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廬山日記江西九江府 山之陰為九江府 山之陽為南康府
廬山位于江西省北部,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略呈橢圓形。高踞長江南岸,可東瞰鄱陽湖,為我國著名風(fēng)景勝地。山上多巉崖峭壁,奇花異樹,云霧變幻不定,氣候涼爽宜人。尤以水勝,多飛瀑、溪澗,亦有深潭、平湖。山上建有植物園、動物園、博物館、文化宮、療養(yǎng)院等,并有環(huán)山公路聯(lián)系各風(fēng)景點,交通頗便。萬歷四十六年(1618)徐霞客溯長江水行,在九江登陸,游今江西、安徽境內(nèi)的廬山、白岳山、黃山、九華山?!队螐]山日記》是他這次游廬山留下來的游記。
徐霞客于八月十八日到九江,次日從北麓登山,同游者有族兄雷門、白夫。二十三日從南麓的開先寺別廬山。在山上五日,游遍各主要勝景。他為歷險探奇,舍大道不走,取道石門澗,攀百丈梯到天池,“上攀下躡,磴窮則挽藤,藤絕置木梯以上”;為登廬山絕頂漢陽峰,“攀茅拉棘”;為考察三疊泉,“從澗中亂石行,圓者滑足,尖者刺履,如是三里”。他兩游石門,繞路遍歷五老峰,對很多勝景,往往從不同角度反復(fù)觀賞,務(wù)求“全收其勝”。徐霞客旅游探險的精神和精細(xì)考察的方法,令人嘆為觀止!
戊午[1],余同兄雷門、白夫[2],以八月十八日至九江[3]。易小舟,沿江南入龍開河,二十里,泊李裁縫堰。登陸,五里,過西林寺,至東林寺[4]。寺當(dāng)廬山之陰,南面廬山,北倚東林山。山不甚高,為廬之外廓。中有大溪,自東而西,驛路界其間,為九江之建昌孔道[5]。寺前臨溪,入門為虎溪橋,規(guī)模甚大,正殿夷毀,右為三笑堂。
【注釋】
[1]戊午:指萬歷四十六年,即1618年。
[2]雷門:名應(yīng)震,徐霞客族兄,與徐霞客同歲,曾任兵馬司指揮,能詩善游。
[3]九江:明為九江府,治德化,即今江西九江市。位于長江南岸,南至廬山僅36公里,有登山公路可直達(dá)山上旅游中心牯嶺鎮(zhèn)。
[4]東林寺:在廬山西北麓,東晉高僧慧遠(yuǎn)創(chuàng)建,為佛教凈土宗發(fā)祥地。唐代高僧鑒真曾到過東林寺?,F(xiàn)虎溪橋、三笑堂等皆能看到。上文“西林寺”,距東林寺不遠(yuǎn),尚存一座唐代六面七層古塔。
[5]建昌:明為縣,隸南康府,治今江西永修縣西北的艾城。
【譯文】
萬歷四十六年八月十八日,我同族兄雷門、白夫到九江。換乘小船,沿長江向南航行,進(jìn)入龍開河,行駛二十里水路,在李裁縫堰停泊。登上陸地,走五里路,經(jīng)過西林寺,到達(dá)東林寺。東林寺正對廬山的北面,南方面對廬山,北邊倚靠著東林山。東林山不很高,是廬山的外廓。山中有條大溪,從東向西流,中間有驛路作為分界,是九江到建昌的要道。東林寺前門臨溪水,進(jìn)門是虎溪橋,規(guī)模很大,正殿已經(jīng)毀壞,夷為平地,右邊是三笑堂。
