自己和神的精神靠近,甚至到達(dá)同頻。修道者、苦行僧、瑜伽士、乞丐……你隨處可以感受到那種巨大的包容性,那種清澈的快樂。一次,我獨自出游在瑞詩凱詩,一個充滿靈性、瑜伽、素食的城市,中間有恒河貫穿橋岸,街道上滿是車輛、灰塵,嘈雜、混亂,但路人緩慢。那些穿著紗麗的女人,笑容純凈;低頭行走的苦行僧,從容又優(yōu)雅。我喜歡傍晚獨自坐在恒河邊,伴隨著Shiva的音樂、流動的河水,看著人們虔誠地閉上雙眼進(jìn)行祈禱,有所相信,能謙卑,心就清澈、知足起來。

雖然印度也有小偷、強(qiáng)奸犯,滿街都是向你伸手的窮人、婦女和需要喂奶的嬰兒,但那片土地也因此到處充滿了神圣的恩典。當(dāng)我們擁有朝圣之心,渴望到達(dá)人性所能超越的最高點時,你在街道、廟宇、茶館、恒河、集市、大巴,乃至每家每戶都可以找到神的精神,你會很自然地思考覺醒、覺知、大愛、犧牲。

我想,這也是為什么即使那片土地充滿了骯臟、混亂的表象,依然有成千上萬的人愿意前來,長久居住。這就是他們的舍棄,舍棄優(yōu)渥的生活條件,舍棄享樂安逸的美食,來到這個國家,得到了更多無形的東西,超越肉眼所能看到的深層次的美與愛。泰戈爾說:“有一次,我們夢見大家都是不相識的。我們醒了,卻知道我們原是相親相愛的。”

遇見一只孤獨的豹

在佛學(xué)院靜修的日子,每日晚餐過后,我會等待與僧侶們一同進(jìn)行夜幕的晚課。自己習(xí)慣了坐在最偏側(cè)的坐墊上,靜靜地深呼吸,然后靜默,讓心保持清空,等待那些號角和鈴鼓的聲音響起,充滿莊嚴(yán)而穩(wěn)重的氣息。那些藏語唱誦的經(jīng)文,自己無法聽懂,但我能從聲音的磁場和起伏變化中,感受到祈禱、安定、力量、突破、慈愛、祝福的整個過程,我喜歡和這些聲音融合為一體的感覺,忘卻了時空,沒有煩憂。

晚課結(jié)束后,身心清安,此時已經(jīng)是深夜了,我必須獨自走過那條通往客房的小路,早些休息。在小路與茶室相交處有一盞昏暗的閃著暖黃色的高桿燈,客房在山腰,因此,我要途經(jīng)一條短暫漆黑的道路,然后經(jīng)過燈光,再拐入右側(cè)向下。每日都是如此。山間的黑暗對我來說,已不再那么可怕,何況路途如此短暫。周圍的山,草木的剪影,睡著了的小蟲們都變得很乖很安靜,連鳥兒的聲音都比白日安靜了大半。在這條馬路上有一株開著紫色花朵的大樹,無法叫出它的名字,只知道夜間它會偷偷地落下很多紫色的小花瓣,花香十分淡雅。待第二日清晨,再回經(jīng)此處時,便能看到草叢與地上鋪滿了紫色的花瓣,美極了,仿佛在夜里,只有它們不曾睡去。

在一個農(nóng)歷十五的夜晚,空氣舒適,有些許清涼的微風(fēng),皎月輕柔地灑落光明,我悠閑而緩慢地行走在下坡路上,在就要到達(dá)燈光的拐角處時,忽然間,心里似乎感知到了什么。我向燈光的那頭望去,碎石凌亂的道路中央,一只黝黑色、有著優(yōu)美頎長的四肢的動物,帶著一份孤寂之感,從黑暗處踱著步緩緩地出現(xiàn)在我眼前,出現(xiàn)在燈光那頭。它的影子被拉得很長,低著頭,像從未有過自由與愜意,在路間緩緩漫步。我最初發(fā)現(xiàn)它,以為是一條夜間散步的狗,比普通犬類高大一些罷了。但隨著它的移動,燈光照在身體上,結(jié)合著它黑色的毛發(fā),折射出光來,越來越清晰,它用不一樣的姿態(tài)移動步伐,那起伏的背部軀干……此時,我隱隱約約意識到,它可能不是一條狗。

我開始判斷它可能是一頭豹,但它會如何對我呢?正在我開始產(chǎn)生些許遲疑的時候,它抬起頭,發(fā)現(xiàn)了我,用那一雙明亮的眼睛,看著這個同樣在深夜漫步,偶然相遇的陌生人。它停了下來,我們有片刻的相視與沉默。我內(nèi)心,沒有感到絲毫的恐懼,我覺得它那樣的出現(xiàn),散發(fā)著親切、孤獨、自由和解放,和當(dāng)時的自己一樣。同時我也在內(nèi)心深處本能地暗示自己,它并不會傷害人類。在我們對視觀察的短短幾秒鐘,它的情緒好像開始出現(xiàn)了波動:平靜、觀察、判斷,然后恐懼。它顯然害怕人類,沒有選擇撲向我,而是用迅速敏捷的四肢,跳向了路旁的山林深處,那個漆黑的身影就這樣迅速地消失在燈光之下。由于它跳入?yún)擦值穆曧?,引起了附近山下住所里的幾條大狗用力地嘶叫,那聲音充滿侵略、惡意和爭斗。而它,遠(yuǎn)去的豹,始終在保持著沉默。我漸漸緩過思緒,心頭開始有了些許涼意,如果它選擇撲向我,可能我就會當(dāng)場死亡,但它沒有。

