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要”之必要
不要欺負比你弱的人
人與人之間,關系是平等的,往來是隨緣的。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既是獨立的個體,也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有這樣一句俗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泵總€人都有自己的難處,都有不想讓別人知道的苦楚,所以才產生了秘密。在生活中,不論你是一個多么強大的人,也會有不足和弱點,這樣的不足和弱點也正是你不想為人所知的。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中有順境,也有逆境,好事和難事總是喜憂參半。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辈灰撇黄鸨茸约喝醯娜?,即便是別人比你弱一些,也不過是在當下,誰也預測不了以后會是什么樣子。這樣的人生大道理其實誰都明白,可是人性的弱點常常會讓我們偏離了教科書上的方向。在某一個領域優(yōu)秀的人,換一個領域、方向就不一定能獨占鰲頭。有的富人會鄙視窮人,有的窮人會羨慕富人;內心強大的人有時會唾棄弱小的人,而內心弱小的人有時又會懼怕強大的人。
這個世界好像存在很多潛規(guī)則,讓我們無法隨心所欲自由自在。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金錢和名利不是生存之根,人品才是做人之本。久經沙場的人,才會更懂得平靜安定的重要;歷盡坎坷的人,才會更明白生活的辛苦。當你懂得體諒別人時,你的路才會越走越寬。
世界著名跑車蘭博基尼的出品公司最早是生產農用拖拉機的,為何涉足跑車的制造,相傳有一段趣史:公司負責人費魯吉歐以前一直是法拉利的車迷,一次駕駛法拉利250 GT的費魯吉歐?蘭博基尼向法拉利公司的負責人投訴由于車輛離合器出現問題,導致比賽時車輛失控,誤傷觀賞賽車的民眾。然而,恩佐?法拉利非但不理睬,還告訴費魯吉歐?蘭博基尼沒能力駕駛法拉利250 GT,只適合駕駛農業(yè)機械車輛,這句話嚴重傷害了費魯吉歐的自尊心。后來,費魯吉歐?蘭博基尼在自己公司的倉庫里,找到一個合適的備用配件,解決了法拉利250 GT的問題。自此費魯吉歐?蘭博基尼開始研究屬于自己的超級跑車,而目標自然就是要擊敗法拉利。
成功的商人往往有著自己的倔強、堅持和遠見,制造豪華跑車對費魯吉歐來說也是個賭注,費魯吉歐?蘭博基尼開始召集設計團隊,1962年底,跑車項目正式立項,次年6月,費魯吉歐?蘭博基尼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地點位于距離博洛尼亞25千米遠的圣亞加塔?波隆尼。不到60年的造車歷史,蘭博基尼在如此短暫的時間里成為了世界著名的超級跑車制造商,從創(chuàng)始人費魯吉歐?蘭博基尼到蘭博基尼的所有設計師和工程師,他們用自己全部的激情詮釋著他們對跑車的獨特見解。就像蘭博基尼的公牛標志一樣,體現出雄性原始力量的美感,蘭博基尼真正將這種美感進行了最完美的演繹。
由此,一個偉大的跑車品牌誕生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永遠不要看不起比你弱小的人。如果當初恩佐?法拉利聽取了費魯吉歐?蘭博基尼的意見,那現在的法拉利會是什么樣子呢?
人生在世,誰都希望自己變得強大,變得聰明。強大固然是一件好事,因為強大的人能夠做那些別人做不到的事情,自然會得到人們的羨慕。做人,要善良,要記住別人的好,要學會感恩!
