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研究文學的途徑

讀寫指要 作者:朱光潛


研究文學的途徑[1]

我生長在安徽的桐城,自幼便深刻地受著古文的影響,雖然以后進武昌高等師范,但是對科學依然隔膜,考到科學的功課時,便當作文做,自己那時的英文程度亦不好。及到后來保送到香港大學去時,因為要通過入學考試原故,才下死功去鉆研英文和其他科學,數(shù)學亦是那時學好的。進港大以后,因?qū)W校的制度不同,他們注意在普通科,雖然入文科而趣味亦偏重在文學,但只能下三分之一的工夫,而三分之二的時間卻要用在心理、生物、哲學、教育學、歷史等上面。那時對治學的感想還沒有甚么,只覺得自己天真爛漫的。在香港讀了五年,民國十年到上海,在吳淞中國公學任教。江浙戰(zhàn)爭起后,中公停頓,便開辦立達學校。在立達的生活是苦干的一頁,教員自己掏腰包租房子設(shè)學校,學生大都是中公來的,那時一面教書,一面拿出錢來,維持生活的辦法是在上海醫(yī)專等校兼課,學校便是這樣維持下去。

一 人格感化的教育

那時我對于中學教育的感想,覺得中等教育應(yīng)有辦學人自己的旨趣,而不全依政府的規(guī)定,在立達中可說是行的感化教育,師生不在法治精神下相處,完全好像一家人似的,并且學校還不主張開除學生。在上海任教兩年,后來考起安徽省的官費留學便到英國去,那是1年的事。到英國直接進愛丁堡大學,那里是三年修滿,行自由選科制,每年只習兩科,雖是只有兩科,工作卻很繁重。在愛大主要還是學文學,其次哲學、心理學、藝術(shù)史等,那時的趣味是兩方面的,一是文學,特別是詩的方面;一是哲學和心理學。我的文學的趣味亦常常變遷,起初,我喜歡浪漫主義時代的作品,看不起十七世紀的neo-classcic的修辭和感傷的情緒。近代英國詩,尤其是象征主義的,反對修辭和感傷至烈,可說后來我亦喜歡過它,古典的東西我亦喜歡,但我真正下功夫研究的卻是十九世紀的英詩,如華茲華斯(Wordsworth)、布朗寧(Browning)諸人。對文學我不信甚么主義的文學最好,我以為不管屬于任何主義的作品,好的終是好的,壞的終是壞的。

二 學文學應(yīng)通心理學

學文學我以為應(yīng)通心理學,它對文學的理論方面是大有幫助的,尤其研究近代小說,所需心理學的知識更多。美學我也喜歡,重視;我受它和文學的訓練,對我有莫大的裨益。文人們說科學使人客觀化,但我以為文學也能使人客觀化,我自己便是一例。我學文學與美學的所得是學會看人,把“自我”置諸物外,純粹作為旁觀者,這樣自己常是小說家、戲劇家去看人,看社會,這種“無我”的境界使自己擺脫許多無謂的煩惱和紛紜。民國十六年從愛丁堡大學畢業(yè),轉(zhuǎn)到倫敦大學。在倫大是最自由研究的時期,讀書的范圍很寬泛。在大學中只選一兩門功課聽講,而大部的時間都用在倫敦博物院的閱覽室里自修,特別偏重于美學和文學批評的讀物與研究。《文藝心理學》的作品便在那時完成的。兩年后到巴黎,換個口味研究法國文學和繼續(xù)心理學的研究。在那里住到一年到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在法)去。地方雖換,研究的工作還是繼續(xù)的?!侗瘎⌒睦韺W》(The Psychology of Traged)便在那里完成的。兩年后便回國來,任教北大。

三 興趣與訓練是治學兩大要素

現(xiàn)在對治學的意見,是覺得興趣和訓練兩者都必要,前者好像是引進,而后者則像是推動。兩者相輔相成,舍一取一是不完備的。對個人的感想是覺得從前讀書似乎隨便一點,原因是不對任何人負責;現(xiàn)在教學了,小心翼翼地研讀,好像責任在鞭策自己似的。生平的憾事是不嫻音樂,不習運動,我以為兩者對生活極重要,因為音樂可以陶冶性情,安慰寂寞。運動可以健練身體,活潑精神。從前常感沒有工夫去注意它們,而現(xiàn)在更沒有機會,同時亦來不及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