十九日 出寺,循山麓西南行。五里,越廣濟(jì)橋,始舍官道,沿溪東向行。又二里,溪回山合,霧色霏霏如雨。一人立溪口,問之,由此東上為天池大道,南轉(zhuǎn)登石門,為天池寺之側(cè)徑。余稔知石門之奇,路險莫能上,遂請其人為導(dǎo),約二兄徑至天池相待。遂南渡小溪二重,過報國寺,從碧條香藹中攀陟五里[6],仰見濃霧中雙石屼立[7],即石門也。一路由石隙而入,復(fù)有二石峰對峙。路宛轉(zhuǎn)峰罅,下瞰絕澗諸峰,在鐵船峰旁,俱從澗底矗聳直上,離立咫尺[8],爭雄競秀,而層煙疊翠,澄映四外。其下噴雪奔雷,騰空震蕩,耳目為之狂喜。門內(nèi)對峰倚壁,都結(jié)層樓危闕?;杖肃u昌明、畢貫之新建精廬[9],僧容成焚修其間。從庵后小徑,復(fù)出石門一重,俱從石崖上,上攀下躡,磴窮則挽藤,藤絕置木梯以上。如是二里,至獅子巖。巖下有靜室。越嶺,路頗平。再上里許,得大道,即自郡城南來者。歷級而登,殿已當(dāng)前,以霧故猶不辨。逼之,而朱楹彩棟,則天池寺也[10],蓋毀而新建者。由右廡側(cè)登聚仙亭[11],亭前一崖突出,下臨無地,曰文殊臺。出寺,由大道左登披霞亭。亭側(cè)岐路東上山脊,行三里。由此再東二里,為大林寺;由此北折而西,曰白鹿升仙臺[12];北折而東,曰佛手巖[13]。升仙臺三面壁立,四旁多喬松,高帝御制《周顛仙廟碑》在其頂,石亭覆之,制甚古。佛手巖穹然軒峙,深可五六丈,巖端石歧橫出,故稱“佛手”。循巖側(cè)庵右行,崖石兩層,突出深塢,上平下仄,訪仙臺遺址也。臺后石上書“竹林寺”三字[14]。竹林為匡廬幻境[15],可望不可即;臺前風(fēng)雨中,時時聞鐘梵聲[16],故以此當(dāng)之。時方云霧迷漫,即塢中景亦如海上三山[17],何論竹林?還出佛手巖,由大路東抵大林寺。寺四面峰環(huán),前抱一溪。溪上樹大三人圍[18],非檜非杉,枝頭著子累累,傳為寶樹,來自西域,向有二株,為風(fēng)雨拔去其一矣。
【注釋】
[6]陟(zhì):登高。
[7]屼(wù)立:高聳禿立。
[8]咫(zhǐ)尺:距離很近。咫,古代稱八寸為“咫”。
[9]精廬:舊時書齋、學(xué)舍、集生徒講學(xué)的地方皆稱“精廬”或“精舍”。后亦用以稱僧道居住或講道說法的地方,成為寺院的異名。
[10]天池寺:明代又改名“護(hù)國寺”,覆以鐵瓦,受到特別尊崇,日軍占領(lǐng)時被毀。即今廬山大天池。山上有一方池,池水終年不涸。池旁長亭即為天池寺原址,附近還有天池塔、天心臺等遺跡,寺西平臺即文殊臺。
[11]廡(wǔ):堂下周圍的廊屋。
[12]白鹿升仙臺:今名“御碑亭”,在仙人洞西北錦繡峰上,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御制周顛仙人傳》石碑今存,高約4米,覆以石亭。
[13]佛手巖:巖石參差,像人手伸出,因名。中有“一滴泉”,終年滴水不斷。清代為道士主持,改祀?yún)味促e,因改稱“仙人洞”。至今仍稱“仙人洞”。
[14]竹林寺:僅有竹林小徑稱“仙路”,石上刻“竹林寺”三字,但四周無寺,此即傳說中的“竹林隱寺”。
[15]匡廬:即廬山。相傳周時有匡俗兄弟七人在山上隱居,周威烈王派使者來訪,匡氏兄弟早已離去,僅存所住草廬,故名“匡廬”。又稱“廬山”為“匡山”。
[16]鐘梵聲:佛寺敲鐘敬佛誦經(jīng)的聲音。
[17]海上三山: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在渤海中,以黃金、白銀為宮闕,亦稱“三島”。因山形似壺,故又名“三壺”,即方壺、蓬壺、瀛壺。此處泛指虛幻飄渺的仙景。