有一句格言說:“你可以在某些時候欺負比你弱小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時候欺負所有弱小的人?!彼哉f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不要把別人當成“傻子”,可能你以為對方是一個好欺負的人,但也許對方是心無外物天地寬,宰相肚里好撐船。俗話說:“凡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狈彩铝酎c余地,給別人一點尊重,就是給自己一點體面;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給自己留一個臺階,這樣才可以從容轉身。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成長的軌跡,也許少年得志,也許大器晚成,也許老年開花,也許枯木逢春;也許有的人走得快,也許有的人行得慢,但他們決不會一直戴著弱勢的帽子。其實,事物是在不斷變化的,這世界上沒有什么是永遠弱勢的,有的只是一顆顆期待成長的心。
所以,可能因為某些原因,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沒有你過得好,他們沒有高貴的出身,沒有華麗的生活,沒有特別的幸運。他們現在過得不好,并不代表將來還是不好,因為世界是在變化的,人生的起落沉浮掌握在每個人手里,誰都無法預料。因為在那些過得比你好的人眼里,我們自己就成為了那個“弱勢”的人。
我們要學會尊重每一個人,不管他們的生活在你的眼里是多么的“低級”,即便是一個殘疾人抑或是一個乞丐。因為他們的人格是健全的,他們的精神世界是完整的,他們知道親情的可貴,他們知道生存的必要,他們知道人為什么是人。雖然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有多種不同,有的富貴,有的貧窮,有的瀟灑,有的憂愁,有的無憂無慮,有的捉襟見肘,但只要是善良的人,只要有愛心和孝心,只要不心存惡意,只要對未來還有希望,那我們就是平等的,不管別人怎么想,怎么做,都不要看不起他們,更不要欺負他們。
詩人臧克家在紀念魯迅先生時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痹谌诵陨?,在哲學上,在傳統(tǒng)的道德觀念上,我們同那些有希望、有追求、有理想、有生活熱情的人是一樣的,我們都是活著的人,都是人格平等的人,都是有生活追求有未來理想的人,即使這些理想有大有小。
當你能夠不去欺負比你弱小的人,這就是一種善行。善行無跡,義舉無痕。我們在衡量一件事情是不是善事的時候,無非兩個標準:有心成就自己,有意成全別人。出自本意,發(fā)自內心,是沒有半點做作的。多讀書,多做事,少糾結,不煩惱。有的話可以跟別人說,有的話適合藏在心里;有的事適合去做,有的事需要拒絕。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所做的小事,所說的話都會影響到身邊的人。好好說話,好好做事,心存善良,心懷感激,可以帶給別人一片陽光明媚的天地。簡約人生,通透敞亮。做到這一步并不需要多么辛苦努力,只需常把自己的心靈拂拭,心里凈爽,看得明白,才知道此前的苦痛磨難,不過是違拗了自我成長意志的糾結與扭曲。
我們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別人選擇什么是他們的權利。我們可以看到當前存在的事情和存在的人,但并不能看到以后發(fā)生的事和出現的人,所以太多人會被內心的主觀意識蒙蔽雙眼。生活中有很多的出乎意料,也有很多的刮目相看,不要詫異,也不要好奇,這是因為在你為當前取得的成績自我陶醉的時候,別人正在默默努力,試圖在超越你。所以,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這個世界不只是有你的存在與努力,還有很多那些平時比不上你的人在努力。任何一個看著比你弱小的人,他們都有超越你的潛力。多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在成就自己。
所以不要輕易地去定性別人的人生,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做主宰別人命運的法官。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看得起別人,學會修繕自身,多為自己留些退路,如此,可以多點出路。
