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闕也。大陰之精。象形。凡月之屬皆從月。”
常說月有色,月光是銀白,
然而,明治時期的散文家高山樗牛,
他推定月亮的光是青色,
這是何故?
1
日本有位“月亮詩人”叫明惠上人。他寫有著名的月亮詩:
明明的
明明明的
明明的
明明明的
明明的月
黏糊糊的像納豆般,將人與月交融在一種日式的意象中。這與中國人對月的感覺不同?!都t樓夢》中湘云觀池中鶴舞,吟出“寒塘渡鶴影”,而一旁的黛玉則對出“冷月葬花魂”。黛玉一不小心將月切換成了葬的一個裝置。冷,當(dāng)然是其屬性了。
在日本,月亮女神又名“輝夜姬”。她是日本古老傳說《竹取物語》中的主人公,誕生在月亮上,然后落入凡間。一位伐竹老翁有一天在森林的竹芯里,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只有九厘米高的可愛女孩,全身散發(fā)著清輝,便帶回?fù)狃B(yǎng)。一位月上之人為何降臨凡間?據(jù)說她在月宮做了壞事(罪)而被罰至凡塵,懲罰期過了便又回歸月宮。這位公主在懲罰期內(nèi)都做了什么呢?她先后拒絕了包括天皇在內(nèi)的六名貴族的求婚,用禁欲換取了重回月宮的資格。那么從邏輯上看,這位美麗的公主在月宮因性犯罪而被罰的可能性很大。這也恰與粗線條的日本性文化相吻合。因此對日本人來說,“輝夜姬”是他們從孩童時代就熟識的生命體驗:凡間是個歷劫之地,月宮是個虛幻的圣潔地。
2
日本有“月見”之說。
在日本有這么一句話:月月見,見月之月何其多。但月見之月只能是特定某個月的月,即十五之夜的中秋名月?!懊隆边@個詞,日本人正式使用是在室町時代。江戶初期的俳人森川許六,依據(jù)對天象的敏感,首先將名月和滿月作了俳句季語式的區(qū)別。他說:名月僅限八月十五一夜也,明月則四季通運(yùn)。確實(shí),從歷象來說,滿月一年有十二回,但八月十五之夜只有一回。
但“月見”亦能生出憂郁與厄運(yùn)。依據(jù)月的陰晴圓缺,生出死生一如的不死觀念,因而對月憧憬的同時又生出恐怖,于是在人的精神暗處,住著月的陰影。故日本也有“月忌”的風(fēng)習(xí),奉勸人們還是不“月見”為好。如日本有“月待”之語。著名民俗學(xué)家柳田國男解釋道,這里的“待”不是等待月出,而是暗指在神的身邊,與神一起過夜。從古風(fēng)的意義上,“待”(まち)是與“祭祀”(まつり)相近的語言。所以日本人的月見,一開始并不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賞月之意,而是取其反義。望月是被視為禁忌的?!陡壢沼洝防?,喪母的孩子們看著灑下的月光,作者便慌忙用衣袖遮住孩子們的臉。為什么要遮臉?是怕望月給人帶來不好的預(yù)兆。《源氏物語》的“宿木帖”里也有月見是禁忌之事的說法。這些都是畏懼于月光的魔性。
但這個風(fēng)習(xí)在不知不覺中轉(zhuǎn)變成褒義,月見又成了一種優(yōu)雅的嗜好。平安中期以后,日本流行阿彌陀凈土信仰。阿彌陀如來遠(yuǎn)渡重洋來到這里,正好與山那頭掛著的月亮在形象上有聯(lián)系重疊的一面。再從日本神道背景來看,神道強(qiáng)調(diào)月見中含有咒術(shù)之趣。月讀命是掌控夜國之神。日本人在月見之時供上團(tuán)子和芋頭,以示對月神的感謝。在京都有月讀命神社,表明“月讀命”身為月神而以古物神為祀。