此后的日子,每當(dāng)我路過那條狹窄的碎石道路時,想起緩緩踱步的它,更多的是某種對生命的相惜與愛憐。在這樣僻靜的山里,在這個科技并不發(fā)達(dá)的農(nóng)業(yè)國家,它們失去了自己的家園,難以得到食物,當(dāng)?shù)匾矝]有開展任何保護(hù)野生動物的有效措施,只能靠驅(qū)趕來確保它們與人類的隔離。但我想,那只與我短暫相遇的豹,是渴望自由的,我無法忘記它出現(xiàn)時,那份猶如獲得了解放般的自在愜意,沒有恐懼,沒有侵略,只有從容,只有平和,仿佛從牢籠里釋放出來一般,享受著叢林,只是叢林再也不屬于它們或它們的兒女。也許只有在深夜,才能享受到屬于它們自己的那份自由。此后,我渴望再見到它,但再也沒能遇見過……我只知道,在這片靜謐的山林里,它在某一處土地踱步,與我同樣地呼吸,共同地生存。

一日清晨,我遠(yuǎn)行多日徒步歸來,在茶室歇息。人們看到我,都新奇又關(guān)心地和我交談,說他們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一頭黑色的豹:“那頭獵豹出來了,它還咬傷了這里最大最威猛的那條黑狗,差點就死了,現(xiàn)在那條狗還在醫(yī)治,你要小心,夜晚再不要出來了。它可真厲害!”那一日,我遇到的人幾乎都在向我傳遞這個信息,并表述夜里他們會拿著鐵鍬去尋找它、捕獲它。可在我心里,沒有絲毫的畏懼,隱隱地卻感受到了某種掛念,好像一位沉寂已久的故人,突然再次知道了它的消息,那樣地驚喜,又那樣地?fù)?dān)憂。

我依然踱步在那條鋪滿石子的道路上,渴望再次遇見它,我相信萬物有靈,希望它一切安好。

幸福王國香巴拉

想象一下:世界不再有戰(zhàn)爭,四季更替,鳥語花香,沒有痛苦,沒有憂傷……人們相處愉快,沒有自私,沒有貪婪,四海之內(nèi)皆為兄弟姐妹。

你是那春天的燕兒

也是那無意撩動桃花的風(fēng)

你是整個天地

也是滄海一粟

不知不覺,空氣中到處彌漫著春的氣息,桃花已經(jīng)在庭院零星地開起來了,滿院盛開的花朵,疏疏朗朗朝著陽光的方向。駕車出游的路上,還能看到一朵一朵含苞的花蕾,在風(fēng)中肆意地滋長著?;ês在了蜜蜂的前頭,想去吸吮最新鮮的花蜜。我自小在江南水鄉(xiāng)長大,卻在藏地欣賞到了桃花的盛開,真令人感到愉悅。這個初春,是在拉薩度過的,經(jīng)歷了不同地貌風(fēng)景帶來的不同體驗,遼闊、豪邁、純凈、圣潔,這里仿佛包含著所有季節(jié)的美麗。

遠(yuǎn)處白色的石楠花讓我在恍惚間產(chǎn)生了錯覺,以為是千萬束的光芒,變成了白色的精靈住在了人間。我依偎在大樹身旁,沉默著。在我和花兒之間,還陪伴著一位靜默的神,就是大地母親,被我們遺忘又無時無刻不在承載我們生命的母親,承載生命的堅實。

常常聽人們談?wù)摚鹤詈玫乃劳?,是身體毫無保留地還給了大地母親,靈魂得到自由去了天堂。大地母親,它承載著天空賦予的一切:雨水、風(fēng)、陽光、雪……大地的雨林接受了天空的陽光從而得以成長,天空的鳥兒接受了大地的擁抱得以棲息。好像,大地母親總是在承載著萬物帶給它的一切,又回報萬物以存活的力量。人類可以在這片真實的土地上學(xué)會耕耘、勤勞和務(wù)實,學(xué)會如何騎馬,如何數(shù)松果和蘑菇,如何在湖水中嬉鬧,如何生火取暖以及如何去愛。

記得初到拉薩時,是下過雪的午后,空氣彌漫著清冷,遠(yuǎn)方的山川都覆蓋著茫茫的白色。我隨好友前往不遠(yuǎn)的圣地,聽說那是信仰虔凈而穩(wěn)固的地方。我爬上半山腰,眺望遠(yuǎn)方連綿起伏的山脈,還有觸手可及的天空,一切都與秀氣靈透的家鄉(xiāng)不同。我看到了那個好像觸手可及的太陽,在白雪中散發(fā)著光和熱。

雪覆蓋的是一片干凈潔白的世界。在戲劇般夢幻喧鬧的世間經(jīng)過,人們平時不免沾染上污濁的東西,而身處這空靈靜寂的雪中,我們的心靈好像得到了洗滌,得到了凈化、升華。我想,這就是為什么沒有人會不喜歡雪的原因。雪不僅是一種自然形態(tài),還常常帶給人哲學(xué)上的思考,下過雪的街道,行人緩慢,車流停駐,大自然在用春夏秋冬四季告訴人們,什么時候安靜,什么時候熱情,什么時候蘊藏,什么時候豐收,這些是生命智慧,需要內(nèi)心足夠敏感靜寂,才能感知自然對我們的愛。皚皚白雪,蕩滌污染,寒冷的天地間,猶如涅槃。

唐代的龐居士是藥山惟儼大師的弟子,有一日,他從大師那里求法離去,十多個禪客相送。龐居士和眾人談笑,走到門口,推開大門,見得漫天飛舞的雪花紛紛揚揚,乾坤正在一片皚雪之中。龐居士指著空中的雪,不由地發(fā)出感慨:“好雪片片,不落別處?!逼渲幸蝗藛柕溃骸安宦鋭e處,那落在哪里?”龐居士大怒,打了那人一巴掌,這件事就成了有名的禪宗故事之一。當(dāng)下一點真心即是禪,沒有在別處,沒有時空的思考,當(dāng)下就是圓滿。禪師認(rèn)為:雪為白,是洗凈的靈魂,無心的空,是不加粉飾的自然,在這通透心靈的雪國,深心獨飛,蕩盡污垢,孤意自在。