不要贏了世界卻丟了靈魂,智慧勝過金銀
華燈初上,喧囂的白天過后,整個世界重歸于平靜。我坐在昏黃的燈下,感到一種獨處的前所未有的滿足。但是我知道,我需要到世界上去活動,當然這里的世界并不是大眾意義上的世界,可以是樓下的胡同,可以是街邊的公園,也可以是遠方未知的峽谷。我喜歡去旅行,去冒險,去奮斗,去奔跑;我喜歡成功,我也不懼怕失敗。如果我的生活過得平平淡淡的,那么我會感覺到無聊;如果過得冷冷清清的,那么我會感到寂寞。但是,我卻更需要寧靜的獨處,更喜歡沉思的生活,這可以讓我思考,讓我想象,讓我對未來充滿期待,讓我對過去說聲“再見”。生活就像過山車,不能一味地轟轟烈烈熱熱鬧鬧,也需要平緩地前進,平平淡淡安安穩(wěn)穩(wěn),如果沒有時間獨自相處,我會感到非常不安,好像丟了魂一樣。
所以,我身上必定存在兩個自我。一個好動,她什么都想去嘗試,什么都想去經歷;另一個喜靜,對生活中發(fā)生的一切都加以審視和消化,好像“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后一個我,就如同羅曼·羅蘭所說的,她是“一顆清明寧靜而非常關切的靈魂”,好像是這個靈魂把我派遣到這個世界,讓我代替她去活動,去經歷這世間一切的人生百態(tài),去感受生命中一切的歡樂和苦難;與此同時,她又把我置于她的視野之內,時時刻刻關切著我,隨時準備把我召喚回到她的身邊。
無論我在這世間遭受了怎樣的苦難和悲傷,只要我還能夠認識回到她身邊的路,只要我還能夠找到回到她身邊的方向,我就不會全軍覆沒,我就還有希望,還有重新再來的勇氣和機會。這樣的靈魂是我的守護神,在她的庇護下,我可以在任何風雨任何陰暗都浸染不到的地方安然入睡,這個地方就是我內心深處的家園。
我知道,真正的救世主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這便是那個清明寧靜的自我,那個時刻關切自己靈魂的自我。這個靈魂,這個自我,是我們身上自有的神性,也許隱藏得很深,也許我們并未發(fā)現,但當我們的人生在面臨選擇的時候,只要我們守住最本真的靈魂,我們就不會迷失,就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如果我們守不住,一味沉淪于迷亂的世界,那我們就會變得渾渾噩噩,隨風飄蕩,忘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你的世界也將變得沸沸揚揚,永遠沒有了回頭得救的希望。
人生在世,我們不要違背自己的本性和良心做事,不要委曲求全,要堅持自己的信仰。不論面對怎樣的結果,我們都可以問心無愧,做一個真實的自己永遠比出賣自己的靈魂要好。
小的時候,看過一篇小故事。有一只小烏鴉,它每天都會做同樣的事情,那就是和同伴們一起出去覓食。后來它覺得這種生活很辛苦,很無聊,很沒有意思,甚至它還問自己:我究竟是過了365天,還是過了一天重復了364次?一次,它實在是太累了,且身體不太舒服,于是就待在家里休息。小烏鴉的同伴知道它生病了,會每天幫它帶回來一些吃的。小烏鴉看到這樣,恍然大悟:原來生了病就不用出去辛苦覓食了。那我何不裝病呢?然而,謊言是瞞不了太久的,時間長了總會被發(fā)現,有一天小烏鴉的謊言被拆穿了,它不得不出去覓食來養(yǎng)活自己。但是這只懶惰的小烏鴉很快又發(fā)現如果能被人類看中,接受人類施舍的食物,也可以不用辛苦覓食了,因此它想讓自己變成美麗的白鴿來取得人類的喜歡。它找來了顏料把自己的羽毛涂得像鴿子一樣白,想辦法,混進了鴿子圈。一開始,小烏鴉不出聲,鴿子們誤以為是新來的同類小伙伴,對它客客氣氣。這只小烏鴉就這樣披上了鴿子的外衣,過上了舒服的日子,不再遭受風吹雨打,多么美哉。小烏鴉心想,終于可以擺脫以前的生活了,再也不要像以前一樣辛苦覓食了。想著想著,一時疏忽,竟發(fā)出了烏鴉的叫聲。這一聲烏鴉叫,打碎了看似可以高枕無憂的日子。小烏鴉被識破后,鴿子們再也不愿意接受它,紛紛對它吐口水,一時間小烏鴉身上的羽毛被弄得黑一塊白一塊的,烏鴉不像烏鴉,鴿子不像鴿子。小烏鴉放棄了自尊和自由,換來的安逸生活頃刻消失。想要不勞而獲的小烏鴉,出賣了自己的靈魂,不僅被圈外的異類唾棄,更被圈里的同類嫌棄。習慣了懶惰和投機取巧的小烏鴉,再也沒有了立足之地。這個故事雖然簡單,但是蘊含著發(fā)人深省的大道理。
