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陸羽的《茶經(jīng)》主張“茶”有五個同義字:茶、槚、茗、蔎、荈。但是很明顯,陸羽參考的《爾雅》是晉代郭璞注本,不是原書無注本?!皹枴弊衷凇稜栄拧め尣荨分嗅尀椤拜?,苦菜”;《爾雅·釋木》曰“槚,苦荼”,無法證明槚就是茶。要到幾百年后,晉代郭璞的《爾雅注》說:“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早采者為茶,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曰苦菜?!边@才將槚認(rèn)定為茶。
但是,“槚”是中原古語,不是四川古語,四川古代從未稱“茶”為“槚”?!笆J”字雖是四川古語,但在漢代以后,根本沒有人使用。因此,“茶”的同義字只剩下“茗”、“荈”二字。漢魏六朝以后,“茶”、“茗”、“荈”三字在中國茶文化中反復(fù)出現(xiàn),雖然有些學(xué)者企圖以茶的色、香、味,或早取與晚采,來區(qū)分茗、茶、荈的文化含義,但最后都自陷泥淖,進退失據(jù)。最明顯的是晉代杜育的《荈賦》,也被稱為“茶賦”,可證“茶”、“荈”二字通用。到了盛唐,儲光羲的《吃茗粥作》中也用“茶粥”,可證“茗”、“茶”二字通用。本書采用“茶藝”,而不采用“茗藝”或“荈藝”,不是因為它有特殊含義,只是因為它最具學(xué)術(shù)共相,如唐代陸羽就稱其茶學(xué)百科全書為“茶經(jīng)”,而非“茗經(jīng)”或“荈經(jīng)”。
茗、荈、茶、槚異同之說,主要分為“老嫩說”與“甘苦說”。
▲_晉王羲之《喪亂帖》。東漢分音不分字,造成中國“荼”、“茶”二字書法的混淆。唐代始分音亦分字。唐代以前文獻中的“荼”字,是“茶”是“荼”,得看上下文決定?!拜绷辍钡摹拜薄笔恰安琛保拜倍尽钡摹拜薄笔恰拜薄?。本帖中的“荼毒”意指“受傷害”,與茶無關(guān),后有“哀毒”與“荼毒”呼應(yīng)
“老嫩說”以《魏王花木志》為代表:
茶似梔子,可煮為飲。其老葉謂之荈,嫩葉謂之茗。
“甘苦說”則可參見《百川學(xué)?!げ杞?jīng)注》:
一本云:“其味,苦而不甘,槚也;甘而不苦,荈也?!?/p>
主張苦而不甘是槚,甘而不苦是荈,不僅與前說完全不同,與《百川學(xué)?!げ杞?jīng)》所主張的“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亦大不相同,可證《茶經(jīng)》與《茶經(jīng)注》作者不同。
如果主張《晏子春秋》中所謂“食脫粟之飯,灸三戈五卵,茗菜而已”語法不通,且“飲”與“食”前后夾雜,不符合古人飲食習(xí)慣,應(yīng)將“茗菜而已”改為“茗茶而已”,即先飯、次菜、后飲,那么“茗茶”一詞就是茶最古老的復(fù)詞,比起“茶飲”還要早得多。
▲_唐柳公權(quán)《玄秘塔碑》局部。其中的“茶毗”系梵語音譯,意指“焚燒”,與茶無關(guān)
據(jù)成漢常璩《華陽國志》所載,至晚在周代,茶已出現(xiàn)于四川,民間傳說更有甘露茶故事(其說詳見《四川茶葉·四川茶葉簡史》)。漢代以后,茶由四川往北傳入河南、陜西,往東傳至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更南傳至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地。
中國茶葉史上,習(xí)慣把茶分為喬木(野生茶)與灌木(栽植茶)兩大類。此說雖不符事實,但長期主導(dǎo)茶史。事實上,灌木與喬木是茶人依茶樹狀況做出的分法。如果沒有茶園管理,灌木栽植茶也可能長成喬木茶林。鹿谷凍頂山至今還存活著有數(shù)百年樹齡的野生“蒔茶樹王”,與栽植茶共生。
陸羽在《茶經(jīng)》中說: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shù)十尺,其巴川、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代而掇之。
巴川、峽川在今重慶市萬州區(qū)至四川省宜賓市一帶,可見當(dāng)時在長江南岸山區(qū)的河谷,以及大婁山的四川、云南、貴州山區(qū),都生長著高大的茶樹。
在中國茗茶栽植史上,建茶獨樹一幟。南宋趙汝礪的《北苑別錄》中說:
蓋建茶味遠而力厚,非江茶可比。江茶畏流其膏;建茶惟恐其膏之不盡,膏不盡,則色味重濁矣。
從“畏流其膏”至“恐其膏之不盡”,可證同樣是茗茶,由于做法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結(jié)果。
第一節(jié) 先秦茗茶
先秦茗茶,主要有三種說法,即“神農(nóng)說”、“周代貢茶說”和“晏子飲茶說”。
一、神農(nóng)說
清陳元龍在《格致鏡原·茶》中說:
《本草》:“神農(nóng)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苯袢朔幉伙嫴瑁纸馑幰?。
《格致鏡原》前有雍正乙卯(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自序及凡例,應(yīng)可確定“神農(nóng)以茶解毒”之說流傳于世必早于是年,疑出自流傳于明末清初的《本草》,甚或更早。又,本文引用版本為新興書局景刊本。
二、周代貢茶說
除了“神農(nóng)說”以外,“周代貢茶說”是本期茗茶主軸。但有兩點必須注意,一是貢茶的實際宮廷效用,二是“貢茶”是否與“貢荼”相混。
現(xiàn)存最早的茶文獻,是周武王時的貢茶記錄?!度A陽國志》卷一《巴志》、卷二《漢中志》、卷三《蜀志》及卷四《南中志》中,都有茗茶記載。
▲_“牛首人身”神農(nóng)氏像
《華陽國志·巴志》載:
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故吳楚及巴,皆曰子。其地東至魚腹,西至楚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上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蠶麻纻、魚鹽銅鐵、丹漆茶蜜、靈龜巨犀、山雞白雉、黃潤鮮粉,皆納貢之。
▲_清孫星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_成漢常璩《華陽國志》
▲_清陳元龍《格致鏡原·茶》。此系筆者知見最早提及“神農(nóng)嘗百草,得茶而解”之圖書
這是中國最早的“栽茶”與“貢茶”記錄。由于“丹漆”與“茶蜜”并列,可以推測茶飲器是漆制的,也知道茶與蜜是四川人最重要的飲品。但是,“地方自獻貢茶”與“王室御用貢茶”是兩種不同概念。貢包茅、貢柑橘,只是土貢,歷史上多的是派不上用場的土貢。如果王室沒有使用貢茶記錄,貢茶可能被束之高閣或打入冷宮,沒有機會發(fā)揮貢茶的宮廷文化作用,更別提茗茶藝術(shù)或社會功能。
此外,《華陽國志·蜀志》載:“什邡縣,山出好茶。南安、武陽皆出茗茶?!蹦习步裰孛?,武陽為今四川省眉州市彭山區(qū)。《華陽國志·南中志》載:“平夷縣,郡治。有津、安樂水,山出茶蜜?!笨梢姰?dāng)時四川茶區(qū)相當(dāng)廣泛。
中國茶土產(chǎn)發(fā)展,先有地方貢茶,再有中央御茶。清代顧炎武的《日知錄》中說:“秦人入蜀,后有茗飲之事?!笨芍狈杰瑁ㄒ砂ㄘ暡枧c栽植)是在秦人入蜀以后,由四川傳到北方的。秦人入蜀指公元前三〇八年(周赧王七年),司馬錯“率巴蜀眾十萬,大舶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時為戰(zhàn)國時期。換句話說,至少在戰(zhàn)國時期,江北已有茶出現(xiàn)。
古人主張“六經(jīng)無茶字”,固是事實;但是,鑒于直到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jīng)》中才把“茶”與“荼”分開,而六經(jīng)中“茶”亦書“荼”,當(dāng)然不見“茶”字了。至于六經(jīng)中是否“茶”、“荼”相混,是否“貢茶”、“貢荼”相混,絕非本書所能盡述,故略而不論。
三、晏子飲茶說
《晏子春秋》版本眾多,與茶有關(guān)的是“茗菜”或“苔菜”,最早見于陸羽《茶經(jīng)·七之事》中:
