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論真理
彼拉多曾以一種戲謔的口吻說道:“真理又是什么呢?”他的這個問題,似乎并不需要人來回答。誠然,這個世界上,有些人總是喜歡把個人的說法和行動變來變?nèi)?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1/05/25/19513784338575.png" />。他們認為,人要是有了所謂的信仰,恐怕也就是給自己套上了一副人生枷鎖。于是他們在思想和行動上,都刻意地要求自我意志的開放自由。雖然這些不同人物的行為已經(jīng)不復存在,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后來居上的游說者與他們同流合污。盡管這些后來者比他們更加心高氣傲。然而,現(xiàn)實中的人們往往更愿意相信謊言。原因不僅僅在于人們在尋找真理的時候,需要經(jīng)歷許多艱難困苦;同時,也并不在于尋到所謂的真理之后,真理會束縛他們的思想與自由;而是在于人的本性當中,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說謊天性。
其實,在古希臘晚期哲學家當中,曾經(jīng)有人研究過這個問題。但是他們似乎又充滿迷惑,為什么謊言常常會讓人們?yōu)橹??仔細揣摩,其實謊言也只是一個謊言而已。它既不能像詩歌那樣,為人們帶來愉悅與美感;也不能像經(jīng)商那樣,為人們贏得財富和利益。我全然不懂,謊言到底是什么,能夠緊緊俘獲人心?;蛟S,可以把真理比做一種毫無隱飾的白晝之光。生活中上演的那些人間喜劇,正是在這白光下被照射得顯露無遺。但是,自然之光卻遠遠不如華麗燈光照射下的化裝舞會那樣迷幻朦朧、仙氣十足。在世人眼中,真理的價值如同日光下的驪珠。但是天然的珍珠,卻比不上那些斑駁多彩的燈光下的夢幻鉆石和紅玉。
很多時候,謊言會給人們帶來某種錯覺或假象,利用乃至欺騙人們對事物表象最初的良好的判斷。雖然人的謊言往往虛幻縹緲,可是它總能給人帶來一些表面?zhèn)物椣碌目鞓放c情趣。假如從人們的心中剔除謊言的虛妄和華麗的表象,包括錯誤評價、妄想意志、武斷印象等,拋棄了阿諛奉迎之后,那么很多人一下子就會只剩下可憐的肉體,而且這個肉體滿是憂郁和疾病。甚至在面對自己時,他也會感到厭惡。對于這一點有人會懷疑嗎?
一位神父曾經(jīng)十分嚴厲地指責詩歌是“魔鬼的藥酒”。因為詩歌能夠用她的韻律和美感給人們帶來想象。不過,詩歌也只不過是一種含有“謊言”影子的假象罷了。但是,詩歌怎么變成了害人不淺的“謊言”或“假象”了呢?因為作為“謊言”的詩歌具有蠱惑人心的成分。但是,她的壞處并不在于她那閃念的浮夸的一時的虛假“謊言”,而是在于那些根深蒂固占據(jù)人心的真正謬誤。要知道,對于“謊言”與“謬誤”之類的事情,現(xiàn)實生活中,無論人們具有怎樣的判斷能力、情感態(tài)度以及道德觀念,或者具有何種愛好追求,真理本身都仍擁有自己評判的標準與尺度。真理是人性深處至高無上的一種美德,而且只能夠依據(jù)自身來進行評判。真理的真,在于告訴我們?nèi)绾窝芯空胬?、認識真理和相信真理。做到了這些,就是享受真理。而這是人性中最高尚的美德。
要知道,上帝在創(chuàng)造宇宙萬物的時候,第一項創(chuàng)造就是光明,最后一項應當就是理性之光了。安息日里創(chuàng)造的是啟蒙人類心智的智慧之光。直至今天,上帝仍然作為光明與智慧的造物主,以他的圣靈和明光恩賜并昭示著世人,給人世帶來希望。記得有一哲學流派在很多方面都弱于別派,可是有一位詩人卻為它增光添彩。詩人曾經(jīng)這樣說:“站在海邊,遙看大海上顛簸的船舶是一件樂事。站在堡壘上,觀看下面的激烈戰(zhàn)爭也是一件樂事。但是,沒有一件樂事能夠與站在真理的高峰(一座最高的山峰,那里永遠清澈而寧靜)之上目睹高峰下人世峽谷深處的迷惘與漂泊、障礙和風暴相比擬?!?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1/05/25/19513784338575.png" />
從哲學和神學的角度來看,如果人永存惻隱之心,為人處世真誠,那么就會覺得上面的這些話貼入肺腑。當然,一個人若能以仁愛為動機,以天意為歸宿,以真理為軸心而行動,那么這個人便生活在天堂了。如果我們能從教義和哲學中的真理,感悟到世事的真理,那么即使那些在行為上并不怎么坦誠端莊的人,恐怕這時也會承認,坦誠并正直地對待他人,才是人性深處的終極光榮。而世間那些虛情假意之人,猶如混跡金銀當中的雜質(zhì)。這些雜質(zhì)可能一時擴大了金銀的流通規(guī)模,但是卻貶低了金銀的真正品質(zhì)。因為這些不光明的行為,可以說是如蛇行一樣,不用腳而用肚皮蹭著地走路的。
在世界上,沒有一種惡德比虛偽和背信棄義更令人蒙羞。所以蒙田在研究謊言時指出,說謊是一種羞辱之事,而且也是可恨至極的罪孽。蒙田認為:“仔細考慮,要是說一個人在說謊,那么幾乎就等于說他在挑戰(zhàn)上帝,并且害怕見到他人。因為每一句謊言都在直面上帝而又逃避他人?!痹?jīng)一個預言這樣說道:當基督再次降臨時,他在人間會找不到誠信??梢哉f,世人的謊言是上帝裁判人類的最后喪鐘。對于虛情假意和背信棄義的罪惡,這不失為一種鄭重的告誡。
- 參見《圣經(jīng)·新約·約翰福音》第18章。彼拉多(Pontius Pilate)曾是羅馬委任的猶太(Judea)總督。在審訊耶穌時,耶穌說道:“我來到世間是為了傳播真理?!倍頌閷徟幸d的人,彼拉多嘲笑地說了這樣一句話。
- 一般認為這里是指雅典懷疑派哲學家。
- 指古希臘哲學家琉善(Lucian,公元125-180年),希臘晚期懷疑主義哲學的批判者,著有《愛偽論》。
- 此句源于圣哲羅姆(Saint Jerome,公元340-420年)和圣奧古斯丁(St.Augustine,公元354-430年)。他們分別指責詩歌是“魔鬼的誘餌”和“魔鬼的藥酒”。培根在此將上述兩論合二而一。
- 參見《圣經(jīng)·舊約·創(chuàng)世記》第1章第1至3節(jié)。
- 指的是伊壁鳩魯派哲學家盧克萊修(Lucretius,約公元前99-前55年)的觀點。盧克萊修,古羅馬詩人,著有《物性論》等。盧克萊修認為:感覺是一切的尺度。
- 參見《圣經(jīng)·創(chuàng)世記》,一條蛇引誘亞當、夏娃犯罪,于是上帝詛咒蛇:“你必用肚子行走,終生吃土?!?/li>
-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公元1533-1592年),法國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主要作品有《隨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