惠普公司女總裁在其自傳《直面挑戰(zhàn)》中有這么一句話:“你若丟了靈魂,得到全世界,對你而言又有什么好處?”靈魂代表著一個人的信仰,如果連自己最基本的信念都丟失了又談何成功。因此作者始終堅持對抗外界不堪的言論,不出賣自己的靈魂。她知道只有全公司上下齊心,才能最終取得勝利,這個人就是卡莉?菲奧莉娜。
無論處境多么艱難,人生多么不如人意,永遠不要出賣自己的靈魂。一旦觸碰了那條底線,你的人生將有可能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如果你丟了靈魂,得到了全世界,那又如何?記得大學時候有一個同學,他的家庭條件并不富有,高額的學費已經讓他喘不過來氣,他是一個孝順孩子,不忍心父母再承擔他的高額學費,因此,我經常會看到他周末去做家教掙錢,平日里還在街上發(fā)傳單,我們幾個朋友都看不下去,想要幫助他,但他總是婉拒,他總是對我說,他不想靠別人的施舍來渡過現在的難關,人可以窮,但不能窮得沒有尊嚴。是啊,堅守為舟,改變?yōu)榉EP薪嘗膽的越王勾踐,改變的是驕奢,帶來的是不屈。他堅守信念,始終沒有忘記自己作為君王的尊嚴和故土,因此經過十年的艱苦生活,越國的旗幟最終插上曾經征服了越國的吳國土地,這是一個堅守自我同時也改變自我的故事,他的靈魂之光在歷史的天空凱旋。
堅守是一種氣節(jié),改變是一種智慧,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走向人生的至高之境。
智慧可以創(chuàng)造財富,可以讓我們活得有尊嚴,而別人施舍來的金錢終究不是屬于自己的,像畫家畢加索,他是一個執(zhí)拗的人,他的一生是以一種對于藝術始終不渝的崇拜和熱愛編織而成的,他用一生的時間來探索藝術世界,譜寫自己一生多變的畫風。為了表現不一樣的風格,嘗試更多自我,他的畫風從抽象派到野獸派又到風行至今的稚拙派,即使受到很多人的懷疑和批判也依舊沒有放棄,因為他知道在改變自己的同時,始終守住了自我對于藝術與靈魂的不懈追求,于是藝術的殿堂里,永遠有他這位殿堂級人物在淡定地微笑,為后人講述守住自我與改變自我的精妙和玄機。
堅守是一種扎根于靈魂的根基,而改變則是一種對人生和自我重新認知后的思考,如果有人能夠將二者結合起來,必能駛向人生勝利的彼岸。
身處瞬息萬變的社會,我們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唯有保持最初的真心,才能夠收獲更加美好的明天。因此,年輕人要讓堅守成為你人生的標桿,讓信念化作堅固的人生之舟,載你駛向遠方;同時要讓改變成為靈動的生活之帆,揚帆漾舟,掌控方向,那么,我堅信你的未來會駛向勝利的遠方……
不要因為失敗而哭泣,為曾經的擁有微笑吧
生活中沒有人是常勝將軍,人生的路途雖然是坎坎坷坷的,但只有這樣,才有機會去放慢腳步欣賞周邊的美景。風風雨雨紅塵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我們雖有成功的歡愉,但是不會一帆風順,會有失敗的傷痛。每個人都是在這樣的一段旅程中領悟人生的真諦,痛苦是不能避免的。人生路程遙遠,現在我們的人生才剛剛起步,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人因工作、學習、感情等煩惱而一時不快,甚至變得灰心喪氣,我認為這是極不負責的表現。
如果不曾嘗試怎知自己不行?失敗了也沒什么好喪氣的,正因為有了失敗的出現才能激勵我們不斷前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都是一些在摸索中前行的盲人,我們需要在黑暗中踱步,不小心摔跤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你把摔跤看得太重,又能改變什么呢?會讓你重獲光明,還是會有人扶著你走?就像一個小孩,摔一跤就不走了,就永遠沒辦法長大成人,就永遠無法獨自面對世界。老鷹在雛鷹長大后,會把它趕到山崖邊讓它學習飛翔的本領,是為了讓雛鷹得到歷練。讀高中時,我覺得住校很難,一個星期的時間過得特別慢,怕自己熬不住,現在大學都畢業(yè)了。讀小學的時候,我覺得學習加減法都很難,現在微積分幾何也都學過了。曾經覺得過不去的事情也都扛過來了,現在想起來也沒覺得有多么難。過去的就讓它成為過去,希望就在前面,努力才能實現目標。