《晏子春秋》:“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灸三弋五卵,茗菜而已?!?/p>
▲_《晏子春秋》
有的版本不作“茗菜”,而作“苔菜”。
春秋時代,齊相晏嬰雖為權(quán)宦,但以勤儉出名,就連飲饌也不例外。中國有先飯、后菜、終湯的飲食習(xí)慣,因此,無論以“茗菜”還是“苔菜”作為一餐的最后一步都不合理。筆者認(rèn)為,“茗菜”(或“苔菜”)應(yīng)作“茗茶”(或“苔茶”),乃是飲品,才符合中國飲饌習(xí)俗。但是,當(dāng)時山東并不產(chǎn)茶,因此晏子所飲用的,應(yīng)是一種代茶,或即后世所謂產(chǎn)于山東的“蒙茶”。明陳仁錫所輯《潛確居類書·茶》中說:“青州蒙陰山產(chǎn)石上,若地衣然,味苦而性涼。”
先不管神農(nóng)說,如果肯定了周武王時即有貢茶,也肯定了晏子的茗茶,那么中國茗茶史便可以確定是始于先秦了。
第二節(jié) 漢魏六朝茗茶
▲_王褒畫像
關(guān)于漢魏六朝茗茶發(fā)展史,最重要的史料應(yīng)是漢代王褒的《僮約》,其次是東晉陸納的茶果宴。
一、王褒《僮約》
《僮約》撰于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五九年),是一篇游戲文字,為研究漢代民俗文化的重要文獻。其中有“武陽買茶”語,一般學(xué)者認(rèn)為這等同承認(rèn)漢代的四川彭山一代已有茗茶市場;至于茗茶,至少是經(jīng)過曬干的茶,而不是新鮮的茶葉。宋版與明版的《僮約》都作“武陽”;到了清代,有的版本作“武都”,例如嚴(yán)可均所編《全上古三代秦漢晉六朝文》;當(dāng)代亦有以地緣考訂是武都者。但是根據(jù)明本《華陽國志》,漢代以前武都根本不產(chǎn)茶,可證是清人及今人之誤。
▲_漢王褒《僮約》(出自明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二、本期湖北、四川茶區(qū)
張揖《廣雅》載:
荊巴間,采葉作餅。
荊今湖南,巴古蜀,今四川?!肚G州土地記》載:
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
武陵在今湖北。《述異記》載:
巴東別有真香茗,其花如薔薇,飲之令人不眠。
巴東古蜀,在今四川,飲之令人不眠的“真香茗”與劉琨因“體中潰悶”而“恒仰”的“真茶”,應(yīng)是近似語詞。
上述三條文獻,都說明本期湖北、四川產(chǎn)茶。
三、本期江南茶區(qū)
劉琨《與兄子南兗州刺史演書》載:
前得新安干茶二斤。
陸羽《茶經(jīng)》別作:
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黃苓一斤,皆所須也。吾體中潰悶,恒仰真茶。
南兗州指東晉在江南僑置兗州;劉演為劉琨之侄;安州當(dāng)為新安,吳置新都郡,晉改新安郡,故城在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
山謙之《吳興統(tǒng)紀(jì)》載:
烏程、溫山,出御荈。
陸羽《茶經(jīng)·七之事》載:
山謙之《吳興記》:“烏程縣西二十里,有溫山,出御荈。”
烏程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qū)?!俺鲇F”而非“出御茗”,可證六朝“荈”、“茶”不分—如果荈是“不甘而苦”,焉得御貢?就如同杜育的《荈賦》,一名《茶賦》。這是本期重要的貢茶記錄,以及證明“茶”同“荈”。
上述兩條文獻,說明本期江南產(chǎn)茶。
四、本期嶺南茶區(qū)
裴淵《廣州記》載:
酉平縣出皋盧,茗之別名。葉大而澀,南人以為飲。
這是皋盧最早的記錄,可見皋盧是大葉種。筆者認(rèn)為,皋盧最可能的用途是制成具有防瘴防癘功能的孩兒茶。唐代施肩吾所說的“泉州烏藥好防身”應(yīng)是指“孩兒茶”,與后代的臺州烏藥無關(guān)。
《南越志》載:
茗,苦澀,亦謂之過羅。
上述兩條文獻,說明本期嶺南產(chǎn)茶。
五、本期長江流域茶區(qū)
《桐君錄》載:
酉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茶。巴東別有真香茗,煎飲令人不眠。
酉陽在今湖南,武昌在今湖北,晉陵在今江蘇,巴東在今四川。此條可證本期長江流域產(chǎn)茶。
六、余論
至于馬王堆出土竹簡上的“槚”字,以及竹笥所藏是否“槚”之實物兩大問題,筆者認(rèn)為,四川人從未稱“茶”為“槚”,而且中國自古即反對以“竹笥”盛茶。茶不是蔬菜,就算已經(jīng)曬干或陰干,要求長期貯存,竹笥藏茶易變質(zhì),不具備這種功能。
第三節(jié) 隋唐五代茗茶
觀察中國茗茶發(fā)展史,要先區(qū)分是貢茶還是民間茶。其次是采茶、制茶、茶產(chǎn)地區(qū)。唐代以前,除了四川以外,茶文獻嚴(yán)重不足,所以中國茗茶發(fā)展史要自唐代陸羽作《茶經(jīng)》起才有完整系統(tǒng)。
隋唐五代的茗茶志,本書收錄四部:一為陸羽《茶經(jīng)》,代表唐肅宗李亨以前的茶區(qū);二為佚名《茶經(jīng)注》,撰作時期不明,但應(yīng)為唐代作品;三為楊曄《膳夫經(jīng)手錄》(完成于公元八五六年),代表唐代宗至唐宣宗等八朝的茶區(qū);四為五代毛文錫《茶譜》(撰于公元九三五年左右),代表五代十國時期的茶區(qū)。
一、《茶經(jīng)》版本質(zhì)疑
據(jù)宋陳師道《茶經(jīng)序》所說:“陸羽《茶經(jīng)》,家傳一卷,畢氏、王氏書三卷,張氏書四卷,內(nèi)外書十有一卷。其文繁簡不同,王、畢氏書繁雜,意其舊文;張氏書簡明,與家書合,而多脫誤;家書近古,可考正。自《七之事》其下亡。乃合三書以成之,錄為二篇,藏于家。”可證北宋時期,《茶經(jīng)》版本已經(jīng)問題重重。
陳師道,北宋人,生于一〇五三年,卒于一一〇一年。左圭《百川學(xué)?!房谀纤蜗檀揪拍辏ü欢呷辏渲幸嗍沼小恫杞?jīng)》,比陳師道的《茶經(jīng)序》晚了近兩百年,其間的《茶經(jīng)》流傳情況,學(xué)者一無所知。這是《茶經(jīng)》版本考與《茶經(jīng)》內(nèi)容考最重要的問題,文獻不足,學(xué)者根本無能力解決。
《百川學(xué)?!匪铡恫杞?jīng)》三卷,可能是抄錄的唐穆宗本或宋真宗本。唐穆宗名“恒”,宋真宗亦名“恒”,而左圭本中凡逢“恒”字,必減末筆以避諱。
▲_唐裴文《茶述》。一般茶書均作“裴汶”。本書以“汶”字除用于山名、地名、水名外,均有“污穢”之義,故據(jù)《宣和北苑貢茶記》改為“文”?!恫枋觥方褙?,輯佚以宋謝維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與清陸廷燦《續(xù)茶經(jīng)》為最全。是書收錄了唐元和年間(公元八〇六年至八二〇年)的十個茶區(qū)
《茶經(jīng)》傳世版本眾多,但主要有兩個系統(tǒng),即有注本(宋左圭《百川學(xué)海》本)和無注本(民國張宗祥校明《說郛》本,一九二七年)。有注本內(nèi)容問題重重,以民國陶湘《百川學(xué)海》摹本為例,枚舉其要:
(一)校注底本不詳。
(二)校注作者均不詳。
(三)用以校注版本亦不詳。如其中有“一本云:其味苦而不甘,槚也;甘而不苦,荈也”,從“一本云”可證另有校注版本。
(四)目錄漏列。如《四之器》中不見“鹺簋”。
(五)正文漏列。《四之器》收錄:“《荈賦》所謂‘煥如積雪,燁若春敷’有之?!比弧镀咧隆凡⑽词珍洝肚F賦》,應(yīng)是漏列。
(六)誤抄?!端闹鳌酚小安枳骷t白之色”,不通,應(yīng)是“茶作綠色”。
(七)錯簡。《六之飲》載:“客數(shù)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約碗數(shù)?!币慧问?。如何行三碗、行五碗,不夠詳細,也不符道理,歷來解經(jīng)均不通,疑為錯簡。
(八)矛盾?!读嫛匪d“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與《五之煮》所載“第一者為雋永,或留熟(盂)以貯之,以備育華救沸之用”不合。既已“育華救沸”,如何能“補所闕人”?