雪巔之上,我眺望湛藍(lán)的天空,其高遠(yuǎn)深邃,是這個人間無處安放的靈魂的故鄉(xiāng),帶給人們理想與寬廣的心胸。草原的漢子可以奔跑,對著天空放聲歌唱;城市的人們,可以在夜晚對著天空,安靜地敞開自己的心靈。天空,就像父親一樣,守護(hù)著我們純凈的靈魂,讓它得以翱翔。自古東西方都把天空那頭比作天堂般遙遠(yuǎn)而神圣的地方,它代表了任何崇高的理想或浩瀚神圣的體驗,激發(fā)著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讓我們在相信生命之外,還相信可以觸摸到靈魂深處。

想象一下

那種大地遼闊的感覺

它明明空曠荒蕪

卻讓你有無窮的力量

可以無盡地探索……

大地母親是堅固的、實用性的,它告訴我們生而為人,擁有著如它一般堅實的身體,可以依靠雙手去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的藍(lán)天。當(dāng)我走過那片連綿的山川,那個被藏民稱之為天然瑪尼堆的地方,所能感受到的就是大地母親的愛,也是來自天空的祝福。而一切生靈,在愛之中,與自然一起。

以天地為家

天地之間,棲息著人與萬物。人與天地的和諧共處,就是幸福家園的心靈源泉,當(dāng)我們清醒地認(rèn)識到我們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就會心生敬畏,也會發(fā)展出對大自然真正的愛。在很多國家和地區(qū),存在著一個關(guān)于神奇國度的傳說。那個神奇國度被人叫作香巴拉,它是由一個英明而慈悲的國王統(tǒng)治,在那里,人們心地善良、博學(xué)多聞、勤勞快樂。人們知道如何與天地和諧生存,他們用勇敢和勤勞回報大地與愛,他們用祝福和奉獻(xiàn)回報生靈與愛,他們用歌聲與祈禱回報天空與愛。在那個國度里,人們沒有休息地克服自己人性的弱點和惡習(xí),最大努力地開展自己的慈心與光明。

香巴拉愿景的首要原則,是不畏懼自己的真實面貌,不斷戰(zhàn)勝自己的負(fù)面品質(zhì),展現(xiàn)光明,在面對世界的巨大難題時,我們既可以表現(xiàn)得英勇,也可以同時表現(xiàn)得仁慈,突破束縛在我們身上的一層層固化的繭,展開真正的勇士之道。當(dāng)今世界情勢,經(jīng)濟(jì)不穩(wěn)定,貧富差距大,戰(zhàn)爭始終存在,難民生活悲慘,心理疾病、精神憂郁依然層出不窮,而香巴拉的美好愿景,雖然在現(xiàn)實社會中看,就像一個美好的童話,但我們能逐漸深入了解,它更多的目的在于喚醒一種基本的人類智慧與覺醒。

我深信,依靠每一個人的努力和付出,我們的地球會越來越美好,我們學(xué)習(xí)著如何愛,與天地共處,愛護(hù)每一個生靈,終有一日,地球的每一處角落都將如香巴拉一樣美好。

從此

我們不再埋頭走路

因為那只能看到生命的兩三步

我們敞開心靈

看到彼此的眼睛里

一顆一顆,純澈的真心

當(dāng)人們雙腳踏進(jìn)泥土,奔跑

仰頭對著天空,爽朗地笑

這就是我們幸福的家園

我們在潸然落淚的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也在微笑。我們在哭,同時也在笑,這是香巴拉理想中的心態(tài)。它不是極美妙的嗎?一朵花需要陽光和雨水共同滋養(yǎng),方能綻放得如此美麗。同樣地,我們眼中所落下的眼淚,也要與陽光的照射融合,方能出現(xiàn)彩虹。這即是彩虹之所以成為彩虹的緣故——沾著淚水、和著陽光。從這個觀點來看,香巴拉的哲學(xué)便是彩虹的哲學(xué)。

森林回憶錄

在未知的自然里修行。

窗外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的時候,我會安靜地躺在床上,傾聽叢林里各種蟲蟻還有鳥兒飛翔的聲音,有時候還有蛇般咝咝作響的聲音。不知道還會有什么樣的動物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我就這樣安靜地躺在床上,聽著所有的聲音與自己的呼吸同在,那一刻,很安靜,很安詳。

在森林修習(xí)的每一天,我們要三點起床,在天還未亮的時候,要赤著腳走過叢林。每當(dāng)穿過那條幽靜的道路,尤其是下過一場大雨的土地,腳對大地的觸覺便充滿著謹(jǐn)慎和畏懼,我會感到很害怕,害怕會踩到蛇,還有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千腳蟲,也害怕有未知的東西從高高的樹上掉落下來。如果無法對當(dāng)下保持警覺,那可能會有很多危險的事情發(fā)生,但我清晰地知道,我必須要有勇氣獨自走過這短短的叢林小徑……

由于習(xí)俗、語言和民族文化的差異,我也會因此遇到很多困難。

這里的天空,很喜歡下雨,一下起雨來就是狂風(fēng)暴雨,有時候也有晴天雨,有時候也會很涼爽,如果你比較幸運,還會看到那只長得像老虎的野貓,悠閑地在雨中漫步。叢林里的動物看起來很兇猛,也很危險。但當(dāng)你和它們真正友好地相處起來,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是既安靜、緩慢,又溫柔,在這里唯一能感受到的是平靜、安詳和喜樂。

休息時,我會安靜地坐在叢林的某個地方,或是在暖暖的陽光下來回踱步,思考阿姜查老師書中的言語,感受自然的法則,也會觀照自己內(nèi)在。這顆如瘋子般的心,是那么狂亂和躁動,在以前,我會排斥這樣的躁動、不安和焦慮,可當(dāng)我逐漸了解自然之道,開始接納這顆瘋子般的心,愛它且包容它,我發(fā)現(xiàn)情緒就成了最完美的通向覺醒的引領(lǐng)者。

