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剝麻
自古時起,浙中民間就有種苧麻(俗稱“真麻”),用于搓麻線納鞋底做鞋、搓紗線縫補、紡紗織布、打麻繩(索)捆扎當籮線的傳統(tǒng)。
苧麻是多年生宿根性作物,栽麻一次,可多年受益。每年可收頭麻、二麻、三麻三熟。農(nóng)戶家家戶戶在田頭地角種的苧麻面積不大,一般會直接在麻地剝麻。摘去麻葉,把麻稈靠根折斷,剝下麻稈上的麻皮,取回家。用特制的麻刮(多用一塊三角形的鐵片,在尖角的一頭裝上木柄,有的則用竹片制成)刮去皮層的殼,留下的就是麻。然后,掛在竹竿或擺放在墻頭上晾曬,曬干即可。有的農(nóng)戶種的面積較大,一般將麻稈用刀割倒,成捆取回家在家剝。不能及時剝的,先整捆浸在水里待剝,剝下的麻皮照樣用麻刮刮去皮層的殼,曬干。所產(chǎn)的麻要么自用,要么出售。農(nóng)村集體化生產(chǎn)時,有的地方生產(chǎn)隊大面積種植苧麻,生產(chǎn)隊組織勞力把成熟的麻稈割倒,捆成捆,然后將它浸在水里。過些時日,水泡得麻皮脫離了麻桿,理起麻皮,洗干凈后攤著曬干,即成麻干,全部用于出售。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每逢剝麻季節(jié),大人忙活,小孩們就特別開心。因為季節(jié)的統(tǒng)一性常使家家戶戶都同時剝麻。刮麻時大家喜歡湊在一起,邊刮麻邊說笑,有的會講講故事。聽故事是孩子們最樂意的事,一聽大人講故事,孩子們便會聚集過來,豎起耳朵,開心地聽著故事。
另外,剝了麻的麻稈雪白雪白的,孩子們在大人的指導下,用麻稈做起了“麻車鉆”,這里鉆鉆,那里鉆鉆,真是開心的事!
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