(九)《八之出》注不完全?!摆鲋荨甭┳ⅲ辽賾?yīng)以《太平寰宇記》補足。
二、采茶
《茶經(jīng)·三之造》載: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牙者,發(fā)于藂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
這是中國基本采茶原則,采茶時間比宋代貢茶寬松。宋代貢茶要求侵晨采之,因為茶芽見日為陽氣所薄。
三、制茶
《茶經(jīng)·三之造》載:
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這些造茶程序,都得仰仗茶具。陸羽《茶經(jīng)》中所謂的“茶具”專指“制茶工具”,“茶器”專指“飲茶用器”,兩者絕不混淆。
據(jù)《茶經(jīng)·二之具》所載,各種茶具名稱及用途如下。
(一)籝為采茶具。
籝,一曰籃,一曰籠,一曰筥,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負以采茶也。
(二)灶為蒸茶具。
灶,用無突者。
(三)釜為蒸茶具。
釜,用唇口者。
(四)甑為蒸茶具。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籃以箄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箄;既其熟也,出乎箄。釜涸,注于甑中。又以榖木三枝亞者制之,散所蒸芽筍并葉,畏流其膏。
(五)杵臼為制茶具。
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
(六)規(guī)為制茶具。
規(guī),一曰模,一曰棬,以鐵制之,或圓,或方,或花。
(七)承為制茶具。
承,一曰臺,一曰砧,以石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無所動搖。
(八)襜為制茶具。
襜,一曰衣,以油絹或雨衫、單服敗者為之。以襜置承上,又以規(guī)置襜上,以造茶也。茶成,舉而易之。
(九)芘莉為列茶具。
芘莉,一曰贏子,一曰篣筤,以二小竹,長三尺,軀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織方眼,如圃人土羅,闊二尺,以列茶也。
(十)棨為穿茶具。
棨,一曰錐刀,柄以堅木為之。用穿茶也。
(十一)樸為穿茶具。
樸,一曰鞭,以竹為之,穿茶以解茶也。
(十二)焙為烘茶具。
焙,鑿地深二尺,闊二尺五寸,長一丈,上作短墻,高二尺,泥之。
(十三)貫為焙茶具。
貫,削竹為之,長二尺五寸。以貫茶焙之。
(十四)棚為焙茶具。
棚,一曰棧,以木構(gòu)于焙上,編木兩層,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十五)穿為焙茶具。
穿,江東、淮南,剖竹為之;巴山、峽川,紉榖皮為之。江東,以一斤為上穿,半斤為中穿,四兩、五兩為小穿。峽中,以一百二十斤為上穿,八十斤為中穿,五十斤為小穿。字舊作釵釧之釧字,或作貫串,今則不然,如磨、扇、彈、鉆、縫五字,文以平聲書之,義以去聲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_唐陸羽《茶經(jīng)·七之事注》(《百川學(xué)?!繁荆?/p>
▲_唐陸羽《茶經(jīng)·八之出》(《百川學(xué)海》本)
“邊茶”碩大,自古已然。
(十六)育為焙茶具。
育,以木制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門,掩一扇,中置一器,貯煻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時,焚之以火。
《茶經(jīng)·三之造》,歷代學(xué)者并不太注意,研究成果以日本諸岡存《茶經(jīng)評釋》較有系統(tǒng)。書中諸多圖表,有助于唐代制茶法研究,后代茶書多所引用。
陳椽《茶葉通史·第六章》載:“餅茶的青草氣味很濃,為了去掉青草氣味,人們經(jīng)過反復(fù)研究和實踐,發(fā)明了蒸青制法?!薄恫杞?jīng)·二之具》與《茶經(jīng)·三之造》,主要就是講如何制造蒸青餅茶,大體可分為如下幾步驟。
(一)采茶:晴天時,用五升容量的茶籠采茶。
(二)蒸茶:把所采的茶葉,放在甑里,置灶上蒸茶。
(三)搗茶:蒸好了茶,用杵臼搗茶。
(四)拍茶:把搗好的茶,放在規(guī)內(nèi),下置襜,襜下置承,用規(guī)造成餅形。
(五)列茶:以規(guī)制好的茶餅,放在芘莉里列茶,候干。
(六)穿茶:從芘莉中取出茶餅,用棨穿茶,用樸解茶。
(七)貫茶:把茶串成一串。
(八)焙茶:把成串茶放入茶焙焙茶。
(九)棚茶:在焙上架設(shè)茶棚,未干置茶焙,半干升下棚,全干置上棚。如此制茶手續(xù)完整,剩下的只是后續(xù)的養(yǎng)茶、育茶。育茶與養(yǎng)茶先得把茶穿起,然后放在育中養(yǎng)茶,以防餅茶潮濕。
(十)穿茶:把焙干的茶串,放在育中養(yǎng)茶。茶分餅茶與粗茶兩種。餅茶者,江東以一斤為上穿,半斤為中穿(舊時以十六兩為一斤),四兩、五兩為小穿;粗茶者,峽中以一百二十斤為大穿,八十斤為中穿,五十斤為小穿。
(十一)育茶:以育養(yǎng)茶。
四、產(chǎn)地
《茶經(jīng)·八之出》講茶的產(chǎn)地。
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六二七年),分全國為十道,即關(guān)內(nèi)道、河南道、河?xùn)|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和嶺南道。十道并非實際的行政單位,只是地理上的劃分。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公元七三三年),析關(guān)內(nèi)道置京畿道,析河南道置都畿道,分山南道為東、西兩道,分江南道為浙東、浙西、黔中三道,共十五道,始設(shè)采訪處置使。本書據(jù)《茶經(jīng)·八之出》記載,收錄十五道中之八道茶區(qū)。
▲_唐《蕭翼賺蘭亭圖》局部
(一)山南道
以峽州上,襄州、荊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
山南道即今漢江流域及長江中游沿岸地區(qū)。峽州,今湖北省宜昌市;襄州,今湖北省襄陽市;荊州,今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金州,今陜西省安康市;梁州,今陜西省漢中市。
(二)淮南道
以光州上,義陽郡、舒州次,壽州下,蘄州、黃州又下。
淮南道即今長江與淮河之間區(qū)域。光州,今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義陽郡,治所今河南省信陽市;舒州,今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壽州,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
(三)浙西道
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潤州、蘇州又下。