每當(dāng)暮色來臨,森林里幾乎沒有一絲光亮,光著腳穿過叢林,在黑夜里行走回到住所,那些具有危險性的,時常爬行在地面的小生物,讓我愈加感到無懼的重要,但自己對因果的信心使我持續(xù)不斷地行走,對周遭一切生靈,也更加精勤地保持慈愛地修習(xí),我相信這能使我得到勇氣。

窗外搖曳的樹影,在白月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清涼?;氐阶∷?,我喜歡躺在床上,沉默一段時間,就在這沉默里,我能感受周遭一切都與我同在。叢林深處回旋的鳥鳴,樹枝被壓壞沉沉地掉了下來,知了和知了不時地相互鳴唱,不知道還有什么樣的動物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響,我感受自己的呼吸與大自然的呼吸。當(dāng)下,美好而安寧;變化,真切而不停息。

某些夜里,頭腦還依舊清晰,我會爬起身來,透過窗戶,望向叢林深處,那透著寂靜而深邃的遠(yuǎn)方,隨著夜晚的來臨,森林變得愈加神秘而無法預(yù)知。我們在這里的修行,常常也會忘記時間,我們必須依據(jù)自然法則來生活,而自然是未知的,我們學(xué)習(xí)到的叢林生存法則,就是對任何意外的拜訪都要正念且警覺。

記得有幾日,夏夜炎熱,夜里回到森林住所,還會看到讓人驚喜的事物,滿天的繁星閃閃爍爍,就在這層層密林的天空上,還有皎潔的月光,那仿佛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月亮。路途中,還會看到飄動著、閃著光亮的螢火蟲在樹林里穿行,它們都成為上天對我的恩賜。每天夜里的知了聲,不斷回旋的其他動物的聲音,依舊很清晰,有時候下雨、打雷、閃電,每當(dāng)大自然發(fā)出震驚的大動作時,我都會感覺自己的生命很渺小。在這個藍(lán)色星球,與萬物同在雨林里,每一個生命是如此平凡和渺小,而每一個生命本具的光芒也都是永恒的存在。

今日,寺院安排我與阿姜蓮老師第三次見面,因為明天清晨我就要離開森林了。這一次很平靜,他坐在地板上吃東西,周圍多了兩位比丘,我和幫助我翻譯的女師父做了三個禮拜后,我保持了沉默,在此期間我沒有任何言語,這樣的默契是我不曾有過的體會。我時而抬頭看著老師,他的靜默和真實已經(jīng)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中。

他的身后是一大片森林,樹葉伴著陰暗的天氣,隨風(fēng)而落??吹竭@一幕時,我感受到了自然的法則。老師平和地坐著,渺小又平凡,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他就像身后落下的樹葉,一如我們每一個生命都同樣如此。對于我即將離開,他做了很長的談話,感受著他說泰語的聲音,充滿慈愛,女師父為我做了翻譯,老師說:

?面對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生活、浮躁的城市,我們要始終保持內(nèi)心的平和,不奢望得到什么,只是融入其中成為環(huán)境的一部分。努力而不抱有任何期待,就像一棵大樹,需要陽光和水的滋養(yǎng)才能茁壯成長,需要時間。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放棄地去做,然后聽從自然的法則。

?不要停留在書本和知識理論的學(xué)習(xí)上,有些人來到這里,他們只是學(xué)習(xí)理論,不停地學(xué)習(xí),自認(rèn)為了解了一切以后就離開了,再也沒有回來。而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學(xué)到知識,還要去實踐它們,讓它們成為我們血液的一部分。我想你還會來的,記住堅持和勤勞。

?當(dāng)我們變得越來越強(qiáng)大、越來越有力量的時候,任何困難都會變得微不足道,只要在我們內(nèi)心中建立穩(wěn)固和寧靜,外在便不可動搖我們。

?不要去思考需要或是想要什么,只是去接受,去與自己相處,與自然相處。

?保持良善的初心,如果我們有好的動機(jī),就會得到好的結(jié)果。

?我們生活在自然之中,任何事情的發(fā)生都是自然的結(jié)果,了知自然的法則,就是了知佛法。

他說了很長時間,沉默了一會兒又開始些許言語。這就是老師,在這次的開示里,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我忍耐了跪姿帶來的身體的疼痛,讓自己保持在最寧靜的覺知里。我很感動,遇到這樣一位平和的老師,這些開示都是最簡單又甚深的智慧。

一切就在內(nèi)心深處

我不需要廟堂

因為

愛是我的宗教

慈悲是我的信仰

一切

就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

清晨醒來,在這個陌生的異國他鄉(xiāng),窗外傳來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車流聲和人潮的嘈雜聲。我洗漱完,換好衣服,安靜著,警覺著,沉默了一段時間。就在這沉默里,我望著柜臺上擺放著的圣者的像,心里感覺好安寧,默默地磕了幾個頭,然后如往常那樣,許了愿,便走下樓梯,準(zhǔn)備早餐。

這是友人的家中,她的母親是藏族人,待人和藹親切。她早早就為我煮好了奶茶,端放在餐桌上,屋里的人都已出門開始一天的工作了。我脫了鞋,走向廚房,屋里一切都如此安靜美好。每一個器物,都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暖茶色、啞啞的光芒,盛著奶茶的銀色湯鍋,緩緩散發(fā)出白色的熱氣,那一刻,我感到從未有過的神圣與恩典。每一件家具的擺放,都傳遞著主人使用它們時的溫柔與愛護(hù),也許只有在漫長歲月的洗滌下,在主人的輕拿輕放中,這些物品才越發(fā)顯得生動。潔白的哈達(dá)、牛奶及大雪,白色對于藏族人來說,好像一直象征著吉祥與光明,而光明本身就是一種空靈的白。