生活是沒有捷徑的,彎路是不可避免的。這些彎路或許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更好而設置的障礙,只有走過彎路,才能迎來筆直大道。記得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小測試,我滿懷信心,自認為平時的計算機課程學得特別好,草草地看了一些題目,覺得都很簡單,沒必要精心準備。但是,到了考試這一天,我才發(fā)現這些題目并沒有我想象中的簡單,因為沒有實際操作過,不熟練,加上流程記得不清楚,結果考得一塌糊涂。再看周圍同學,因為考試前認真復習了,操作了很多遍,所以奮筆疾書,而我只能撓頭。雖然很多題目是見過的,但是具體的操作過程忘記了。結果不出所料,這次測試沒有通過,因為我練習得太少,很多問題都記得似是而非。難過之余,我決定鼓足勇氣,準備再戰(zhàn)。
我承認,這次考試對我的打擊很大。盲目的自信對自己是一種放縱,過分的樂觀只能導致失敗。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人會一帆風順。要想取得考試的成功,需要勤加練習,多加積累。于是,我又重新報考,努力復習,對每個知識點都多加練習?;侍觳回撚行娜?,最終以高分通過了這次考試,拿到證書的那一刻,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這不是失敗的悔恨,而是成功的喜悅。通過這件事,我明白每一條路都是一種領悟,風雨的路有泥濘有坑洼,生活的路有辛苦有拼搏,愛情的路有凄楚有歡樂,心情的路有傷痛有快樂。沒有無法可走的路,更沒有走投無路的路。路,依然在腳下,在前方,盡管崎嶇,我們依然前行。因為活著,必須要面對;因為責任,必須要向前;因為收獲,必須要執(zhí)著?;赝哌^的路,是生命的一種懂得,是經歷的一種可貴,是人生的一種無悔。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取得成功,也不是所有的付出都非要獲得回報。父母對我們從小到大的關懷備至是想要我們的回報嗎?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氧氣、美景、水等也是為了我們的回報嗎?其實如果你太在意結果,反倒會讓你錯過很多成長的機會。例如科學實驗,如果沒有一次次的失敗讓科學家積累經驗,他們怎么會知道自己的想法錯在什么地方?又怎么能讓社會進步?事實證明,有些事只要參與了就好,關鍵是要在參與中記錄自己的心情,學會反思,得到啟發(fā)。記得大學生活中的一次運動會,作為一貫積極參加活動的我肯定少不了要報名,我參加了賽跑。運動會當天,聽到賽場周圍的加油聲吶喊聲,我內心是激動緊張的??赡苁沁^分的緊張,我沒有把真正的實力發(fā)揮出來,比賽結束,沒有擠進前三名。我對這樣的成績當然很不滿意,平日里訓練很多,卻沒有取得好名次,很失望,也白費了同學們對我的支持。這時候有位同學過來安慰我,告訴我,參與了就是獲勝者,要為我的勇氣和堅持點贊。是的,不要因為失敗而哭泣,為曾經的擁有而微笑吧。
人生就是一次遙遠的旅行,我們雖然不知道終點在何方,但是人生旅程中的苦辣酸甜只有自己知曉。路,有平坦也有坎坷;一個人,只有受過傷才知道痛。沒有經歷過痛苦的人,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只有跌倒后才開始成長。生活有時是會令人沮喪的,例如,你會因為考試不過關而垂頭喪氣,會因為感情上鬧矛盾而暫時失落,會因為工作的不順心而自信心大打折扣,但是如果你因為這點困難就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氣,你將一事無成。人生有時會感到前途無望,很多人就是過于看重結果,忽略了享受過程的美好。其實仔細回想會發(fā)現自己在一段感情中得到的成長遠比難過來得寶貴,因為曾經的美好將會永遠銘刻在你的心里。工作上的不順心,正是因為你還有某些不足,你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當你達到一定的高度以后,回頭再看過往困擾你的一切,就會發(fā)現其實你一直都在進步,其實那時所謂的困難不過是起身往前再邁一步就可以解決的,是一個小小的土坎,這樣你就會從困難中走出來。