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qū);常州,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睦州,今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歙州,今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潤州,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蘇州,在今江蘇省蘇州市。
(四)劍南道
以彭州上,綿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瀘州下,眉州、漢州又下。
劍南道即今四川省。彭州,今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蜀州,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州,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雅州,今四川省雅安市;瀘州,今四川省瀘州市;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漢州,今四川省廣漢市。
(五)浙東道
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臺州下。
浙東道,即今浙江省東南部。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明州,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婺州,今浙江省金華市;臺州,今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
(六)黔中道
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
黔中道,即今湖北省西南部、湖南省西部、四川省東南部、貴州省北部。思州,今貴州省遵義市務(wù)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播州,今貴州省遵義市;費州,今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夷州,今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
(七)江南道
生鄂州、袁州、吉州。
江南道,即今長江中部南岸。鄂州,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
(八)嶺南道
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
嶺南道括今廣東、廣西等地。福州,今福建省福州市;建州,今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韶州,今廣東省韶關(guān)市曲江區(qū);象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來賓市象州縣。
宋代以后,最引起學(xué)者爭議的是陸羽是否曾到嶺南考察茶業(yè)。鳳凰山貢茶掌宋代貢茶命脈,武夷山茗茶掌清代茗茶命脈。如果陸羽沒到過嶺南,則對于中國茶區(qū)認(rèn)識并不完整。記得一九八五年五月與吳振鐸先生初次見面,吳先生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陸羽到過武夷嗎?”我回答:“不但沒到過武夷,整個嶺南茶區(qū)全都不熟,這可從《茶經(jīng)·八之出》中‘往往得之,其味極佳’的籠統(tǒng)言語證明?!?/p>
佚名《茶經(jīng)·八之出注》講茶的產(chǎn)地。
本書認(rèn)為,《陸羽·茶經(jīng)注》并不是陸羽自撰,理由有五。第一,《茶經(jīng)·五之煮注》載:“一本云:‘其味苦而不甘,槚也;甘而不苦,荈也。’”既有“一本云”,則《茶經(jīng)注》絕非陸羽撰明矣。第二,《茶經(jīng)·八之出》正文“邛州”下闕注,而宋樂史《太平寰宇記·邛州》收錄:“案:《茶經(jīng)》云:‘臨邛數(shù)邑茶,有火前、火后、嫩綠、黃芽等號,又有燔餅,每餅重四十兩,入西蕃、黨項,重之如中國名山者,其味甘苦?!贝颂帯恫杞?jīng)》,當(dāng)指《茶經(jīng)注》,可證宋初已認(rèn)為《茶經(jīng)注》是《茶經(jīng)》的一部分。第三,同中有異。《茶經(jīng)注》與《太平寰宇記》引《茶經(jīng)》文字有異,如“彭州條”。第四,完全不同?!恫杞?jīng)注》與《太平寰宇記》文字全異者,如“瀘州條”。第五,《茶經(jīng)·八之出注》只注山南、淮南、浙西、劍南、浙東五道,其他黔中、江南、嶺南三道,僅嶺南福州注有“福州生閩方山之陰縣也”,可證是未完之作。因此,如何從歷代方志及類書中,鉤稽訪佚,完成《茶經(jīng)·八之出注》,應(yīng)是當(dāng)代茶學(xué)研究當(dāng)務(wù)之急。
(一)山南道
1.峽州生遠安、宜都、夷陵三縣山谷。
2.襄州生南鄭縣山谷。
3.荊州生江陵縣山谷。
4.衡州生衡山、茶陵二縣山谷。
5.金州生西城、安集二縣山谷。
6.梁州生襄城、金牛二縣山谷。
(二)淮南道
1.光州,生光山縣。黃頭港者,與峽州同。
2.義陽郡生義陽縣鐘山者,與襄州同。
3.舒州,生太湖縣潛山者,與荊州同。
4.壽州,盛唐縣生霍山者,與衡山同。
5.蘄州生黃梅縣山谷。
6.黃州生麻城縣山谷,并與荊州、梁州同。
(三)浙西道
1.湖州生長城縣顧渚上,中與峽州、光州同;生山桑儒師二□白茅山懸腳嶺,與襄州荊南義陽郡同;生鳳亭山伏翼閣飛云、曲水二寺啄木嶺,與壽州、常州同;生安吉、武康二縣山谷,與金州、梁州同。
2.常州義興縣生君山懸腳嶺北峰下,與荊州義陽郡同;生圈嶺善權(quán)寺石亭山,與舒州同。
3.宣州生宣城縣雅山,與蘄州同。
4.睦州太平縣生上睦、臨睦,與黃州同。
5.杭州臨安、于潛二縣生天目山,與舒州同;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
6.睦州生桐廬山谷。
7.歙州生婺源山谷,與衡州同。
8.潤州江寧縣生傲山。
9.蘇州長洲縣生洞庭山,與金州、蘄州、梁州同。
(四)劍南道
1.彭州生九隴縣馬鞍山至德寺、棚口,與襄州同。又《太平寰宇記·劍南西道·彭州》云:“茶出彭州九隴縣馬鞍山至德寺、棚口鎮(zhèn)者,與襄州茶同味。”
2.綿州龍安縣生松嶺關(guān),與荊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縣、西山者,并佳;有過松嶺者,不堪采。
3.蜀州青城縣生丈人山,與綿州同;青城縣有散茶、末茶,尤好。
4.邛州:臨邛數(shù)邑茶,有火前、火后、嫩綠、黃芽等號,又有燔餅,每餅重四十兩,入西蕃、黨項,重之如中國名山者,其味甘苦。
5.雅州百丈山、名山,與金州同。
6.瀘州生瀘川者,與金州同。又《太平寰宇記》卷八八云:
瀘州之茶樹,獠常攜瓢具,穴其側(cè),每登樹采摘,芽茶必含于口,待其展,然后置于瓢中,旋塞其竅,歸必置于暖處,其味極佳。又有麄者,其味辛而性熱,彼人飲之療風(fēng)。呼為“瀘”。