好似冬日的大雪,會給整片森林覆蓋一片茫茫的白,洗凈一年里所有的染垢,給四季以交代。著名的象形文字專家白川靜描述,“白”這個字起源于人類頭骨的形狀,大概是因為遠(yuǎn)古的初民,所看到的、思維到的白色都源自于暴露在大地上的尸骨,“白”便成為記錄生命的色彩?!鞍住辈粌H代表死亡,還代表新生,大多數(shù)蛋都是白色的,無論是藍(lán)鳥、母雞、黑鴨還是大鱷魚,他們產(chǎn)下的蛋都是白色的。母親的乳汁也是白色的,真正的生命居于白之中,當(dāng)我們打破蛋殼,脫離母親的乳汁,生命開始走向這個新奇世界,混沌便開始了。而純凈無染的白,才是超越生死的生命本色,是永恒的空靈靜寂。

早餐過后,我準(zhǔn)備去附近的山林深處行走。沒有拐杖,滿山是松樹掉落的針葉,踩上去咯吱咯吱地響,空氣中還散發(fā)著松汁的氣味。春夏交替的季節(jié),天氣還很涼爽,我行走著傾聽山里的蟲鳴鳥唱,它們是這山里,唯一和我在一起的孤獨旅人。

我喜歡坐在山丘上,輕輕閉上眼睛望向太陽,那耀眼的令人目眩的光芒會讓人突然進(jìn)入純白的空間,自己好似褪去了所有的灰塵、所有的色彩,在白色瀑布般傾下的流光中,成為一只潔凈的白鳥,向著光明的方向。我在印度時,會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恒河岸邊看人們沐浴,他們小心翼翼地捧起河水,閉上眼睛以最虔誠的姿態(tài),從頭開始澆灌全身,那神圣的河流,好像帶著某種無形的恩典,在洗凈內(nèi)心的煩惱污垢后,心靈因此走向了感恩、知足與光明。

我相信永恒的生命,是存在于我們每一個生命體內(nèi)的。即使那天空和大地上滿載著逝去了的、完結(jié)了的生命,可我依然相信,在這種種微細(xì)的變化里,在不斷死亡和新生之下,有著巨大的、深邃的永恒寧靜。

寧靜,看見萬物

人們無法體會生命的寧靜,只能翻譯成語言被訴說,可寧靜卻無法訴說……

萬物一直在變遷,樹木、海洋、花朵、呼吸、皮膚、念想、長發(fā)……愿我們都感知這一切的微細(xì)流轉(zhuǎn)。梭羅曾在一則日記里寫道:“夜的一縷細(xì)聲引我側(cè)耳傾聽,令生命有說不出的沉靜與莊嚴(yán)?!蹦鞘撬ネ郀柕呛那八哪?。喜歡思考和判斷的人,生命是理性而警覺的,而愛上傾聽與感知的人,生命是放松而清明的。世界盡管有包羅萬象的知識,但它們并不會比大自然用風(fēng)聲、雨聲、陽光、大海、貝殼等告訴我們的多,因為那是我們覺知真理的寶藏。

斷斷續(xù)續(xù)的車輪聲攪和著山路的崎嶇,一輛搭乘著近五十個人的班車行駛在雪山腳的遠(yuǎn)地,那是我第一次去西藏?;貞浤翘?,呼吸是極涼的,呼出來的白氣在空中久久不能消散。在友人的幫助下,我住進(jìn)了一棟只有二十幾平方米的兩層樓房,二樓推開窗戶便能看見廣袤的山川和天空。

西藏,是一片干凈而單純的土地,甚至是古老的遺傳,這里的老人一手拿著轉(zhuǎn)經(jīng)輪,一手拿著念珠,不停地念誦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哞。還有響起的號螺聲,響徹整個山谷。此刻,我卻想起了老子,他的充盈與空無。老子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崩献拥男氖菍庫o而默然的,充滿了安詳與慈愛,同時他的心又是充盈而滿懷空無。老子教導(dǎo)我們,人要像山谷那樣——虛懷若谷。你記得那個山谷的聲音嗎?那個無盡的飄揚至遠(yuǎn)方的聲音,嘹亮徜徉,好像我們最初純凈的心靈,坦蕩蕩,又似一股力量,碰撞著生命的盈滿。

你在,我就在

你不在了,我便是與你合一

成為那寬廣而深邃的寧靜

當(dāng)自我不在了,寧靜就在

第二次前往西藏,是在一個春節(jié)的午后,從天空中俯瞰連綿的雪山,那如筋脈一般錯綜復(fù)雜的輪廓,就在云層下漸行漸顯。我手中拿著書、一杯清水,常常都是獨自出行,感知外在的世界,安睡、沉默、吃飯、思考……但天性始終熱情。飛機(jī)停落在拉薩機(jī)場,陽光溫?zé)嵊謴?qiáng)烈地照在臉龐,空氣沒有想象中的寒冷,當(dāng)雙腳踏上這塊土地,心中就仿佛涌現(xiàn)出一種虔敬、潔凈、安寧。

我隨友人去往雪后的山川,走到半路,我們在一家甜茶館落腳休息。茶館里的奶茶冒著白色的熱氣,里面好多人,火爐旁邊還有一只睡覺的貓。這里的很多藏族人皮膚黝黑,談吐大聲爽直,有些像康巴漢子。我們挑了一處不那么擁擠的角落坐下,友人玩看著手機(jī),很入神。我細(xì)細(xì)看著友人的模樣,看著前臺那位年少的女孩和客人算著賬,還有旁邊桌上吃著小菜、牛肉面的大叔。人來人往。這一刻,突然感覺心里很溫?zé)?。我想自己為什么會突破種種選擇,有種種思緒和理由來到這里?身處這間小小的茶館,遇到這些陌生人,都是某種緣分在無形中牽引。眼前褐色的酥油茶正悠然緩慢地散發(fā)香氣,我拿出紙筆,記下此刻的心情:

徘徊,猶豫與掙扎

千萬思緒改變著我的計劃

原來

原來這一切的逃走與勝利

只為遇見你

世界在你心里,而你在我心里

雪川之上,陽光折射在逐漸枯萎的枝葉上,閃著晶瑩的光斑。我看到雪山和如此純凈的湖,陽光離我如此之近,就要把我融進(jìn)那片湖水,成為藍(lán)海。試想一下,千里江山,都變成空寂茫茫的冰雪世界。你置身其中,讓時空成為一種虛妄,沒有了思考。生命的存在,猶如天空飄落的雪花,一朵一朵融合在大地,融化在一起,成為山川草木、江海湖泊,自我,消失了。

《道德經(jīng)》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就是在西藏,在這個山川上,梵音與白海螺的聲音回蕩著。沒有這樣雄渾的聲音,就洞徹不到內(nèi)心深邃的寧靜與空無。原來,時間不存在,自我不存在,只有存在本身。

老子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fù)命?!彼褜庫o和道聯(lián)系在一起,萬物的存在之根是深遠(yuǎn)的,又是寧靜的,這就是永恒的道,歸于靜。

自然的喜悅,向內(nèi)尋找,是寧靜空心、圓月之光。回到自己心靈的故鄉(xiāng)吧,學(xué)會觀照,持續(xù)而單純地深入,如月光照耀湖面,那泛起微芒的光就是我們的覺性之光,是它映射了整個宇宙,并讓我們從負(fù)面情緒的牢籠之中解脫出來,自然地存在于自由之中。

寧靜的自由

那寬廣的寧靜

你無法獨自擁有

它來自整個宇宙

會帶來真愛之流

充盈這個大千世界

像花朵太美,會產(chǎn)生花蜜

像云朵太美,會積聚雨水

像果實太美,會搖搖墜落

而寧靜太美,會分享自由

鳥、湖、山

我推開了蘆葦?shù)碾p手,擁入無人知的水塘,就像陽光燦爛時的一場熱戀。白鳥從我身邊穿行飛翔,它獨一無二,溫暖而自由。這種種美好的事物,大自然一直都在全盤托出,而我們心底,卻有難以挪步的心事重重。來吧,和我來,像鳥兒一樣,飛向無人知的水塘……

白露剛過,山間空氣中彌漫著白色的霧氣。我換上登山鞋,前往離家最近的山谷。在山里居住的日子,我都會很早就自然地醒來,偶爾在山中碰到勤勞的農(nóng)民,他們或帶著鋤頭前往自己的菜地,或挑著一籃子的菜,前往附近的市場去售賣。楓樹的葉子開始被染紅,晶瑩的露珠在草木表層折射出一層朦朧的光。從朝至暮,只有小溪不停地流淌著,聲音始終輕柔,尤其是清晨,萬籟俱寂,它成了最好的音樂。我行走的這片山林深處,有一處靜謐的湖水,岸邊有一個小木屋,我喜歡坐在小木屋門口看著平靜的湖面,偶爾出現(xiàn)一圈圈的漣漪,魚群密切地往來,便會掀起大片漣漪,蕩漾,蕩漾,而后又歸于平靜。霧氣慢慢退去,太陽的光從山后面升起,湖面倒映著山,隨著太陽的運動,也在移動,大地復(fù)蘇。等人們開始起床勞作,我便會繞過湖水,前往湖另一旁的蘆葦?shù)?,有很多白鷺在這里棲息,山林的動物始終習(xí)慣性地保持警覺,在這樣不確定的森林里生存,它們也學(xué)會了很多。陽光浮現(xiàn)在臉頰,山路就在腳下,我感覺生命的本質(zhì)很簡單、很清明。

想起在北京的時候,遇到好天氣,我會和友人去紫玉山莊附近曬太陽,坐在湖邊看天鵝,有白天鵝和黑天鵝,在湖里安靜地漂游,有人會在岸邊準(zhǔn)時放上它們喜歡吃的菜葉子。友人很喜歡親近大自然,有時候會抱著大樹和它一起呼吸。秋冬時節(jié),公園里行人是很少的,碰到碧藍(lán)的天空,總會感覺這是城市里的世外桃源,讓我暫時忘記繁雜的工作,安靜地思考生命:我為什么在這里?只是為了每天聽鬧鐘起床,化妝然后上班,擠在地鐵里不斷低頭刷手機(jī),了解最新的資訊,生怕不能學(xué)習(xí),被時代所淘汰嗎?白天為了博得同事領(lǐng)導(dǎo)的喜歡,夜晚為了博得親友的喜歡,不斷附和外界,最后找不到自己嗎?那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要的也許很簡單,僅僅是心靈的安樂。

我們工作、生活、組建家庭,不應(yīng)該是為了得到外界的認(rèn)可,而是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越來越多地覺知幸福,覺知內(nèi)在的能力。這和物質(zhì)沒有關(guān)系,與我們的覺知、反省、體驗幸福的能力有關(guān)。也許一個深山里的隱士,他什么都沒有,也沒有什么目的,但他可能比我快樂,比我更會享受每天的陽光,他會看到楊柳在微風(fēng)中漂浮,會感受熱米飯在咀嚼時的溫甜,他的生命是鮮活而富足的。

如果人生里所有的追求,都是為了那份源自生命本來的快樂,那快樂又該如何去定義呢?在城市里,每個人面對世界都保持距離,我們總是戴著眼鏡,低著頭走路,遇到陌生人問話,很難產(chǎn)生信任。小鳥飛過,我們不會有所察覺,我們看不到落日的美、星辰的美,我們步履匆匆,總在不安全感里試圖爭取某種讓我們感到安全的可能,這種安全感建立在外界對我們的認(rèn)可上,而不是自己對自己的認(rèn)可。我們失去了真正的自信,我們不了解自己,因而無法全然地接納自己,我們渴望被證明、被愛、被接納,我們成了饑餓者,而不是富足者。

