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祖父的懷念與欽敬
馮容
最近拜讀了彭秀良先生所著“北洋三杰”系列中有關我祖父生平的《馮國璋傳》書稿,不禁感慨萬千,也激起我們對祖父的無限懷念和欽敬。
祖父為清末民初北洋時期的重要歷史人物,著名的陸軍上將,曾任中華民國代理大總統(tǒng),參與了諸如中日甲午戰(zhàn)爭、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二次革命”、反袁稱帝、反張勛復辟等重大歷史事件,影響舉足輕重。
祖父一生中最崇拜的是岳飛、文天祥和史可法三人,我父親曾對我們說:“你爺爺枕下總放著這三個人的書?!闭沁@三位中國歷史上盡忠報國的民族英雄,指引著祖父一生的信仰與為人做事的準則,深刻影響著祖父軍界、政壇生涯。
一、祖父是盡忠報國的軍事將領
祖父曾在甲午戰(zhàn)爭前隨聶士成將軍冒嚴寒行兩萬里,對東北地區(qū)及朝鮮半島進行了詳細考察和測繪,為清廷與日本在朝作戰(zhàn)做了充分準備。次年,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又隨聶士成將軍入朝作戰(zhàn),奮勇前敵,立下軍功,獲頒獎授封。
辛亥革命爆發(fā),祖父奉派為第一軍統(tǒng)帥,力克漢口、漢陽。這時,袁世凱擬借革命逼使清帝退位,篡奪中央大權。當袁向祖父透露這個意思、探聽祖父口風時,祖父斬釘截鐵地說:“我只有盡忠報國,不知有他?!?/p>
民國成立后,1915年1月,為反對袁世凱擬與日本訂立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祖父與段祺瑞領銜,連同十九省將軍致電政府,謂:“……有圖破壞中國之完全者,必以死力拒之,中國雖弱,然國民將群起殉國?!焙蔚如H鏘豪壯!不日,再次致電政府“請纓為國御侮”。
二、祖父立志軍事現(xiàn)代化
有感于“甲午戰(zhàn)爭”失敗的慘痛教訓,祖父立志專心研究軍事科學,為國家軍事現(xiàn)代化作出貢獻。
1895年,祖父作為裕庚的武隨員出使日本。在一年多時間里,他馬不停蹄走訪日本軍隊,結交日高級軍事將領,考察其軍制、戰(zhàn)術、武器裝備,并閱讀了大量西方現(xiàn)代軍事科學名著。歸國后,成書數(shù)大冊呈交政府。后受到奉命在小站練兵的袁世凱賞識,與王士珍、段祺瑞共同建立、操練新軍。因在山東秋操中的出色表現(xiàn),三人被觀操的德國總督譽為“北洋三杰”。
辛亥革命前的十幾年時間里,祖父一直在北洋乃至全國的軍事教育部門任職,主編、合著各種兵書、操典、圖說過百種。當時,各軍兵種、各鎮(zhèn)、各協(xié)統(tǒng)制、管帶,多出其門下。
三、祖父維護共和,反對帝制
民國成立后,祖父從思想上接受了共和體制。1914年末,“帝制”傳聞甚囂塵上,消息傳到南京將軍府中,據(jù)祖母說,祖父先是不信,后來見全國都動起來了,仍將信將疑。當時,祖父的原話是:“既然要帝制,當初何必要趕人家孤兒寡母(指隆裕太后、宣統(tǒng)皇帝)退位!”對袁世凱稱帝十分不滿。
祖父于是年12月12日致電“政事堂”,“……國璋自為民國服務以來,即抱定純一宗旨,山河無恙,金石不渝”,態(tài)度十分堅決。在反袁稱帝這個政治博弈中,祖父始終站在維護共和一方。在全國各種力量聯(lián)合壓力下,“帝制”被迫取消。
四、祖父堅持和平統(tǒng)一,反對武力
祖父在世時,并沒有“直系”這個概念。祖父于1919年去世后的次年才發(fā)生了爭權奪利的“直皖”、“直奉”軍閥戰(zhàn)爭。一些軍頭尊我祖父為精神領袖,以“學生”自稱,才有了“直系”之說。祖父帶的是國家的兵,是清朝的兵、北洋政府的兵,從來沒有自己的軍隊。有人曾勸說祖父效仿張勛的“定武軍”成立自己的軍隊“宣武軍”,祖父嚴詞拒絕,說自己是國家的官員,不能擁兵自重。沒有自己的軍隊,沒有為爭權奪利而打內戰(zhàn),這就是祖父,不是軍閥的軍事將領。
祖父進京赴代理大總統(tǒng)任后,與段祺瑞的矛盾尖銳起來,主要是在對西南獨立各省的基本方針不同。段主戰(zhàn),祖父主和。兩人在財政、軍事、用人等一系列問題上都因“戰(zhàn)”、“和”主張不同而嚴重對立。
國家的和平統(tǒng)一是祖父念念不忘的心愿,直到臨終一刻,留下的最后遺愿仍是和平統(tǒng)一?!豆蚀泶罂偨y(tǒng)馮公事狀》中這樣描述:“……惟以素性愛好和平,期與國民求一日之安,不愿復言兵事。與西南諸帥函電交馳,聲淚俱下?!唤K以宇內之不統(tǒng)一,往往私憂竊嘆,引為大恨?;蚶@室飲泣,傷國勢之危殆,民主之流離。至于長夜失眠……?!薄妒聽睢分杏纸榻B祖父臨終時之情狀:“二十八日夜十時……易簀而逝……口授遺命,即今所傳大總統(tǒng)遺書及通電,反復叮嚀和平之業(yè)者是也?!痹谏詈笠豢?,仍是關心國家和平統(tǒng)一,不使生靈涂炭,怎不使我們后輩子孫對祖父感佩欽敬!
五、祖父于國計民生多有建樹,更有前瞻性的“民富國強”展望
民國甫定,祖父便推展為國為民服務的抱負。特別是在江蘇任上,把江蘇的經濟、民生、治安、教育搞得有聲有色。那時,南京的基礎建設成了全國的典范,上海的商界民眾一致要建“華園”給祖父立銅像,被祖父一再拒絕,而后祖父又捐款在“華園”原址改建成立了“勸工廠”,一時傳為美談。
更可贊譽的,祖父早年即為自他以下的十代血親定下了名諱序譜,以他自己的“國”字為始,這十個字是:“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北砻髁藢仪巴镜囊笄衅谂巍?/p>
這一百年前定下的十個大字,今天看來,像一個超前的預言,正在古老的中華大地實現(xiàn)著。
彭秀良先生通過對大量史料的發(fā)掘,還原了祖父的歷史面目。回顧近半個世紀前的往事,在那個瘋狂、愚昧的年代,祖父被一批暴徒、愚氓開棺揚尸。我們后代、家人也受到了殘酷的批斗、迫害,甚至家破人亡。今天,歷史終于回歸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逐漸顯露出她的本來面目,這不能不說是社會的進步。
祖父在離總統(tǒng)職位之際,曾對子侄們說:“你們今后都不要做官,你們沒那個大聰明。做實業(yè)、做教育都可以?!蔽业奶眯謧冊f祖父“從來不培植自己家人、后代……”。說明祖父沒有結黨營私、沒有家天下之私欲,也讓我們看到了祖父的高尚美德。
感謝彭秀良先生為本書付出的辛勞和求實的科學精神!
- 馮容,1933年出生,馮國璋嫡孫女,曾任天津市規(guī)劃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