7.眉州丹棱縣生鐵山者,與潤州同。又《太平寰宇記》卷七四云:
眉州洪雅、昌闔、丹棱,其茶如蒙頂制茶餅茶,其散者葉大而黃,味頗甘苦,亦片甲、蟬翼之次也。
8.漢州綿竹縣生竹山者,與潤州同。
(五)浙東道
1.越州余姚縣生瀑布泉嶺,曰“仙茗”,大者殊異,小者與襄州同。
2.明州縣生榆莢村。
3.婺州東陽縣東自山,與荊州同。
4.始山豐縣生赤城者,與歙州同。
5.建州,《太平寰宇記》卷一〇一云:
建州方山之芽及紫筍,片大極硬,須湯浸之方可碾,極治頭痛,江東老人多味之。
《茶經(jīng)·八之出注》的研究,目前尚未系統(tǒng)展開。如果能先整理出《茶經(jīng)·八之出注》長編,對《茶經(jīng)注》的研究應(yīng)有更上層樓之功。輯佚范圍也不應(yīng)局限于《太平寰宇記》,而應(yīng)對宋、元、明、清的方志及類書全面搜集,精校精印。
五、唐代楊曄《膳夫經(jīng)手錄》中關(guān)于茶的內(nèi)容
《膳夫經(jīng)手錄》成書于唐大中十年(公元八五六年),作者楊曄,比陸羽的《茶經(jīng)·八之出》晚了近一世紀(jì)。茲錄其中與茶相關(guān)的原文如下:
茶,古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煮是為茗粥。至開元、天寶之間,稍有茶,至德、大歷遂多,建中已后盛矣。名系鹽鐵,管榷存焉。今江夏以東,淮海之南,皆有之。今略舉其尤處,別為二品總焉。
歙州、婺州、祁門、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雜木葉,自梁宋幽并間,人皆尚之。賦稅所入,商賈所赍,數(shù)千里不絕于道路。其先春含膏,亦在顧渚茶品之亞列,祁門所出方茶,川源制度略同差小耳。
楊曄主張“以多而貴”與“言少而精”的分類方法,有其茶學(xué)理論依據(jù),也對中國茗茶分類史產(chǎn)生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宋代才有專論貢茶的茶書。楊曄補足陸羽后一百年的茗茶史,更是功不可沒,可惜在傳統(tǒng)茗茶史上尚未受到一般學(xué)者的肯定。
此外,僅以陸羽《茶經(jīng)》論斷唐代茗茶,當(dāng)然有欠公允。唐代從公元六一八年至九〇七年,共二百九十年。一般學(xué)者認(rèn)為陸羽生于公元七三三年,卒于公元八〇四年,生年晚于唐朝的建立一百多年,卒年先于唐朝的滅亡一百多年。生前雖無茶人著錄唐代茶區(qū),但其卒后,有關(guān)唐代茶區(qū)著錄甚多,加上陸羽《茶經(jīng)》只是一家之言,并非動員所有茶人的研究成果。學(xué)者無限上綱引用《茶經(jīng)》代表唐代茶區(qū),結(jié)果當(dāng)然以偏概全。不但茶區(qū),茶器亦然。以茶盞為例,陸羽的兩位茶友—顏真卿與僧皎然,都尚白盞,陸羽獨重越盞,而不但唐代的皮日休說“邢客與越人,皆能造茲器”,明代的張岱也轉(zhuǎn)載“素瓷傳靜夜”句,可見茶尚青瓷,只是陸羽的一家之言。
六、五代毛文錫《茶譜》中的茶產(chǎn)地
毛文錫,字平珪,高陽(今屬河北省)人。他本是唐代進士,唐亡后在前蜀做翰林學(xué)士,前蜀亡后(公元九二五年),降南唐。作為北方茶人,他精于江南茗事,又長期在四川茶區(qū)與福建茶區(qū)活動,機緣殊勝,多為實錄。以下為筆者據(jù)清本樂史《太平寰宇記》、宋本吳淑《事類賦》中所涉毛文錫《茶譜》內(nèi)容整理,與茶產(chǎn)地?zé)o關(guān)者,概不收錄。
見于《太平寰宇記》者:
(一)劍南西道
彭州有蒲村、堋口、灌口,其園名“仙崖”、“石花”等,其茶餅小,而布嫩芽,如六出花者尤妙。
蜀州晉原、洞口、橫源、味江、青城,其橫源雀舌、鳥觜、麥顆,蓋取其嫩芽所造,以其芽似之也。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黃芽,茶芽相抱,如片甲也。蟬翼者,其葉嫩薄,如蟬翼也。皆散茶之最上也。
雅州以百丈、名山二者尤佳。
名山有五嶺,有茶園。中嶺曰上清峰,所謂蒙嶺茶也,為天下稱之。
(二)江南東道
杭州臨安、于潛二縣生天目山者,與舒州同。
見于《事類賦》者:
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
洪州西山之白露。
袁州之界橋,其名甚著,不若湖州之研膏紫筍,烹之有綠腳下垂。
婺州有舉巖茶,斤片方細,所出雖少,味極甘芳,煎如碧乳。
長沙之石楠,采芽為茶,湘人以四月四日摘楊桐草,搗其汁,拌米而蒸,猶糕糜之類,必啜此茶,乃其風(fēng)也,尤宜暑月飲之。
當(dāng)陽縣青溪山仙人掌茶,李白有詩。
團黃有一旗一槍之號,言一葉二牙也。
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頂,頂有茶園,其中頂曰上清峰。昔有僧病冷且久。嘗遇一老父,謂曰:“蒙之中頂茶,嘗以春分之先后,多構(gòu)人力,俟雷之發(fā)聲,并手采摘,三日而止。若獲一兩,以本處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兩,當(dāng)眼前無疾;三兩,固以換骨;四兩,即為地仙矣?!笔巧蛑许?,筑室以候,及期獲一兩余。服未竟而病瘥。時至城市,人見其容貌,常若年三十余,眉發(fā)綠色。其后入青城訪道,不知所終。今四頂茶園,采摘不斷,唯中頂草木繁密,云霧蔽虧,鷙獸時出,人跡稀到矣。今蒙頂茶有露鋑牙、篯牙,皆云火前,言造于火禁之前也。
玉壘關(guān)外寶唐山,有茶樹,產(chǎn)于懸崖,筍長三寸,五寸方有一葉兩葉。
湖州長興縣啄木嶺金沙泉,即每歲造茶之所也。湖、常二郡,接界于此。厥土有境會亭,每茶節(jié),二牧皆至焉。斯泉也,處沙之中,居常無水。將造茶,太守具儀注,拜敕祭泉,頃之,發(fā)源,其夕清溢。造供御者畢,水即微減,供堂者畢,已半之。太守造畢,即涸矣。太守或遷旆稽期,則示風(fēng)雷之變,或見鷙獸毒蛇木魅焉。
邛州之臨邛、臨溪、思安、火井,有早春、火前、火后、嫩綠等上、中、下茶。
▲_唐楊曄《膳夫經(jīng)手錄》
▲_五代毛文錫《茶譜》。原書已佚,輯佚以宋吳淑《事類賦》與宋樂史《太平寰宇記》為主。圖為吳淑《事類賦》書影
茶之別者,枳殼牙、枸杞牙、枇杷牙,皆治風(fēng)疾。又有皂莢牙、槐牙、柳牙,乃上春摘其牙,和茶作之。五花茶者,其片作五出花也。
涪州出三般茶,賓化最上,制于早春,其次白馬,最下涪陵。
宣城縣有丫山小方餅,橫鋪茗牙裝面,其山東為朝日所燭,號曰陽坡,其茶最勝。太守嘗薦于京洛,人士題曰:丫山陽坡橫紋茶。
義興有邕湖之含膏。
龍安有騎火茶,最上,言不在火前,不在火后作也。清明改火,故曰“騎火”。
福州柏巖極佳。
洪州西山白露及鶴嶺茶極妙。
睦州(原作“穆州”)之鳩坑極妙。
蜀州雀舌、鳥嘴、麥顆,蓋取其嫩牙所造,以其牙似之也;又有片甲者,牙葉相抱,如片甲也;蟬翼者,其葉嫩薄,如蟬翼也。
蒙山有壓膏露牙、不壓膏露牙、并冬牙,言隆冬甲坼也。
衡州之衡山,封州之西鄉(xiāng),茶研膏為之,皆片團如月。
揚州禪智寺,隋之故宮,寺枕蜀岡,有茶園,其味甘香如蒙頂也。
歙州牛者尤好。
眉州洪雅、丹棱、昌合亦制餅茶,法如蒙頂。
有小江園明月簝、碧澗簝、茱萸簝之名。
蒙頂有研膏茶,作片進之,亦作紫筍。
彭州蒲村、棚口,其園有“仙崖”、“石花”等號。