我繞過蘆葦走回原來的山路,田地里已經(jīng)有好多人開始一天的勞作了,在一棵高大的枯萎得只剩下幾片葉子的板栗樹下,我準(zhǔn)備采摘些野葡萄回去做寫生的材料,有時候我也想過用植物原本的汁液做顏料。我摘了很多串,它們形態(tài)很小,放在陽光下微微透明,像紅寶石。這些果子雖然看起來不如市集里的漂亮,嘗起來卻非常甘甜。就像這田地里的紅薯,農(nóng)夫們到了傍晚會提著白天挖到的紅薯回家,晚上在大鍋下的火坑里燒著吃,沒有農(nóng)藥、化肥,卻又大又甜。我想這就是一種愛吧,大自然回饋給我們的愛。我們用質(zhì)樸、踏實、勤勞的心念耕種,遵循自然的法則,春來發(fā)芽,冬來蘊藏,待因緣具足,等待瓜熟蒂落,這是一種純凈的生命質(zhì)地,沒有焦躁,沒有貪求,都是很平常的屬于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之愛,所以我們才能品嘗到最好吃的果實。

這里的孩子,到了午后就喜歡赤裸著身體,大笑著奔跑在山路上,然后縱身跳進(jìn)清澈的水塘,那濺起的水花,在陽光照射下閃著七彩的光芒,落在他們的臉頰上,散落,融化,流淌,那一刻,他們一定是自由而快樂的。他們面對的世界,是豐滿而美麗的。整個大自然就像一場由色彩組合的華麗盛宴,上帝派來了七彩女神,留在人間,不斷地配合時光老人,給森林畫上斑斕的色彩,就像印象派老畫家的調(diào)色板,春、夏、秋、冬,一年二十四個節(jié)氣都擁有不一樣的顏色。春天的爛漫,是我們童年的純真無瑕;夏天的熱烈,是我們青年的奮斗不息;秋天的肅雅,是我們中年的四十不惑;冬天的恬靜,是我們老年的平淡真味。

猶如鐘乳石洞是由一滴又一滴下落的水珠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不斷累積才形成的,世界所呈現(xiàn)的色彩也是在不斷變化、融合、分解中逐漸得以豐富。我喜歡色彩繽紛的世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更喜歡色彩疊加后所呈現(xiàn)的優(yōu)雅灰。就像此時的季節(jié),秋天的森林綠葉盡染為橄欖黃和緋紅,交相輝映成了生命之曲。這些顏色不是單純的綠或單純的紅,它們還夾雜著落葉的枯黃、楓葉的初紅,以及清晨間升起的朦朧白霧,但就是這樣的美,讓我們好像看到了大自然生命的流經(jīng),歲月的變遷,好似看到了我們?nèi)祟愖约旱纳谥饾u走向成熟與盈滿。中華民族有一個重要的美學(xué)觀念,談話看重言外之意,國畫看重象外之味、意外之韻,曲總美過直,忍會勝過躁。而顏色的含藏、疊幽美過直露的宣泄,就像我們的生命表達(dá),從孩童的純真,走向摔倒又爬起、又摔倒又爬起的旅程,成長的路總是殘忍的,但卻讓我們學(xué)會從容,看到風(fēng)雨中還有一顆可以不動搖的心。

伍爾夫說:“真是奇怪,為什么人在獨處時就會偏愛沒有生命的東西:樹啦、河流啦、花朵啦,感到它們表達(dá)了自己,感到它們變成了自己,感到它們懂得了自己,或者其實它們就是自己,于是便感到這樣一種不可理喻的柔情?!碑?dāng)我們持有善的心念與大自然交流的時候,就處于和諧的秩序當(dāng)中,大自然會喚醒我們心里的柔情與智慧。步入?yún)擦?,我看到的不僅是大自然的美好與豐盛,也會看到大自然包含的危險、凋零和死亡,就像生命在行進(jìn)過程中,我們無法掩蓋無常帶來的殘缺、苦難和悲傷。也正因為它們的美麗,生命得以試煉與升華。就像花朵、樹葉和小草,生長在森林或田野,它們都是在自己的本性里盛開,生命本具的同一性,造成了我們對外部的理解和關(guān)懷。所以,無論發(fā)生什么,不要忘記心底的溫柔。

信奉,一朵花

微光從樹的枝丫間落下來,和花兒一起掉在地上,散落整個草坪。我看見沉默,在陽光的高處,閃閃發(fā)著光亮,就像一位遙無邊際的陌生人,卻敞開著走進(jìn)了萬物心間。平日里我是極其喜歡花草的人,記得有一日清晨醒來,聞到滿屋彌漫的花香,便想到是花兒盛放到極致了,扭頭望了望床頭的百合,葉尾處已經(jīng)泛黃。時常花兒凋零了,花瓣兒會掉落在臺面,反倒覺得更美,不想清掃,甚至想余留那個空間,不敢輕易打擾這生命的劇場,在這小小的方寸天地,它們的死亡和盛放一樣美麗,一樣在向我呈現(xiàn)這個世界的完整。

“沒有花,我不能生存。為什么這樣說?部分原因是它們在我眼前變化著,它們的生存只有幾天,這使我與過程、成長、消亡緊密聯(lián)系著。在它們的運動中,我浮流著?!泵绹骷颐贰に_藤說。她也喜歡注視花,視角有點類似一個鏡頭湊到一朵花面前。對花的愛,她是很微觀很細(xì)節(jié)的,她總是從花的整體看到花的局部,看花瓣,看花蕊,看光線在那上面的流動和跳躍。

