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元武宗至大三年 庚戌(1310) 一歲

宋濂年譜 作者:徐永明 著


元武宗至大三年 庚戌(1310) 一歲

十月十三日(公歷11月5日),母夢異僧,宋濂生。

《潛溪前集》卷三(P28)《太乙玄徵記》:“臣受氣于天,孱弱而蒙。庚戌之歲,律中應(yīng)鐘,日在于氐,地寒以風(fēng)。母妊七月,臣體即降?!?/p>

《潛溪錄》卷二《行狀》(P2350):“先生生于至大庚戌十月十三日。”

按:四庫全書本《明名臣琬琰錄》卷八所錄鄭楷所撰行狀作“先生生于至大庚戌十月十二日?!?/p>

《潛溪后集》卷八《血書〈華嚴(yán)經(jīng)〉贊有序》(P282):“無相居士未出母胎,母夢異僧,手寫是經(jīng)來謂母曰:‘吾乃永明延壽,宜假一室,以終此卷?!笁粲X已,居士即生。今逢勝因,頓憶前事。”

《芝園后集》卷一《永明智覺禪師遺像贊》(P1355):“禪師諱延壽,字沖玄,馀杭王氏子也。得法于天臺韶國師,大弘法眼正宗,華夷尊慕,座下弟子至二千人。凈慈禪寺藏其遺像,雖多歷年所,儼若生存。會濂過錢塘,其住持同庵簡公以像求贊,濂因造之,而請同庵繕書其上。贊曰:我聞智覺大道師,進(jìn)修精明無與等。……我與導(dǎo)師有宿因,般若光中無去來。今觀遺像重作禮,忽悟三世了如幻。靈山一會猶儼然,愿證如如大圓智?!?/p>

明孫永祚《雪屋二集》卷三《半塘寺端如房展閱華嚴(yán)經(jīng)》:“茲寺有二異,蓮生雉兒墳。寶笈閟血書,華嚴(yán)十萬文。金華宋學(xué)士,了了見宿因。開士為我說,大義卓不群。久欲持誦閑,塵勞及腥葷。賴此靜息會,得游功德園。洗心香水海,翹首樓閣云。如入大寶藏,獲此如意珍。如入香積廚,法味充芳芬。法雨施無盡,天花落紛紛。覆以蓮華綱,嚴(yán)以妙香熏。愿先乞慧斧,斷此無明根。究獲無上義,永歸不二門?;状笥X王,我應(yīng)如是聞?!?/p>

明談遷《談氏筆乘?空玄》:“宋景濂先生生時,母先夢僧云永明延壽,手持血書《華嚴(yán)經(jīng)》,‘求借汝一室以完愿’。后先生至蘇州半塘之圣壽寺,恍憶前寺,得經(jīng)于藻井上,則前元圣壽寺僧善繼所書。書法如趙魏公,端楷不茍,八十卷如一手。多名僧題跋,今在杭州赤山埠西六通寺中。見馮祭酒《夢禎日記》?!?/p>

明馮夢禎《快雪堂日記》:“(壬寅二月)二十四,晴。暖至不可綿,早出訪王房仲,房仲同內(nèi)人寓止桂舟,甚適。與余憩坐尼庵中,遂乘小舟,絕湖赤山埠登岸,邀六通寺隨喜。宋學(xué)士前身血書《華嚴(yán)經(jīng)》,元前至止半塘圣壽寺僧善繼所書。書法似趙魏國,端楷不茍,八十卷如一。著時名僧題跋俱有規(guī)語,恐其著相,而不知宋太夫人生學(xué)士時,先夢有僧自通永明延壽,手持一經(jīng)謂太夫人:‘借汝一室,以完此經(jīng)?!瘜W(xué)士到半塘寺,恍憶前事,得經(jīng)于天花板上,則知先生宿因廣大,良不可測矣!此經(jīng)寺僧質(zhì)于汪司馬,余輩唱愿,俾曇旭以五十金贖之,以永鎮(zhèn)山門,不可再辱。”