隋唐五代的茗茶志,有重新研究之必要。因為陸羽《茶經(jīng)》問題重重,每個細節(jié)都有可能改寫整體研究成果。目前連“茶經(jīng)引書考”都沒有完成,其他更是百廢待舉。其次是對楊曄《膳夫經(jīng)手錄》的研究,尚未展開。至于五代毛文錫的《茶譜》,代表五代茗茶產(chǎn)區(qū)情形,其輯佚應(yīng)是重要工程。文獻當(dāng)然不能限于《太平寰宇記》、《事類賦》和宋代陳景沂《全芳備祖后集》數(shù)種,整理時也只有先完成長編的精校精印,始克成之。
第四節(jié) 宋遼金元茗茶
茶因宜溫暖潮濕,多產(chǎn)于長江兩岸及珠江流域。在宋遼金元時期,已遍及淮南、兩浙、江南、荊湖、福建、廣東、四川。依照朱重圣《北宋茶之生產(chǎn)與經(jīng)營》第二章的說法,宋代茶區(qū)合計有十五路、二府、八十二州、十三軍、二百七十五縣、二城。兩浙路最多,荊湖北路、成都府路、江南西路、江南東路、荊湖南路、利州路、廣南西路次之,福建路、淮南西路、潼川府路、夔州路、廣南東路、京西南路、淮南東路又次之。其中,最耀眼的是北苑貢茶。
宋代貢茶茶書,不算輯佚,傳世的有六種,分別是蔡襄《茶錄》、趙子安《東溪試茶錄》、黃儒《茶品要錄》、趙佶《大觀茶論》、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趙汝礪《北苑別錄》,全都出于北宋時期,作者包括一位皇帝、兩位皇族、三位茶官。其中出于皇家的三種是《大觀茶論》、《東溪試茶錄》、《北苑別錄》。
兩位皇族在《宋史》中都有提及。宋代赴閩任職的皇室很多,對閩省開發(fā)貢獻卓著,例如撰《諸蕃志》的趙汝括?!栋俅▽W(xué)海》稱《東溪試茶錄》的作者為“子安”,是省略“國姓”?!端问贰に囄闹尽贩Q《東溪試茶錄》的作者是“宋子安”,也表示他是皇室。后來他被稱為“朱子安”,是衢本《郡齋讀書志》所誤。
一、趙子安《東溪試茶錄·采茶》
趙子安《東溪試茶錄·采茶》載:
建溪茶比他郡最先,北苑壑源者尤早。歲多暖,則先驚蟄十日即芽;歲多寒,則后驚蟄五日始發(fā)。先芽者氣味不佳,惟過驚蟄,最為第一,民間常以驚蟄為候。諸焙后北苑半月,去遠則益晚。凡采茶,必以晨興,不以日出。日出露晞,為陽所薄,則使芽之膏腴,泣耗于內(nèi),茶及受水而不鮮明,故常以早為最。凡斷芽必以甲,不以指,以甲則速斷不柔,以指則多溫易損。
二、趙汝礪《北苑別錄》
趙汝礪《北苑別錄》記北苑造茶最詳,共分開焙、采茶、揀芽、蒸茶、榨茶、研茶、造茶、過黃八道程序,茲錄如下。
(一)開焙
驚蟄節(jié),萬物始萌,每歲常以前三日開焙,遇閏則反之。
(二)采茶
采茶之法,須是侵晨,不可見日。侵晨則露未晞,茶芽肥潤。見日則為陽氣所薄,使芽之膏腴內(nèi)耗,至受水而不鮮明。故每日常以五更撾鼓,集群夫于鳳凰山。監(jiān)采官人給一牌,入山,至辰刻復(fù)鳴鑼以聚之,恐其逾時貪多務(wù)得也。大抵采茶亦須習(xí)熟,募夫之際,必擇土著及諳曉之人。非特識茶發(fā)早晚所在,而于采摘各知其指要。蓋以指而不以甲,則多溫而易損;以甲而不以指,則速斷而不柔。故采夫欲其熟習(xí),正為是耳。
(三)揀茶
茶有小芽,有中芽,有紫芽,有白合,有烏蒂,此不可不辨。小芽者,其小如鷹爪,初造龍團勝雪、白茶,以其芽先次蒸熟,置水盆中,剔取其精英,僅如針小,謂之水芽,是小芽中之最精者也。中芽,古謂之一槍一旗是也。紫芽,葉之紫者是也。白合,乃小芽有兩葉抱而生者是也。烏蒂,茶之蒂頭是也。凡茶以水芽為上,小芽次之,中芽又次之,紫芽、白合、烏蒂,皆所在不取。使其擇焉而精,則茶之色味無不佳。萬一雜之以所不取,則首面不均,色濁而味重也。
(四)蒸茶
茶芽再四洗滌,取令潔凈。然后入甑,候湯沸蒸之。然蒸有過熟之患,有不熟之患。過熟則色黃而味淡,不熟則色青易沉,而有草木之氣。唯在得中為當(dāng)。
(五)榨茶
茶既熟,謂之茶黃。須淋數(shù)過,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先是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后入大榨壓之,至中夜,取出,揉勻,復(fù)如前入榨,謂之翻榨。徹曉奮擊,必至于干凈而后已。蓋建茶之味遠而力厚,非江茶之比。江茶畏沉其膏,建茶惟恐其膏之不盡,膏不盡,則色味重濁矣。
(六)研茶
研茶之具,以柯為杵,以瓦為盆,分團酌水,亦皆有數(shù)。上而勝雪、白茶以十六水,下而揀芽之水六,小龍鳳四,大龍鳳二,其余皆十一二焉。自十二水而上,日研一團。自六水而下,日研三團,至七團。每水研之,必至于水干茶熟而后已。水不干,則茶不熟,茶不熟,則首面不勻,煎試易沉。故研夫尤貴于強有手力者也。
(七)造茶
造茶舊分四局,匠者起好勝之心,彼此相夸,不能無弊,遂并而為二焉。故茶堂有東局西局之名,茶銙有東作西作之號。凡茶之初出研盆,蕩之欲其勻,揉之欲其膩。然后入圈制銙,隨笪過黃。有方銙,有花銙,有大龍,有小龍。品色不同,其我亦異。故隨綱系之貢茶云。
(八)過黃
茶之過黃,初入烈火焙之,次過沸湯爁之。凡如是者三,而后宿一火,至翌日遂過煙,焙之火,不欲烈,烈則面炮而色黑。又不欲煙,煙則香盡而味焦。但取其溫溫而已。凡火之?dāng)?shù)多寡,皆視其銙之厚薄。銙之厚者,有十火,至于十五火。銙之薄者,七、八、九火至于十火?;饠?shù)既足,然后過湯上出色。出色之后,當(dāng)置之密室,急以扇扇之,則色澤自然光瑩矣。
至于專述造茶失敗的茶書,則有黃儒《茶品要錄》。其書分總論、采造過時、白合盜葉、入雜、過熱、焦釜、壓黃、傷焙、壑源沙溪和后論,限于篇幅,不錄。其書以明周履靖《夷門廣牘》本為最早,且題作“茶品要錄”,專論貢茶茶品,名副其實;后人誤為“品茶要錄”,似專論貢茶品賞,名實不符。
三、貢茶茶品
據(jù)《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載,宋代貢茶始于南唐的臘面茶,又在太平興國初年創(chuàng)造龍鳳團茶,以別庶飲。至道初年間,造石乳、的乳、白乳、京鋌,臘面降為下矣。楊億《談苑》載:
龍茶以供乘輿及賜執(zhí)政親王、長公主,其余皇族、學(xué)士、將帥皆得鳳茶,舍人、近臣賜金鋌、的乳,而白乳賜館閣,惟臘面不在賜品。
龍大團、鳳大團、龍小團、鳳小團、密云龍,依時次第減等,至宋神宗、宋哲宗全都居貢茶下品。
▲_貢新銙。據(jù)《宣和北苑貢茶錄》(清讀畫齋叢書本)收錄,下同
宋代貢茶之勝,為歷代貢茶之冠,其時可考者,依先后簡列如下:臘面茶、龍團、鳳團、京鋌、石乳、白乳、的乳、小龍團、上品揀芽、貢新銙、御苑玉芽、萬壽龍芽、無比壽芽、試新銙、長壽玉圭、承平嘉瑞、白茶、龍團勝雪、上林第一、乙夜清供、龍鳳英華、玉除清賞、啟沃承恩、萬春銀葉、宜年寶玉、玉清慶云、無疆壽龍、瓊林毓粹、浴雪呈祥、壑源拱秀、貢篚推先、價倍南金、旸谷先春、壽巖都勝、延平石乳、清白可鑒、風(fēng)韻甚高、雪英、云葉、蜀葵、金錢、玉華、寸金、玉葉長春、龍苑報春、南山應(yīng)瑞。另有出現(xiàn)時間待考者,如興國巖揀芽、興國巖小龍、興國巖小鳳、揀芽、小龍、小鳳、大龍、大鳳。
▲_太平嘉瑞
在研究宋代貢茶時,筆者發(fā)現(xiàn)有一部名為“建安志”的書一再出現(xiàn),內(nèi)容多述貢茶始末,應(yīng)是重要貢茶典籍。唯《建安志》全盤輯佚,尚俟來日。
▲_上品揀芽
▲_新收揀芽
▲_大龍
▲_瑞云翔龍
▲_小龍
▲_小鳳
▲_萬壽龍芽、上林第一
▲_長壽玉圭
▲_無比壽芽
▲_試新銙、龍園勝雪
▲_大鳳
▲_白茶、御苑玉芽
▲_乙夜清供、承平雅玩
▲_龍鳳英華、玉除清賞
▲_啟沃承恩、雪英
▲_萬春銀葉
▲_宜年寶玉