我始終感知,花擁有治愈人心的力量,如同梅·薩藤的鐘點工米爾,她們各自工作了幾個小時后,在喝上午十點的咖啡時她告訴薩藤,今日在后院窗外的苦櫻桃叢里,看到一個圓極了的蜘蛛網(wǎng),綴在上面的露珠熠熠發(fā)光。就在這天清晨,薩藤起床后也看到了晨霧,看到了蜘蛛網(wǎng)綴著閃亮的露珠,不同的是,她還看到了被夜雨侵襲后顯得頹喪的翠菊和大波斯菊……隨后她通過對花的注視,振作起來,積蓄起能量開始寫作。

前幾日,夜里刮風(fēng)下雨,這里的花草樹木全被風(fēng)雨摧殘,無一幸免,開著紫花的樹也被吹倒了,可人們都說它的生命還在,還可以站起來。那幾日我都經(jīng)常過去看它,只要看到它身上那些繁花一直開放,我便知道它的堅強(qiáng)。

若能把人比喻成花朵,這應(yīng)該是每個人都不會拒絕的美好寓意。然而,這不僅僅是一個比喻,在生命最本質(zhì)的地方,我們真的與花朵一樣,一樣出生,一樣盛開,一樣凋零,一樣回歸大地母親的懷抱。我想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討厭花朵,那好似孩童一般快樂純真的笑容,像冬日里的暖陽。每一朵花都獨一無二,有值得欣賞和贊美的地方,就像每一個人,都有被愛被欣賞的部分,不能被比較,不能被摧殘,應(yīng)該被溫柔對待,從而發(fā)掘出每個人生命里獨特的美麗。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熱海旅店,因為勞累早早入睡,凌晨四點醒來,卻發(fā)現(xiàn)他人昨夜送來的海棠。他一夜未眠,凝視海棠花,覺得它美極了,這便有了后來他在《花未眠》里寫下的:“凌晨四點醒來,發(fā)現(xiàn)海棠未眠。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有時我會不由自主地想道:‘要活下去!’”人們與萬物淺淺相遇,不是轉(zhuǎn)身離開便是駐足議論,而他卻在萬物之中看到了生命的美。

游學(xué)期間,在加德滿都住過半年之久,山上有一座充滿寧靜氣息的藏傳佛教寺院叫普拉哈日,那里的植被和家鄉(xiāng)的一樣,也許是在地球同一半球的緣故,在那里生活的日子,我感覺就像在自己的家鄉(xiāng)。山里到處都像是光明的,花兒開了就像花兒睡醒了似的,鳥兒叫了就好像鳥兒歌唱了似的。身處其中,它們歡樂,我也歡樂,它們靜靜的,我也靜靜的。

在大自然這片純凈無染的天地之間,仿佛有著無窮的智慧和無盡的力量,引領(lǐng)我孜孜前行。如果你真的熱愛某樣事物,關(guān)上你的手機(jī)和電腦,脫離所有的想象,走到它們面前,用生命去融入、去體會。就像喜愛大自然,就去聞一聞?wù)鎸嵉幕ㄏ?,用鼻子感覺它的氣味,用手觸摸它的美麗紋路,去呼吸雨水打在泥濘里的氣息,你會明白生命是多么奇妙。

萬事萬物,都是如此,從一棵樹、一朵花、一片云、一滴雨露、一塊石頭中看到所有的生成和隕落,所有的繁華和寂寞,我們就能漸漸貼近生命的實相,單純而直接地看到美善。一葉可知秋,一葉能障目,一葉即菩提……唐代禪僧玄覺在《永嘉證道歌》里說:“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xiàn)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我想都是在描述同一種領(lǐng)悟。

觀察一朵花開

看雨林里那些熟透的果子

從樹上掉落草地

那些安靜的鳥兒

棲息在美麗的花中

天真的孩童光著身子

沐浴著落下的陽光在井邊洗澡

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感嘆

生活在這個藍(lán)色星球的美好

宋人張叔夏《清平樂》:“候蛩凄斷,人語西風(fēng)岸。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guān)情。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敝灰蛞恢ξ嗳~,就能知多少秋聲,這是見微知著的境界,在這個世間,沒有一件是大事,也沒有一件是小事。倘若我們能見微知著而產(chǎn)生洞見,那我們就能跨越有形的界限,到達(dá)無形的寬廣。

中國古代文人雅士,大多推崇返歸自己內(nèi)心的世界,成就內(nèi)在的圓滿,用細(xì)膩微妙的體驗代替粗淺的感官享受。所以才有惲南田的“意貴乎遠(yuǎn),不靜不遠(yuǎn)也;境貴乎深,不曲不深也。一勺水亦有曲處,一片石亦有深處?!碑?dāng)下的體驗,當(dāng)下的全然滿足,一滴水足以讓你覺知體內(nèi)的大海。

烏云的影子化成凈水淅淅瀝瀝掉了下來,與青草化成一片,蜻蜓貼近地面飛行,滑過紫色、白色、藍(lán)色花兒的頭頂???,亮晶晶的雨水撲向一朵朵美麗的花兒,每當(dāng)此時,想起那么多與大自然交匯的歡欣,我內(nèi)心都會深深地祈禱,在那冰涼浮世的異域,你仍擁有全然的智慧,體會此刻的歡欣。

“這個渡口曾經(jīng)住著一個人,他是我的前輩與導(dǎo)師。他是一個虔誠的人,多年以來他一直僅僅信奉這條河,他發(fā)覺河水之聲與他交流,于是他師從河水,而河水則教導(dǎo)他,培養(yǎng)他。這條河對于他似乎是一位神。多年以來,他并沒有明白每陣清風(fēng)、每朵白云、每只小鳥和每只甲蟲都同樣神圣,而且與這令人尊崇的河流一樣能給人以啟迪。但當(dāng)這位虔誠的人飄然進(jìn)入林中,他徹悟了一切。沒有任何導(dǎo)師與書本,他比你我理解得更多。而這只是因為他信奉了一條河流?!?/p>

——黑塞《悉達(dá)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