你要明白,總是爭強好勝,其實那只是自己虛榮心太強。人生的道路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我在大學生活中得到的感悟就是:要有正確的挫折觀,失敗并不可怕,需要坦然面對,畢竟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一些困難,成功的人不會被失敗擊垮,而有的人則深陷泥沼,永遠走不出來。屬于自己的才是真正擁有的。曾經因為比賽成績不佳而苦惱痛哭,曾經因為被老師批評而失去信心,我很感謝那時的自己終于從陰影中走了出來,并沒有一蹶不振。在此,我真誠地希望我的故事能感染到每一個讀者,幫助他們走出陰霾,走向明天。生活就是不斷跌倒不斷爬起的過程,即使摔得滿臉泥土,也要面帶微笑繼續(xù)前行。因為這些將會是我們值得一生珍藏的財富,將會使我們終生受益,至少能讓我們知道過程的辛酸和美好,激勵我們重拾信心微笑前行。
不要勉強自己去學習別人,而是要發(fā)揮自己的特長
在這一生中,我們每個人會經歷許許多多的人和許許多多的事。如果誠實勇敢的人敢于直面人生,那他就知道人生就像開往墳墓的列車。在中途,列車會??吭S多車站,有的人不得不離開,有的人會上車來。但是當你開著這趟列車前行時,如果不知道方向,不知道自己將會駛向哪里,不知道自己將要在哪里駐足,這是最大的遺憾,也是一件挺悲哀的事兒。
“一個人認識自己的過程是艱難而又曲折的?!币粋€忘記姓名的人如是說。老子曰:“自知者明?!碧K格拉底說:“你要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其實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兒。
在整理這些文字的時候,我發(fā)現自己的大腦運行速度遠比打字的速度快得多。為什么呢?因為在我的大腦里面,有一些鮮明的想法快速地蹦出來,但是筆下卻不知道從何寫起,不知道該怎么樣去描述。中午和同事開完會一起聊一些其他的事情,繼而說起了我這種能想卻寫不出來的情形,同事說了他對我這種情形的看法。其實我是有一些不開心的,畢竟別人當面說出你的不足,任誰心里也不會平靜。雖然內心還想反駁他,證明他說的是不對的。但我還是微笑著感謝他,表示認同他的觀點。這并不是世俗虛偽的人際關系的表現,正如一個朋友所說:“生活中的朋友還有你的仇人就是一面照看自己的鏡子,通過這面鏡子,我們能知道自己那些不足的地方,能夠改變得更好?!?/p>
以前,有一個登山運動員,跟同伴一起去攀登珠穆朗瑪峰。在這之前,他職業(yè)生涯的最高記錄是海拔7800米。他和他的隊友們對這一次攀登珠峰充滿了信心。當他們到達珠峰腳下的時候,看到雄偉的高峰,內心涌起了征服它的勇氣。他和隊友們開始攀登,一路上不停有隊友堅持不住退了下去。等到了7800米的時候,他隱約感覺到自己體力不支,停下來休息。隊友讓他退下去,以免不測,但是,他憑著頑強的意志還是堅持了下來。當他從頂峰下來之后,隊友問他為什么能堅持下去,他說,他知道自己能夠登到多高的地方,他也知道自己的體力是什么樣的情況,或許咬咬牙再堅持一下就可以到達頂峰了,所以他堅持下來了。
現在,我們好像有一種通病,那就是忽視了解自己。每個人對自己的缺點都很敏感,卻不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里。我們從小到大被灌輸了太多的“向別人好好學習”的思想,做什么事情都會盯著別人能夠做得好的地方,看看有沒有能讓自己學習借鑒的。久而久之,陷入了無招可用的境地,忘記了自己還有“能拿得出手”的地方。這樣的認識長年累月地積累著,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讓我們忘記自己的存在,甚至當有人問一句“你最大的優(yōu)點是什么”的時候,我們還會皺起眉頭來好好地想一想。自己最大的長處是什么?自己真正的專長是什么?在很多的時候,連我們自己都拿捏不準了。
命運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在無招可用的桎梏中走出來,讓我們自己選擇自己的方向。現在的人們,大都沒有好好了解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方向就一頭扎進了一個高起點的目標中。這些目標也許是為了跟別人攀比而制訂的,讓自己超功耗地去奮斗,并沒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選擇。所以,每天都會被這種超功耗所煩惱,以致身心疲憊,最后也難以獲得成功。
這樣的人認不清自己,不明白人和人之間會存在差異。人和人之間的性格、知識、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只有按照每個人的性格、知識、能力去制訂計劃,去發(fā)展自己,才會取得最后的成功。
