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哭著過不如笑著活 作者:孫郡鍇


前言

哭與笑是人生中的兩種常態(tài),一種代表痛苦、陰郁,一種代表快樂、陽光。一個人是煩悶多于快樂,還是快樂多于煩悶,反映出他的生存質(zhì)量。

有的人可能會說,我當(dāng)然也想快樂多一點呀,可是生活、工作中有那么多的不如意,怎么能樂得起來?還有人說,我遇到這么大的人生磨難,不痛苦才怪呢。

這些人肯定忽略了一個事實:那些快樂地生活,整天擁有好心情的人,不如意的事情和遭受的磨難真的比別人少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笑對生活,并非生活中到處都是順心的事,而是因為他們選擇了快樂,選擇了笑,笑成了他們的一種生活態(tài)度。

他們不在乎吃虧,不過分計較得失,不讓環(huán)境和別人左右自己的情緒,進(jìn)而統(tǒng)治自己的生活。他們快樂,只是因為他們想快樂,他們笑,只是因為他們認(rèn)為與其哭著過,不如笑著活。

他們是真正的智者,是生活的真正主宰者。

本書要傳達(dá)的正是這樣一種理念:世界不會因為你的哭而改變,但你的人生一定因為你的笑而改變軌跡。圍繞這一理念,本書從以下幾個方面進(jìn)行了解讀:

一是選擇決定快樂。誰都希望過得快樂,但并非誰都知道快樂是可以選擇的。生活中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是哭著過還是笑著活,不在于這些不如意的事情,而在于你如何面對它。

二是讓健康心態(tài)給生活帶來陽光。心態(tài)是一個人面對事情的心理狀態(tài),心態(tài)不好的人,喜歡斤斤計較,容易著急上火,即使物質(zhì)上并不比別人缺少什么,但精神上總是緊張兮兮,自然是哭的時候多,笑的日子少。而健康的心態(tài)是一束陽光,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你也能感受到溫暖。

三是看淡得失才能輕松快樂。人有欲望不是壞事,壞就壞在欲望過多,得失之心太重。生活中的誘惑本來就很多,如果你這也強求,那也不想放下,必然身心俱疲,又哪來快樂可言?俗話說,命里有的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我們不能信命,但放下生命中的諸多負(fù)累,輕裝前進(jìn),的確是獲取快樂的良方。

四是換一種態(tài)度換一種心情。有的人看問題喜歡鉆牛角尖,在別人眼里完全可以忽略或繞過的問題,在他這里卻成了翻不過去的大山,這種人生活、工作中多的是猜疑、嫉妒、生氣。要想從中解脫其實并不難,只需要換一種態(tài)度,就能即刻擁有了不一樣的心情。

五是追求一種自然和諧的生活狀態(tài)。我們在生活的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選擇了一種屬于自己的狀態(tài):有緊張忙碌,有悠閑自得,有苦中求樂,很難說哪一種狀態(tài)是好的或是壞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順其自然物我相諧的狀態(tài),是一種最能使身心愉悅的狀態(tài)。

六是笑對挫折。平穩(wěn)的日子里,面對人情冷暖、是非得失,仍能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也許不難做到,但當(dāng)面臨巨大的人生變故和挫折,照樣笑對人生、勇敢前行,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但是,你一旦擁有了這樣一種勇氣和力量,你也就擁有了一生快樂的資本。

本書沒有長篇大論、深奧晦澀的說教,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小故事來說明道理,讓讀者在精神的放松與愉快中有所悟、有所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