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生命的價值
臺灣中原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鄭谷苑
英語俗諺說,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是的,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走的路。之前和朋友聊天,他說如果我死了,我回說不是如果,是何時吧。在抽象的、概念的層次上,沒有人不知道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甚至也能拿它來開玩笑。但是在真實生活中,當心愛的人,甚至是自己,要面對病痛或死亡時,這門課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陳永儀在《生命這堂課》中,與讀者分享她擔任醫(yī)院關懷師以及緊急救護技術員時的寶貴經驗。這些可能很極端、很離譜,或許讓人感動甚至哀嘆的人生故事,在在令人深思。
在關懷師的篇章中,《你聽得見嗎?》這一篇看似平凡,就是一位需要插管的老先生,不斷想要把管子拔出來,而醫(yī)護人員“為他好”,一定要強迫他不能動。仔細想想,如果我們是他,在醫(yī)院里醒來,身上插著管子,將是如何驚嚇,如何不適?。〕鲇诤靡獾膹娖?,不如設身處地的理解?!段摇苷f什么?》這一篇是我個人受益很多的一篇。錐心刺骨的傷痛,其實很難用什么話語來安慰。尤其是在臺灣的文化中,我們是非常缺乏這方面的理解和尊重的?!队^察員》是我很愛的一篇。四個“不自量力”的老太太,呈現(xiàn)出最美麗的友情。
在急救人員的篇章中,《父母心》這一篇讓人又好氣又好笑。里面讓我細細品味的,是“放手”的重要。這樣緊張兮兮的媽媽,可能會令孩子心情緊繃、窒息,甚至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這樣的愛,可能不是所有孩子都消受得起的。《親密敵人》一篇中談到,家暴往往最令人有無力感。24歲的年輕太太因為預料到會有家暴,居然裝病。我在想,她撥打911的時候,心里該是多么害怕!《霸凌》一篇中提及,霸凌往往發(fā)生在權利不對等的情況下。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被霸凌者,因為想要成為強者,脫離被霸凌,差點賠上自己的命。被霸凌者是弱勢群體,要靠自己的力量來反抗,基本上難度很高。只有你和我,周圍的人出聲出力,才能反霸凌。
這本書講的是人們面對不同考驗的故事,可能是身體的病痛、情感的打擊,或是生死的抉擇。永儀這本書中的主角,或多或少都是無助的(需要長期住院,或面對生死一線的緊急狀況),需要關懷師或急救人員的幫助。但又或許,雖然面對無助的情況,人還是有一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的。其實,我們是什么樣的人,正是由我們在非常狀況下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決定的。
要了解生,或許要先了解死。生命的可貴與價值,正在于它必將以死亡為終點。《生命這堂課》提醒我們,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在無助或困頓的情況下,我們做出什么選擇,不但決定了我們生命的價值,也影響了和我們最接近、最親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