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熱線”變冷
《文匯報》“冬令公用熱線”開通以來鈴聲不絕,成了名副其實的熱線。報紙還發(fā)表了短評:《愿“熱線”永不冷》。對此,筆者還要補充講點意見。
熱線之熱,是由于人們“生活中確實存在著許多困難”,而這些困難是屬于“水、電、煤氣、交通等,日常生活須臾不能離開”的。
人們有了困難,不去找對困難負有責任的“有關部門”,而要向報社呼吁,這至少說明了兩點:一、群眾反映困難的渠道不通(或有問題);二、“有關部門”對困難的態(tài)度群眾不滿意。人們走投無路了,只好找大眾傳媒,希望借重輿論監(jiān)督的威力解決問題。人們對新聞媒體寄予厚望,這反映了新聞工作者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對群眾疾苦的同情之心,值得敬佩!但是,那些與困難有關的責任者們又如何加強責任感和同情心呢?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币簿褪钦f,在其位要謀其政。管水的要把水管好,管電的要把電管好,煤氣、交通等,該負責的都負起了責任,群眾投訴有門,解困有方,報社的熱線自然熱不起來了。
所以,作為一個普通市民,我有一愿:愿“熱線”變冷!
(原載于《文匯報》1995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