京都的桂離宮是日本的名園。這里的“桂”來源于中國的“月桂”傳說。與銀閣寺再建同年,一六一五年,采用小堀遠(yuǎn)州等人的設(shè)計營造的桂離宮,以月見臺為主體,名字中以“月”當(dāng)頭的庭園樓閣隨處可見,表現(xiàn)出對“月見”的良苦用心。營造者智仁親王原本是天皇的候補(bǔ)人選,但他與當(dāng)時的為政者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鬧翻,被驅(qū)逐出權(quán)力圈。這里有趣的點(diǎn)在于,如果說以月見而著名的銀閣寺是將軍足利義政權(quán)力的象征,那么,這座桂離宮則是智仁親王為逃避凡間而隱居的場所。一個是權(quán)力的象征,一個是隱居的象征。在文化史上,足利義政保護(hù)“能”的藝術(shù),讓其集大成者世阿彌走向幽玄之美,這是通過銀閣寺這個權(quán)力的“月見”得到的靈感。智仁親王則以一個失敗者的隱居之眼,通過桂離宮的“月見”體驗到幽玄之美。同是月見,其路徑不同,心境不同,這是多么顯而易見。
以設(shè)計師和茶人小堀遠(yuǎn)州為主導(dǎo)的桂離宮設(shè)計者當(dāng)中,有一部分人還同時參與了日光東照宮的設(shè)計。眾所周知,日光東照宮是家康的靈廟,是德川家的象征,是勝者的驕傲,當(dāng)屬名副其實(shí)的太陽建筑。對照名副其實(shí)的月亮建筑桂離宮,對設(shè)計者來說,陰陽秉持或許是個重要的平衡支點(diǎn)。這種包含桂離宮月見橋的庭園,成了以后大名建造庭園的范本。作為效忠德川幕府的證明,庭園和月見在這里又成了一種媚俗(上)的儀式。用清高淡遠(yuǎn)(月見)和空靈幽深(庭園)將自己埋葬的同時,也是對為政者的歌功頌德。所以有日本人說桂離宮是敗者的象征,其出處就在這里。真可謂陰陽割昏曉。岡倉天心說,小堀遠(yuǎn)州這樣的茶人,追求“夏日的一群樹林,微微可見的海洋,淡淡的夕月”,說的是剛剛覺醒的靈魂雖然還未從過去黑暗的夢境中擺脫出來,但已經(jīng)沉浸在柔軟靈光的甘甜的無意識之中,對彼方天空下的自由充滿憧憬。桂離宮彌漫的正是水月鏡花般的迷離氛圍—“淡淡的夕月”。
3
日本也有月亮之歌。老一代日本人都會唱帶著哀調(diào)的大正時期的月亮之歌。如詩人野口雨情作詞的《十五的月亮》:
十五晚上的月亮啊,一路平安
奶奶得空休息了
十五晚上的月亮啊,我的小妹
出嫁到了鄉(xiāng)下了
十五晚上的月亮啊,我的媽媽
我還想要見到她
還有西條八十作詞、成田為三作曲的童謠《金絲雀》:
忘記了歌唱的金絲雀啊
停在象牙船的銀槳上
漂浮在月夜的大海上
想起了早已忘記的曲子
當(dāng)然,不能不提《荒城之月》,由土井晚翠作詞,二十四歲英年早逝的天才作曲家瀧廉太郎作曲。那還是明治三十四年(1901)的事情?;某侵率且环N怎樣的月呢?
荒城十五明月夜,四野何凄涼。
月兒依然舊時月,冷冷予清光。
浩渺太空臨千古,千古此月光。
人世枯榮與興亡,瞬息化滄桑。
多么凄涼多么哀愁?;某侵拢?jīng)的榮華,曾經(jīng)的富貴,都被遠(yuǎn)久所毀滅。站在被遠(yuǎn)久毀滅的遺址上,感嘆世上只有月之光月之色千古不變,依然泛著清光。一首天籟般的無常之歌。
而將月作動感捕捉的首推《萬葉集》,出現(xiàn)了“飛渡云間之月”、“傾轉(zhuǎn)之月”的詩句。將月作靜態(tài)捕捉的首推《新古今和歌集》,出現(xiàn)了“月如畫,皎皎如水”的詠唱。歌人西行的亮點(diǎn)則在將月定格于向往西方凈土的一種美的意識。夜空下,帶著祈愿昂首西天,“西行”這個號的由來都具有了象征意味。由此出發(fā),又生出了“雪月花”這一獨(dú)特的感受:沒有一絲云彩的月,才是至高之美,華麗之美。安土桃山時代的琳派繪師喜歡畫的“秋月紋樣”,意匠化于蒔繪裝飾、屏風(fēng)、狂言衣飾之上,就是受惠于這一獨(dú)特的感受。