[18]“溪上樹大”句:古樹今存,俗稱“三寶樹”??兹干级辏P立于眾樹之上,高約40米;銀杏一株,枝椏伸得低而寬。旁邊石上有刻記:“晉僧曇詵手植婆羅寶樹。”
【譯文】
十九日 走出東林寺,順山麓向西南方行走。走五里路,跨越廣濟(jì)橋,開始舍棄官道,沿溪岸向東走。又走二里路,溪流迂回,山巒四合,霧色濃厚有如霏霏小雨。有一人站立溪口邊,問他路,得知由這里向東上山為天池大路,向南轉(zhuǎn)登上石門,是天池寺側(cè)面的小路。我熟知石門風(fēng)景的奇異,路很險要沒法攀爬上去,于是請那人做我的向?qū)?,相約二位兄長自己到天池寺等待。于是向南渡過兩條小溪,經(jīng)過報國寺,從青綠色的石條階上,在芬芳的云氣中攀登了五里路,仰望濃霧中有一對石峰高聳兀立,那就是石門了。一路上由石巖縫隙中進(jìn)入,又有兩座石峰相對著屹立。路在石峰縫隙中宛轉(zhuǎn)曲折,往下俯瞰陡峻的山澗旁的那些山峰,在鐵船峰旁的,都從山澗底高聳屹立,直上云天,并立的山峰距離不過咫尺,爭雄競秀,而層層云煙在重疊的翠峰間繚繞,澄映于四面山巒之外。山峰下洶涌的澗水,浪如噴雪,聲如奔雷,騰空起伏,震蕩山谷,人的耳、目因為這些景色而狂喜過望。石門內(nèi)對立的雙峰倚靠著巖壁,都構(gòu)筑有層樓高屋?;罩萑肃u昌明、畢貫之新修建了精廬,僧人容成在其中焚香修行。從庵后的小路,又走過一道石門,都是在石崖上上下攀踏,石磴窮盡則手挽藤條攀援,完全沒有藤條的地方則安置木梯登上去。這樣走了二里路,到達(dá)獅子巖。獅子巖下修建有靜室。翻越山嶺,路很平坦。再往上走一里多路,找到了大道,就是從郡城南面來的那條。經(jīng)過石階向上走,一座大殿已在眼前,因為霧濃的緣故,從遠(yuǎn)處辨認(rèn)不清。逼近它看,只見紅的柱子、彩漆的棟梁,這就是天池寺了,大概是毀壞后新建蓋起來的。從右邊的廊房側(cè)面登上聚仙亭,亭前面有一山崖向外突出來,向下看,見不到地,叫作文殊臺。走出天池寺,從大路左面登上披霞亭。由披霞亭側(cè)面的岔路向東爬上山脊,行走三里路,由這里向東再走二里路,就是大林寺;由這里折向北面往西,叫作白鹿升仙臺;折向北面再往東,叫作佛手巖。白鹿升仙臺三面巖壁直立,四旁有很多高大的松樹,高皇帝御制的《周顛仙廟碑》在山巖頂上,有石亭覆蓋它,形制很古樸。佛手巖穹隆而高高地屹立著,深有五六丈,巖前端的巖石橫岔向前伸出,所以稱之為“佛手巖”。順著佛手巖側(cè)面的庵向右走,山崖的巖石有兩層從深塢中突出來,上層平坦,下層逼仄,是訪仙臺遺址。臺后面的巖石上寫著“竹林寺”三個字,竹林寺是廬山中的夢幻境地,可望而不可即;臺前面,每當(dāng)風(fēng)雨之中,時時會聽見佛寺的敲鐘聲、敬佛誦經(jīng)聲,所以因此而當(dāng)作竹林寺。當(dāng)時剛好云霧迷漫,即使是山塢中的景色,也像海上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一樣,又何必再論說竹林寺呢?返回來走出佛手巖,從大路往東走,抵達(dá)大林寺。大林寺四面山峰環(huán)衛(wèi),寺前面有一條溪水環(huán)抱。溪岸上有棵大樹,樹粗有三人圍,不像是檜樹也不像是杉樹,枝頭結(jié)滿了累累果實。傳說這是寶樹,來自西域,原來有兩棵,其中一棵已被暴風(fēng)雨拔倒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