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壇拍案:中國文學卷 作者:陳世杰 著


與世杰兄相識,是在歷屆的大學語文年會上,他給我的印象是一位憨厚樸實的中原漢子,沉默少語,全然是一個“木訥”之人。今夏,承世杰兄之盛情,大學語文年會在鄭州召開,由其執(zhí)教的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操辦,世杰兄董其事。會議開得非常成功,我對世杰兄的了解也進了一層,“樸實”依舊,而“木訥”都為表象,不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且諧趣橫生。更為“發(fā)噱”者,每自報家門,恒以“陳世杰”與“陳世美”之排行說起,令人忍俊不禁。據(jù)其自言,新學期開首一課,必以“世杰”“世美”引起,而為陳世美“翻案”開題,效果極佳,屢試不爽,已成其上課之常規(guī)“伎倆”。記得會議結束后,世杰兄駕車送我去機場,路上取出《文壇拍案:中國文學卷》的油印樣書,囑我寫序,其情甚殷,無由推卻。回滬后,正值酷暑,每每捧讀,輒覺趣味深長,不忍罷手,堪比消暑之“涼藥”。

“拍案”以為“書名”,或昉于晚明凌濛初,其“初刻”“二刻”《拍案驚奇》乃古代小說之精品。凌氏“取古今來雜碎事,可新聽睹、佐談諧者,演而暢之”。突出作品的“新奇”和“諧趣”,使人驚奇,令人拍案。世杰兄承其緒,亦以“拍案”名其書,復以“文壇”限其類,取古往今來中國文壇之“可驚”“可怪”、可“翻案”之人事,“演而暢之”,共得孔子、屈原、登徒子、羅敷、司馬相如、嵇康、謝道韞、潘安、元稹、李清照、岳飛、唐寅、陳世美、魯迅等十余人,尤其是對其中之“誤讀”“誤解”之人事詳加梳理考析。上述十余人中,或為文壇巨匠,或為傳說中人,或僅為文學之點染者,但其人生中都有一種“迷霧”籠罩,都有一段“沉冤”纏繞,讓人思索,迫人追尋。世杰兄的這部著作所做的就是希望撥開這股“迷霧”,還原這段“沉冤”,盡可能地告知讀者一個相對真實的人和事。本書之體例頗為獨特,以我閱讀之感受,乃“小說其表”,“著述其里”。所謂“小說其表”是指以小說之形式、小說之語體加以“演述”,如取傳統(tǒng)話本之形式,通俗淺表之語言;而所謂“著述其里”是指作者以史實為依據(jù),以考釋為途徑對所舉之人事詳加梳理。這無疑是一次有益的嘗試,雖然為求新穎獨特,語言之“新奇”容或“過之”,史實之甄別考索也或有主觀之嫌;但在整體上,作者的態(tài)度是認真的,是嚴肅的。

世杰兄是一位好老師,也是一位好的讀書人,讀書、教書之余,將自己的讀書心得和思考行之于筆墨,且以有趣味的形式呈現(xiàn)給讀者,這是一種很好的狀態(tài)。讀書、教書、寫書都有“趣味”在,何樂而不為呢!

承世杰兄不棄,匆匆寫以上感想,實在難副世杰兄的殷殷之意。權作“得勝頭回”,作個引子吧。希望諸位看官細細品讀正文。

是為序。

譚帆

2014年10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