當(dāng)然日本還有經(jīng)久傳世的以月為題材的美術(shù)作品。如大正九年(1920)橋口五葉的木版畫《神戶霄月》,現(xiàn)收藏于東京町田市立國際版畫美術(shù)館。大正十五年(1926)上村松園絹本著色畫《待月》,現(xiàn)收藏于京都市美術(shù)館。江戶時代歌川廣重的錦繪《名所江戶百景 星月夜》,現(xiàn)收藏于山口縣立萩美術(shù)館。明治十八年(1885)月岡芳年的錦繪《月百姿四條納涼》,亦收藏于山口縣立萩美術(shù)館。這都為日本獨(dú)特的月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發(fā)生在江戶時代的一個故事說:一位衣著寒酸的男子,有天路過一群賞月的俳句詩人身邊。這幫詩人帶著戲弄對他說:你也來一句怎樣?那位男子在遞來的紙上寫上“弦月”二字,周圍便一片哄笑:啊呀,今夜是滿月啊,果然是門外漢。只見那位男子微微一笑,繼續(xù)寫道:弦月如鉤心中盼,今宵滿月更待時。這位以非常的智慧完勝對手的男子就是小林一茶。
而在日本歷代天皇中,素有“異形之王”[1]之稱的后醍醐天皇的望月名句,被視為歷代珍品中的珍品:
葉月。長月。夜月。
月的寒夜。
4
望月起傷懷,源于平安歌人大江千里。《古今和歌集》收錄了他一首和歌:
長空望月,思緒紛然,悲從中來。
秋色人所與共,只有我不勝其哀。
而天皇家的嫡系子孫在原業(yè)平,則開了將失戀與月的惆悵相連的先河。歌人曾經(jīng)交往的女子突然失蹤。次年早春,在梅花開艷、月色撩人的夜晚,歌人重憶起舊情,來到失蹤戀人的住所,獨(dú)自開軒望月,至月西斜,遂詠歌:
月非舊時月,春非去年春,
唯有踽涼影,依然昔日身。
當(dāng)然歷史上還有一位讓自己的多個女兒入宮,擁有三代天皇外孫的藤原道長,當(dāng)權(quán)力達(dá)到頂峰之際,便假托滿月歌唱:
斯世我所知,一如我所思。
皎皎望明月,圓滿無缺時。
將權(quán)勢的輝煌與滿月無缺相連,是這位日本天皇家的麻煩制造者的杰作。被藤原道長的謀略剝奪了榮光之座的兄長道隆,其女兒定子是一條天皇的皇后,而侍奉定子的是清少納言。這位清少納言在《枕草子》中寫道:“月色分外明亮之夜,以牛車渡川。隨著牛步過處,水波漾散,月如水晶般碎裂,委實(shí)可賞。”
她是在贊美割裂之美,贊美月被割裂之美。滿池碎片,滿波碎紋。這位宮廷美人是否想與道長的滿月論作觀念上的對峙呢?
兼好法師的《徒然草》則更直接地將殘月的情趣表面化,將枯榮無常與滿月殘月相連,透出缺憾美的思想。而日本美學(xué)的核心概念之一的幽玄,則干脆強(qiáng)調(diào)這么一種風(fēng)情與靈感:薄云籠罩著的月亮,秋霞灑落的紅葉。這種風(fēng)情便是幽玄之姿。
如果說張愛玲對月亮的體驗是“紅黃的濕暈,像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那么寫《源氏物語》的紫式部更將自己的心情放了進(jìn)去:“涼月西沉,夜天如水;寒風(fēng)掠面,頓感凄涼;草蟲亂鳴,催人墮淚。”前者勝在語言的技巧,后者勝在內(nèi)心的真意。
莫言用“像顏色消退的剪紙一樣,凄凄涼涼地掛在天上”來描述月亮,村上春樹則用“可憐巴巴的月亮像用舊了的腎臟一樣,干癟癟地掛在東方天空的一角”來描述。一個是“顏色消退的剪紙”,一個是“用舊了的腎臟”。雖同為東方人,思路有異是肯定的,但是不是村上更勝一籌呢?
5
月有顏色嗎?
如果有的話,是白色嗎?