▲_寸金
▲_玉清慶云
▲_無疆壽龍、玉葉長春
▲_云葉、蜀葵
▲_金錢、玉華
▲_龍苑報春、南山應(yīng)瑞
▲_興國巖揀芽
第五節(jié) 明代茗茶
明代茶書最多,內(nèi)容繁復(fù),限于篇幅,僅收錄許次紓、文震亨二家作品。
一、許次紓《茶疏·產(chǎn)茶》
▲_明文徵明《品茶圖》局部
天下名山,必產(chǎn)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大江以北,則稱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實產(chǎn)霍山縣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陜?nèi)私杂弥?。南方謂其能消垢膩,去積滯,亦共寶愛。顧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鐺大薪炒焙,未及出釜,業(yè)已焦枯,詎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笱,乘熱便貯,雖有綠枝紫筍,輒就萎黃,僅供下食,奚堪品斗。江南之茶,唐人首稱陽羨,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貢茶兩地獨多。陽羨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勝。
近日所尚者,為長興之羅岕,疑即古人顧渚紫筍也。介于山中謂之岕,羅氏隱焉故名羅。然岕故有數(shù)處,今惟洞山最佳。姚伯道云:“明月之峽,厥有佳茗,是名上乘?!币?,采之以時,制之盡法,無不佳者。其韻致清遠,滋味甘香,清肺除煩,足稱仙品。此自一種也。若在顧渚,亦有佳者,人但以水口茶名之,全與岕別矣。
若歙之松羅、吳之虎丘、錢唐之龍井,香氣濃郁,并可雁行,與岕頡頏。往郭次甫亟稱黃山,黃山亦在歙中,然去松羅遠甚。
往時士人皆貴天池。天池產(chǎn)者,飲之略多,令人脹滿。自余始下其品,向多非之。近來賞音者,始信余言矣。
浙之產(chǎn),又曰天臺之雁宕、括蒼之大盤、東陽之金華、紹興之日鑄,皆與武夷相為伯仲。然雖有名茶,當(dāng)曉藏制。制造不精,收藏?zé)o法,一行出山,香味色俱減。錢塘諸山,產(chǎn)茶甚多。南山盡佳,北山稍劣。北山勤于用糞,茶雖易茁,氣韻反薄。往時頗稱睦之鳩坑、四明之朱溪,今皆不得入品。武夷之處,有泉州之清源,倘以好手制之,亦是武夷亞匹。惜多焦枯,令人意盡。楚之產(chǎn)曰寶慶,滇之產(chǎn)曰五華,此皆表表有名,猶在雁茶之上。
其他名山所產(chǎn),當(dāng)不止此?;蛴辔粗蛎粗?,故不及論。
二、文震亨《長物志·茶》
虎丘、天池
最號精絕,為天下冠,惜不多產(chǎn),又為官司所據(jù)。寂寞山家。得一壺、兩壺,便為奇品,然其味實亞于岕。
天池出龍池一帶者佳。出南山一帶者最早,微帶草氣。
岕
浙之長興者佳,價亦甚高,今所最重;荊溪稍下。采茶不必太細,細則芽初萌而味欠足;不必太青,青則茶已老而味欠嫩;惟成梗蒂,葉綠色而圓厚者為上。不宜以日曬,炭火焙過,扇冷,以箬葉襯,罌貯高處,蓋茶最喜溫燥而忌冷濕也。
六合
宜入藥品,但不善炒,不能發(fā)香而味苦,茶之本性實佳。
松蘿
十?dāng)?shù)畝外,皆非真松蘿茶,山中亦僅有一二家炒法甚精。近有山僧手焙者,更妙。真者在洞山之下、天池之上,新安人最重之,兩都曲中亦尚此。以易于烹煮且香烈故耳。
龍井、天目
山中早寒,冬來多雪,故茶之萌芽較晚,采焙得法,亦可與天池并。
所論雖僅七品,但言簡意賅,明茶卓著者盡矣。明茶最重岕茶(洞茶),故文震亨花了近半篇幅介紹岕茶。
第六節(jié) 清代茗茶
一、清代茗茶釋
明代以前的傳統(tǒng)茗茶,除了宋代貢茶,多以產(chǎn)地命名,蒙頂茶、顧渚茶、陽羨茶、武夷茶、六安茶都是如此。清代命名,五花八門,枚舉其要:以特色命名的如嚇煞人香、工夫茶,以造型命名的如老君眉(分福建與湖南兩種)、烏龍茶、鐵觀音,以包裝命名的如包種茶。
(一)工夫茶
工夫茶有兩義,一指茗茶,一指茶術(shù),本書僅論茗茶一義。工夫茶最早出現(xiàn)于《隨見錄》(已佚):“(武夷茶)南、北兩山,又以所產(chǎn)之巖名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種,則以樹名為名。”可見其茶出于“工夫巖”。然“工夫巖”不見于藍陳略《武夷山紀(jì)要》(康熙三十四年,公元一六九五年)及王梓《武夷山志》(康熙四十九年,公元一七一〇年),應(yīng)是明末清初巖名。
(二)烏龍茶
烏龍茶是當(dāng)代重要茶類,又稱“青茶”或“半發(fā)酵茶”。以地區(qū)分,有廣東烏龍茶、福建烏龍茶、臺灣烏龍茶;以茶種分,有大葉烏龍、長腳烏龍、紅骨烏龍、笠枝烏龍、軟枝烏龍、高腳烏龍、矮腳烏龍、黃崗烏龍、柳柏烏龍、蘭田烏龍。論其制法起源分,則有宋代說、明代說、清代說三種。宋代以團茶為尚,制作烏龍茶可能性不大;明代重綠茶,紅茶尚未出現(xiàn),恐也過早;中國茶法轉(zhuǎn)變是在明末清初,若說烏龍茶起源于清代,又嫌太晚。以制茶法而論,烏龍茶大致出現(xiàn)于晚明初清(參見清代王復(fù)禮《茶說》),但是烏龍茶的命名和原產(chǎn)地則爭議不斷。
本書主張烏龍茶是“品種”兼“茶名”,產(chǎn)地由安溪傳至閩北、臺灣。清代蔣師轍《臺游日記》載:“今臺北近山種蒔幾滿,最佳者名烏龍茶,泰西人酷嗜之?!保ü饩w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年)往前追溯,同治六年(公元一八六七年),杜德運至澳門的臺灣茶就是烏龍茶。再往前追,同治五年(公元一八六六年)的《淡水海關(guān)報告》中,就稱臺灣茶為“烏龍茶”。光緒二十四年(公元一八九八年)的《時務(wù)報》載:“烏龍、小種、小梅,為印度所不及?!薄靶》N”出武夷山,“小梅”待考,“烏龍”則至少有兩個產(chǎn)地。據(jù)施鴻保《閩雜記》(一八五七年)載:“近來則尚沙縣所出一種烏龍,謂在名種之上,若雀舌、蓮心之類,尋常所稱者,亦不辨也?!比坏拦馐哪辏ü话巳哪辏┑摹渡晨h志》中并未著錄“烏龍茶”,推斷沙縣烏龍茶出現(xiàn)于一八三五至一八五〇年間。郭柏蒼《閩產(chǎn)錄異》載:“(甌寧縣)烏龍茶,產(chǎn)大湖、小湖。”甌寧縣產(chǎn)烏龍茶的“大湖”、“小湖”,中華民國時列入建甌縣。據(jù)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建甌縣志·烏龍茶》載:“葉厚而色濃,味香而遠。凡高曠之地種植其種,傳自泉州安溪縣。制法與水仙略同?!币狼皸l,烏龍茶原產(chǎn)地是泉州安溪縣。約一八五〇年,烏龍茶傳到閩北,包括武夷山。
臺灣植茶史應(yīng)始于清嘉慶年間(公元一七九六至一八二〇年),文獻無考、茶種不詳。但一八六〇年淡水開港后,臺灣茶師多來自安溪,同時傳入烏龍茶種與烏龍茶制法。據(jù)《臺灣省淡水郡管內(nèi)要覽》記載,臺灣植茶始于清道光七年(公元一八二七年),由住在淡水街竿蓁林的福建漳州人黃太“帶來種子,開始播種,爾后因風(fēng)土適合茶樹,十多年來茶樹的栽植普及”,但茶種不詳。
清代茶葉外銷畫,全面共十二張,缺第七幅,分別描繪了鋤地、播種、澆水、施肥、采茶、揀茶、選茶、編籠、運茶、炒茶、裝茶的全過程,再現(xiàn)了十九世紀(jì)廣州貿(mào)易體系下茶葉外銷的歷程