認清自己,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在生活中,即便自己是好樣的,也常常會信心不足;勉強著自己去學習別人,而忽略了自己的優(yōu)勢?!爱斁终呙?,旁觀者清?!薄安蛔R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認不清自己的原因,常常在于我們忽略了自己,沒有客觀地評價自己。學會客觀地看自己,就不能有自卑或者自負的心理,它會讓我們低估或者高估自己的個人能力,從而失去了自知之明。
如果我們陷入了盲目的不知所措中,那說明我們還是不能足夠地了解自己。認識自己,首先就要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這對于我們建立自信心來說極其重要。大多數人都習慣于向他人學習,能夠看得清自己的缺點在哪里,但是最難的還在于不是真正地了解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
所以,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比藗冊谶\用這句名言的時候,多用于指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而常常忽略了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
仔細想一想,老師常常教導我們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可上了大學之后,生活頓時豐富了起來,我眼花繚亂,差一點迷失了自己。
后來,老友給我留言:希望你做一個優(yōu)雅明媚的女子。直至大學畢業(yè),這個目標我大約完成了百分之七十左右。我說:有沒有其他的希望與要求?她說:僅此一項,便是你一生都要去追求的。后來想想也是,優(yōu)雅明媚是我一生都該去追求的,即使現實生活讓我看起來多么不堪,即使這冷冰冰的物質世界讓我的生活多么“難以為繼”,也要保持著一顆初心。
我并沒有總是追尋別人的腳步,在慢慢向前行走的過程中,我一直不停地追尋自我。這個時代發(fā)展得太快了,我這個剛剛大學畢業(yè)的新人就要去體驗這世間的百般滋味。當老了的時候,在回憶生命歷程的時候,想起當初的自己在“入世”的初期,就保存了一個完好的自我,保留了自己的一方小小的天地,也是不錯的選擇。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生活中,當我們遇到難題的時候,總會有一個慣性思維,那就是希望能有人從天而降幫我們解決問題,但是生活并非偶像劇,不會有人永遠幫助你,別人可能會幫你一次兩次,但長此以往也會耗盡別人的善良。成功者遇到難題都會自我救贖,如果只是轉移的話,那何來的進步呢?請記住自己拯救自己!如果你一直把期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就會對生活失去信心,就會缺乏競爭力,就會無法體現生命的價值。
在上大學以前,我總是對自己缺乏信心,就像我在學習輪滑時一樣,如果沒有朋友的幫助我就放棄了,這也是大學生活帶給我的成長。事實上,只要能給我機會,讓我去證明自己,我也是可以做到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你不會,但是只要肯學習,就能得到,有些你會的也許別人還學不會呢。同樣的道理,別人會的有些東西你可能付出再多努力也學不會。所以人們常說,盡力就好,無愧自己就好,減少依賴性,凡事不能首先就想求助于他人。如果那樣,只會慢慢磨掉你身上的韌性,讓你失去進步的空間,因此,要記住前面那句話:“不要把希望放在別人身上?!?/p>
記得曾經看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下雨天,趕路的行人在屋檐下避雨,這時候一個僧人從他旁邊撐傘走過。他對僧人說:“師傅,能不能幫我,這么大的雨,我著急趕路,可否帶我一程路?”僧人說:“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僧人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沒有給他傘避雨。
第二天,趕路人又有了麻煩,想讓觀音菩薩幫助自己。他來到一座廟里,發(fā)現在觀音像前有一個人在拜佛,巧的是這個人和大殿上的觀音菩薩長得一模一樣。
這人就問:“你是誰?”