明陶汝鼐《榮木堂合集》文集卷九《虎丘去文上人刺血寫三大部跋》:“昔宋景濂學(xué)士三世書《華嚴(yán)經(jīng)》一部藏之虎丘之東半塘寺,梵寶也?!?/p>

是年,許謙四十一歲,柳貫四十一歲,黃溍三十四歲,胡助、陳樵三十三歲,吳師道二十八歲,楊維楨十五歲,吳萊十四歲,胡翰四歲。

許謙(1269—1337),字益之,號白云山人。師承金履祥,“金華四先生”之一。及門弟子,見于著錄者千馀人,各有成就。謙學(xué)識淵博,縉紳先生之過其鄉(xiāng)者,必即其家存問焉。著有《白云集》、《讀書叢說》、《詩集傳名物鈔》等。卒謚文懿。

柳貫(1270—1342),字道傳,號烏蜀山人,浦江人。早年師金履祥。歷任國子監(jiān)助教、太常博士、翰林院待制兼國史院編修。與黃溍、虞集、揭傒斯齊名,號稱“儒林四杰”。宋濂曾及門焉。著有《柳待制集》、《近思錄廣輯》、《字系》、《烏蜀山房類稿》等書。

黃溍(1277—1357),字晉卿,義烏人。元延祐二年(1315)進(jìn)士。授寧??h丞,升諸暨州判官,擢為應(yīng)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轉(zhuǎn)任國子博士。出為江浙等處儒學(xué)提舉。兩年后,因母老辭歸侍親。后起用為翰林直學(xué)士,知制誥,修《宋史》、《遼史》、《金史》。繼升侍講學(xué)士,進(jìn)階中奉大夫。至正十年夏,辭官南歸,優(yōu)游田里間。其弟子業(yè)成皆有名于世,宋濂其一。著作有《金華黃先生文集》、《日損齋筆記》等。卒后,追封江夏郡公,謚文獻(xiàn)。

胡助(1278—1355),字履信、古愚,自號純白道人,東陽人。官翰林編修、太常博士。著有《純白齋類稿》。

陳樵(1278—1365),字居采,東陽人。師事李直方。習(xí)《易》、《詩》、《書》、《春秋》之學(xué)達(dá)四十年。元末世亂,隱居訚谷,衣鹿皮,自號鹿皮子,專意著述,尤長于說經(jīng)。與同郡黃溍輩友善。著有《鹿皮子集》。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蘭溪人。曾師事金履祥,與柳貫、吳萊、許謙往來密切。元至治元年(1321)進(jìn)士。授高郵縣丞,調(diào)寧國錄事。薦任國子助教,升為博士,后以禮部郎中致仕。著有《敬鄉(xiāng)錄》、《戰(zhàn)國策校注》等書。

楊維楨(1296—1370),字廉夫,號鐵崖,山陰人。元泰定四年進(jìn)士,署天臺尹,改錢清場鹽司令。狷直忤物,十年不調(diào)。轉(zhuǎn)建德路總管府推官。會兵亂,避地富春山,徙錢塘。張士誠累招不赴。又忤元丞相達(dá)識,徙居松江之上。明洪武初,一再召纂禮樂書,事畢辭歸,卒。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著有《鐵崖先生古樂府》、《復(fù)古詩集》、《東維子文集》等。

吳萊(1297—1340),原名來鳳,字立夫,自號深裊山道人,浦江人。元朝集賢殿大學(xué)士吳直方長子,方鳳孫女婿。著有《尚書標(biāo)說》、《春秋世變圖》、《樂府類編》、《唐律刪要》、《淵穎集》等。卒后,門人宋濂等私謚淵穎先生,后更謚貞文先生。

胡翰(1307—1381),字仲申、仲子,金華人。宋濂同門友。元末避居南華山,著書自適。明洪武初,起為衢州教授。聘修《元史》,書成,受赍歸。卒于長山之北。世稱長山先生。工書。著有《春秋集義》、《胡仲子集》等。

是年,戴表元、高克恭、林景熙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