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 近體詩離我們有多近?

文苑英華 作者:李錫琴,李艷蕾 撰寫


3 近體詩離我們有多近?

為了更好地理解近體詩是怎么回事,讓我們先從與它相對而言的古體詩說起吧。

古體詩是指隋末唐初近體詩出現前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古體詩沒有格律約束,形式相對自由,不必講究對仗、平仄,押韻的要求也較寬,不要求一韻到底,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雜言體。言是每句的字數。如《詩經》中收集的古詩以四言詩為主,漢末詩歌集《古詩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詩。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也就是萌芽于南朝,定型于初唐,成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的格律詩。格律詩分為絕句和律詩,按照每句的字數,可分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規(guī)定,音韻有一定規(guī)律,變化使用也要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首先要明白的是,“近”或“今”的時間概念,不是針對我們當今,而是唐代人針對格律詩產生的時間晚于古體詩而言的。唐代人把遠到《詩經》、近到初唐以前的非格律詩,都稱為古體詩,而把詩人們按新的詩歌格律創(chuàng)作的詩歌稱為近體詩或今體詩,由此可見,“近”或“今”是唐代人的說法,而不是我們21世紀的當代人的說法。

那是不是唐代以后創(chuàng)作的詩歌都叫“近體詩”了呢?也不是。雖然“近體詩”最先得名與時間概念有關,但是,“近體詩”出現后,并不是詩人全都按“近體詩”的格律創(chuàng)作,還有不少詩人仍然創(chuàng)作古體詩。初唐時的張若虛留存下來的《春江花月夜》就是古體詩;詩仙李白雖然近體詩、古體詩都寫,最有成就的卻是古體詩,如《蜀道難》《將進酒》等;杜甫則是近體詩、古體詩的成就都堪稱卓越,而他的代表作“三吏三別”都是用古體寫成;至于白居易的代表作《長恨歌》《琵琶行》,也都是古體詩。這樣看來,在我國詩歌最為興盛的唐代,是一個近體詩與古體詩并駕馳騁的朝代,而近體詩與古體詩就從一個時間性的概念,演化為詩歌體裁概念了。就是在當代,也還有人用古體寫詩,如2009年的一位高考生用古體寫的詩《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獲得滿分后被破格錄取。

李白手書《上陽臺帖》

《上陽臺》是李白創(chuàng)作的四言詩,此帖是李白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帖上文字為: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

所以,如果從時間上說,近體詩在唐代盛行,它離我們有一千多年;如果從體裁上說,至今的詩人們還在用它的格律創(chuàng)作詩歌,它就在我們身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