那人答道:“我是觀音?!?/p>
這人又問:“那你為何拜自己?”
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p>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靠人不如靠己。聰明的人遇到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解決。轉變了遇事就求人的觀念,你才能得到成長,才會擁有駕馭自己的命運的能力。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因為大學和高中的學習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老師不再逼著我們學習,學生有了很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學習也不再只是局限在課本知識以內,會有實踐活動和知識競賽之類,我起初很不適應,見到周圍的朋友都有自己忙碌的事情,我有些迷茫。我的一個朋友,是一個非常有主見又很漂亮的女生,我很羨慕她,有什么事情都會問她。小到買衣服、選擇選修課,大到一些重要的問題,開始因為是朋友,她總會給我一些指導性的意見。到后來,我發(fā)現朋友也不是萬能的,只有你自己才會明白心里究竟想要什么。我們的爭吵是因為一個選題,她希望我能提出一些指導性的建議,而我習慣了聽從別人的想法,“小組討論就是一個集思廣益的活動,無論對錯,只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就好,不要浪費本該屬于你的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边@句話深深刺痛了我的心。來到大學以后,我確實失去了表現自己的機會,我開始越發(fā)希望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能有個溫暖的懷抱,希望有人能夠給我關愛和幫助,但是我忽略了對自己的培養(yǎng)。其實,在成長的道路上本不該如此。慢慢地你發(fā)現自己的內心開始變得堅韌起來,別人的冷言冷語傷害不到你,你開始習慣了自己解決問題。就像在這次活動中得到的教訓,我承認當時內心有些承受不了,但是事后我明白了,如果我不能明白這個道理就永遠不能進步,只是跟屁蟲似的存在。如今,這個道理依舊對我很有幫助,并且會讓我終生受益。
生活就是如此,沒有人有義務幫助你,你需要成長,需要經歷很多的困難和磨煉。這個時候,你會發(fā)現自己變得越發(fā)堅強,而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則越來越少。在這段成長的歲月里,我們總會學著從一個少不更事的小姑娘長大成人,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會學著一個人顫顫巍巍地攀到梯子上換燈泡;會在一頓應酬之后忍著頭暈和搖晃的身體給自己一杯熱水,然后倒頭就睡;會一個人忍受夜晚的寂寞躺在床上玩著手機發(fā)呆。這樣的日子或許艱難一些,但總比做一個被人喂養(yǎng)的寵物來得有尊嚴。
一年過去了,大學生活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我仍然感謝青春時期里那些艱難的時刻,學會了畫圖表,學會了查文獻,學會了寫畢業(yè)論文;那些漂泊異鄉(xiāng)的歲月,如果沒有暗自的無聲鼓勵,我相信是挺不到現在的,那是一邊忍住不哭一邊往前走的日子。我堅信,一定是那些艱難成就了今天的我,在每次遇到困難時忍住即將掉落的眼淚,讓我成為了最堅強的人。
現實生活中,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慮:憑什么明明我們一同起步,你卻比我優(yōu)秀?為什么你比我招人喜歡?曾經的我也會這樣懷疑,現在的我明白了,那些優(yōu)秀的人都會相信自己,總在不斷發(fā)現自己身上蘊藏的能量,并且還能發(fā)現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缺點。如今,我也變成了別人眼中的“優(yōu)秀的人”,但我知道這一切是來之不易的,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更不可能會不努力就能得到一切,我們要想成功,就需要學習,需要不斷奮斗,不能靠別人的施舍勉強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