明治時期的作家高山樗牛,寫有著名的《月夜的美感》的散文。他推定“月亮的光是青色的”。
因為是青色,所以比紅、黃等暖色要冷,表現(xiàn)在人的情感上是安慰、寂寞;比黑、白等亮色要可愛,表現(xiàn)在人的心理上是幽邃、深遠(yuǎn)。
所以,高山在散文中寫道:“要之,青所表示的感情是沉靜,是安慰,是冥想,在色相上和赤所表示的全然相反。赤是活動之色,煩惱之色,意欲之色。用比喻來說,赤如大鼓之響,青如橫笛之音;赤如燃著情欲的男子,青如沉靜之女;赤如傲夏的牡丹,青如耐冬的水仙?!?/p>
簡而言之,青是什么呢?原來,就是“橫笛之音”,是“沉靜之女”,是“耐冬之水仙”。
曾與冷泉天皇的兩位皇子談過戀愛的和泉式部,在日記里寫月光下的私情,說在某個月白風(fēng)清之夜,坐在屋檐下獨(dú)自賞月時,親王派人送了信來:“回想前夜纏綿歡,身隨明月西沉嘆?!彼蚕肫鹉莻€明月如晝的夜晚,便提筆回信:“兩人共賞同一月,獨(dú)自一人望夜天?!焙笥腥嗽u論說,這不就是“沉靜之女”的“橫笛之音”嗎?
《徒然草》第一百三十七節(jié)則是從缺憾美學(xué)出發(fā),認(rèn)定皎白如洗、一望千里的滿月,還不如期盼了一夜甚至數(shù)夜,到了天快亮才姍姍來遲的月有意味。兼好法師說,此時的月,略帶青蒼之色,或為樹梢所遮斷,或為云雨所隱現(xiàn),極有韻味。
而松尾芭蕉則將章魚壺、夢黃粱與天邊的一輪夏月相連,那么這夏月又將是什么色呢?[2]
6
一輪明明的月亮,有時竟然與死連在一起。
作家瀨戶內(nèi)晴美的散文《月夜》中,便體現(xiàn)出了這種意象。
有一年的中秋之夜,她去嵯峨野賞月。
“月亮升高了,已經(jīng)照不進(jìn)池子,寺廟的山坡卻披滿了銀白的月色,山影清晰地印在水面上。劃船的游客已經(jīng)歸去,池上遍灑著月亮的清輝,顯得幽寂寧靜。啊,這就是嵯峨野的月夜啊。今年八月十四的晚上,歸途中我順便回了趟故鄉(xiāng),在姐姐住的德島紅葉山賞月。背后群山延綿不絕,眼前的地形和嵯峨一樣,土地一片平坦開闊。那兒的月亮也格外清冷迷人。即使如此,姐姐還是說寂庵的月亮該有多美啊?!?/p>
但就在賞月的這天夜晚,“我”接到遠(yuǎn)房表妹自殺的電話。聽到這個消息的“我”再次走出院子,繼續(xù)看月亮。
今宵的明月為何與死相連?寂庵清光輝映的庭院,嵯峨野的月夜,難道給人以死的沖動?清寂的月色有著讓人長睡不醒的效用?
“人為離別而相逢,為死亡而生存?!边@位女作家得出了人世無常的結(jié)論,給人瑟瑟縮縮的感覺。她最后說:帶著這番心情,我問天上的月亮。
《源氏物語》首帖“桐壺”里,桐壺帝的摯愛桐壺更衣死去后,悲情一直難以忘懷,便派命婦看望太君。失去女兒的太君,其悲痛不在桐壺帝之下。人死了,宅院也寒風(fēng)蕭瑟,倍感冷落凄涼。紫式部用“此時只有一輪秋月,繁茂的雜草也遮它不住,明亮地照著庭院”,將秋月與凄涼、與死連在了一起。
看來,月色并不總是給人甜美的感覺。在萬葉歌人柿本人麻呂的眼里,月也帶有死的影子。或者說,月是死而復(fù)活的象征。他有著名的詩句“朝霞出東端,顧盼月西沉”。在他的觀念中,白晝與黑夜的交替在本質(zhì)上是西天月正傾。死是其不變性。
7
