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秦策

戰(zhàn)國策譯注 作者:注 著,王延棟 譯


秦策

導讀

春秋(前770—前476年)以前,秦是古代嬴姓部族中的一支。西周宣王(前827—前782年在位)時才封它的首領為大夫。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秦的首領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周平王封為諸侯之一,在諸侯的等級(公、侯、伯、子、男)之中只是子爵,從此參與了中原地區(qū)的政治活動。他的子孫追稱這第一代的秦國諸侯為秦襄公,其子孫也就自稱為公爵,其中最出名的是“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秦在擴張了領土之后,就跟晉國為鄰,兩國在春秋時期不斷為爭奪黃河以西的今陜西中部靠東側的地帶而發(fā)生戰(zhàn)事,秦被打敗的次數較多。

晉被韓、趙、魏三家瓜分,進入戰(zhàn)國時期,與秦為鄰的乃是魏和韓,魏與秦接壤地多,大大超過韓國。戰(zhàn)國之初,魏的國力強盛,而秦國多次發(fā)生宮廷政變,魏即搶占河西之地,并筑起數百里的魏長城以鞏固國防,秦只好退到洛水以西。

戰(zhàn)國中期,秦獻公于公元前364年大敗魏軍于石門,這才扭轉秦國多年的頹勢。秦孝公時,商鞅從魏國出走投奔秦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圖強,秦國開始興盛,多次打敗魏國。公元前350年秦把國都遷到咸陽。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秦惠文君即位,雖然殺死商鞅,但仍用商鞅之法,使秦日益富強。公元前324年,秦惠文君自稱秦王。除了多次抵擋住強敵六國的進攻,更重要的是秦惠王在公元前316年用司馬錯的建議,向南方發(fā)展,滅了巴、蜀,不但大范圍地擴張國土,而且使秦國更加富庶。公元前308年,秦國攻取了韓國的重地宜陽,這是一次得來不易的勝利。

戰(zhàn)國晚期,秦昭王曾于公元前288年與齊王相約稱帝,不久見形勢不利都放棄了帝號。公元前287年(據唐蘭使用漢墓帛書材料所考定),蘇秦、李兌聯(lián)合趙、齊、楚、魏、韓五國攻秦,罷于成皋,雖不能取勝,秦也只好歸還所侵占的趙、魏土地以講和。秦國向東方發(fā)展的企圖受到挫折。秦昭王于公元前270年采用范雎“遠交近攻”的策略,先掠取韓、魏、楚國與秦接壤的土地,站穩(wěn)腳跟,然后不斷逐步向東推進。東方六國之間亦矛盾重重,不能聯(lián)合制秦,齊國、燕國均發(fā)生變故,國力衰減,因此秦國東進不斷得勝。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zhàn),趙國大敗,幾乎亡國。公元前256年,秦滅了西周國。公元前249年,秦滅了東周國。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國。公元前228年,秦攻入趙國,俘虜了趙王,趙之殘余勢力逃到代,自稱代王。公元前226年,秦攻入燕國國都薊,燕王遷都遼東。公元前225年,秦滅魏國。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國。公元前222年,秦滅燕國及代國。公元前2 21年,秦滅齊國。秦王政既已兼并六國,統(tǒng)一天下,于是稱始皇帝,秦朝由此開始。公元前209年,秦朝取消了衛(wèi)國。在此很久以前,公元前286年,宋被齊所滅。公元前296年,中山被趙所滅。至此,《戰(zhàn)國策》中與秦并列的其他十一國,都陸續(xù)或直接,或間接地被秦國所兼并,組成了封建的統(tǒng)一王朝秦朝。

戰(zhàn)國自公元前475年開始。《戰(zhàn)國策》的《秦策》所收策文則敘述自秦孝公(前361—前338年在位)開始,經歷秦惠文君(即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王政(后稱秦始皇),共七代的歷史事跡。

《戰(zhàn)國策》中《秦策》五卷,六十五章,一萬九千九百九十一字,篇幅居第二。

《秦策》第一章記衛(wèi)鞅事,最后一章記韓非事。所涉及的秦國重大事件,始自公元前361年衛(wèi)鞅入秦,直到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翦破趙,共歷經一百三十三年。在這一段時期之內,重大的戰(zhàn)役,重要的國際外交活動,秦國的王室糾紛,政治舞臺上的相互傾軋爭奪等等,都是策文的中心話題,也留下了若干知名或不著名的智謀之士的言論。這些活動的重要人物有衛(wèi)鞅、蘇秦、張儀、陳軫、司馬錯、樗里疾、公孫衍、甘茂、田文、魏冉、范雎、白起、蔡澤、呂不韋、李牧、韓非等等;較重要、較精彩的策文也不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