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刻在山巖上的波斯帝國昔日輝煌

左伊朗 右中國:余粟哈梅德的愛情傳奇 作者:劉東平 王凡 著


刻在山巖上的波斯帝國昔日輝煌

離開居魯士陵墓,旅行車向東南方向行駛。在臨近也曾是波斯帝國一個興盛期的都城伊什塔克爾的時候,不遠處一片連綿的山巒像墻壁一樣矗立。旅行車向山前駛去,導游介紹說,這里叫納克希·魯斯塔姆,也被稱作帝王谷。

帝王谷曾安葬了波斯歷史早期從第四代到第七代的四位帝王: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阿塔薛西斯一世和大流士二世。四位帝王的陵墓鑿山而建,一字排開,看上去非常壯觀。

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墓葬方式,巨大的陵墓鑿刻于懸崖峭壁之上,每個陵墓都在呈十字形狀的凹槽內。每個十字形的陵寢上方,都雕有古波斯人信奉的瑣羅亞斯德教最高主神、全知全能的宇宙創(chuàng)造者阿胡拉·馬茲達的神像,以及臣服于波斯帝國統(tǒng)治的各國各族群人的浮雕。

在山巒中間的巖壁上造陵的先河,開啟于波斯第三代君王大流士一世,他在生前就為自己選定了墓地,并確定了陵墓的形制。大流士一世身后的列王均如法炮制,只是第八代國君大流士三世的陵墓剛開鑿了一半,波斯帝國便被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給滅掉了。

納克?!斔顾返牧昴谷号c埃及盧克索帝王谷中深藏山巖地下的法老陵墓有著巨大的差異,和盧克索帝王谷地下宮殿的奢侈氣派比較起來,這開鑿在峭壁的帝王陵寢實在是太簡陋了,但比之帕薩爾加德的居魯士陵寢,已然講究了許多。

帝王谷中的大流士二世陵墓

帝王谷

余粟和哈梅德走到山腳才發(fā)現(xiàn),墓室處于十字的中間的一橫中央,距離地面約二三十米高,只能仰視。墓穴之所以懸鑿在山崖高處,源于那個時代人們相信,離天越近,則離“神”也就越近。

雖說這里的陵墓在亞歷山大的大軍到來之際都遭到了洗劫,但墓穴外部的浮雕基本保存完好。特別是大流士一世陵墓頂端阿胡拉·馬茲達的神像,依然清晰可辨。將阿胡拉·馬茲達的神像雕在上方,強調的是君權神授。但安葬在此的大流士一世心里最清楚,自己的君權是如何得來的。

這個故事說來還真有點意思。

大流士一世的血統(tǒng),與居魯士的阿契美尼德王族還真有些沾親帶故。在居魯士之子岡比西斯繼承父位后,他被封為御林軍“永生軍”的統(tǒng)帥,一度隨岡比西斯征伐。但就在岡比西斯東征西伐的時候,國都卻發(fā)生了暴亂,一個叫高默達的拜火教祭司謊稱自己是已被岡比西斯處死的弟弟巴爾迪亞,篡奪了帝位。

岡比西斯聞訊,帥軍回師討逆,卻死在了途中。此時,大流士一世正在都城,他與其他六位波斯貴族發(fā)現(xiàn)高默達并非真正的巴爾迪亞后,發(fā)動政變,殺死了高默達??稍谶@之后,七個貴族就為推舉誰為新帝爭執(zhí)了起來。最后幾位貴族商定,第二天騎馬到郊外匯集,誰的坐騎首先嘶鳴,誰就是新的帝王。結果大流士一世讓他的馬夫做了一點手腳,使他的坐騎最先嘶鳴,因此他登上了新的帝位。這好像與阿胡拉·馬茲達,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