▲_一鋤地
▲_二播種
▲_三澆水
▲_四施肥
▲_五采茶
▲_六揀茶
▲_八選茶
▲_九編籠
▲_十運茶
▲_十一炒茶
▲_十二裝茶
▲_清孫溫彩繪《紅樓夢》
臺灣烏龍茶的苗裔僅存新竹、苗栗的白毫烏龍茶,一般民間稱為“東方美人茶”或“椪風(fēng)茶”(“椪風(fēng)茶”是“膨亨茶”的誤寫)。當(dāng)代流行的“球形青茶”,一般也稱為臺灣烏龍茶,但是“球形青茶”的制法是一九六六年兩位臺北茶商到鹿谷凍頂山教導(dǎo)茶農(nóng)以布揉法制作茶葉的成果,與傳統(tǒng)臺灣烏龍茶的制法沒有任何關(guān)系。無論是高山茶、凍頂茶,還是鐵觀音,都不該列入“臺灣烏龍茶”,而該改列入“臺灣球形青茶”。
(三)包種茶
包種茶自清以來只有貿(mào)易南洋。貴族王公,富室豪門,均好尚之。茗茶包裝以四兩紙包裝為主。再者,清代至今,臺灣茶界稱青心烏龍茶為“種仔茶”,種仔茶的包裝品當(dāng)然就是“包種茶”。包種茶原本是為了搶救炒制失敗的烏龍茶而發(fā)明的,在其中加入薰花,制成花茶。但到魏靜時與王水錦時,發(fā)明了不必加薰花就香氣撲鼻的包種茶,成為臺灣包種茶的代表,當(dāng)代臺灣文山種茶是其苗裔。
二、清代茗茶
清代茗茶發(fā)展史史料的匯編整理,可主要從三種史料入手,即《大清一統(tǒng)志》、清代各省通志、清代各縣方志。這類工作成果目前所知僅有二種,一是吳覺農(nóng)的《中國茶葉歷史資料選輯》(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一九九〇年),一是朱自晉的《中國茶葉歷史資料選輯續(xù)輯》(東南大學(xué)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兩書宜互補同參。本書僅以諸本《福建通志》示例。
▲_點石齋畫作清代茶館
▲_清末上海老城廂中的茶館,抽水煙、喝茶、閑聊,茶館是各色市民重要的社交場所
(一)金、鄭開極纂修《福建通志·物產(chǎn)志》(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一六八四年)
其書載:
福州府有茶,泉州府有香茶,建寧府有茶,延平府有茶,汀州府有茶,興化府有茶,邵武府有茶,漳州府有茶,福府有茶。九府均有茶。
(二)郝玉麟、謝道承纂修《福建通志·物產(chǎn)志》(清乾隆二年,公元一七三七年)
其書載:
福州府茶,諸縣皆有之;閩之方山、鼓山,侯官之水西、鳳岡尤盛?!缎绿茣さ乩碇尽份d:“福州貢臘面茶,蓋建安未盛前也?!比莞?,五縣皆有,而晉江清源及南安一片所產(chǎn)者尤佳。延平府茶,各縣皆有,出南平半巖者尤佳。建寧府茶,七縣皆出,而龍鳳、武夷二山所出者尤號絕品。邵武府茶,光澤、泰寧二縣尤多。汀州府茶。福寧府茶。永春州茶。
第七節(jié) 民國茗茶
限于篇幅,民國茗茶發(fā)展史僅以《中國經(jīng)濟年鑒·制茶》為例。其書載:
中國之產(chǎn)茶區(qū)域,遍布全國,幾乎無省無之。而以長江及珠江兩流域為特別繁盛。其最著者,首推安徽、浙江、江蘇、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四川、廣東九省。廣西、陜西、云南、貴州、河南等省次之。山東、甘肅兩省,亦有出產(chǎn),惟不著名。
一、重要茶區(qū)
茲將民國時期各省重要茶區(qū)列舉如下:
安徽:婺源(1934—1947年屬江西?。?、祁門、休寧、歙縣、績溪、貴池、黟縣、屯溪(休寧縣屬)、鳳陽、太平、合肥、阜陽、六安、霍山等處。
浙江:紹興(平水鎮(zhèn))、蕭山、諸暨、余姚、新昌、杭縣、余杭、臨安、永嘉、麗水、吳興、金華、嘉興。
江蘇:武進、鎮(zhèn)江、松江、江都、吳縣。
江西:修水、銅鼓、武寧、彭澤、浮梁、德安、都昌、廣豐、德興、崇仁、寧都、寶縣、吉安。
湖北:通城、蒲圻、陽新、秭歸、鶴峰。
湖南:安化、桃源、臨湘、湘潭、平江、岳陽。
福建:閩侯、崇安、福清、霞浦、南平、邵武、晉江、龍溪、安溪、漳浦、長汀。
四川:灌縣、龍安、樂山、峨眉、奉節(jié)、南充。
廣東:番禺、南海、清遠、高要、惠陽、紫金。
廣西:蒼梧、平樂、桂林。
陜西:紫陽。
貴州:貴陽、安順、遵義。
云南:昭通、普洱。
河南:固始、光山、信陽。
上述各省,占全國茶產(chǎn)量百分之九十五,而尤以安徽之六安、屯溪、阜陽,浙江之平水鎮(zhèn),江西之修水、浮梁,湖北蒲圻之羊樓峒,湖南臨江之聶家市、平江之長壽街、岳陽之君山,福建之崇安所產(chǎn)者品質(zhì)優(yōu)良,在國際市場素有盛名。
二、茶之種類及其品質(zhì)
(一)依制法分類
紅茶:其中的工夫紅茶費時多,炒法精細,大都行銷英美。
小種茶:葉較工夫茶為粗,多銷法德二國。
白毫茶:葉面蒙白毫,味香而色美,多銷印度。
珠蘭茶:以珠蘭配于茶中,隔夜盡去其花,銷俄甚多。
花香茶;以茉莉花混合于茶葉中而出售,銷英美。
烏龍茶:使之發(fā)酵后,置鍋中蒸之,銷美國。
包種茶:以包紙得名,每包約重四兩,多銷南洋。
綠茶:主要有珠茶小珠(形圓)、珠茶大珠(形圓)、雨前(形纖)和熙春(形圓而略纖)。珠茶小珠之麻珠,俗稱魚目;寶珠,俗稱蟻目;芝珠,俗稱蠅目。珠茶大珠之珍珠,俗稱蝶目;圓珠,俗稱蝦目;熙珠,俗稱蛾目。雨前綠茶有眉雨、蛾雨、蟻雨、茅雨、熙雨,均為谷雨前采制之茶。熙春茶有眉熙、正熙、副熙,于春初采制之。
磚茶:分為紅磚茶、綠磚茶和小京磚茶。紅磚茶以紅茶葉或紅茶末制成,性質(zhì)最佳,塊不大。綠磚茶以綠茶葉制成,間雜以帶莖之粗葉,不混葉末。小京磚茶以制紅茶磚時篩下之粉末制成。
未制茶:分為茶末和毛茶。茶末即制茶后之碎片、莖梗、茶粉等,俗稱花香。毛茶即未烘制之茶葉,直接輸出海外。
(二)依制造地點分類
以上海慣用之名稱言之,則有下多數(shù)種。
路茶:由內(nèi)地茶商加工制造、裝箱運滬者,品質(zhì)優(yōu)良,價格亦昂。大都來自安徽徽州、祁門,浙江平水鎮(zhèn)、溫州,江西各地。
毛茶:由生產(chǎn)地運至上海制造者,其來源有徽州、兩湖、江西、寧波、溫州、臺州、湖州、平水等處。
珠茶:在產(chǎn)地粗制后,運至上海加工制造。
(三)依采制時間分類
頭茶:亦稱春頭茶,在谷雨前十日前后采摘制造者。
二茶:亦稱二春茶,在谷雨后十日前后采摘制造者。
三茶:亦稱三春茶,在谷雨后一月前后采摘制造者。
四茶:亦稱四春茶,在谷雨后二月采摘制造者。
(四)依茶之產(chǎn)區(qū)分類
紅茶:主要有祁門茶、武夷茶、北嶺茶、安化茶、寧州茶、蒲圻茶。祁門茶產(chǎn)于安徽之祁門縣及其附近各地,武夷茶產(chǎn)于福建崇安之武夷山及其鄰近地方,北嶺茶產(chǎn)于福建閩侯縣之北嶺一帶,安化茶產(chǎn)于湖南之安化縣及附近各地,寧州茶產(chǎn)于江西之修水、寧都一帶,蒲圻茶產(chǎn)于湖北之羊樓峒及鄰近各地。
綠茶:主要有徽州茶、六安茶、屯溪茶和平水茶。徽州茶產(chǎn)于安徽徽州所屬祁門以外之五縣,六安茶產(chǎn)于安徽六安霍山等縣,屯溪茶產(chǎn)于皖、浙交界之屯溪及附近一帶,平水茶產(chǎn)于浙江紹興所屬八縣。
▲_一九一六年上海南京東路上的著名茶樓—樂天茶社
第八節(jié) 當(dāng)代茗茶
當(dāng)代茗茶發(fā)展史相關(guān)文獻甚多,本節(jié)主要依據(jù)王鎮(zhèn)恒、王廣智《中國名茶志》和陳煥堂、林世煜《臺灣茶》列出各省區(qū)主要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