明治詩人北村透谷在名作《一夕觀》中,學(xué)中國古人“念天地之悠悠”的情懷,視太空為“邈邈”,將歷史喻為掌中玩轉(zhuǎn)的“醇酒一杯”,于是誕生了“明月姍姍,未及中天。仰望蒼穹,眾星紛然”的好句子。但寫到后來還是不自覺地滑入“幽幽秋草已深,忽聞蟲聲不絕如縷”的日式情懷。看來,即便是望月或月望,日本人在本質(zhì)上生出的還是“秋草已深”的悲戚與無常。小說家島崎藤村從短夜的深邃與空寂,聯(lián)想到自己等待著的淡淡夏月。他說“夏月的好處在于它不那么過于輝煌”。照理,輝煌有什么不好的呢?但在日本人看來,輝煌的虛幻會遮掩悲情的實(shí)質(zhì)?!霸聝撼鰜砹?。夕陽的余暉尚未從西邊的天空消退,月亮就及早放出和深夜里一樣的光芒?!庇谰娠L(fēng)在《斷腸亭日記》中說,這就是虛幻遮掩了真情。
三島由紀(jì)夫在《金閣寺》 中早就斷念地說,一雙手觸及永遠(yuǎn),一雙手欲伸向人生,這是不可能的事。美的永遠(yuǎn)存在,阻礙我們的人生。生存中顯現(xiàn)的驚鴻一瞥的瞬間美,會倏忽崩潰與滅亡。所以,在三島的筆下,金閣寺并不總是霞光萬丈,令人心生妒忌。月光下的金閣寺生出的悲涼使人有癲狂的沖動,殺人的沖動?!敖痖w在風(fēng)聲中,夜空下聳立著,和以往一般,內(nèi)部充滿暗郁的氣氛。林立的細(xì)身木柱在月光的洗禮下,看來如同琴弦一般,金閣就如同巨大而特別的樂器。由于月的位置,使我真的看到今夜這種情景。但是,風(fēng)兒不斷地從這無法鳴響的琴弦間吹過。”而柏木用盡力氣的吹奏,仿佛把“池中之月都吹成千萬個碎片”。
在學(xué)問家和宗教家鈴木大拙那里,發(fā)現(xiàn)的則是月的無心與禪的無心的合一與一如。作為無心的代表性語言,大拙好用這樣一句詩:“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币馑际钦f,竹子的陰影照在石階上,風(fēng)吹動后,似乎是在掃除石階上的塵土。但是竹影掃塵,塵是不會動的。月亮照映潭底,但水上是不留痕跡的。這里表現(xiàn)的是無心的世界。這樣的無心,才能達(dá)到無我。而能從無心到無我,是禪的極致。月無心留影于水,水無心留月。這在劍道上是心劍合一,在武道上就是生死一如。
8
在日本,有月亮是瘟神之說。
傳說新羅東海龍王之子處容,其妻美貌非凡。某個月夜,瘟神趁處容不在家,化成人形潛入處容家,與其妻犯下情事。處容外出回家,發(fā)現(xiàn)床上有四只腳,便佯裝邊歌邊舞而退。瘟神面對不爭不怒的處容,顯出原形而認(rèn)罪,并發(fā)誓,今后只要看到他的畫像,就不進(jìn)那家門。從那個時候開始,人們都將處容的畫像貼在家門口,以驅(qū)避邪鬼。
而處容邊歌邊舞的處容歌是:
古都的月明之夜
游玩興至深夜歸
進(jìn)門看見床上四只腳
兩只是我妻子的
另外兩只是誰的
原本屬于我所有
如今被人盜占
我又能奈何
在月明之夜犯下情事,在月明之夜邊歌邊舞,月的魔力可見一斑。學(xué)者中西進(jìn)在《遠(yuǎn)景之歌》中說,新羅的處容歌的內(nèi)容,在日本的《萬葉集》中也能尋覓。如卷十一的第二千三百五十三首:
長谷齋摫下,藏匿吾嬌妻。
清輝灑月夜,他人秘棲身。
萬葉的月,朗朗輝輝。在如此的月色之下,這個“他人”是誰呢?顯然是性侵“吾妻”的情事之主角。月下犯情事,就像在櫻花樹下犯情事一樣?;ò觑h落的景象,令人魂飛魄散,恐懼癲狂。而氣氛詭秘的赤銅色的月色,也會令人魂飛魄散,癲狂恐懼。萬葉人在三輪山(日本人觀念中的神體山)看滿月,周圍被月色照得如白晝一般,在驚嘆這種魔力的同時,月下之人本能的沖動就是邊歌邊舞,邊舞邊唱,直至癲狂魂飛,肉體成軀殼。所以在人類的記憶中,月亮就是瘟神。當(dāng)然松尾芭蕉沒有直說月亮是瘟神,而是婉轉(zhuǎn)地說這個瘟神會來敲門:“今夜三井寺,月亮來敲門。”
9
井上靖的話劇《芭蕉通夜舟》中有這樣一句臺詞:“月亮為什么會這么美?大概是因為月亮并不屬于誰吧?!闭驗椴⒉粚儆谡l,所以這顆有四十五億歲的月球,誰都有解釋權(quán)和解讀權(quán)。
日語中有“朧月”一詞,表象若隱若現(xiàn)的春天的月亮;有“星月夜”,表象即使沒有月亮也有滿天繁星的夜晚;有“更待月”,表象夜深之后升起的月亮;有“寢待月”,表象月亮還未升起,遂躺下等待的優(yōu)雅;有“立待月”,表象立待可見的月亮,因為總有人想急于觀賞那輪滿月;有“后之月”,表象陰歷九月十三的月與八月十五的一樣,同屬于婁宿,是賞玩月色的良夜(吉田兼好語)。此外,日本人還有“孤月”“淡月”“青月”“素月”之說,都是把心情代入進(jìn)去的詩性之說。
在日本,六月也叫水無月、涼暮月、蟬羽月、鳴神月、松風(fēng)月、夏越月、葵月、常夏月、風(fēng)待月。七夕月[3]也叫“愛逢月”。按這個月開花的花名,也叫女郎花月、穗見月。因為是舊歷秋季的開始,也叫秋初月。
說到“朧月”,在日本,白天稱作“霞”的事物,夜晚則稱作“朧”。春天的夜晚,能看到伴著薄薄云霞的月色,好像被薄絹遮住一般。這就是“朧”。夜晚寺院傳來的鐘聲,在月色下也稱作“朧”。
在江戶時代,有“二十六夜待”的說法。應(yīng)該是十五望月的,二十六望月在時間上肯定是晚了,所以二十六夜待表明自己并不風(fēng)流。以此為借口,男人們到游廓(青樓)去游玩,如品川游廓在二十六日晚上是最為熱鬧的。
在日本,澄明之月與清凈之心屬于互證的“自我同一性”。沒有被污染的清凈才是日本人的至上價值。史書《大鏡》記載有平安時代的大學(xué)者菅原道真所詠唱的漢詩《水中月》,其中一段為:
圓似江波初鑄鏡,映如沙岸半披金。
人皆俯察雖清凈,唯恨低頭夜漏深。
這里的觀月不為鄉(xiāng)愁,也沒有憎恨之心,而是對清明的再確認(rèn)。古代日本人的“見る”(觀看)行為,帶有吸進(jìn)靈氣、清凈心靈的意思。所以,清凈之月也就是神性之月。所謂觀月,是說在觀清凈之月的同時,自己也獲取了心的澄明。與西洋人望月生出狂氣不同,也與中國人望月生出鄉(xiāng)愁不同,日本人將望月視為靈力和神性,祈望月的澄明凈化自己的心靈,強(qiáng)化自己的生命力,從宗教意義上說具有咒術(shù)之意。連那位說出“蓬勃我乳房,教君恣意握”的短歌詩人與謝野晶子,對著月色,也不得不收斂春情繚亂的生命,有意味地將“清”與“凈”和“月”相連。
出門花遍野,中宵月色清。
櫻花今夜月,行人凈麗容。
這樣來看,月在日本人的觀念中,是柔軟的、平滑的、感性的、清凈的,又是陰性的、寒冷的、潮濕的、澄明的。這是否就是日本人和那輪與死相連的明月間的月文化呢?他們沒有那種“一切水印一月,一月印一切水”的禪家思辨,只知道“我的心難以安慰呀,望著那棄老山上的月亮”(《古今和歌集》),只知道“黃昏的月,鍋中啼著的田螺”(小林一茶)?;蛘呱僭S詼諧一點(diǎn)的話,就是“砍下一棵樹,看著切口,今晚的月亮”(松尾芭蕉)。
[1]異形指怪異的、奇特的。綱野善彥著有《異形的王權(quán)》,書中將后醍醐天皇稱作“異形”之力的實(shí)踐者,倡導(dǎo)復(fù)活祭祀。書中記載有一事,后醍醐天皇裝作祈禱皇后順產(chǎn),實(shí)則念咒詛咒鐮倉幕府。
[2]松尾芭蕉有俳句“章魚壺中夢黃粱,天邊夏月”。
[3]日本人對陰歷七月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